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
2
一、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经典时空观与Galileo变换
§1 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一、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经典时空观与Galileo变换 Galileo指出:相互作匀速相对运动的不同(空间)坐标系中力学定律具有相同的形式,这称为Galileo相对性原理。 相对运动沿x轴方向时,Galileo变换: 经典力学规律具有Galileo变换协变性。 如Newton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等具有相同的形式。
3
2.电磁理论与经典时空观 经典时空观认为,所有惯性参照系等价。物理规律在Galileo变换下协变是经典时空观的核心内容。
考察Maxwell方程,在真空中,对于S参照系 变换到S’参照系 可见,Maxwell方程不满足Galileo变换协变性要求。 电磁规律与Galileo相对性原理矛盾,可能原因有两种: 电磁规律并不是对于所有参照系成立。如果是这样,所有惯性系平权的结论被打破,必定存在一个“绝对参照系”。 经典时空观是错误的。 Galileo相对性原理回避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参照系才是惯性参照系。其实惯性参照系的确定需要一个“绝对参照系”。
4
1. 研究“以太是否存在”——观测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历史上曾认为存在一个“绝对参照系”, Maxwell方程在“绝对参照系”中成立。 另一方面,历史上认为电磁波象机械波那样,传播需要媒质,并把它称为“以太”(Ether)。“绝对参照系”就是相对“以太”静止的参照系。因此寻找“以太”或证明相对于“以太”的运动称为当时物理学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1. 研究“以太是否存在”——观测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Michelson-Morley实验(1887年) 调整两臂长度使两束光有效光程相等。以 u 表光相对于地球的速度,v 表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 u仅表大小,丢弃负根,
5
设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v 沿MM1方向,光线MM1 M (q = 0,p)的传播时间
光线MM2 M的传播时间(q = p/2,-p/2) 光程差 将实验装置转动900,干涉条纹将移动 利用多次反射可使有效臂长达到10m左右,若用波长5000Å的光做实验,观测到干涉条纹移动上限仅为0.01个,由此, 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上限不超过4.74 km/s。
6
2. 研究Galileo相对性原理与电磁现象的矛盾——观测运动光源的光速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还有许多利用其他实验技术的研究工作,如:1958年的微波激射实验定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速度上限为0.03km/s;1970年利用Mössbauer效应所做实验定出的上限为 km/s。 实验结果支持“不存在以太”的结论。(即不存在电磁规律成立的“绝对参照系”) 结论: 2. 研究Galileo相对性原理与电磁现象的矛盾——观测运动光源的光速 用星光作光源的实验表明光速不依赖于光源的运动;对双子星观测也表明光速与光源运动无关(如有关,观测到的双子星运动轨道应被歪曲)。 利用高速运动的粒子的实验。Alvarger等人所做实验中,p 0介子(m = me,寿命~0.87×10-16s)以0.9975c 的速度运动,
7
结论: 测得沿p 0介子运动方向的光子速度为 m/s,与静止光源光速一致。 光速与光源运动速度无关。即在所有惯性系中光速相同。
实验结果要求建立新的时空观理论——相对论。 其他支持相对论的实验举例:横向Doppler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寿命、携带原子钟环球飞行等实验证实了运动时钟延缓效应。原子核能的利用证实了相对论的质能关系。
