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平面版式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平面版式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平面版式设计

2 版式设计概述 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 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 度统一。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家必须具备艺术修养和技术知识。

3 版式设计的定义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 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 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 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 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 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

4 版式设计的原则 让观看者在享受美感的同时,接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1、主题鲜明突出
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悦目的组织来更好地突出主题,达到最佳诉求效 果。 按照主从关系的顺序,使放大的主体形象视觉中心,以此表达主题思想。 将文案中的多种信息作整体编排设计,有助于主体形象的建立。 在主体形象四周增加空白量,使被强调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形式与内容统一 版式设计的前提-版式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 通过完美、新颖的形式,来表达主题。 没有文字的版面,最难设计。 3、强化整体布局 强化整体布局-将版面的各种编排要素在编排结构及色彩上作整体设计。 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斜向结构、曲线结构。 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的多种信息合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理性。 加强展开页的整体性,无论是产品目录的展开嶡版,还是跨页版,均为同一视线下展示,因此,加强 整体性可获得更良好的视觉效果。

5 版式设计的简洁概念 成功的设计必须尽可能充分而简洁地描述内容,这就是设计中优美的定义。
在版式设计中,并不是要占满所有的空间,纯粹以大量的信息来打动读者,那样,读者 只会被过多的信息淹没而不知所措,多,并不意味着好。在使用字体、图片或其它任何 符号时,都必须要精练。如果达不到什么目的,或仅仅为了装饰,就不要用。尽管近年 来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设计作品,但设计质量的好坏是与它的简洁和清晰 成正比的。 设计中的简洁不等于简单。 “简单”,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去考虑。是指在一个版式中只包含着很少几个元素,而且 元素与元素之间的构成关系过于简单而致。如果用这种简单的形式传达信息,肯定会产 生出单调的结果,在设计中,单调往往导致厌倦感的产生。 “简洁”在设计领域里具有与“简单”相对立的另一层含意。一个好的设计纵然表面上 看似乎“简单”,但内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一定是存在的。 当某一个设计被誉为具有简洁性时,表示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凝火束 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所有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毫不多余。 任何简洁的形式最终都要传达出一种远远超出形式自身的意义,让阅读者有回味的余地。 因此,简洁要求主题内容与呈现这个主题的形式结构之间达到圆满的一致。

6

7 读者下意识的阅读习惯 ①从左往右看 ②从顶部开始,再沿着页面一直往下 ③出版物的各页是相互关联的 ④邻近相连而远距离则意味着分开
⑤大而深的是重要的,小而浅的是次重要的 ⑥任何事物都有形状,包括“空”的空间 作为一个设计师,在设计时,应遵循读者的阅读习惯,任何一种逆向设计,都 应慎重考虑。

8 版式设计分类 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从各级别信息中筛选找到最重要信息元 素的过程。这个过程分几个阶段完成。首先要去掉大量没 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在相对重要的信息中仔细寻找,逐 渐分离,最后找出最重要的信息,设计师以此来提高它的 重要性,并把它呈现在读者面前。 1、同类合并原则 2、确定中心内容 3、邻近原则

9 版式设计分区 1、黑、白、灰关系 在版式设计中,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文字,文字与文字、编排元素与背景之间,无论表现为有彩色或 无彩色,我们在分析中,都在视觉上整体归纳为黑、白、灰三种空间层次关系。通过黑、白、灰的明 度对比,使某些元素比其它元素更突出,各编排元素之间建立起先后顺序,使信息层次更加分明。 2、面构成 在视觉构成中,面用于定义空间或体积的边界,被面所限定的区域也称为形。 面在二维平面上,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状:几何形,有机形,不规则形,曲线形。 形可以根据内容大致分为表现形体和抽象形体两大类。表现形体即包含特定主题、可与观众进行视觉 交流的形。在版式设计中,包括图片、标题、引文、正文等编排元素抽象成“面”之后所形成的形。 抽象形体(或非表现形体)指不包含可以认知主题的形,例如负空间,或称负形。

