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2 三阳病提纲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

3 三阴病提纲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6)

4 太阳病(P13)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中风表虚证 经证 伤寒表实证 本证 表郁轻证 蓄水证 腑证 蓄血证 热证 虚证
经证 伤寒表实证 本证 表郁轻证 蓄水证 腑证 蓄血证 热证 虚证 变证 结胸证 (P54) 脏结证 痞证 上热下寒证 火逆证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5 阳明病(P110) 本证 承气汤证 变证 发黄证 寒湿发黄证——茵陈五苓散、茵陈理中汤、茵陈术附汤 寒证、虚证 栀子豉汤证 热证 白虎汤证
热证 白虎汤证 猪苓汤证 本证 承气汤证 实证 麻子仁丸证 润导法证 蜜煎方、猪胆汁法 寒证、虚证 湿热发黄证——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发黄证 寒湿发黄证——茵陈五苓散、茵陈理中汤、茵陈术附汤 被火发黄证 变证 衄血证 血热证 下血证——刺期门 蓄血证——抵当汤

6 少阳病(P145) 本证 —— 小柴胡汤证 柴胡桂枝汤证 兼 柴胡加芒硝汤证 变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7 太阴病(P166) 本证——理中汤证、四逆汤证 太阴兼表证——桂枝汤 兼 桂枝加芍药汤 变 太阴腹痛证 证 桂枝加大黄汤 茵陈五苓散 太阴发黄证 茵陈术附汤

8 少阴病(P173) 少阴寒化证——四逆汤、真武汤、足茱萸汤等 本证 少阴热化证——黄连阿胶汤、猪苓汤 少阴阳郁证——四逆散 少阴兼表证——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兼 少阴急下证——承气汤类 变 热移膀胱证 证 伤津动血证 猪肤汤 咽 甘草汤、桔梗汤 痛 苦酒汤 证 半夏散及汤

9 厥阴病(P199) 本证: 厥阴寒热错杂证——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 厥阴寒证——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汤 厥阴热证——白头翁汤 厥逆证: 热厥——四逆散、白虎汤、承气汤类 寒厥——四逆汤 痰厥——瓜蒂散 水厥——茯苓甘草汤

10 厥阴病 呕证: 阳虚阴盛证——四逆汤 邪传少阳证——小柴胡汤 痈脓致呕证 哕证: 误治胃寒证——理中汤、吴茱萸汤等 哕而腹满证——五苓散、承气汤类 下利证: 实热下利证——小承气汤、栀子豉汤 阳虚阴盛下利证——通脉四逆汤 虚寒下利证 虚寒下利兼表证——四逆汤、桂枝汤

11 病机 特点 太阳病 正邪交争于肌表 营卫功能失调 阳明病 邪正交争剧烈 邪热盛极,多属里、热、实证 少阳病 枢机不利, 胆火内郁 半表半里热证 太阴病 脾阳虚弱, 寒湿阻滞 里、虚、寒证 少阴病 心肾阴阳俱虚 全身性里、虚、寒证 厥阴病 肝失条达, 木火上炎, 脾虚不运 有阴阳离决之危候, 亦有阴证转阳向愈之机。

12 脉诊

13 基本脉 (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 脉象 平脉 病脉 太过 不及 脉动方面 脉动位置的深浅 不浮不沉 浮 沉 脉动次数的多少 不数不迟 数
基本脉 (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 脉象 平脉 病脉 太过 不及 脉动方面 脉动位置的深浅 不浮不沉 脉动次数的多少 不数不迟 脉动力量的强弱 不实不虚 脉动的间歇 不结不代 结、代 脉动的不整 不动不促 动、促 脉体方面 脉体的长度 不长不短 脉体的宽度 不大不细 脉体直的强度 不弦不弱 脉体横的强度 不紧不缓 血行方面 血行的利滞 不滑不涩

14 微甚脉和兼象脉 (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
名称 微或甚 兼象 太过或不及 数之甚 太过 沉之甚 不及 大而实 细而虚 浮大虚涩 芤而弦


Download ppt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