8
一、相对论基本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与经典时空观将产生矛盾
§2 相对论基本原理 Lorentz变换 一、相对论基本原理 Einstain提出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相对性原理:所有惯性系等价,即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参照系都可表为相同形式。(称为相对论协变性) 光速不变原理:对任何惯性参照系,真空中沿任意方向的光速均为c。 光速不变原理与经典时空观将产生矛盾 设惯性系S’以速度v 相对于惯性系S运动,初时刻原点重合,且一位于原点的光源发出一闪光,对于惯性系S,一秒后位于半径为c 的球面上的接收器P1、P2 和P 同时收到信号;对于惯性系而言,如果光速仍然为c,位于P2的接收器将晚于P1接受接受到信号。
9
二、间隔不变性 即,在惯性系S中观察到同时发生的两事件在惯性系S’中变为不同时。
光速不变原理迫使对同时性概念的重新思考,同样,关于时间、距离、速度等基本物理量的内涵都将由于光速不变原理而发生变化,即需要建立新的时空观。相对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时空的理论。 二、间隔不变性 设初时刻光源发出闪光为第一事件,在两惯性系中均以(0,0,0,0)表示;第二事件为在P 点收到信号,在惯性系S和S’中分别用(x,y,z,t)和(x’,y’,z’,t’)表示。 由光速不变原理,
10
上面的两个事件用光信号联系(相关事件)。一般地讲,两个事件不一定是以光信号联系的(如机械运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两个事件根本没有联系(不相关两事件)。一般情形下,
问题: 相对性原理要求惯性参照系变换必须是线性的。对于两个事件(仍设第一事件发生于零时刻坐标原点处),对惯性系S’定义 作惯性系变换,有 显然,F’为零时要求F也为零。在前面推导中,F’为零时, 为零。这要求
11
空间中无特殊方向,两个惯性系等价。所以,也应有
正如坐标系平移和旋转变换,惯性系变换应该是连续的(注意空间反演变换不是连续变换),舍去负根。所以对于任意两事件,总有 若第一事件不是发生在零时刻,也不是发生在坐标原点。在惯性系S,定义两事件间隔 在惯性系S’,两事件间隔为
12
Ex. 1 解: 两事件在不同惯性系中间隔不变 间隔是将事件和空间距离统一起来。间隔不变性使时间和空间建立了联系。
参照系S’相对于S以速度v 沿x轴方向运动。在S’上有一静止光源S和一反射镜M,两者相距 z0 。从S发出闪光经M反射回到S。求两参照系上观察到的闪光发出和接收的时间和间隔。 Ex. 1 在S’上观察到的时间为 解: 间隔为 在S上观察,由几何关系可得光信号传播路程为
13
三、Lorentz变换 两事件间隔 由间隔不变性 由变换的连续性 可见,
选两坐标系(零时刻原点相同)的x和x’轴都沿S’相对于S的运动方向。设第一事件发生在零时刻,在坐标原点处,第二事件在S中以(x,y,z,t)表示,在S’中以(x’,y’,z’,t’)表示。 变换是线性的,可设为
14
由间隔不变性 比较系数,有 注意到x和x’轴同向,t和 t’正向相同,有 所以 对S’原点应用变换式中第一式
15
作变换 可得反变换 Lorentz变换
16
S’相对于S的运动速度为0.8c,在S上观察,1秒后闪光信号同时被P1和P2接收到,求P1和P2收到信号在S’上的时刻和位置。
P1收到信号在S上的空时坐标,(c, 0, 0, 1)。该事件在S’上的空时坐标为 Ex. 2 解: 即 P2收到信号在S上的空时坐标为(-c, 0, 0, 1),由Lorentz变换,该事件在S’上的空时坐标为(-3c, 0, 0, 3)。
17
对P1和P2收到信号这两个事件,有 可见,在相对论,两事件时间、空间距离、同时性等是相对的,但间隔是绝对的。
18
§3 相对论的时空理论 一、相对论时空结构 若空间运动局限于二维xy面。设时间轴(ct)垂直于xy面,该三维时空中的一点P表一事件,它在xy面上投影表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P点的垂直坐标等于事件发生时刻乘以 c。 构成一锥面,称为光锥。光锥将时空分为三个区域: P点在锥面上。P 和 O 两事件可用光波联系,有 s2 = 0 。这类间隔称为类光间隔。 P点在光锥内。两事件可用低于光速的物理过程联系,有 s2 > 0 。这类间隔称为类时间隔。 P点在光锥外。两事件不能用光波或低于光速的物理过程联系,有 s2 < 0 。这类间隔称为类空间隔,也称两点绝对异地。
