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超级行教育网(www.cjx100.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超级行教育网(www.cjx100.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超级行教育网(

2 超级行教育网(

3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用科学的进化观点解释生物进化历程;(2)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1.知识:(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用科学的进化观点解释生物进化历程;(2)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3.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4.重点与难点: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超级行教育网(

4 超级行教育网(

5 提示:可按如下思路展开想像: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一)问题探讨 提示:可按如下思路展开想像: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 (二)思考与讨论一 1.(1)A配子占60%,a配子占40%。 (2)子代基因型频率:AA占36%;Aa占48%;aa占16%。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A占60%;a占40%。 超级行教育网(

6 (4)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AA(30%) Aa(60%) aa(10%) 配子的比率 A(30%)
子代基因型频率 AA(36%) Aa(48%) aa(16%) 子代基因频率 A(60%) a(40%) 超级行教育网(

7 2.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
3.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超级行教育网(

8 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三)探究 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2.是表现型。比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超级行教育网(

9 1.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2.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四)资料分析 1.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2.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3.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 4.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 超级行教育网(

10 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现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五)旁栏思考题 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现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六)技能训练 1.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 超级行教育网(

11 2.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 3.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
4.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若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超级行教育网(

12 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在寒武纪出现的,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七)思考与讨论二 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在寒武纪出现的,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 4.当时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5.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恐龙的绝灭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盛。 超级行教育网(

13 超级行教育网(

14 (1)含义: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_。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_。 (2)特点: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彼此之间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________。 2.基因库与基因频率 (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________所含有的________。 (2)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________数的比率。 超级行教育网(

15 3.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________和染色体变异,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突变。
4.可遗传变异是原材料的原因 (1)基因突变产生的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________,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________。 (2)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________生物进化的方向。 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____会发生________,导致生物________不断进化。 超级行教育网(

16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________相互交配并且产生________的一群生物。 2.隔离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________相互交配并且产生________的一群生物。 2.隔离 (1)概念:不同________间的个体,在________下基因不能________的现象。 (2)常见类型 ①生殖隔离:________之间一般是不能________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_______的现象。 超级行教育网(

17 ②地理隔离:________生物由于________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________的现象。
3.以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为例,同一种地雀,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从而产生________隔离。 (1)内因:不同岛屿上的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________,而且不同种群之间不发生________。 (2)外因:不同岛屿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种群________发生的变化起的作用不同。 (3)结果:________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________。 超级行教育网(

18 (1)任何生物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花矩细长的兰花有专门给它传粉的蛾,这两种生物的出现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与生物的共同进化 (1)任何生物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花矩细长的兰花有专门给它传粉的蛾,这两种生物的出现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中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________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超级行教育网(

19 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________。
2.生物与无机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由于地球上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________的,最早的________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________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3.共同进化的含义 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________。 4.生物多样性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超级行教育网(

20 5.有些学者认为:大量的基因突变是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是_______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________。
6.有些人认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出现的过程。 7.在现有的生物进化理论中,影响最广泛和最深远的是以________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超级行教育网(

21 1.(1)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因单位 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1)全部个体 全部基因 (2)全部等位基因
答案:一、 1.(1)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因单位 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1)全部个体 全部基因 (2)全部等位基因 3.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4.(1)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基因型 可遗传变异 (2)随机的 不定向的 决定 5.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 朝着一定方向 超级行教育网(

22 2.(1)种群 自然条件 自由交流 (2)①不同物种 相互交配 可育后代 ②同一种 地理上 基因交流 3.地理
二、 1.自然状态下 可育后代 2.(1)种群 自然条件 自由交流 (2)①不同物种 相互交配 可育后代 ②同一种 地理上 基因交流 3.地理 (1)基因重组 基因交流 (2)食物 栖息条件 基因频率 (3)种群的基因库 生殖隔离 超级行教育网(