10 [重点提示一] ①注意细节的处理,最黑的小标题放在了空白空间中,形成黑白强对比。 ②当版式中有底色时,一定要首先把底色的明度分析出来,那么白的概念就需要有意识的留 出空白空间来加以表现。 ③当版式中有图片时,作为不变因素,也必须将其明度分析出来,使其成为其它编排元素布 局时黑白灰整体构成的参考因素。 [重点提示二] 目录(索引)设计 ①书的目录是读者购书时首先浏览的页面,重点突出,导航清晰,编排舒适是设计的重点。 ②要有意识地注意你所看到的每本杂志、书籍或者报刊的目录页设计。注意不同的内容是如 何组合,运用了多少种字体,是如何在字体和排版上运用对比以便找出重要信息,是怎样把 主题进行同类合并。另外,还应看看杂志中的目录和图片是如何结合在一起;注意对齐方式、 字体的重复及对比的运用。 ③目录和索引甚至比其他一些设计项目更需要功能与外观并重。 注意: 目录设计的重点是指引线(即指示页数的一行点)。 ①不要使用不相配的指引线,同时要学会调整指引线间的间隔,使整体视觉效果舒适。 ②不要键入一个又一个的句号来充当指引线。因为这些句号的排列肯定很不规则,学会使用 相关软件“自动加入指引线”的功能。 ③即使有指引线,也不要把页码数字与标题之间的距离分得太开。 ④目录中的章与节非常清晰,同一章节的信息尽量靠近,不同章节的信息应拉开一定距离, 注意运用邻近原则。 ⑤不要过于强调信息级别的层次而把页面变得很乱,牢记整体概念。

11 网格设计 网格是一种包含一系列等值空间(网格单元)或对称尺度的空间体系。在形式和空间之 间建立起一种视觉和结构上的联系。形式和空间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二维网格来限 定。网格的构图能力来自于所有元素之间的规则形和连续性,它能够决定一个页面上元 素的零散或整齐程度、页面上插图和文字的比例,通过网格建立连续的秩序或参考区域, 从而产生普遍联系。 网格由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构成网格单元,网格单元之间的空白区域称为分隔线。 网格的表现:首先,在版式四周要留出页边,采用1磅的线条。其次,把该空间等分, 以使各列文字相互间不接触,每个单元格之间也要有一条空白的分隔带,网格内采用细 线。 网格以垂直单元与水平单元的数目定义。一个两栏三行的网格被称为6单元网格,或 2×3网格。而一个三栏四行的网格被称为12单元网格,或3×4网格。网格一旦建立, 各栏文字或图片的宽度、长度便可以随便调整,并且可以占用多个网格单元)。 网格使用原则:对以文本为主的版式,通常使用两栏或三栏简单的网格。对于以插图、 图片为主的版式,通常使用三栏以上复杂的网格。 网格越复杂,你的设计就越具有灵活性,当然难度把握就越大,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

12

13 版式中的线 版式中的线包括三种:由字的编排构成的线、视觉引导线、几何线。
①字有秩序的编排构成线 在平面构成中我们知道点的移动可以构成线,设计中常常将字符作为点进行线的编排, 通过字体、粗细、大小构成不同明度的线。 ②视觉引导线 视觉引导线在版式中是一条看不见但却非常关键的导向线,它直指中心内容。 我们在分析作品时,一定要善于发现这条看不见的线。因为它引导视线去关注设计主题, 成为贯穿版面的主线,版式中的编排元素以视觉引导线为中心依信息级别向左右或上下 展开。 视觉引导线是版式设计中定位的依据,表现为水平线、垂直线、曲线、斜线。 ③几何线 几何线表现为可视的网格分区线和装饰线。