19
讨论: 二、因果律和相互作用的最大传播速度
间隔不变性保证了这种划分是绝对的。若在某个惯性系中P事件在光锥内,则在任何惯性系中仍在光锥内。 Lorentz变换保持时间正向不变(a22 > 0),故上下光锥不能相互变换。即若事件P在上光锥内,则在任何惯性系事件P都将在上光锥内。所以,类时间隔可分为两类:绝对未来,(P在上光锥内);绝对过去(P在下光锥内)。 在空间运动为三维的情形,具有类似的时空结构。 二、因果律和相互作用的最大传播速度 类时间隔的两事件可能有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的两事件总是通过物质运动相联系,惯性系变换须满足因果关系。 设在惯性系S中事件一(x1,y1,z1,t1)为事件二(x2,y2,z2,t2)的原因,有 t2>t1 。变换到另一惯性系S’后,两事件分别用(x1’,y1’,z1’,t1’)和(x2’,y2’,z2’,t2’)表示。
20
三、同时的相对性 由Lorentz变换 设联系两事件的物质运动速度大小为u,则 物质的最大传播速度为光速,
相对论中因果律的保证依赖于物质传播最大速度为光速。 三、同时的相对性 在惯性系S中两事件(x1,y1,z1,t1)和(x2,y2,z2,t2)有 t2>t1 ,其间隔是类空的(无因果联系),有
21
讨论: 由Lorentz变换 如果x2 > x1 (是允许的), 若S’相对于S的运动速度足够大(不需超过光速),能做到
具有类空间隔两事件的时间先后或同时概念无绝对意义。 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事件是类空的,不能具有因果联系。若两事件对于S是同时的,在S’中一定不同时。
22
四、运动时钟的延缓 任何物理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在相对于物体静止的参照系,完成物理过程需要的时间称为固有时间。
计时单位根据固有时间定义。目前国际上采用自然基准,规定Cs133(Cesium)(基态二)超精细能级之间的跃迁辐射周期的 倍为一秒。 相对于S’静止的某物体内部相继发生两事件的间隔 在S上看,这两个事件发生在不同地点,其间隔 表明运动物体发生自然过程比静止物体发生同样过程需更多时间,运动物体发生自然过程将变慢(延缓)。
23
实验证据:自然界中存在一些不稳定粒子,如p 介子衰变为m 子和m 型中微子
静止p 介子寿命~2.6030×10-8s,实验测得高速运动p 介子(速度~ 0.909c)寿命与理论结果很好符合。 m 子衰变为电子、m 型中微子和电子型反中微子 静止 m 子寿命~ ×10-6s ,实验测得运动m 子(速度~0.9966c)寿命~26.37×10-6s ,理论值~ 26.69×10-6s 。 两参照系相对作匀速运动时,时间延缓效应具有相对性。从S中看相对S’ 静止的时钟变慢,而从S’中看相对S静止的时钟也变慢。
24
设S中有两个固定的对准的时钟C1 和C2 (相距l ),时钟C’ 运动速度为v。设C’经过C1 时,三只钟都指向零时刻。在S上看,经过时间 l/v 时钟C’将经过C2。此时,在S上看, C1 和C2都指向 l/v,而C’指向t,t 应是其固有时间。 在S上看,运动时钟C’ 变慢。 然而,在S’上(相对于C’ 静止)看到的结果也应该如此, 这是否意味着在S’上看, 相对于S上的时钟变快了呢? 回答是否定的。将 C1 和C2指向零刻度看成两事件,在S中他们同时发生,对S’ 他们不再同时。即当C’经过C1时,在S’上看C2 不会指向零刻度,设指向d 。对S’, C1指向零和C2指向d 是同时发生的两事件。
25
附: C2指向d 这一事件在S中的空时坐标为(l,0,0,d),对S’,这一事件发生在零时刻,
当C’ 经过C2时, C2指向 l/v。所以在S’上看, C2走过的时间 即 C2 也变慢。 当C’ 经过C2时, 设对于S’,C1指向x。 C1指向x 这一事件在S中的空时坐标为(0,0,0,x),而在S’中的空时坐标为(x1’,0,0,t),由Lorentz变换 附: C1走过的时间与C2相同。
26
有加速度情形,时间延缓导致绝对的物理效应。即当时钟绕闭合路径作加速运动回到原地时,所经历的总时间小于原地点静止时钟经历的时间,这个通常称为“双生子佯谬”。
