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五章 药物治疗技术 第二节 各种注射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五章 药物治疗技术 第二节 各种注射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章 药物治疗技术 第二节 各种注射法

2 教学目的 知识: 掌握注射原则及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的概念、目的、常用部位、操作前准备。 技能:
1.能够正确地抽吸药液。 2.能够熟练进行皮内、皮下、肌肉、四肢浅静脉注射。 态度:1.充分认识药物治疗对患者的重要作用和错误治疗的严重后果,正确实施、勤观察、及时听取患者反映。 2.要严谨、细心、耐心的进行三查七对。

3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的概念、目的、常用部位、操作。 难点: 学生严谨、务实态度的培养。

4

5 常用注射法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H 肌内注射 IM/im 静脉注射 IV/iv

6 优 点:药物吸入快,血药浓度迅速上升, 吸收量准确。
优 点:药物吸入快,血药浓度迅速上升, 吸收量准确。 使用于: 需迅速发生药效作用时 各种原因不能口服药物 药物易受消化液影响 不能经胃肠黏膜吸收的药物

7 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注射原则: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8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并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9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

10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常用方法:2%碘酊棉签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涂擦,范围>5cm干后;用70%乙醇同法脱碘

1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现用 现配 现抽药物

12 (一)注射原则: 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出现变色、沉淀、浑浊、过期
及安瓿有裂痕或密封瓶盖松动等不能应用。 (3)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13

14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垫、一带,避免交叉感染。 (2)所有的用物必须先浸泡消毒后再处理。 (3)一次性物品不可随意丢弃。

15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及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应锐利,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的衔接应紧密,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应密封,并在有效期内。

16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1)避开神经和血管 (2)不可在皮肤有炎症、 硬结、疤痕或有皮肤 病处进针 (3)需长期注射的患者应
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 (4)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 应由远端到近端

17 6、排除空气,避免空气栓塞和药液浪费

18 7、检查回血 动脉、静脉注射必须有回血方可注射;皮下、肌内注射,无回血方可注入药液,如发现有回血,应拔除针头重新进针。

19 8、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不可完全刺入针梗 20-25° 90° 90°或45° 30-40°

20 9、减轻病人的不适与疼痛 (1)做好解释与安慰,消除病 人的不安和害怕心理 (2)指导并协助病人采取适当 的体位与姿势,以利肌肉 放松
(3)做到“二快一慢”即:注射 进针、拔针快,推注药液慢

21 9、减轻病人的不适与疼痛 (4)需同时注射几种药液时,应先注 刺激性弱的,后注刺激性强的。 (5)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 长针,且进针较深。

22 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二)注射用物 1、注射盘:内放消毒液、消毒棉签、消毒镊子、消毒治疗巾、砂轮、启瓶器、弯盘等。

23 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二)注射用物 2、注射器和针头

24 各种型号注射器

25 各种针头及注射器的用途

26 (三)吸取注射用药液 1、自安瓿中吸取药液法 砂轮划环行锯痕后以70%乙醇棉签擦拭锯痕

27 自安瓿中吸药法(小安瓿)

28 自安瓿中吸药法(大安瓿)

29 自密封瓶中吸药法

30 (三)吸取注射用药液 2、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 (1)开启瓶盖并消毒 启去铝盖中心,由里向外消毒瓶塞。 (2)抽吸药液
先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空气;针头于液面下,药 液倒转,抽吸药液后以示指固定针栓并拔针

31 注意: 盐水、注射用水或专门溶媒充分溶解后再吸取 2、混悬剂摇匀后吸取 3、油剂或混悬剂宜选较粗的针头吸取
1、不同剂型药物(结晶或粉剂)应先用无菌生理 盐水、注射用水或专门溶媒充分溶解后再吸取 2、混悬剂摇匀后吸取 3、油剂或混悬剂宜选较粗的针头吸取

32 请课后练习抽吸药液 超衔接录像

33 (intradermic injection;ID)
四、皮内注射法 (intradermic injection;ID)

34 定 义: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35 选择部位: 毛发少、色素较少、皮肤较薄的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 前臂中段内侧 (2)预防接种: 上臂三角肌下缘

