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2
历史时空定位
3
阶段特征综述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初步发展到全面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隋唐和宋元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 盾。
4
阶段特征综述 2.经济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激烈,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游牧文化大都融入中原文化。随着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隋唐农业达到新的高峰;宋代是商业大发展的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在农村形成了大量的草市;宋元时期,海上和陆地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这些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5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 考向一 唐、宋、元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 例1【2013·江苏卷】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 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6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规律认识】 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1)中央制度创新:隋唐三省六部制 (2)地方制度变革: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体现两个趋势: A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 B地方权力逐渐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7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深化提升】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8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 考向二 隋唐、宋元时期商业、城市的发展 例2【2013·重庆卷】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9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图析考点】 1.隋唐、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
10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2.唐、宋城市的发展变化 【思考】 两幅图体现了城市布局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11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思考】 两幅图体现了城市布局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图(a) 唐长安城的布局,其特点是:坊市整齐划一,居民区商业区严格分立(坊市分立)。 城市的政治功能强于经济功能。 图(b)是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布局:A商业区分布在主要的街道、河流两旁,商业街出现(打破坊市分隔);B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晓市、夜市);C出现专业化的市场(鱼市)。 城市的经济功能强于政治功能。
12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深化提升】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上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时间和区域,宋代逐渐打破坊市界限。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上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唐代以前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城市的分布区域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江南经济重心南移,城市逐渐增多。 热点考向探究
13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变式2【2012•太原模拟】清《续通典·食货》记载:交子(右图)……肇因始于宋代巴蜀之铜钱与铁钱混用过于笨重而不便于携带,后因民间交子铺户印制杂乱、无法兑现及诈伪问题,“争讼数起”,于是益州知州张咏指定专由16户富商特许经营,严禁民间私造。宋仁宗时,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使之成为官方货币。材料反映出当时( ) A.宋代地方具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当地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民间纠纷
14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 考向三 中国古代选官演变及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例【 2012·江苏卷】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功能: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方面,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整体方面,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1)选官制度:汉朝时的察举制;晋朝时的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15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图析考点】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6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规律认识】 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2)突出两个特点:人才择优原则;制度化、专业化原则。 (3)体现三个趋势:选官标准由注重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选拔形式日益完善,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17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变式3【2013•福建卷】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解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是以选拔官吏为目的的选官制度,而学子追逐科举可能是为功名利禄,也可能不是,只能体现学子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忍耐性较强。A项只体现了材料中部分学子的情况,B、D项描述与材料内容无关。选C
18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 策略二 图表型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例【2013•北京卷】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23
1-5BABCB 6-10ABABA 11答案 (1)原因:古都,是文化中心;前朝文人相对集中;元代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
11答案 (1)原因:古都,是文化中心;前朝文人相对集中;元代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 (2)表现:打破市坊界限;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 特色:文化中心、商业中心。 (3)认同: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缺乏自主性。不认同: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作用: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经济管理;促进文化繁荣。
24
12.(1)变化:A由原始耒耜发展为先进的铁农具;B牛耕农具的种类、功能越分越细;C农用动力由人力向人力畜力结合的牛犁耕的技术发展。
影响: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品,推动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3)特点:长安城,居民区商业区严格分立(坊市分立)。 东京城,A商业区分布在主要的街道、河流两旁,商业街出现(打破坊市分隔);B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晓市、夜市);C出现专业化的市场(鱼市)。 表现:A农村出现了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小商品生产者;B城乡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指南针的广泛使用,远洋商业贸易迅速发展;D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