有加速度情形,需要用广义相对论研究。 五、运动尺度的缩短 长度的测量目前也采用自然基准:规定在1/ 秒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传播距离为1米。 如图,在S中看,物体后端经过P1前端经过P2两事件同时发生,P1P2为在S中测得的物体长度。两事件在S 中的空时坐标分别为(x1,t1)和(x2,t2)。(注意 t1 = t2) 由Lorentz变换,
27
(x’2 - x’1)为S’中测得的物体长度。物体相对于S’静止,所以对于测量时间没有任何限制。上式可写为
运动物体尺度缩短。 长度缩短效应的相对性 在S’中测量相对于S静止物体的长度,有 该式与前面结论不矛盾,该式要求 t’2 = t’1 。即两式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
28
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是相关的 宇宙射线中含有速度接近光速的高能m 子,他们产生于大气层上部。静止m 子寿命~2.197×10-6s,按经典理论,在这个时间m 子能穿越的厚度~660m,该厚度远小于大气层厚度。但实际上,大部分m 子都能穿越大气层。 相对论解释:在S上看,m 子寿命变长;在S’上看,大气层厚度变小,所以m 子穿过了大气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相互联系。若没有运动物质,就没有所谓的时空。时间和空间是从物质运动中分析和抽象而得的物理概念。 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广义相对论又发展了时空观,提出了时空弯曲、时空与引力场的关系等新的重要概念。
29
六、速度变换公式 设S’相对于S以速度v沿x轴方向运动,由Lorentz变换, 同理可得速度z方向分量的变换关系。
30
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 其反变换公式为 在非相对论极限下 过渡为经典情形下的速度变换公式。
31
证明: 解: Ex. 1 证明,若在某个参照系物体的速度小于光速,则在对于任何参照系物体的速度都小于光速。
考察物体的在某一时间元的位移,由间隔不变性 证明: 如果 Ex. 2 匀速运动介质中的光速。 设介质运动速度为v且沿x轴方向,选相对于介质静止的参照系为S’,在S’上,介质中光速沿各方向均为c/n。 对于速度,有 解:
32
若 v << c 逆介质运动方向的传播速度 速度也不符合Galileo变换(其实v << c 并不是非相对论极限的条件)。这两式的结论被Fizeau水流实验证实。
33
一、空间的正交变换 §4 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 1. 空间转动是正交变换 二维空间转动 :P点坐标满足 转动过程中
§4 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 一、空间的正交变换 1. 空间转动是正交变换 二维空间转动 :P点坐标满足 转动过程中 为不变量,二维空间转动是正交变换。 三维空间。线性变换一般可以表为 若变换满足 则是正交变换。三维空间的转动就是一种正交变换。
34
约定: 2. 正交变换的抽象形式 3. 正交变换的矩阵形式 n维线性变换可表为 下标重复时,除非特殊说明,都要对指标求和。 上式改写为
正交变换条件是 引入符号 正交变换条件还可以写为 反变换公式 (以三维为例) 3. 正交变换的矩阵形式 定义线性变换矩阵
35
二、物理量按空间变换性质分类 1.标量:标量没有方向,在空间变换下标量保持不变,即是不变量(如电量、质量、能量在三维空间转动下不变)。
其转置矩阵 即 在S和S’中的坐标以列矩阵表示 线性变换表为 正交变换条件为 反变换为 二、物理量按空间变换性质分类 1.标量:标量没有方向,在空间变换下标量保持不变,即是不变量(如电量、质量、能量在三维空间转动下不变)。
36
2.矢量:具有方向属性,n维空间中的矢量有n个分量。
这些分量在空间变换时按同一方式变换 速度、力、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是三维空间中的矢量 微商算子具有矢量性质 3.二阶张量 某些材料的极化率是各向异性的,即沿不同方向极化时极化强度不同 极化率的取值具有各向异性特征,用二维空间的二阶张量表示,有9个分量。 电四极矩也是一个二阶张量 两个矢量的并矢也构成一个二阶张量,它与另一矢量相乘为一矢量
37
证明: 一个n维空间的二阶张量具有n×n个分量,以Tij表示 张量与矢量相乘 二阶张量的变换 设两矢量(p,q)满足
空间变换使(p,q, T )变为(p’,q ’,T’) 对称和反对称张量,张量的迹 1)对称张量满足 2)反对称张量满足 3)张量的迹