14 ⑴用线分割版面的设计 网格线通常是隐性的,仅起定位作用,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受众不易发现。但是,版式设 计师有时也别出心裁的使优美的网格结构线跃然纸上,成为可视线条。设计时,应将网 格线视为装饰元素作整体上的安排,切不可让纵横密布的网格线影响信息的传递。 ⑵用线装饰编排元素的设计 在版式中,编排元素时常用线来装饰,引起视觉关注。 当引文需要强调时,用线作为装饰,将引文与正文加以区别。正文中,装饰线条可以将 正文进行平级信息分区;同时,线条也可以用在单词下方,对正文中重点内容起强调作 用。 ⑶用线框来限定版式中的编排元素 线框可以用来加强某种编排元素视觉效果,使其在整体中显得特别出众。当被强调的对 象是说理性很强的文字或图形时,可用有规律的几何形线框来限定它,使形式与内容完 美统一。 ⑷用线来装饰整体版面的设计,常用于展开页的整体设计,起到连贯信息的目的。

15 版式中的重复原则 同样的形在一个设计中多次使用,称为重复。包括形的重复、尺寸重复、色彩重复、质感重 复、方向重复、位置重复、空间重复和重量重复等。 版式设计中编排元素间形的重复、编排元素与空白空间形的重复、编排元素在网格单元中的 重复,构成协调一致的视觉形象。然而太多的重复可能会损害编排的活力,这时可以在方向 和空间上作一些变化:形以各种方式相互迭加、穿透、组合、或正负形的结合等。 ①重复构成方法 依据对文本的分类,找出重复的内容(标题的样式、段间间距、图形等元素),分区设计时 有意识重复各区域的外形,重复各级分组及它们的对齐方式,并将这种设计特征运用于不同 的页面重复使用,以便让读者能够看懂组织结构。 这个理念可以应用到设计的每个内容中:要有意识的去做。 ②重复的形式 线性重复:按同一方向同样间距重复形。 二维重复:多行的单元形或组规则重复。 三维重复:产生空间和结构网格系统。

16 版式中的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帮助设计作品具备层次感,而层次感就是观众接受信息的顺序,即他们能 理解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哪些是次要的。
对比的把握: ①为各种元素安排一个规则的体系,然后打破这个体系。 ②图形:在大小比例上设计一个出其不意的变化。 文字:把语言重点转换成视觉重点最常用的是大小的对比。 ③把某一元素移出它原有的位置。 ④去除某一预料之中的元素。 ⑤改变某一元素量。

17 版式的基本类型 骨格型 满版型 上下分割型 左右分割型 中轴型 曲线型 倾斜型 对称型 重心型 三角型 并置型 自由型 四角型

18 骨格型    规范的、理性的分割方法。    常见的骨格有-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和四栏等。一般以竖向分栏为多。    图片和文字的编排上,严格按照骨格比例进行编排配置,给人以严谨、和 谐、理性的美。    骨格经过相互混合后的版式,既理性有条理,又活泼而具有弹性。  满版型    版面以图像充满整版,主要以图像为诉示,视觉传达直观而强烈。文字配 置压置在上下、左右或中部(边部和中心)的图像上。    满版型,给人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广告常用的形式。  上下分割型    整个版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在上半部或下半部配置图片(可以是单幅或多 幅),另一部分则配置文字。    图片部分感性而有活力,而文字则理性而静止。

19 左右分割型    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两部分,分别配置文字和图片。    左右两部分形成强弱对比时,造成视觉心理的不平衡。这仅是视 觉习惯(左右对称)上的问题,不如上下分割型的视觉流程自然。    如果将分割线虚化处理,或用文字左右重复穿插,左右图与文会 变得自然和谐。  中轴型    将图形作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排列,文字配置在上下或左右。    水平排列的版面,给人稳定、安静、平和与含蓄之感。    垂直排列的版面,给人强烈的动感。  曲线型    图片和文字,排列成曲线,产生韵律与节奏的感觉。  倾斜型     版面主体形象或多幅图像作倾斜编排,造成版面强烈的动感和不 稳定因素,引人注目。 

20 对称型    对称的版式,给人稳定、理性、理性的感受。    对称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一般多采用相对对称手法,以避免过于 严谨。    对称一般以左右对称居多。 
重心型    重心型版式产生视觉焦点,使其更加突出。    有三种亚型    直接以独立而轮廓分明的形象占据版面中心。    向心-视觉元素向版面中心聚拢的运动。    离心-犹如石子投入水中,产生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的弧线的运动。  三角型    在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中,正三角形(金字塔形)最具有安全 稳定因素。 