36 (一)目的: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注射或
作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二)评估 1、病人的用药史与过敏史 2、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37 (三)计划 1、用物准备 2、病人准备 3、环境准备 4、操作者准备

38 准备 用物 (四)实施 操作者 病人 环境 配制皮试液 根据医嘱用药 皮内注射 选择部位 5°角进针 固定 注射药液 拔针 计时 观察
(四)实施 操作者 病人 准备 用物 环境 配制皮试液 根据医嘱用药 皮内注射 选择部位 °角进针 固定 注射药液 拔针 计时 观察 判断结果 阴性(﹣) 记录 签名 阳性(+) 整理

39

40 (hypodermic injection;H)
五、皮下注射法 (hypodermic injection;H)

41 定义: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42 部 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大腿前侧或两侧腹壁

43 目 的: 用于不宜经口服给药,但要求较口服给药作用迅速,较肌内、静脉注射吸收慢的情况。

44 评 估 1、病人用药史、过敏史 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所用药物可产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5 计 划 1、操作者准备 2、用物准备:注射盘、2ml注射器、.5~6号针头、药物 3、病人准备:解释并取得合作;询问药物过敏史;
选择合适部位。 4、环境准备

46 实施 操作者 准备 环境 抽吸药液 排气 二查 皮下注射 选择部位 消毒皮肤 30~40°角进针 整理 记录 洗手 记录 一查 用物 病人
实施 操作者 准备 环境 一查 用物 病人 抽吸药液 排气 二查 皮下注射 选择部位 消毒皮肤 ~40°角进针 三查 抽回血 注药 拔针按压 整理 记录 洗手 记录

47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
三、肌内注射法 (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

48 定义: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 。

49 (一)目的 1、用于因药物或病情不宜采用口服给药者 2、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发生疗效但又不宜 用静脉注射
3、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 下注射

50 (二)部位选择: 肌肉丰富、远离大血管和神经的部位 。 最常用的是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再次为上臂三角肌

51 臀部肌肉解剖与坐骨神经体表投影

52 (三)常用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53 1、臀大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

54 1、臀大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2)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55

56 3、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 在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宽度为7.5cm的区域为注射部位。

57 4、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定位 取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为注射部位

58 (四)评估:重点 1、注射部位皮肤与肌肉情况。 2、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3、病人对肌内注射给药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59 (五)计划 用物准备 病人准备:病人合作、药物过敏史 部位选择、 环境准备

60 (六)实施(观看录象)

61 留置气泡技术 Z 型肌内注射

62 课后练习: 1、识记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2、在自己身体上识别以下解剖定位点:
臀裂顶点、髂嵴最高点、髂前上棘、尾骨

63 四、静脉注射法 (intravenous injection;IV)

64 定 义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常用的静脉: 四肢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股静脉

65 (一)四肢浅静脉注射法 常用静脉: 贵要静脉、正中静脉、 头静脉、腕部及手背 静脉、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足背静脉

66 [目的] 1、需迅速发挥药效,尤其在治疗急重症时 2、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 3、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检查

67 [评估] 1、注射用静脉显露情况及肢体循环情况 2、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3、病人的认识与合作程度

68 [计划] 1、操作者准备 2、环境准备 3、用物准备

69 [计划] 4、病人准备 (1)向病人解释,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

70 [计划] 4、病人准备 (3)选择合适的静脉: 选择粗直,弹性好,较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长期用静脉给药者,要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的由远至近心端的选择血管 。

71 [实施] 准备 病人 选择静脉 垫小枕 消毒皮肤 系止血带 消毒 穿刺 握拳 进针 抽回血 固定 松 注药 速度 试回血 观察
操作者 准备 病人 一 环境 查 用物 选择静脉 垫小枕 消毒皮肤 系止血带 消毒 二查 穿刺 握拳 进针 抽回血 固定 松 注药 速度 试回血 观察 拔针 棉签斜行按压 迅速拔针 三查 整理 记录 洗手 签名 [实施]

