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P142 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 王素梅
2
目的要求 1.掌握: 21-三体综合征(21 trisomy syndrome)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遗传咨询;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熟悉: 21-三体综合征(21 trisomy syndrome)遗传学基础。肝豆状 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的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3.了解: 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概述。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发病机制。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的发病机制及病理。 4.自学: 遗传代谢性疾病概述。
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 第二节: 染色体病 (Chromosome disorders)
第二节: 染色体病 (Chromosome disorders)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 (inherited metabolio disorders) 病例及复习
4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 什么是遗传性疾病? 发病情况
遗传性疾病:是人体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简称遗传病(genetic disease)。 遗传物质:染色体及其基因或基因。 发病情况 据统计约有20-25%的人患遗传病或遗传相关性疾病,我国约有2亿5千万人患有遗传性疾病,每年以20万人数递增,且遗传病和先天畸形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
名词解释 1.基因(gene):是能够表达和产生一定功能产物的核酸序列(DNA或RNA),有三个基本特性:自体复制、决定性状、基因突变。 2.单倍体(haploid,n):正常人每一个配子(卵子和精子)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或Y,即是22+X或22+Y的一个染色体组称作单倍体。 3.基因组(genome):单倍体染色体的全部DNA分子称为基因组。
6
遗传性疾病分类 1.基因病: 单基因病 线粒体病 分子病 多基因病 体细胞病 2.染色体病: 3.体细胞遗传病:
7
单基因遗传病 是指一对主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疾病, 包括人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分子病、 酶的先天性缺陷产生的遗传代谢疾病。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同的病态代代相传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有成双存在(纯合子)才发病 3.X连锁隐性、显性遗传:病理基因多在X染色体上,其中伴性隐性遗传多见,女性携带病理基因,子代男性发病. X连锁显性遗传病少见.
8
由于几对基因异常引起, 每对基因的作用轻微, 但累加起来可产生明显的表型效应,此类疾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又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多基因遗传病 由于几对基因异常引起, 每对基因的作用轻微, 但累加起来可产生明显的表型效应,此类疾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又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9
线粒体遗传病 1.是由母亲遗传的极为罕见的遗传病。
2.卵细胞线粒体中含有多个环状双链结构的DNA分子(mtDNA)编码多种tRNA、rRNA及与细胞氧化磷酸化有关的酶,独立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称线粒体基因组,这些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大约有100多种。
10
分子病 是调控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大分子结构或数量改变所导致的疾病.如血红蛋白病、血友病等
11
体细胞遗传病 是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如肿瘤和某些先天畸形.
12
第二节 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orders )
又叫染色体畸变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异常使其所载基因发生数量或排列组合方面的改变, 遗传物质失去正常状态引起疾病。 人类的正常染色体共有:23对 正常男性的核型为:46,XY 正常女性的核型为:46,XX
13
染色体畸变的原因 1.母亲因素:妊娠年龄过大 2.物理因素:放射线、强磁场 3.化学因素:药物、农药、毒物 4.生物因素:病毒感染