21 并置型    将相同或不同的图片作大小相同而位置不同的重复排列。    并置构成的版面有比较、解说的意味,给予原本复杂喧闹的版面以秩序、 安静、调和与节奏感。 
自由型    无规律的、随意的编排构成。    有活泼、轻快的感觉。  四角型    版面四角以及连接四角的对角线结构上编排图形。    给人严谨、规范的感觉。

22 版式设计中的文字 对文字的设计,首先应了解字体的个性。 1、宋体
起源于北宋刻印时期(北宋公元960~1127年),到明代被广泛采用,故亦称为明朝体, 又叫老宋体。宋体的特征是字形正方,横细竖粗,横划和横、竖划转折处吸收了楷书用 笔的特点都有顿角,点、撇、捺、挑、勾与竖划的粗细基本相等,其尖锋短而有力。因 此有“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的口诀。 宋体字的形状,一般有三种:长方形、扁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或扁方形要注意它的高 和宽的适当比例,不能拉得太长或压得太扁,一般较适宜的比例是3:2,3:4,3:5等。 需要强调的是,在扁方形格内,宋体字的书写应注意:竖笔画一般占格内的六分之一或 小于六分之一,横笔画一般占竖笔画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如果竖的笔画超过了六分 之一,字就显得粗笨。

23 2、黑体 横竖笔划粗细一致,方黑一块,笔形两端略呈方形,因此得名。黑体的点、撇、 捺、挑、勾也是方头,所以又叫做方体。 黑体在风格上虽不及宋体生动活泼,却因为它庄重有力,朴素大方而引人注目, 常用于标题、广告等醒目的位置上,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黑体一般是正方形,横笔画和竖笔画一样粗,竖笔画占正方形书写格的八分之 一。书写时不能将笔画写得过粗,过粗黑体字显得粗笨,笔画之间也模糊不清; 相反,也不能将笔画写得太细,太细的黑体字会显得瘦弱无力。 3、文艺复兴字体(老罗马体) 文艺复兴字体形成于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是拉丁字母的古体字,又 称老罗马体。其特征是以圆形的轴线左右倾斜,粗细线条对比不大,字脚线和 笔画线之间夹角成圆弧形。最优秀的字体是与法国人加拉蒙同名的字体,它纤 细的字脚和头发似的细线构成了明快畅亮的调子,优雅而亲切,柔软而美观, 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和易读性,适用于古典作品以及有悠久历史的商品装饰, 今天许多国家仍把它作为最常用的字体。

