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建筑剖面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建筑剖面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建筑剖面设计

2 第一节 房间的剖面形状 一、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素 1.1 使用要求
第一节 房间的剖面形状 一、影响房间剖面形状的因素 1.1 使用要求 在大量的民用建筑中对音质和视线的要求较低,矩形剖面能满足正常使用,因此住宅、办公、旅馆等建筑均采用矩形剖面。 有些建筑对音质和视线的要求较高,矩形剖面已经不能满足其正常使用,这类建筑的剖面形状,主要应满足建筑对音质和视线方面的要求。

3 1、视线要求: 主要指影剧院的观众厅、体育馆的比赛大厅、教学楼的阶梯教室等。地面应设计起坡。才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地面起坡坡度的大小于设计视点的选择、视线升高值C、座位排列方式、排距等因素有关。

4 可视性

5 下图表示电影院和体育馆设计视点与地面坡度的关系

6 视线升高值C的确定与人眼到头顶的高度和视觉标准有关,一般定为120mm。当错位排列(即后排人的视线擦过前面隔一排人的头顶而过)时,C值取60mm;当对位排列(即后排人的视线擦过前排人的头顶而过)时,C值取120mm。以上两种座位排列法均可保证视线无遮挡的要求

7 中学演示教室地面升高剖面

8 此外。地面升起坡度与排距也有着直接关系,排距大则坡度缓。排距小则坡度陡。
目前影剧院的座位分为长排法(900~1050mm); 短排法(780~800mm)两种。

9 体育场馆观众席地面的升起应使观众的视线不受遮挡

10 房间的剖面形状 使用要求 二、音质要求 保证室内声场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声音空白区、 回声及声音聚焦等现象
房间的剖面形状 使用要求 二、音质要求 保证室内声场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声音空白区、 回声及声音聚焦等现象 设计中为有效地利用声能,加强各处的直达声, 大厅的地面需要逐渐升高 为保证大厅的各个座位都能获得均匀的反射声, 并加强声压不足的部位,需要对厅堂的顶棚形 状进行分析和设计。 凸面可以使声音扩散,声场分布较均匀;凹曲面 和拱顶都易产生声音聚焦,声场分布不均匀

11 一般情况下,凸面可以使声音扩散,声场分布均匀;凹曲面和拱顶都易产生声音聚焦,声场分布不均匀。

12 凹曲面顶棚         平顶棚  台口降低    波浪式顶棚 平顶棚仅适用于容量小的观众厅。降低台口顶棚。并使其向舞台面倾斜,声场分布较均匀。采用波浪形顶棚,反射声能均匀分布到大厅各座位。

13 剧院顶棚处理

14 1.2 材料、结构和施工影响 房间的剖面形状还应考虑结构类型、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影响。 ■房间的剖面形状应考虑结构类型、材料及施工的影响
■长方形的剖面形状: 规整有利于梁板式结构布置, 施工也较简单。 ■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下.也宜优先考虑采用矩形剖面。 ■不同的结构类型对房间的剖面形状起着一定的影响,大跨度建筑的房间剖面由于结构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于砖混结构的内部主间持征, 如北京体育馆比赛大厅(图3—5) 采用跨度为50多米的三铰拱钢衔架,既满足使用要求,又具有独特的空间形状。

15 结构形式对剖面的影响

16 1.3 采光、通风的要求 对一般进深不大的房间,侧窗即可满足采光、通风要求。
对于一些进深大的房间如展厅等,侧窗采光已不能满足要求,可在剖面设计中采用天窗。 不同采光方式对剖面的影响

17

18

19

20

21

22 第三节 建筑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 :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城市规划的要求; 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
第三节 建筑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 :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城市规划的要求; 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 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 经济要求。

23 1.1 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建筑物使用性质不同,对层数要求不同,如: 幼儿园为安全及方便儿童使用一般1~2层, 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
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5层, 办公楼及旅馆可以建多层、高层。 大型公共建筑---单层 幼儿园、疗养院 –低层 住宅、办公楼—多层、高层

24 1.2 城市规划要求 1.3 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 做到建筑与环境协调一致,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混合结构的建筑一般为1~6层。常用于一般大量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宿舍、中小学教学楼、中小型办公楼、医院、食堂等。 空间结构体系适用于低层大跨度建筑,如影剧院、体育馆、仓库、食堂等。 确定房屋层数除受结构类型的影响外,建筑的施工条件、起重设备、吊装能力以及施工方法等均对层数有所影响。

25 各种结构体系的适用层数 体系名称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框筒 筒体 筒中筒 束筒 适用功能 商业娱乐 酒店办公 住宅公寓
体系名称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框筒 筒体 筒中筒 束筒 适用功能 商业娱乐 酒店办公 住宅公寓 办公、酒店、公寓 适用高度 12层50m 24层80m 40层120m 30层100m 100层400m 110层450m

26 1.4 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建筑的层数与建筑的耐火等级有关;
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原则上层数不受限制; 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允许层数为1~5层;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允许1~2层。