38
证明: 空间变换不改变张量的对称性和张量的迹。 对于对称张量 对于反对称张量 对于张量的迹 可见,张量的迹是一不变量。 张量分解
二阶张量可分解为:迹(一个独立分量);无迹对称张量(五个独立分量)和反对称张量(三个独立分量)三部分。
39
以三维空间的对称张量为例
40
证明: 三、Lorentz变换的四维形式 附:指标收缩 一个二阶张量Tij有两个自由指标,与一矢量相乘后只剩一个指标 这称为指标收缩。
两个矢量的标积 viwi 没有指标,是一标量(不变量)。 证明: 三、Lorentz变换的四维形式 若引入第四维(虚数)坐标 x4 = ict,由Lorentz变换保持间隔不变, 即存在不变量 Lorentz变换是线性变换,可表为 注:这里是复四维空间,称为Minkowski空间,它不同于实四维Euclid空间。Minkowski空间中的点称为“世界点”,曲线称为“世界线”。
41
四、四维协变量 沿x方向的Lorentz变换的变换矩阵 其中 逆变换矩阵 满足 Lorentz变换是四维空间变换,根据变换性质将物理量分为
42
1. 四维速度: 矢量:有四个分量,在Lorentz变换下满足 四维空时坐标 xm =(x,y,z,ict)是四维矢量。
四维微商算符也是四维矢量 D’Alembert算符是标量 二阶张量:在Lorentz变换下满足 它们都称为四维空间中(Lorentz)协变量。 定义 1. 四维速度: 因为 四维速度是Lorentz协变量,但三维速度 ui=dxi/dt 由于dt在Lorentz变换下发生改变,使ui并不按四维矢量方式变换,所以 ui 不能成为四维矢量的分量。
43
2. 四维波矢量 在不同惯性系中波矢(与空间尺度有关)和频率(与时间尺度有关)具有不同值。 考虑平面电磁波
相位描述波形,波形是客观物理事实(比如在某时空点正好处于波峰),与参照系选取无关,相位是不变量。 定义四维波矢 有 四维波矢的变换关系
44
Doppler效应 观测遥远星系(远离地球)特征光谱线,与实验室中静止光源特征谱线相比,发现谱线明显移向波长较大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谱线红移。产生谱线红移的原因有两种,Doppler红移和引力红移,通常引力红移非常小。 设在S中波矢与x轴夹角为q,在S’中波矢与x轴夹角为q ’, 由波矢变换关系 设光源相对于S’静止,记 w’ = w0 1)在垂直方向观测(q = p / 2)运动光源, 频率变小(红移),称为横向Doppler效应。 横向Doppler效应是相对论效应( 非相对论极限下没有),它被Ives-Stilwell实验证实。
45
2)光源向观察者运动(q = 0) 频率升高,发生Doppler蓝移现象。 3)光源远离观察者运动(q = p) 频率降低,发生Doppler红移现象。 光行差 1728年,Braley观测恒星发光(虚线),发现倾角一年(地球公转周期)出现周期性变化。把恒星发出光线表观方向的变化称为光行差。 在早期理论中,把光行差归结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相对论认为:光行差是由于光源运动引起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46
相对论解释:利用波矢变换关系 又因为 q 和q ’正弦值均为正 表明光的传播方向因光源运动而改变。上式称为光行差公式 。
47
设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恒星的倾角为a’(= p – q ’),恒星实际倾角为a(= p – q),
(a’ - a )称为光行差。当 v<<c 时,
48
一、四维电流密度矢量 §5 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
§5 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 相对性原理要求一切惯性系等价,即在不同惯性系中物理规律表述为相同形式。即要求物理规律是Lorentz协变的。 为了得到电磁规律的协变形式,先分析电磁物理量的四维形式。 一、四维电流密度矢量 带电体电量应与惯性系选择无关,是Lorentz标量。但由于空间尺度与物体运动有关,电荷密度应与惯性系选择有关。 设在带电体静止的惯性系,电荷密度为r0,体积元为dV0,带电体运动速度为 u,则 要保持电量不变,必有
49
讨论: 带电体以速度u 运动,所以 注意到四维速度矢量 上述电流密度可以作为一四维矢量的空间分量。 根据四维速度矢量,第四分量应为