24

25 4、古典主义字体 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新兴资产阶级提倡希腊古典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 产生了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意大利享有“印刷者之王”声誉的波多 尼体(Bodoni),它的特征是对老罗马体进行简化,增多直线,减少弧线,粗细线条 对比强烈,字脚画成直线形。在易读性与和谐和上达到了更高的造诣,也是今天最受欢 迎和最常使用的字体。 5、现代自由体 十九世纪初在英国产生了第一批广告字体格洛退斯克和埃及体。它们的特征是都有同样 粗细的线条,前者完全抛弃了字脚,只剩下字母的骨骼,也叫无字脚体;后者是在无字 脚体上加添短棒形的字脚,颇有粗犷的风格,因此又叫加强字脚体,相当于黑体字,具 有强烈的广告效果,常常用于广告设计中。现代自由体发展到今天,又有了从斜体和民 间手写体的基础上 6、拉丁字母基本字形比例 拉丁字母是由圆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几何形结构,可归纳为方、圆、三角三种形状,并可 分为单结构和双结构;在书写时,字形不能都取相等,因为这三种形状的字母排列在一 起时,在视觉上是不同的,方形最大,圆形其次,三角形最小,因此,在宽窄比例上有 4∶4、4∶3、4∶2之分,目的是在组成词、句时,使字面保持一定均匀的黑度,文字显得 舒畅美观(见图);有时,在个别情况下,还需略增字高,以期具有相同大小感觉。同 时,字母与字母之间的间隔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26 7、字体选择原则 版式设计中,包含标题字、副标题字、引文、说明文、正文等文字的总体选择原则。 ①清晰易读是文字编排的重点所在,因为文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阅读。 可读性:指文字吸引和抓住读者兴趣的品质,它依赖于设计师通过对文字的研究来创造轻松的阅读环境。 ②阅读中,如果读者意识到了字体的形状,字体的选择就需要再作推敲,因为它使读者从信息自然平稳的过渡中 分心。 切记:那些挑战我们早已形成阅读习惯的文字,对文字的易读性影响最大。 ③文字编排质量取决于文字部分与非文字部分之间的关系,忽略了文字编排外的空白空间是专业上不成熟的一个 标志。 ④当文字与图片进行重叠组合时,尽量选择与图片意境相符的字体。 如一张充满激情和力量的照片需要黑体类的粗体与之相匹配;相反,柔和的图片则需要纤细、精致的字体予以强 化。同时,还得考虑把文字放置在何处?仔细分析图片,找寻每一个元素中放置文字区域的任何可能启示。 ⑤字体的选择影响情感反应。 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标题字与副标题字在字体选择时,一定要与主题表达的情感相一致;正文字体 最好以选择中性情感的字体为准,不宜带有过多的情感特征,牢记清楚易读的字体选择原则。

27 文字编排原则 ①对阅读而言,字与字之间的组合标准应按视觉习惯进行间隔。和谐的间隔会形成均匀 的编排“色彩”或灰色调,使阅读过程更容易。
②简洁的文字编排与强烈的表现力相结合,才能使信息既清楚易读又有趣味性。 阿•汗特•米多坦说:“编排是印刷页面的声音,但只有当它被人们的眼睛看到、被人脑 转化成声音、被人们的耳朵听到、被思维所理解、被大脑记住、储存后,编排才变得有 意义。 ③对文本理解越透彻,字体的选择就越富有表现力。阅读材料,明白它的主题思想,选 择最佳表现字体,使它清楚、明了的传递出文本的重要信息。 ④把握好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节奏感。 文本分类时,应有意识的在一个新的理念前停顿一下,把信息进行合理分组,会使内容 表达更为清楚,版式表现更加明晰。对于长标题的设计,常采用多行表现,标题在断句 时,逻辑关系及停顿节奏必须认真分析。如果断句错误,会带来阅读时的不理解、不流 畅,直接影响阅读和理解的速度。

28 文字字号 通常情况下,标题字的大小一般以14点以上为宜;正文用字一般为10-14点。在 具体设计时,还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字号特征: ①大粗字体易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细小字体温和引导视线连续阅读。 ②用细小的文字构成的版面,精密度高,整体性强,给人一种纤细、现代感和 雅致的感觉。 ③反向字体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黑底或明度低于40%的色底上编排白字,通 常显得稍微小些,字号选择不宜小于6点,字的粗度要加强,字间距和行距可以 适当加大一点。

29 文字的字距、行距 良好的字距和行距的编排,应该是使受众在阅读过程中难以觉察字间与行间的间隔,表现出 极强的整体感。
汉字特有的方形外观,在编排时字间间距较易把握,通常正文选择五号字体时,字间间距与 行间间距以文字处理软件的默认值为准;选择小四号字时,以默认值编排字间略显拥挤,应 调整行间间距以固定值取17~19为宜。选择四号以上字体为标题字,字间间距应略作加宽处 理。 外文字母有多种外形,因此在编排时应作如下调整: ①就可读性而言,行距的增加比字体大小更重要,行距太小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行距应为 上伸字母(指字母的某部分上伸,如b、d、k)和下伸字母(指字母的某部分下伸,如j、g、 p)留下可供伸展的空间,一般情况行距一定要大于字间距,不然,视线就会随着版面往下 滑,而不是水平跨过字行。 ②字体一行应排多少字最合适呢? 大脑和眼睛在感到疲劳并游离于所阅读的材料之间时,所能承受的每行长度极限据测为39至 52个字母的长度,因此,字号必须随着字行的加长而增大;通常报纸一栏的宽度一般不超过 2英寸,杂志稍宽一点,广告文案的宽度以不超过3英寸为宜,但还是应从总体出发加以考虑。 ③字间间距一般电脑会自动设定,但有经验的设计师会给正文或标题专门设计间距,按需要 扩大或压缩字与字前后的细小空间。 正文的字母间距应通篇保持一致。标题字可考虑统一设计每个字母之间的间距标准,如果字 母间距太小,可读性会受到影响,如果间距太大,单词的结构遭到破坏,读者不得不停下来 在脑子里对单词进行重新组合。