5.遗传因素
14
染色体畸变类型 染色体数目异常 减少:Turner 综合征(45,X) 增多: 染色体结构畸变 缺失(deletion)
易位(translocation) 倒位(inversion) 插入(insertion)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
15
染色体病的临床特征 1.常染色体病 生长发育迟缓; 智能发育落后; 多发性先天畸形:内脏畸形、骨髓畸形、特殊面容、皮肤纹理改变
多系统功能障碍 2.性染色体病 伴有性特征发育障碍或异常
16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指征 1.怀疑患有染色体病者; 2.有多种先天性畸形; 3.明显生长发育障碍或智能发育障碍; 4.性发育异常或不全;
5.孕母年龄过大、不孕或多次自然流产; 6.有染色体畸变家族史。
17
21-三体综合征 概述 1.21三体综合征(21trisomy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畸变综合征,又叫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 2.临床表现:有其特殊的面容、智力低下、多发性畸形为特征. 3.发生率:国外报导为1.5‰.国内报导为 ‰, 实际上发生率还要高些,因为有一半以上的患儿 未出生即流产死亡,男:女=3:2
18
病因 1.母亲年龄:妊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2.母亲妊娠期腹部照射放射线
21号染色体呈三体是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不分离现象所致, 其影响因素有: 1.母亲年龄:妊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2.母亲妊娠期腹部照射放射线 3. 某些病毒感染 4.母亲妊娠期服某些药 5.遗传因素 母孕年龄 发病率 ~25y / ~35y / ~45y / >45y /50
19
临床表现 1.智能发育落后:IQ 35~69 平均 67 2.生长发育迟缓:体格动作发育迟缓,骨骼发育迟缓, 骨龄落后,手骨脱钙,第12肋缺如,出牙延迟 3.特殊面容 4.皮纹特点 手: 通贯手, 尺侧箕纹增多, 第5小指只有一条指褶纹 atd角增大 >63° 足: 拇趾球部呈胫侧弓形纹 5.伴发畸形: 50%伴先心,消化道畸形,隐睾,脐疝。手宽厚、指短, 脚宽,
20
头: 短小 面: 扁平 眼: 距宽 眼裂上外斜 鼻: 塌 鼻孔上翘 耳: 短,圆,耳根下移 嘴: 小,半张,伸舌,流涎 特殊面容
23
通贯掌
24
趾间增宽 反弓足
25
生长发育障碍 出生体重低
26
实验室检查 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 标准型: 47,XX (或XY),+21 易位型: 染色体总数是46,其中一个是易位染色体
嵌合型: 部分为正常细胞,部分为21-三体细胞,两种 细胞比例不同则临床表现不同 酶测定 中性粒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 过氧化物歧化酶↑
27
染色体核型分析
28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特殊面容+体征, 确诊需做染色体检查 鉴别:先天性甲减 面容特殊 毛发干枯,皮肤粗糙,粘液水肿 哺喂困难 腹胀,便秘,黄疸,TSH↑、T4↓
30
预防 从母亲开始,做好孕期保健 染色体检查 亲代染色体: 21/21易位:中断妊娠 D/G易位:查子代染色体:正常→生 异常→中断 嵌合型:查子代染色体
31
治疗 强调早期治疗,但无特效药物 长期耐心的教养、训练,使其能生活自理
配合应用:多种B族维生素、烟酸等 矿物质---铜、锌、镁 脂溶维生素A、D、E 其它药物:r-氨酪酸 预防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发生
32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dolic disorders)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 概述 PKU是一种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酶的缺陷,氨基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致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色素减少。 自1959年起有报导,国内发病率1:16500。发病率很低,危害性很大,是少数可以治疗的遗传代谢病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显重要。
33
↔苯乳酸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多巴 BH4 BH2 DHPR PAH 辅酶I 羟化 PA转氨酶 BH2合成酶 苯丙酮酸 新蝶呤GTP
氧化 黑色素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 脱羧 酪氨酸 多巴 苯丙酮酸 ↔苯乳酸 PA转氨酶 苯乙酸→苯乙酰谷氨酰胺 苯丙氨酸 正羟苯乙酸
34
发病机理 基因突变致酶的缺陷使苯丙氨酸代谢发 生障碍.PKU分为: 典型PKU---多见 BH4缺乏型---少见,1%左右
35
临床表现 1.智力低下:最重要的症状.出生时正常,3-6m才出现症状.
2.癫痫发作: 常在1岁前发生,10岁后罕见.表现为:婴儿痉挛症、小运动型/大发作. 3.其它神经精神症状:60%患儿兴奋不安、活动过度、攻击行为.1/3有轻微体征.严重者脑瘫、头小畸形、脑皮质萎缩 4.其它:婴儿早期呕吐、皮肤湿疹;毛发、皮肤、虹膜色泽变浅;尿、汗有特殊的霉味(鼠尿味). .
