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道德评价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道德评价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道德评价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本章教学要点 (1)理解并掌握道德评价的标准; (2)理解道德评价中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了解道德选择的基本含义; (3)了解道德评价的方式。

3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方式

4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 道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活动作成善或恶、正或邪、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以达到“褒善贬恶”、“扬善抑恶”的目的。

5 一、何谓善恶 1、伦理学思想史关于善恶的定义: 中国传统思想: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可欲之为善。”
董仲舒:“严其值不谋共利,明其道不计其 功。”

6 一、何谓善恶 西方伦理思想: 苏格拉底:“美德即是知识” 柏拉图:“善的范型是最高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心灵合于德行的活动;假如德行不止一种,那么,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合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动。”

7 一、何谓善恶 2、对善恶的一般理解: 善与恶的观念从最一般,最普遍必然、最本质意义上确定也源于人类的活动。
所谓的善就是指人“应该”有的品性。而所谓的恶则是人“不应当”有的品性。

8 二、道德评价的历史标准 1、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一致性:
历史评价是对某一重要现象、人物、事件,以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影响而做出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与道德评价是一致的。 道德标准最终服从于历史标准。

9 2、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冲突 (1)历史曾通过“恶”来达到进步 ,应 该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恶”?
(2)道德标准还具有超越性——不完全受制于历史环境、历史标准,而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评价并非尽善尽美,道德并不能完全屈就历史,道德还须守护其崇高的超越性一面。

10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一、动机论 1、何谓动机论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一、动机论 1、何谓动机论 所谓动机,指的是趋向一定目的的主观意向或愿望。这种主观愿望或动机是以个人的社会生活格要为前提的,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11 一、动 机 论 2、康德的动机论思想 (1)理性主体。康德的道德哲学以理性为出发点,即以理性之人具有的道德法则为出发点。 (2)善良意志。
一、动 机 论 2、康德的动机论思想 (1)理性主体。康德的道德哲学以理性为出发点,即以理性之人具有的道德法则为出发点。 (2)善良意志。 “在尘世之中,甚至在尘世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一个无条件善的东西。” ——康德

12 一、动 机 论 (3)绝对命令。 善良意志与绝对命令密切相关,绝对命令是道德法则对于理性之人的表现形式。理性正是通过绝对命令保证善良意志的落实。 按照绝对命令,人们应该牺牲感性欲望执行道德法则,从而不能顾及一切经验内容和行为效果。

13 一、动 机 论 善良意志的作用: 第一,善良意志能力规定了道德法则的范围,即它的应用范围:也就是说,应用到具有实践理性和道德感的人身上。
一、动 机 论 善良意志的作用: 第一,善良意志能力规定了道德法则的范围,即它的应用范围:也就是说,应用到具有实践理性和道德感的人身上。 第二,善良意志赋予了人类生活以意义。

14 一、动 机 论 3、对动机论的评价 (1)积极意义:
一、动 机 论 3、对动机论的评价 (1)积极意义: 在行为的立意上要求人们遵循道德规则、履行道德责任、承担道德义务的动机论能够帮助人们提升道德水平,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15 一、动 机 论 (2)理论缺陷:首先,行为动机无法把握。人的行为动机是一个黑箱,一个人根本无法判断另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也就无法根据人的行为动机来判断人是否遵循了道德法则、承担了道德责任、履行了道德义务。 其次,强调行为立意的善良,就是主张纯粹的利他。但是,一旦我们将这种纯粹的利他加以普遍化,就会出现自我矛盾。纯粹的利他主义会在道德实践中导致行为困境。

16 二、效 果 论 1、何谓效果论 所谓效果指的是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或成果。动机得到了实现通常称之为效果。从这个意义讲,效果是以成功的结果表现出来的。

17 2、功利主义的效果论思想 (1)效果论的理由:
人的动机只能影响人的品格,而品格却不一定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所以,鉴于好的动机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好的行为,而只有好的行为才能产生好的效果的事实,我们只能从行为,也就是效果,来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

18 2、功利主义的效果论思想 功利主义原则: 根据效果论,我们应该根据行为效果的大小程度选择应当的行为,功利主义伦理学学家边沁提出七种衡量或计算效果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通常被称为“享乐主义的演算”。在边沁看来,我们可以在七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快乐的或痛苦的经验:

19 2、功利主义的效果论思想 强度:这个快乐或痛苦有多强; 延续时间:这个快乐或痛苦会持续多长时间;
确定性:对于这个快乐或痛苦可以从我们的行动中产生,我们究竟有多确信; 远近:在时间和空间上,这个快乐或痛苦有多远; 繁殖力:这个快乐或痛苦究竟有多大机会被一个类似的快乐或痛苦所跟随; 纯粹性:这个快乐或痛苦不被一个对立的感觉所跟随的机会有多大; 程度:究竟有多少人会受到我们的决定的影响。

20 3、对效果论的评价 (1)积极意义:效果论能引导人们重视行为的实际效果,重视行为能够带来的实际功利,促使人们努力工作,积极竞争,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指导经济发展,为社会带来繁荣。

21 3、对效果论的评价 (2)效果论的内在理论困境:
a、 测不准定理:即行为的实际效果总是通过行为才能产生,在时间上总是后于行为自身。这样,如果我们必须根据行为的效果来预测行为的效果,我们就必须在行为之前预测行为的效果。虽然我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来预测行为的效果,并且常常能够获得成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预测就一定正确。

22 3、对效果论的评价 b、对于快乐与痛苦的衡量标准总是因人而异的,即便是边沁和密尔制定出来各种标准来加以衡量,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对于快乐幸福常常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理解,对于某人属于快乐幸福的对象,对于另外的人可能就不是快乐幸福的对象了。

23 三、动机和效果的辩证关系 首先,从行为总体上来看,动机和效果并不是孤立地处于行为的两端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紧密结合,贯穿于行为过程的始终的。 其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又是充满着矛盾的统一。 再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曲折过程。

24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方式 一、自我评价 所谓道德的自我评价,就是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行为所作的一种善恶上的自我认识,是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对自身行为所作的道德判断。 其主要特点是,行为当事人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

25 二、社会评价 1.传统习惯的评价功能 传统习惯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最起码的标准。
传统习惯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补充,是在人们长期道德实践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积累的。 传统习惯是道德评价得以巩固和保留的外在形式。 2.社会舆论的评价功能 社会舆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 现代社会舆论的主要形式是大众传媒。

26 三、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 1.人们在道德上的自我评价,要受社会评价的制约;而道德的社会评价,只有为该社会成员的自我评价所认同,才能发生有效的作用。 2.道德上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必须以时代的“意志”和“本质”为转移,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准则。

27 思 考 题 1、如何看待道德评价的历史标准? 2、简述效果论的思想及其理论困境。 3、简述动机论的思想及其理论困境。
思 考 题 1、如何看待道德评价的历史标准? 2、简述效果论的思想及其理论困境。 3、简述动机论的思想及其理论困境。 4、简述动机与效果的辩证关系。

28 参 考 书 目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周中之:《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Download ppt "第五章 道德评价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