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氣學門氣候領域規劃討論重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氣學門氣候領域規劃討論重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氣學門氣候領域規劃討論重點

2 2015年氣候領域規劃討論重點 下階段研究議題: 全球暖化下的颱風與季風變異與變遷。 應結合天氣與氣候領域,考慮多重尺度交互作用。
目前研究多以氣候變異為主軸,且研究題材重疊性高, 未來研究應該擴展廣度,多著重物理過程與回饋機制對 氣候的影響,並加強與大氣物理化學領域的跨次領域合 作。 氣候變遷研究聯盟整合計畫已經為國內氣候研究打下氣 候模擬基礎,應考慮爭取第二期計畫(如,以參加CMIP6 進行氣候變遷推估為目標)延續研究工作,除了持續發 展與精進氣候模式,國內氣候領域可以在此一架構下, 進行前兩項結論所建議的研究。

3 未來10年國內大學與研究機構空缺多,應該利用此 一機會多延攬物理過程與回饋機制方面的研究人才, 擴展研究領域面向。
氣候變遷研究聯盟邀請國內學界利用該計畫收集的 氣候資料與產出的氣候模擬資料進行研究,並提出 模擬實驗構想,利用該計畫模式群組探討氣候機制 與現象。 YMC (Year of Maritime Continent)國際實驗計畫於 2017年進行,邀請台灣參加,國內學界可以考慮整 合天氣領域與大氣物力理化學領域,參與該實驗。

4 國際趨勢:氣候變化衝擊研究已由全球現象轉為重 視區域性變化特徵,特別著重氣候變化對天氣尺度 現象(如颱風、暴雨)之影響。在氣候模擬的研究 上,模式發展有兩個明顯路線,一為朝向高空間解 析度(包括漸進式解析度的技術,以及可隨解析度 調整的參數法),另一是更精緻的物理過程(尤其 是雲微物理過程以及海─氣─陸地耦合)。氣候變 遷研究聯盟的模式發展也是朝此二方向進行。

5 2016大氣學門氣候領域規劃討論重點 今年與氣候領域有關之大型整合計畫有二:
氣候和天氣動力領域合作參與YMC (Year of Maritime Continent)國際實驗觀測計畫(2016/8~2019/7)。 由台大隋中興教授領導【總計畫名稱:觀測南海—海洋大陸 氣候系統的對流與多尺度震盪】,內含8個子計畫(對流觀 測、模式模擬)。參與YMC計畫國家除台灣外,尚有美國、 日本、澳洲、英國、法國、印尼等國。YMC計畫主要以對 流觀測為主,探討科學議題從對流日夜變化到季內震盪, 橫跨天氣到氣候尺度。台灣負責在太平島進行觀測,除了 現有探空觀測外,颱洪中心C-POL降雨雷達也將參與觀測。 為推動YMC計畫,今年(2016)一月已在台北舉行南海科學 國際研討會,三月台大林博雄教授和颱洪中心鳳雷博士將 搭海研一號前往太平島進行實驗前探勘。

6 (2)氣候變遷研究聯盟(II) (中研院許晃雄教授擔任總 計畫主持人) 氣候變遷研究聯盟(I)五年計畫今年7月即將結束,主 要成果有(i)台灣地球系統模式(Taiwan Earth System Model,TaiESM),TaiESM以NCAR CESM1為基礎, 將自行研發大氣物理與化學模組建置於CESM1,取 代原有之參數化。(ii)高解析度大氣環流模式(High- Resolution Atmospheric Model, HiRAM),培養台灣超 高解析大氣環流模式團隊,進行全球暖化西北太平 洋颱風生成變遷研究。(iii)氣候變遷資料庫,包含重 分析資料、氣候變遷實驗室模式模擬輸出資料、 CMIP5暖化情境模擬資料(2PB硬碟+1.5PB磁帶)。

7 氣候變遷研究聯盟(II) (2016/8~2019/7)將以TaiESM和 HiRAM為核心的模式群組,建構完善氣候模擬與診 斷平台,以參與國際氣候變遷推估研究活動(CMIP6) 為目標,內含11子計畫(氣候診斷與機制研究、氣候 模式發展、CMIP6模擬)。 研究上遭遇之困境: 多數同仁反映計算資源不足,計劃書中所編列工作 站預算幾乎都會被刪除。有同仁提出替代方案: (i)支 持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升級,成立專供大氣研 究之mini NCAR計算中心。(ii)付費給國外機構代run 模式(前提是科技部計畫可核銷)。

8 氣候領域研究展望: 地球系統水循環研究極可能是未來氣候研究重點, 水循環研究須結合地面觀測、衛星遙測、資料同化、 模式發展等,如能整合衛星雷達觀測和氣候變遷科 學議題,台灣或可在氣候研究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Download ppt "大氣學門氣候領域規劃討論重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