30 文字的字系 现代设计中常常在同一页或正反页进行中、英文文本同时编排,这就需要对标题与正文的中、 英文字系有所了解,使之协调一致,以便找出相对应的信息等级。 一般情况下,同一个版面或同一个内容,切不可选择太多的字体,最好在同一系列中寻求变 化和突出重点,中英文字体选择宜具有相似性,避免字体间对比过大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①同一字系:由相近似的字体组成。在同一字系中,基本设计保持不变,可以考虑改变字体 大小、粗细或色彩以求变化。 中、英文字体在编排中要注意使用各自的行距和字距的调整原则,切不可选择同一种行距或 字距。 ②一套字系:全套大小写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5、标题字编排的基本形式 ①标题虽位于整段或整篇文章之首,但不一定千篇一律地置于段首之上,可作居中、横向、 竖向或边置等编排处理,有的可直接插入字群中,以求新颖的版式来打破旧有的规律。 ②标题字的选用对整个版式编排起着重要的作用,字体选择得体、字体特效到位,可在版面 上表现出不同的气氛,对设计内容有明显的强调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择标题字时很容易“挑花眼”,这时应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⑴字体的视觉效果如何? ⑵你想让标题字反映出正文内容吗? 切记,一些字体看上去优雅柔和,另一些却强烈抢眼。 ⑶你想让标题字与正文相协调还是形成对比?对字体的特征及产生的效果要有充分的把握。 ③现代版式设计中,标题字的编排也在尝试新的创意,字与字之间由强调装饰变形转变为侧 重研究其内部的组织结构,穿插、叠加、合并、模糊、隐藏、填充、相接、穿透、联合、减 法、剖切、重合、大小对比、空间应用等等成为标题字的构成技巧。

31

32 正文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 1、左右均齐的编排 2、齐左(齐右)的编排 3、文字中间对位编排 4、文字绕图编排

33 文字编排局部处理技巧 1、行首的强调:将正文的第一个字放大。放大的字体可以在正文中起着强调、吸引 视线、装饰和活跃版面的显著作用。 强调的方法有两种:下坠式和装饰性。 ⑴下坠式:将正文里的第一个字放大并嵌入行首,其下坠幅度应跨越一个完整字行 的上下幅度。至于放大量,依据其页面大小、文字的多少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⑵装饰性:将行首字放大作为图形进行装饰来获取版面的装饰风格,产生更强烈的 视觉冲击力。 2、引文的强调:在进行正文的编排中,我们常会碰到提纲性的文字,即引文。通 常引文概括了一个段落、一个章节或全文大意,因此在编排上应给予特殊的位置和 空间来强调。 引文的编排方式:将引文远离或嵌入正文栏的左右面、上方、下方或中心位置等, 并且在字体或字号上与正文加以区别。

34 图形与文字的编排 图形与文字的版式设计,会很明确的处理图片、文字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关系, 以此加强平面版式的空间张力,创造出构图的重点和趣味。