23 1.(1)共同进化 (2)年老 病弱或年幼 种群发展 2.厌氧 光合生物 好氧 3.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进化和发展
三、 1.(1)共同进化 (2)年老 病弱或年幼 种群发展 2.厌氧 光合生物 好氧 3.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进化和发展 4.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5.中性的 中性突变 自然选择 6.长期稳定 迅速形成新物种 7.自然选择学说 超级行教育网(

24 超级行教育网(

25 ①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即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得以繁殖后代的基本单位。
1.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1)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①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即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得以繁殖后代的基本单位。 说明:把种群作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原因是: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超级行教育网(

26 ②理解: a.对于种群的概念,首先要抓住两个要素,一是“同种”,二是“全部”。如:树、鱼、鸟、蛇等都不是物种名,松树、竹子等也都不是具体的物种,而各是一类生物。一类生物可有很多种,如松树有马尾松,红松、白皮松等种。金环蛇、黑眉锦蛇、眼镜蛇是种,而蛇不是种。 超级行教育网(

27 b.种群具有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种群是不存在的。如:徐州云龙湖冬季有野鸭种群,不能说什么季节都有野鸡种群。
c.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因为一个种群内的个体相互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因此,从宏观方面看,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从微观方面看,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它又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超级行教育网(

28 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警示:一个种群的某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能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2)种群的基因库 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警示:一个种群的某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能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②每一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有生有灭,而基因库却在前后代遗传过程中保存和发展。 超级行教育网(

29 ①概念: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3)种群基因频率 ①概念: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②计算:先分别求出某种基因的个数和全部的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可通过随机取样而获得),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其比即为某基因在该种群的基因频率。 超级行教育网(

30 ③假设条件下的计算方法 假设种群非常大,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没有大量的迁入和迁出,没有该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的优胜劣汰,我们就可以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反之亦可。 具体算法是: a.已知A基因的频率是A%,a基因的频率是a%,则该种群中基因型是AA的个体占A%×A%,基因型是aa的个体占a%×a%,基因型是Aa的个体占A%×a%×2。 超级行教育网(

31 超级行教育网(

32 ①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②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③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①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②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③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a.突变的普遍性: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以及人,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超级行教育网(

33 c.突变的多害性:虽然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但是,突变对生物体有害或者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b.突变的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但是,由于种群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c.突变的多害性:虽然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但是,突变对生物体有害或者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超级行教育网(

34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的改变。
(2)可遗传变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的改变。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的结果可产生相应的等位基因。如前所述,假如人的23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一对等位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后代中则可产生6×107个以上基因重组类型,使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从而使突变基因频率扩增。由于这些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故无法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②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超级行教育网(

35 ①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______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 ②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基础是________。
1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回答: (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 ①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______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 ②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基础是________。 超级行教育网(

36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19世纪,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③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经过长期的________,其中不利变异不断________;有利的变异则逐渐________,从而使种群的________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是由________决定的。 超级行教育网(

37 [解析] 本题全面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运用这些观点,建立模型、解释生物进化的能力。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此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获得的。而S基因频率的增高是通过等位基因的分离、组合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又由于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19世纪,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浅色(ss)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所食。 超级行教育网(

38 后来桦尺蠖栖息地变成黑褐色,浅色型个体易被鸟类所食,黑色个体由于具有了保护色而容易生存,久而久之,黑色个体逐代积累增多,S的频率也随着增高,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答案] 见解析。 超级行教育网(

39 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为工业区。表中列出的是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百分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为工业区。表中列出的是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百分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森林时期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灰尺蛾 黑尺蛾 90% 1% 99% 超级行教育网(

40 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 B.灰尺蛾远离,黑尺蛾迁入 C.自然选择作用 D.定向变异作用 [答案] C
[解析] 在森林时期,灰尺蛾由于体色与环境一致不易被天敌发现而得到了保护,黑尺蛾易被捕食;建成工业区后,情况恰好相反。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变化的环境选择的结果。 超级行教育网(

41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隔离的概念: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超级行教育网(

42 (2)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如山羊和绵羊的杂种不活、马和驴的后代不育。 (3)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注意:东北虎和华南虎仅是地理隔离,没有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亚种。 超级行教育网(

