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2
目 录 第一节 病因 第二节 病机
3
第一节 病因 返回目录
4
第一节 病因 概述 1.概念: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 原因 2.分类 ⑴外感致病因素 ⑵内伤致病因素 ⑶其他致病因素
第一节 病因 概述 1.概念: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 原因 2.分类 ⑴外感致病因素 ⑵内伤致病因素 ⑶其他致病因素 3.病因相对性的特点 ⑴致病因素的致病与非致病 ⑵病理产物与病因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5
一、外感致病因素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6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1.概念 ⑴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 邪的统称
⑴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 邪的统称 ⑵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 ⑶内生五邪 因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津液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燥、化湿、化热、化火等病理反应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7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⑴外感性 ⑵季节性 ⑶地域性 ⑷环境性 ⑸相兼性 ⑹转化性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8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⑴风邪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位; 善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其性主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9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⑵寒邪 伤寒——寒邪伤及肌表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痛; 寒主收引;
⑵寒邪 伤寒——寒邪伤及肌表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痛; 寒主收引; 寒性清澈 。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0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⑶暑邪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①暑为阳 邪,其性炎热; 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 津; ③暑多挟湿。
⑶暑邪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①暑为阳 邪,其性炎热; 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 津; ③暑多挟湿。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1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⑷湿邪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 易袭阴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2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⑸燥邪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 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3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⑹火(热)邪 。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热)
⑹火(热)邪 。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热) 易扰心神; ③火(热)易耗气伤津;④火 (热)易生风、动血;⑤火热易致肿疡。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4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疠气 1.概念 疠气——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邪 2.致病特点 ⑴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⑵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⑶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因素 ①气候因素; ②环 境与饮食因素;③预防因素;④社会因素。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5
二、内伤致病因素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6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一)七情 1.概念: ⑴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 种情志活动 ⑵五志——为喜、怒、思、忧、恐的简称
2.七情致病的特点 ⑴直接伤及内脏 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 ⑵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 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⑶影响病情转归。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7
二、内伤致病因素 (二)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饮食无一定规律,失其常度而致疾病 ⑴过饥 ⑵过饱
2.饮食不洁:因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 有毒、或被污染的食物,引发疾病的发生。 3.饮食偏嗜:饮食嗜好于某些食物,可因食物营养 不均衡。 ⑴寒热偏嗜 ⑵五味偏嗜 ⑶偏嗜饮酒、肥甘厚味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8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三)劳逸失度 1.过劳 ⑴劳力过度则伤气 ⑵劳神过度则伤心脾 ⑶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2.过逸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19
三、其他致病因素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0
三、其他致病因素 (一)痰饮 1.含义 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1.含义 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2.形成 六淫、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 ↓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 水液代谢障碍,水津停滞 3.病证特点 痰饮病证常随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现出 不同的病证特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1
三、其他致病因素 (一)痰饮 4.致病特点 ⑴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 ⑵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⑶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⑷易扰乱心神
⑸多见滑腻舌苔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2
三、其他致病因素 (二)瘀血 1.含义 瘀血:①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 ②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形成 ⑴外邪、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 血行不畅而凝滞;⑵内外伤、气虚、邪热等→出血而虽 血离经脉,积存体内。 3.致病特点 ①疼痛、②肿块、③出血;④面唇甲舌青 紫;⑤脉涩或结代。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3
第二节 病机 返回目录
24
一、正邪盛衰 概念 1.正:人体的机能活动;抗病、康复能力 2.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一)正邪盛衰与发病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⑴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⑵邪胜正负则发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5
一、正邪盛衰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1.表邪入里 2.里病出表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1.实证——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表现:邪气亢盛,正气未衰,病理反应较剧烈的有余证 候。 2.虚证——正气不足表现的证候。 表现:正气虚衰,病理反应较虚弱的不足证候。 3.虚实转化。 4.虚实真假。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6
一、正邪盛衰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和痊愈 2.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7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⑴亡阳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⑴亡阳 ⑵亡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8
三、气机失常 气机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 调的病理变化 (一)气滞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
(一)气滞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 (二)气逆 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 逆上的病理状态。 (三)气陷 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 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四)气闭 (五)气脱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29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再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