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2 b-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具有 b-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本类抗生素 抗菌活性强、毒性低、品种多、适应症广。

3 第一节 青霉素类 一、天然青霉素 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获得,含有5种(X、F、G、K、双H),其中以青霉素G性质较稳定,作用最强,低毒价廉,是目前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的首选药。

4 青霉素G(苄青霉素) 常用其钠盐或钾盐,干燥粉末在室温中稳定,易溶于水,但水溶液不稳定,易被酸、碱、醇、氧化剂、金属离子分解破坏,且可生成具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故需现用现配。 本药剂量用国际单位U表示。

5 【体内过程】 口服易被胃酸及消化酶破坏,吸收少且不规则,故不宜口服,通常作肌内注射,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体内分布广,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炎症时可达到有效浓度,几乎全部以原形经肾排泄。血浆半衰期为0.5-1h。

6 【抗菌作用】 为繁殖期杀菌药,作用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但抗菌谱较窄。
①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不产酶的金葡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 ② G+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产气夹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

7 ③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④ 螺旋体、放线杆菌: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牛放线杆菌等敏感。 对真菌、立克次体、病毒和原虫无效。 金葡菌、淋病奈瑟菌对该药极易产生耐药。

8 青霉素G作用特点: 1. 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故称为繁殖期杀菌剂; 2. 对G+菌作用强,对G-菌作用弱;
3. 对人毒性小,因人的细胞无细胞壁; 4. 不宜与四环素、氯霉素及大环内酯类等速效抑菌剂合用。

9 [临床应用] 对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均为首选。
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肺炎球菌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等; 4. 螺旋体引起的感染 5. G+杆菌引起的感染 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蜂窝组织炎、心内膜炎等。 大剂量治疗有效,常与磺胺嘧啶(SD)合用。 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大剂量应用为治疗梅毒的首选药。 破伤风、白喉、气性坏疽;青霉素G对细菌外毒素无作用,应与相应的抗毒素血清合用。

10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居首位。 ①一般过敏反应:发热、药疹、接触性皮炎、血 清病样反应等。
②过敏性休克(最严重):表现喉头水肿、四肢 冰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抢救 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剂量、给药途径无关。

11 防治措施 ①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②避免滥用、局部用药和在饥饿时给药;
③初次注射或用药间隔3d以上再用者,或用药过 程中批号更换时必须做皮试,反应阳性者禁用。 ④每次注射后需观察30分钟,无反应者方可离去; ⑤注射液需临用现配;

12 ⑥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⑦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并皮下或肌 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g,严重者应稀释 后缓慢静注或静滴,心跳停止者应行心室内注 射,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同 时采用吸氧、人工呼吸等其他急救措施。

13 2. 赫氏反应: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过程中患者可出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心跳加快等症状加剧的现象。此反应可能是大量病原体被杀死后释放的物质引起的。
3.局部刺激:i.m引起局部疼痛、红肿或硬结。

14 二、半合成青霉素 1. 耐酶青霉素类 注射:甲氧西林 口服、注射: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特点:耐酶、耐酸,但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G,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15 二、半合成青霉素 2. 广谱青霉素类 口服:阿莫西林 口服、注射:氨苄西林
特点:对G+及G-菌都有杀菌作用,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16 二、半合成青霉素 3.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注射:羧苄西林、哌拉西林
特点:抗菌谱广,对G+及G-菌都有杀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不耐酸,均需注射给药;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17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 与青霉素G相比,其特点: ①抗菌谱较广,杀菌力强; ②耐酶(b-内酰胺酶); ③可口服; ④ 过敏反应较少。

18 [分类] 注射、口服用:头孢拉定 口服:头孢氨苄 第一代 注射用:头孢呋辛 口服:头孢克洛 第二代 头孢噻肟、头孢哌酮 口服:头孢克肟
第三代 注射用:头孢匹罗 第四代

19 作用特点: 对G+菌: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对G-菌: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 厌氧菌: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 肾毒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无) 对酶稳定性: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 第四代头孢菌素对G+菌、 G一菌均有高效,对β-内 酰胺酶高度稳定。

20 【临床应用】 第一代: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皮 肤及软组织感染;
第二代: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血 症、尿路感染、骨、关节感染、盆腔、腹腔感染等; 第三代:用于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骨 髓炎及尿路严重感染的治疗; 第四代:用于治疗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感染。

21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轻,与青霉素类有交叉过敏现象。 2.肾毒性:第一代较明显,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高效利尿药合用。
3.凝血障碍:低凝血酶原症或血小板减少。

22 4.戒酒硫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 服药期间饮酒及含有酒精的饮料可出现。
原因:由于应用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 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医护人员应提醒病人及其家属,应用头孢类药物做 治疗时,且停药7日内,禁止饮酒(及含有酒精的 饮品)。


Download ppt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