43 地理隔离造成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从而促使不同种群的遗传组成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地理隔离往往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
(4)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①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渐变式(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 ②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a.地理隔离:通常是由地理屏障引起的,将同一种生物彼此隔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配,从而使基因交流受阻。 超级行教育网(

44 b.自然选择:地理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独特的环境。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出现差异。
c.生殖隔离:假定地理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建立了生殖隔离的机制,基因交流已成为不可能的,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的形成过程完成。 超级行教育网(

45 ②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①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的形成。 ②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超级行教育网(

46 B.对所有的生物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阻止了基因间的交流 B.对所有的生物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超级行教育网(

47 [解析] 考查对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的理解,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无明显的因果关系。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地理隔离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但是有时候没有地理隔离,也能产生新物种,如植物中多倍体的形成。 [答案] B 超级行教育网(

48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 )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  )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下的地雀物种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 超级行教育网(

49 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答案] B [解析] 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 超级行教育网(

50 1.共同进化 (1)实例 超级行教育网(

51 (2)共同进化的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①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②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③共同进化是千姿百态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 说明: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超级行教育网(

52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超级行教育网(

53 时间 事件 35亿年前 古细菌、蓝藻、细菌 15亿年前 真核生物出现 5.7亿~5.0亿年前 海洋中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寒武纪大爆发)
4亿年前 原始陆生植物(藻类)、原始两栖类 2亿年前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鸟类、哺乳类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 超级行教育网(

54 (3)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归纳如图: 超级行教育网(

55 3下列关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 B.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
3下列关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 B.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 C.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所有生物的进化都是同步进行的 [解析] 生物的进化是在漫长年代中逐步进行的,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不可能是同步进行的。所谓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答案] C 超级行教育网(

56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 (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 (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生物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超级行教育网(

57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机理等问题,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超级行教育网(

58 超级行教育网(

59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1.生物进化的实质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说明:基因频率的大小,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即在进化过程中某基因的频率如果逐渐增大,反映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超级行教育网(

60 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 作出假设
2.探究: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现象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19世纪中叶以前几乎都是浅色型的,该种群中S(黑色)基因的频率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中叶,S基因的频率上升到95%以上。19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 提出问题 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 作出假设 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桦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超级行教育网(

61 设计方案 创设 情境 1870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SS10%,Ss20%,ss70%,S基因的频率为20%。假如树干变黑使得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在第2~10年间,该种群每年的基因频率是多少?每年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计算 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超级行教育网(

62 根据计算结果,对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重新计算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与上步中所得数据进行比较。
设计方案 重新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对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重新计算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与上步中所得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结果 ①S(深色)基因的频率逐渐上升,s(浅色)基因的频率逐渐下降。 ②在黑色背景下,浅色桦尺蠖被天敌发现和捕食的几率大于黑色桦尺蠖,但不影响桦尺蠖的生存和增殖,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得出结论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超级行教育网(

63 提示:依据假设计算第2年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即:如果第1年种群个体数为100个,当黑色(表现型)个体每年增加10%时,第2年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将增加到11个,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将增加到22个,基因型为ss(浅色)个体将减少到63个。第2年种群个体总数为96个,基因型SS的频率是11÷96=11.5%;基因型Ss的频率是22÷96=22.9%;基因型ss的频率是63÷96=65.6%。 超级行教育网(

64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会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即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会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即 超级行教育网(

65 1.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有性生殖的重要特征——减数分裂,实质上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 超级行教育网(

66 2.推动了动、植物的分化 真核细胞是一切高等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与原核细胞相比,至少使生物体发生两方面的进化,一是结构复杂化,二是功能复杂化。复杂化的结果是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导致了真核细胞种类的分化。动、植物的分化是真核细胞分化中最有影响的事例,它使生物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 超级行教育网(

67 3.促进了三级生态系统的形成 在原核生物时代,地球上只有以异养的细菌和自养的蓝藻组成的一个二级生态系统(生产者和分解者)。随着真核生物的产生和动植物的分化发展,才出现由动物、植物和菌类所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大量的动物成为消费者)。 超级行教育网(