27 1.5 经济要求 建筑物单方造价一般与建筑层数密切相关,以砖混结构住宅为例,在墙身截面尺寸不变情况下,随着层数的增加,单方造价将有所降低。但到了6层以上时,由于砖墙截面尺寸的变化,层数增加使单方造价显著上升。一般情况下以5层比较经济。   在建筑群体组合中,个体建筑层数愈多,用地愈经济。把一幢4层房屋与4幢单层平房相比较,在保证日照间距的条件下,用地面积要增加近2倍。

28 国外各种结构体系适用层数 100 90 80 75 65 60 55 50 40 35 20 20 剪 力 墙 框 架 框 剪 框 架 空
有内 剪力 墙的 框架 筒体

29 106 100 99 97 92.5 3层 4层 5层 6层 7层 住宅造价与层数关系

30 单层与多层建筑用地比较

31 建筑结构对层数影响: 1.混合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在一般建筑中所采用的混合结构形式,多以 砖或石 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这种结
砖或石 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这种结 构类型,因受梁板经济跨度的制约,在平面布置上,常形 成矩形网格承重墙的特点,所以对于房间不大、层数不高 的一般标准建筑是比较适用的结构类型。

32 ● 砖混结构 幼儿园建筑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33 ● 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混框架结构 钢框架结构

34 ● 筒体结构

35 空间结构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新建筑材料如轻质高强的钢材、混凝土、塑钢板、铝合金板与管材及尼龙制材等不断地涌现,促使轻型高效的空间结构有了迅速的发展,这对于经济有效地解决大跨度建筑空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36 建筑物层数的确定 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1.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24m的,除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 ; 2.住宅建筑:
●在民用建筑中: 1.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24m的,除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 ; 2.住宅建筑: 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被称之为低层住宅; 层数在4~6层的被称之为多层住宅; 层数在7~9层的被称之为中高层住宅; 层数在10~30层的被称之为高层住宅 3.凡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均被称之为超高层建筑 ● 30层以上的建筑列入特级工程的范围; 16~29层或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列入一级工程的范围; 16~29层的住宅列入二级工程的范围; 7~15层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建筑列入三级工程的范围; 7层以下无电梯住宅列入四级工程的范围; 1、2层或单功能的建筑列入五级工程的范围 一级注册 二级注册

37 第二节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一、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一、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一、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第二节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一、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一、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一、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房间的层高------该楼(地)面到上一屋楼面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的净高------该楼(地)面到上一层楼板底、梁底或板下凸出物底面的垂直距离 。

38

39

40 影响层高与净高的因素 1.1 室内使用性质和活动特点要求 房间净高应不低于2.20m。 见右图所示。
卧室净高常取2.8~3.0m,但不应小于2.4m。 教室净高一般常取3.30~3.60m。 商店营业厅底层层高常取4.2~6.0m,二层层高常取3.6~5.1m左右

41 1.2 家具、设备的要求 学生宿舍设有双层床时,净高不应小于3000mm,层高一般取3300mm左右;

42

43

44 1.3 采光、通风要求 房间的净高应满足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要求,以保证房间必要的卫生条件。
进深大的房间,为满足房间的采光要求,常提高窗上沿的高度,此时房间净高亦相应加大。 为保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一定水平,保证必要卫生条件,对一些使用人数多,无空调设备,又经济关闭门窗的房间,每人应占有一定的空气量。如中小学教室3~5 m3 /人,影剧院4~5 m3/人,据至可以确定符合卫生要求的房间净高。

45

46

47

48 室内比例及空间观感

49

50 室内空间比例 大而高:庄严、博大、宏伟 小而低:亲切、宁静 宽而低:广延、开阔 窄而高:向上、崇高、激昂

51

52 庄严、宏伟、博大 广延开阔

53 压低次要部分以突出主要部分

54 窗的处理给人以不同的空间高度感 一般民用建筑的高宽比1:1~1:3为好。

55 居住空间的尺度宜人

56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室内外地面高差 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主要由以下因素确定: 内外联系方便; 防水、防潮; 建筑沉降及经济要求;
建筑物的外观要求。 大量性民用建筑室内外高差常取300~600,最小为150。 建筑设计中,一般取底层室内地坪相对标高为±0.000。 建筑其它部位及室外设计地坪的标高均以此为标准,高于底层地坪为正值,低于底层地坪为负值。

57

58 第二节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第二节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二、窗台和门的高度
第二节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第二节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二、窗台和门的高度 窗台的高度主要根据室内的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设备的尺寸、人的视线及通风要求来确定。 在民用建筑中,一般的生活、学习、工作用房,窗台高度常取900~1000mm,以保证人的视线能望到窗外和书桌上有充足的光线。 托儿所、幼儿园的窗台,由于考虑到儿童的身高和家具尺寸,高度常采用600~700mm。医院儿童病房的窗台高度也较一般民用建筑的窗台低一些。 建筑中的某些房间,为扩大视野,丰富室内空间,常常降低窗台高度,甚至采用落地窗。

59

60

61 门的高度 门的高度:门洞口的高度。 门的净高:门的通行高度,常等于门扇的高度(不小于2m)。
门顶不设亮子时,门的高度常用2.10m和2.40m;当门顶设亮子时,门的高度常用2.40m和2.70m。 建筑物对外出入口的高度、室内空间高大的房门高度或有高大设备出入的房间门高,可相应加大。


Download ppt "建筑剖面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