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短文两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短文两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短文两篇

2 小思 贝壳 席慕容

3 作者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luán),另有笔名明川、卢颿(fān) 。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4 2、《蝉》是按怎样的思路来结构文章的?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合作探究 1.找出全文的文眼,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2、《蝉》是按怎样的思路来结构文章的?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烦-----惊-----叹------恕 欲扬先抑

5 3、作者写蝉,先抑后扬。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扬: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好好地活着

7 4.“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8 5、《蝉》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由衷的赞美了生命的珍贵。
明确:通过一个病蝉的细致观察和朋友对蝉生命历程的介绍,感情由对蝉的烦到对蝉生命历程的惊叹,最后宽恕了它。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由衷的赞美了生命的珍贵。

9 贝壳

10 席慕蓉,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11 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怎样的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4、简析《贝壳》的写作特色

12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13 不同之处: (1)《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入主题。 (2)《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14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收集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让同学们自己去欣赏和点评。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

15 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16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或小思的几篇诗文,写出读后感。


Download ppt "短文两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