36
临床表现 重,NS症状进行性加重,即使饮食治疗也不 能控制症状。 上述症状,除智力低下外,大部分是可逆的,
BH4缺乏型PKU临床表现较典型PKU为 重,NS症状进行性加重,即使饮食治疗也不 能控制症状。 上述症状,除智力低下外,大部分是可逆的,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预防智力低下的发生。
37
诊断 新生儿期筛查:喂奶3天后取足跟1滴血,凉干送:
1.Guthrie试验:即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半定量测定,苯丙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进行比色定量测定 >0.24mmol/L应复查 2.取静脉血测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 患儿≥1.2mmol/L 3.尿三氯化铁试验、2,4-二硝基苯肼试验 4.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尿液有机酸分析 5.尿蝶呤分析 鉴别各型PKU,酶学诊断、DNA分析
38
治疗 一旦确诊,立即治疗,越早越好 生后1-3m治疗:智力接近正常 生后6m治疗:开始出现智力低下
生后2-3y治疗:脑损伤不可逆,但可控制症状 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1.适应症: 血清苯丙氨酸持续在1.22mmol/L以上, 酪氨酸正常. 有苯丙酮酸尿者,无论有无症状. 2.疗程:饮食治疗至少维持到青春期以后 3.饮食治疗无效者:提示BH4缺乏型 可加用BH4、5-羟色胺酸、L-dopa
39
预防 对有阳性家族史者应做产前诊断 避免近亲结婚
40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代谢异常致铜沉着在脑、肝、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概述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代谢异常致铜沉着在脑、肝、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41
发病机理 铜 血液循环 90~95% 参与多种氧化反应 +AA +寡肽 小肠上段吸收 门V 肝脏合成铜蓝蛋白 泌入胆汁→大便
少量的非铜蓝蛋白 少量铜由尿排出 90~95% 参与多种氧化反应 Fe++→Fe+++ 肾上腺素 5-羟色胺
42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期:肝脏内铜的贮积在婴儿期已开始,但在6岁 以前很少有症状.
2.肝脏受损期:起病隐袭,肝病症状,也有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者可有一过性溶血性贫血,血清铜蓝蛋白↓,尿铜 ↑,角膜尚无K-F环 3.肝外器官受损期: NS: 以锥体外系症状最为常见,晚期精神症状明显 泌尿: 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小管酸中毒,氨基酸尿 角膜K-F环 其它:间歇性溶贫,背部、关节痛、自发性骨折
43
诊断 有家族史,不明原因的肝病史,溶贫,肾脏病表现,神经症状者,做角膜K-F环检查,阳性者可诊断.
对无症状期或症状不典型者要做如下检查: 血清铜蓝蛋白测定 <200mg/L 24h尿铜排出量测定 肝细胞含铜量测定 同位素铜结合试验 基因诊断
44
治疗 1.减少摄入: 低铜饮食 锌制剂 2.促进铜排泄: 本病是可治的, 治疗关键是减少铜在内脏的沉积 青霉胺 盐酸三乙烯四胺
连四硫代钼酸铵(TTM) 3.其它治疗: 锥体外系症状---氟哌啶醇,安坦,东莨菪碱,左旋多巴 支持治疗:输白蛋白,保肝 肝移植术:急性肝衰或失代偿性肝硬化 本病是可治的, 治疗关键是减少铜在内脏的沉积
45
填空题 1._________是基因的载体。
2. 遗传性疾病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四类。 3. 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 4. 染色体畸变综合征是因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而导致的疾病。 5. 21-三体综合征是小儿染色体病中________的一种,属________畸变。 染色体 染色体病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线粒体遗传病 染色体 线粒体 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畸变 最常见 常染色体
46
6. 常染色体畸变综合征共同特征是生长迟缓 、智力障碍 、