四维电流密度矢量: 讨论: 在相对论中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是相关的,形成一个统一的物理量。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是这个统一物理量的不同方面。带电体静止时,表现为电荷密度;带电体运动时,表现出电流,且电荷密度(因空间尺度的变化)发生改变。 电荷密度和电流的大小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这进一步说明,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属性。
50
二、四维势矢量 说明: 电荷守恒定律 因为 该方程左端为Lorentz标量,显然具有协变性。
Maxwell方程可以等价地用势函数满足的方程代替。在Lorentz规范下 Lorentz规范条件 Maxwell方程组有四个方程,而上面只有两个方程。 还有两个方程呢? 说明:
51
势函数的定义包含了其他两个方程 D’Alembert算符是标量 可引入四维势矢量 1)四维势满足的方程 它相当于Maxwell方程,具有Lorentz协变性。 Lorentz规范条件
52
2)四维势矢量变换 三、电磁场张量 1)引入反对称电磁场张量 注意到
53
2)利用电磁场张量,可得Maxwell方程的协变形式
3)电磁场的变换关系 由张量变换关系
54
讨论: Ex. 解: 可写为更紧致的形式 (速度沿x 轴方向) 非相对论极限
在相对论情形,电场和磁场是一种物质(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参照系变化时,电场和磁场发生转化。(如一带电粒子在静止参照系中只激发电场,换到另一参照系,电荷运动,将激发磁场。 求匀速运动带电荷e 的粒子的电磁场。 Ex. 选S’固定在带电粒子上,在S’中只有静电场。设初始时刻(t = 0)粒子经过S原点,求该时刻在S中各点的场值。 解:
55
由Lorentz变换 在S’中 求在S中的场值,可利用公式 需将上面公式改为S’到S的变换,且需作替换 可得
56
可表为 注意速度沿x方向,所以 还可得
57
讨论: 说明: ,E0为静电场。 当v<<c 时,略去(v/c)2项,可得 磁场 这也与经典结果一致。
由Biot-Savart定律 说明: 对于运动点电荷 当v ~ c时,在与速度垂直方向观测电场, 在与速度平行方向观测电场( r2 = x2),
58
四、电磁场的不变量 电场分布如图 (电场线疏密表电场强弱)。当速度趋于光速时,电场趋向于集中分布在与速度垂直的平面上。 磁场
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场类似于在横向平面上的电磁脉冲波。 四、电磁场的不变量 利用指标收缩可构成电磁场不变量(应收缩为Lorentz标量)。 1. 2. 定义一全反对称张量 emnlt 若经偶次置换mnlt 变为1234; 若经奇次置换mnlt 变为1234; 若mnlt 中有任意两个相同。
59
Ex. emnlt 是四阶张量,在参照系变换下保持不变, 由emnlt和电磁场张量可构成另一不变量 真空中的平面电磁波有 不变量
保证在任何惯性系平面电磁波均有 不变量 保证在任何惯性系平面电磁波均有
60
一、能量-动量四维矢量 讨论: §6 相对论力学
§6 相对论力学 经典力学规律是Galileo协变的,不是Lorentz协变的。要找出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力学规律,需建立四维力学物理量。 一、能量-动量四维矢量 定义四维动量 m0是物体静质量。 空间分量 时间分量 讨论: 当 v<<c 时,空间分量 ,这是经典动量 当 v<<c 时,时间分量 时间分量与能量有关,四维动量也称为能量-动量四维矢量。
61
定义(相对论中的)能量 则 相对论中,物体动能 总能量也可表为 讨论: 相对论中物体静止时仍有能量,称为静止能量,为m0c2 。 在经典物理中,能量加上一常数m0c2无实用意义;但在相对论中,这个常数是必须的,是相对论协变性的要求。 m0c2要具有物理上的能量意义,还必须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已被实验证实) 。 考察一粒子A 转化为粒子系统B(如p 0 转化为2g)的过程。在粒子A 静止的参照系,A只有静止能量,在湮灭过程中,它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粒子系统B的动能。 Ex.