35 1、大与小的对比 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就造型艺术而言,运用大小对比会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中,图片与文字之间,在“面”的关系上可以进行大小之间的对比,大小弱对比,给人温和 沉稳之感;大小强对比,给人的感觉是鲜明、强烈、有力。 2、明暗的对比 黑与白、虚与实、正与反,都可形成明暗对比。 版式设计中,图片与文字之间形成黑与白的对比,即在黑的背景下放置亮的物体的对比;或者在白的 背景下,放置暗黑的物体对比;也可以黑里有白,白里再有黑的反复进行对比,产生出奇妙的光与影 视觉效果。 3、曲与直的对比 版式设计中,图片与文字之间在外形上进行曲与直、圆与方的对比,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印象。 在许多圆中放一个方型,方会显得尤为突出。曲线的周围是直线,则曲线给人印象强烈,编排设计中 的巧妙运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 4、动与静的对比 版式设计中,常把富有扩散感或具有流动形态的形状以及散点的图形或文字的编排称作 “动”,而把水平或垂直性强的、具有稳定外轮廓形的图片或文字称作“静”。设计中, 要有意 识地使静态平面具有“动”感。 5、疏与密的对比 版式设计中,疏密对比是指编排元素“形”的密度分布方式。形可能在某一区域中密分 布或在其它区域少量散落。这种分布通常是不平均和非正式的。疏密对比可以通过以下 二种方式创造出来。 ①空白:设计中的空白可以引起单元形的不规则分布,并在部分场所集中。 ②位置变化:相对于点的集中,设计中的单元形围绕一个中心点的集中。相对于线的集 中,设计中的单元形围绕一条张的集中,产生渐变的效果。 6、虚与实对比 将次要的辅助的景物隐去,使主体表现物更加突出。这种手法经常在摄影中体现。编排 设计时,运用此方法,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

37 7、三角形编排 正三角形编排是最富有稳定感的金字塔型,逆三角形则富有极强的动感。所以,用正三 角形编排时应注意避免呆板,而用逆三角形时则应注意保持版式的平衡。
8、重复编排 把内容相同或有着内在联系的图片重复,会有流动的韵律感出现。尤其对较为繁杂的对 象,通过比较和反复联系,使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明了。重复还有强调的作用,使得主 体更加突出。 渐变也属于重复编排的特殊版式,通常用于在编排中创造逐渐变大的多个形。这些形通 常按规则间距排列,也可以按照增加或减小的密度来排列。渐变也指一个形在形状、位 置、方向、或比例系统上的转换。 渐变编排的形式: 形状的渐变:形在内部和外部的逐步变化。 尺度的渐变:形的放大或缩小。 位置的渐变:在重复的框架里,活动的结构线拦截或部分切断形。 方向渐变:在一个平面上左右旋转一个形,同时保持其形状不变,其效果是方向上的变 化。 比例的渐变:在渐变的框架中缩小或放大部分要素。

38 图形与文字编排的基本形式 1、上下分割 平面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将版面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配置图 片,另一部分配置文案。
1、上下分割 平面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将版面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配置图 片,另一部分配置文案。 2、左右分割 左右分区,易产生崇高肃穆之感。由于视觉上的原因,图片宜配置在左侧,右 侧配置小图片或文案,如果两侧明暗上对比强烈,效果会更加明显。

39 3、线性编排 线性编排的特征是几个编排元素在空间被安排为一个线状的序列。竖向、横向、 或任何给定角度的一行元素都可以产生线状。线不一定是直的、可以扭转或弯 曲,元素通过距离和大小的重复互相联系,运用这种方式构成的版式,会使人 的视线立刻集中到中心点,且这种构图具有极强的动感。 4、重复编排 把内容相同或有着内在联系的图片重复,会有流动的韵律感出现。尤其对较为 繁杂的对象,通过比较和反复联系,使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明了。重复还有强 调的作用,使主体更加突出。 重复编排的特殊版式是渐变重复。渐变也指一个形在形状、位置、方向、或比 例上的转换。通常用于在编排中创造逐渐变大的多个形,这些形通常按规律间 距排列,也可以按照增加或减小的密度来排列。