多发畸形 。 7. 苯丙酮尿症根据缺陷酶的不同分为2型,既典型PKU和 BH4缺乏型。 苯丙酮尿症为少数可治性遗传代谢病之一,为避免神经系统 不可逆损害 ,必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13.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试验实验是检测尿中苯丙 铜酸的化学呈色法。 14.PKU的饮食治疗为低苯丙氨酸饮食 。 15.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代谢障碍 所致。 16.肝豆状核变性分为无症状期 、肝脏受损期 、其他器官功 能受损期三个阶段。 17.肝豆状变性的治疗原则是减少铜摄入 、增加铜排出 、改 善症状 ;常用药物是青霉胺 、锌制剂 。
47
名词解释 基因。 染色体 基因组。 基因突变。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21-三体综合征
48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为 A 23,XY; B 23,XX ; C 44,XY; D 46,XY; E 46,XX。
49
先天愚型最常见的染色体核型是 A 三体; B 三体; C D/G易位; D G/G易位; E 嵌合型。
50
哪项不是先天愚型的体征 A 身材矮小; B 骨龄落后; C 头围小于正常; D 韧带松弛,指趾细长, E 通贯手。
51
哪项不是先天愚型的特点: A 体格发育落后; B 智能低下; C 极少有畸形; D 易患白血病; E易患感染性疾病
52
先天愚型的确诊依据是: A 智力低下; B 通贯手; C 骨骼X线检查; D 染色体检查; E 特征面容。
53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症状常出现于: A 新生儿期; B 生后3~6个月; C 1岁半; D 2岁后; E 6岁后。
54
哪项不是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 A 智力低下; B 癫痫发作; C 毛发色泽较重; D 皮肤湿疹; E 小便有鼠尿臭味
55
典型苯丙酮尿症所缺乏的酶为: A 苯丙氨酸-4-羟化酶; B 四氢生物喋呤合成酶; C 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 D 酪氨酸羟化酶 ;
E 6-PTS。
56
苯丙酮尿症的生化改变, 哪项是错误的: A 苯丙氨酸在血中堆积; B 酪氨酸合成减少; C 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D 黑色素合成减少;
E 尿中苯乙酸排出减少
57
肝豆状核变性常见的首发症状为: A 溶血; B 黄疸; C 肝衰; D 行为异常; E 智力障碍
58
肝豆状核变性症状出现的时间哪项正确: A 生后开始出现症状; B 很少在6岁前出现症状; C 10岁后出现症状; D 12岁以后出现症状; E 以上都可能。
59
肝豆状核变性的生化改变 哪项不正确: A 血清铜蓝蛋白减少; B 血中非铜蓝蛋白增多; C 肠道吸收铜功能正常; D 尿中排铜减少;
E 肝细胞含铜量增加。
60
肝豆状核变性的饮食治疗 哪项不正确: A 治疗愈早,预后愈好; B 生后一经确诊立即采用饮食控制; C 禁止食用含铜饮食;
D 不宜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和坚果; E 监测尿铜排出量指导饮食治疗。
61
一女性患儿生后即有特殊面容,眼角上斜,眼距宽,鼻梁低平,通贯手,小指内弯,一条指褶纹,最可能的诊断是:
A:21-三体综合征; B:18-三体综合征; 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D:Turner综合征; E:以上都不是。
62
一男性患儿2岁不会走路,不喊“爸妈”,易哭闹,尿液有鼠尿臭 皮肤白,头发黄 最可能的诊断是:
A:21-三体综合征; B:肝豆状核变性; C:苯丙酮尿症; D:粘多糖病; E:糖原累积症。
63
病例 患儿,男,10月。因喂养困难,生长缓慢就诊。第二胎足月顺产,无窒息史,生后发现吸奶时口唇发绀,吸奶量少,至今不会大笑、不会爬,母38岁,第一胎自然流产。查体:体重6.5kg,身长发育营养较差,方颅,前囟3cm×3cm,平坦,眼距宽,鼻梁塌,硬腭狭小,未出牙,吸奶时口周青紫。双肺呼吸音清晰,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腹大,肝右肋下1.5cm,脾未扪及。
64
思考题 1.此病例还需补充哪些病史? 2.对此种病例体格检查的重点有哪些? 3.为明确该病的诊断应作哪些必要的检查? 4.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5.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有哪些? 6.如何确认21-三体综合征? 7.21-三体综合征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如何鉴别?
65
下课了,别忘了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