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病 例 一 某男,29岁,辽宁人。1995年3月18日入院。 主诉:发热3天,乏力、纳差、恶心、呕吐 1 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病 例 一 某男,29岁,辽宁人。1995年3月18日入院。 主诉:发热3天,乏力、纳差、恶心、呕吐 1 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病 例 一 某男,29岁,辽宁人。1995年3月18日入院。 主诉:发热3天,乏力、纳差、恶心、呕吐 1 周。
现病史:患者自3月11日起出现畏寒、发热,无寒战,体温最高38.5 ℃,同时感纳差、乏力、恶心、腹胀,自服“感冒通、板兰根”等药物,效不佳。17日起出现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同时尿色深黄。查肝功能:TB 86 mol/L,DB 45 , A/ G 38/25,ALT 840 U/L;HBsAg、HBeAg、antiHBc、antiHBc-IgM及HBVDNA均阳性。发病来无呕血、便血和黑粪。 过去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经常饮酒,量不大,偶吸烟。94年12月单位体检查血清乙肝免疫标志物均阴性。 查体:T 36.9 ℃,P 86,R 18,Bp 16/11。神清,精神萎靡,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肝掌、血管蛛及出血点。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1 cm,质软、轻压痛,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余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即出现顽固性呕吐,高度乏力,黄疸迅速加深。3天后行为异常,哭闹。查双手扑翼样震颤。TB 264,DB 132,A/G 32/26,胆碱酯酶1874 IU/L,PT 26s。antiHAV-IgM (-);HBsAg (+)、HBeAg (+)、antiHBc-IgM (+);antiHCV (-);HDVAg (-)、antiHDV (-);antiHEV-IgM (+)

2 病 例 一 问题:① 病史特点是什么? ② 考虑什么诊断? ③ 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④ 还应做什么检查(包括体检)?

3 一、病史特点 1. 男性,29岁; 2. 起病急,病程10天; 3. 既往无肝炎病史,无饮酒嗜好,3个月前体检HBV血清免疫标志物均阴性;
4. 以畏寒、发热起病,无寒战,体温达38.5℃, 同时伴乏力、 纳 差、恶心、腹 胀,且进行性加重,约1周后出现顽固呕吐,高度乏力,黄疸迅速加深,病程第10天出现行为异常; 5. 体检发现有扑翼样震颤,未见肝掌及血管蛛; 6. 化验:TB 264,DB 132,A/G 32/26;胆碱酯酶活力降低;PT 较正常对照延长14.8秒;HBsAg (+)、HBeAg (+)、antiHBc-IgM (+); antiHEV-IgM (+) ; antiHCV (-);HDVAg (-)、antiHDV (-);antiHAV-IgM (-)。 7. 门诊及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4 二、初步诊断 三、鉴别: 病毒性肝炎(乙型、戊型混合感染)急性重型 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内外肿瘤); 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 淤胆型肝炎;
肝硬化; 亚急性或慢性重型肝炎等

5 四、进一步检查 皮肤巩膜黄染程度;有无瘀点瘀斑及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计算力、定向力、生理反射、病理反射;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
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莫菲征等; 血常规(WBC、PLT)、肾功能、电解质、AFP、γ-GT等; 肝、胆囊、脾脏B超。

6 病 例 二 某男,,38岁。上海青浦县农民。1994年11月27日入院。 主诉:发热 1 周,无尿 1 天。
现病史:患者于11 月20日下午劳动回家后畏寒、发热,体温38.5 ℃。22日最高体温达40 ℃,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病情日益加重,于24 日下午入当地医院,诉头痛,全身痛,两侧腰痛尤为明显。入该院时体检,病人有些烦躁,体温38 ℃,脉搏90,血压 9/6,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四肢发绀,呼吸急促,球结膜水肿,于前胸两侧腋下见出血点,如针尖大,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化验:尿蛋白+++,RBC 30~40/HP,WBC 4~8。入院后予低右、Vit C、葡萄糖、阿拉明等静滴,治疗24小时余,病情无缓解,曾呕吐2 次,均为咖啡样物,近20 余小时未解大小便。遂转入我院。 体检:T 37.5 ℃,P 100,R 28,Bp 10.5/6.5。烦躁,神志恍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前胸、腋窝可见条索状出血点,双侧球结膜明显水肿,呈葡萄球状突出于眼裂,眼睑不能闭合,双眼视物不清,口唇发绀,舌干燥,软腭见片状出血斑,颈软,心率100,第一心音低钝,两肺闻及少许湿罗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侧肾区叩痛明显。 化验:Hb 14g/L,WBC 22×109/L,N 0.76,L 0.18,异淋0.06,PLT 34× 109/L。

7 病 例 二 问题:① 病史特点 ②临床首先考虑什么诊断? ③ 诊断依据? ④ 为明确诊断,还需作什么检查?

8 病 例 三 某女,42岁,农民。1996年9月13日入院。 主诉:持续发热 7 天。
现病史:患者于9月6日无明显诱因感畏寒,发热,当日最高体温38 ℃左右,3天后体温升至39.5~40 ℃,感乏力,精神差,当地卫生院予服中草药(具体不详),无效。于今日入我院。病程中无咳嗽、腹痛及尿频、尿痛,未见皮疹。 查体:T 39.6 ℃,P 98,R 22,Bp 14/9,表情稍淡漠,应答切题,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未见皮疹及血管蛛,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8/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1 cm,脾肋下2 cm,质中偏软,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2次/分。余无特殊。 化验:WBC 4.2 × 109/L,N 0.80,L 0.20,E 0/ l。 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体温呈下降趋势,但第五天下午突感右下腹痛,并伴畏寒、高热,体温达41 ℃,查体:板状腹,全腹压痛,伴肌卫及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急查:WBC 19×109/L,N 0.93,L 0.07。

9 病 例 三 问题:① 目前首先考虑什么诊断? ②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作哪些检查? ③ 进一步该如何治疗?


Download ppt "病 例 一 某男,29岁,辽宁人。1995年3月18日入院。 主诉:发热3天,乏力、纳差、恶心、呕吐 1 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