72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1、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厚,静脉位置较深,先扎止血带找合适静脉并摸清走向;加大进针角度30°~40°,从血管正面刺入。

73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2、水肿病人:按肢体浅静脉走行位置,先用手指按压局部推开皮下组织间液,迅速穿刺。

74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3、休克病人:扎上止血带,反复推揉局部,使血管充盈进针。

75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4、老年人:用手指固定静脉防止滑动,穿刺时用力勿过猛

76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5、天气寒冷: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局部热敷,使血管充盈。

77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穿刺过浅或因静脉滑动,针头未刺入血管内,若推注药液,药液注入皮下,局部隆起疼痛,抽吸无回血。

78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2、穿刺过深,针尖穿透血管,穿刺时可见回血,但推药时药液进入血管下组织,患者有痛感,抽吸无回血。

79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3、针头部分进入血管,抽吸有回血,但推药时药液溢入皮下,局部疼痛隆起,再抽仍有回血。

80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4、针尖刺破对侧血管壁,针尖斜面部分在血管内,推药时药液部分注入深部组织,局部无隆起,但患者有痛感,回抽仍可见回血。

81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5、针头刺入皮下后,未能一针见血,反复沿静脉壁穿刺,擦伤血管壁。

82 [微量注射泵的应用] 微量注射泵:是将小剂量药液持续、均匀、定量输入人体静脉的注射装置。 1、结构 2、操作程序
接电源、打开开关 固定注射器 设定注射 速度 连接穿刺针 消毒皮肤、穿刺 固 定 按“开始”键 注药 药完报警 按“静音”键 拔针 取注射器、断电源

83

84 (二)股静脉注射法 股静脉 :位于股三角区,是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由外至内依次排列由此区通过,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0.5cm处,常用于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标本。

85 [计划] 1、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 外旋,臀下垫枕充分暴露。 2、小儿注射,应遮盖会阴, 防尿液污染。 3、有出血倾向,不宜采用法。
如需用可穿刺后延长按压 时间或置砂袋压迫。

86 [实施] 1、消毒术者左手示指和拇指, 并固定血管。 2、穿刺部位: 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股动脉内0.5cm处。
3、穿刺角度:45°或90°角 4、拔针后加压止血3~5min。

87 各种注射的概念、目的、注射部位 概念 ID H IM IV 目的 部位 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表皮和真之间的方法。 1、进行皮试
2、预防接种 3、局麻起始步 1、前臂、掌侧、下段、内侧 2、三角肌下缘 3、实施局麻之处 H 将小量药物和生物制品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注入小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 1、三角肌下缘 2、两侧腹壁、后背 3、大腿前侧和外侧 IM 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不宜或不能口服、不能IV。 1、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2、股外侧肌 3、三角肌 IV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1、不宜用其它方法 2、诊断性检查 3、输液或输血 4、静脉营养治疗 1、四肢浅V 2、头皮V 3、股V

88 实施要点 1、0.5%碘伏 2、2%碘酊+70%乙醇 直径≥5cm 四肢V:15°~30°血管上方或侧方 头皮V:平行进针 血管上方
ID H IM IV 消毒剂 70%乙醇 常规消毒 绷紧皮肤 进针角度 30°~40° 垂直 进针深度 针头斜面 针梗1/2~2/3 针梗2/3或2.5 进针前排气 排净 进针后抽回血 抽,无血给药 抽,无血用药 有血用药 给药速度 干棉签按压拔针 压穿剌部位 四肢V:见回血,再进少许 头皮V:见回血,给药 股V:见回血,固定后给药

89 第五节 局 部 给 药 1、滴药法 滴眼药法 滴耳药法 滴鼻药法 2、插入法 直肠栓剂插入法 阴道栓剂插入法 3、皮肤用药 4、舌下给药

90 滴 眼 药 法

91 滴 耳 药 法

92 滴 鼻 药 法

93 直 肠 栓 剂 插 入 法

94 阴 道 栓 剂 插 入 法

95 皮 肤 用 药

96 舌 下 给 药 综合练习

97 谢谢


Download ppt "第十五章 药物治疗技术 第二节 各种注射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