40 5、以中心为重点的编排 中心编排是稳定、集中、平衡的编排,用于营造空间中的点或场,作 为中心的主要形通常成为一个更吸引人的形状且没有方向性。人的视 线往往会集中在中心部位,产品图片或需重点突出的景物配置在中心, 会起到强调作用。如果由中心向四周放射,可以起到统一的效果,并 形成主次之分。 6、对称与均衡的编排 编排元素之间在版式中以对称或均衡的形式表现。 只有在刻意强调庄重、严肃的时候,对称的编排才会显出高格调、风 格化的意向。 7、重叠编排 各编排元素间上下重叠、覆盖的一种编排形式,元素之间由于重叠易 影响识别性,因此,需要在色彩、虚实、明暗、位置之间进行调整, 以便相得益彰而又层次丰富。 8、蒙德里安式编排 蒙德里安式布局得名于著名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的冷抽象构图风格, 这种布局运用一系列水平线、垂直线、长方形和正方形,将图形放置 在骨格单位中进行构图。

41 9、边框式编排 这种版式编排常用于信息量大的设计之中,编排方式有二种,其一为文案居中, 四周围以图形;其二为图形居中,四周围以文案。
10、散点式编排 版式采用多种图形、字体,使画面富于活力、充满情趣。散点组合编排时,注 意图片大小、主次的配置,还应考虑疏密、均衡、视觉引导线等,尽量做到散 而不乱。

42 版式设计中色彩运用原理 ①版式设计从草图开始就应该策划如何运用色彩,而不是到最后再加上。 ②借助色彩可以把版式中各个信息级别的分区连接起来。
③色彩应用要和谐统一,独特的色彩组合能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④版式设计中,颜色不宜太多,否则将增加受众在一大堆色彩中解读、辨认信 息的难度。

43 展开页的整体设计 文字与图形成延续页面的设计,称为连页或展开页设计。当视线扫视版面时, 首先是注意左右页或宣传折页展开的整体效果,然后才从左至右进行阅读,因 此,整体设计非常重要。在整体设计中,如果只注意单页局部而忽略整体,或 将左右单页分割开来编排,会造成散乱与不统一的视觉感受。 文字与图形一旦构成连续的页面设计,我们将此称为展开页设计。常表现为杂 志设计、宣传手册设计、网页设计、报纸设计、大型展览展版设计、系列广告 设计等等。

44 1、展开页的整体设计建立在形象的对比关系上
当视线扫过版面时,首先引起注意的是展开页的整体效果,然后才会从左至右进行阅读。在 设计中,如果只注意单页局部的布局而忽略整体,或将左右单页分割开来编排,都会造成散 乱与不统一的视觉感受。因此,整体设计非常重要。 左右页常以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动一静、一黑一白、一曲一直、局部与整体、文字与图 形等形式构成,在对比中建立各谐的整体关系。 2、展开页的整体设计建立在同一视觉元素的识别上 根据调和理论,对比的双方要达到调和,须在双方中加入同一因素,这种调和又称同一调和。 想想看,下面这一组系列设计中,同一因素是什么呢 ①常从左页中提取同一元素(符号)作为右页的图形,相互呼应。 ②重复强调左右页版面边线的统一设计元素。 ③通过图形的同一处理方法、穿过展开页的标题文字、色彩块面的分割呼应达到整体设计关 系。 3、产品广告设计 任何设计项目中,都有许多外部因素来限制你的设计范围。一旦你明白哪些是必需的因素 (限制因素),设计方案的其它部份就将很容易解决,至少有助于减少可行方案的数目。 作为版式设计师,设计前须明白怎样投放设计作品? 确定设计作品应用类别:精美杂志广告,报纸广告,宣传手册,POP广告等。 广告投放于精美杂志上,字体、照片、插图等都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因为它们在平滑的纸上 印刷,有较高的清晰度,可以使用高质量字体、高清晰图形和精细的色调。 报纸是在强吸水纸上进行印刷的,因此决定了设计作品应选择线条不太细的字体和在廉价纸 张上不会降低效果的图片,而且要避免使用灰色的小字体,因为特殊印刷会使它们很难辩认。


Download ppt "平面版式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