62
二、质能关系 讨论: 由四维动量可构成不变量 在物体静止的惯性系 由于静止能量为m0c2 ,只取正值
W0= m0c2 给出物体静止时的质能关系。 讨论: W0= m0c2 也是适用于多个粒子构成的复合体(如原子核、宏观物体等)。此时应理解为质心静止时的总“内部能量”,它和复合体总质量M0仍有关系 W0= M0c2。 复合体各粒子间一般有相互作用能和相对运动动能。质心静止时,总能量并不等于各粒子静止能量之和,其差值称为结合能 结合能指分散个体形成复合体时,向外辐射的能量。
63
物体质量也不等于组成它的各粒子质量之和,两者之差称为质量亏损
显然有 静止质量是物质基本属性之一。若静止质量发生变化,物质将发生变化(如氢分子与氧分子结合为水)。 化学反应中仅涉及电子转移,释放能量仅是内部能量的很小部分;核反应中利用了与核质量亏损相联系的核内部运动能量;粒子转化过程中有可能把内部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如p0介子衰变为两个g 光子的过程,光子静止质量为零,此过程p0介子的全部能量被释放并转化为光子动能)。 引入等效质量 它描述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质量,称为运动质量。 这也称为质能关系 有
64
Ex. 1 补充: 解: 带电 p 介子衰变为 m 子和中微子
各粒子静止质量为:mp= MeV/c2, mm= MeV/c2。求 p 介子质心系中 m 子的动量、能量和速度。 微观粒子能量单位常用 MeV,质量单位常用 MeV/c2,动量单位常用MeV/c。 补充: 电子静止质量 在质心系p 介子的动量和能量 解: m 子和中微子的能量分别为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这是自然界中精确成立的两个规律)
65
令 对于m 子,由 可解得 m 子的速度 三、相对论力学方程 Newton第二定律 不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要求。 定义四维力矢量 第四分量
66
四维力矢量也可以表为 Km=dpm/dt 就是相对论力学方程,它包含两个方程 可改写为 若定义力为 上式在形式上与经典力学一致。 四维力矢量也可以表为 按照“对应原理”,在低速运动情形,相对论力学形式应过渡为相应的经典力学形式。上面的结果满足“对应原理”。
67
四、Lorentz力 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运动涉及到Lorentz力 现研究Lorentz力是否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要求。
由电磁场张量定义一个四维矢量 空间分量 Lorentz力公式满足相对论协变性要求。且有 四维力密度公式 空间分量 就是Lorentz力密度公式。 时间分量 与功率密度有关。 可见Lorentz力密度公式和功率密度公式均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要求。
68
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后两种是短程相互作用,仅存在于10-15m 范围内,其量子效应很显著,需用量子论研究。前两种是长程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可完全纳入狭义相对论范围,而万有引力相互作用需用广义相对论处理。 带电粒子在均匀恒定磁场中的运动。 Ex. 2 带电粒子运动方程 解: 因为 所以粒子速度大小也保持不变。
69
将速度沿平行和垂直于B 的方向分解 是常矢量,由于速度大小不变,所以 也是常量。 上面第二式相当于非相对论情形粒子的圆周运动方程,设半径为a 圆周运动角频率 在相对论情形,频率随粒子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