68 超级行教育网(

69 超级行教育网(

70 超级行教育网(

71 图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
下图是某一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 图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 (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超级行教育网(

72 (2)河东的乙物种迂回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_______不同,外部条件是存在________。
(3)假如迂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你判断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超级行教育网(

73 [解析]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物种形成的原因。同一自然区域的甲物种,由于大河的阻隔,有的生活在河西,有的生活在河东,因河东、河西的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定向改变。由于地理隔离,河东生活的种群,不能与河西生活的种群自由交配,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各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生物就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超级行教育网(

74 因此,当乙物种迂回到河西后,不会再和丙物种共同进化为一个相同的新物种,而是各自独立进化。迂回河西的乙物种是否进化成为丁物种,就要看乙物种和丁物种之间是否已经形成生殖隔离,即看丁物种能不能与乙物种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 [答案] (1)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2)种群的基因频率(或种群的基因库) 生殖隔离 (3)依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方法: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 超级行教育网(

75 超级行教育网(

76 A.不同的生物种群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同一物种 B.同一物种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种群 C.种群间的个体相互交配而形成同一物种
一、选择题 1.种群和物种的关系是 (  ) A.不同的生物种群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同一物种 B.同一物种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种群 C.种群间的个体相互交配而形成同一物种 D.一个种群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物种 超级行教育网(

77 [答案] B [解析] 种群是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不同种群组成的,不同的种群间一般存在生殖隔离,不可能形成同一物种,如果对此不理解,则会错选A。弄不清种群与物种的范围,则易错选D。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中可以形成不同的种群。判断不同的种群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主要依据是看能否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 超级行教育网(

78 2.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2.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超级行教育网(

79 [答案] B [解析] 进化的原材料由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然后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所以A错误;有利变异能适应环境,而不利变异则被环境所淘汰,所以C错误;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种群,所以D错误。 超级行教育网(

80 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总数的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总数的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总数的4%,那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B.36%和64% C.57%和43% D.60%和40% 超级行教育网(

81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假如随机抽出的个体数X个,控制A、a所控制性状的基因总数为2X个,A基因的数目为(24%×X×2+72%×X×1)=1.2X个,a基因的数目为(4%×X×2+72%×X×1)=0.8X个。依据基因频率的概念——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频率,知:A基因出现的频率=A基因在该种群中的数目÷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总数=1.2X÷2X=60%;a基因出现的频率=a基因在该种群中的数目÷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总数=0.8X÷2X=40%。 超级行教育网(

82 4.下图是加拉帕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不同的物种,箭头表示物种间的演化关系。请依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二、简答题 4.下图是加拉帕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不同的物种,箭头表示物种间的演化关系。请依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超级行教育网(

83 (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迁移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地理隔离 自然选择 (2)B、C为不同的物种,已形成生殖隔离 (3)乙岛环境与甲岛不同,自然选择使其基因频率改变,导致与B种群之间出现生殖隔离,形成一个新物种D。 超级行教育网(

84 [解析] 分析图解可以得到下面的信息:①B、C两物种都是由A物种进化形成的。②B、C两物种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存在地理隔离。③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在乙岛上逐渐进化形成了物种D。(1)A物种在甲岛和乙岛的个体形成了不同的生物种群,由于甲岛和乙岛食物和栖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最终导致了甲岛和乙岛种群基因频率的明显差异,由地理隔离发展为生殖隔离,形成了B、C两个不同的物种,因此,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为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 超级行教育网(

85 (2)迁移到乙岛上的B物种和乙岛上进化形成的C物种,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基因频率的差异已经使它们存在了生殖隔离,无法进行自由交配进化为同一物种。(3)由于乙岛环境与甲岛不同,自然选择使进入乙岛的B物种发生与在甲岛不同的基因频率变化,并产生与B物种的生殖隔离,形成一个新物种D。 超级行教育网(

86 超级行教育网(


Download ppt "超级行教育网(www.cjx100.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