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气焊与气割 气焊的火焰是用来对焊件和填充金属进行加热、熔化和焊接的热源;气割的火焰是预热的热源;火焰的气流又是熔化金属的保护介质。焊接火焰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气焊与气割 气焊的火焰是用来对焊件和填充金属进行加热、熔化和焊接的热源;气割的火焰是预热的热源;火焰的气流又是熔化金属的保护介质。焊接火焰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气焊与气割 气焊的火焰是用来对焊件和填充金属进行加热、熔化和焊接的热源;气割的火焰是预热的热源;火焰的气流又是熔化金属的保护介质。焊接火焰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

2

3

4 2.1气体火焰 一、产生火焰的气体 氧——乙炔火焰 氧——液化石油气火焰
气焊气割时要求焊接火焰应有足够的温度,体积要小,焰芯要直,热量要集中;还应要求焊接火焰具有保护性,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氮对熔化金属的氧化及污染。

5 二、氧气特点 1.物理特性 氧气是空气的组分之一,无色、无臭、无味。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2.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上曾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是我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马和认真地观察各种可燃物,如木炭、硫磺等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后,提出的结论是:空气成分复杂,主要由阳气(氮气)和阴气(氧气)组成,其中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阴气可以与可燃物化合把它从空气中除去,而阳气仍可安然无恙地留在空气中。马和进一步指出,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如用火来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来,他还认为水中也有大量阴气,不过常难把它取出来。马和的发现比欧洲早1000年。   马和把毕生研究的成果记录在一本名叫《平龙认》的书中,该书68页,出版日期是唐至德元年(756年)3月9日,一直流传到清代,后被德国侵略者乘乱抢走。   1774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里和他的同伴用一个大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后加热氧化汞,制得纯氧,并发现它助燃和帮助呼吸,称之为“脱燃素空气”。瑞典C.W.舍勒用加热氧化汞和其他含氧酸盐制得氧气虽然比普里斯特利还要早一年,但他的论文《关于空气与火的化学论文》直到1777年才发表 ,但他们二人确属各自独立制得氧。1774年,普里斯特利访问法国,把制氧方法告诉A.-L.拉瓦锡,后者于1775年重复这个实验,把空气中能够帮助呼吸和助燃的气体称为oxygene,这个字来源于希腊文oxygenēs,含义是“酸的形成者”。因此,后世把这三位学者都确认为氧气的发现者。 氧气(Oxygen)希腊文的意思是“酸素”,该名称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所起,原因是拉瓦锡错误地认为,所有的酸都含有这种新气体。现在日文里氧气的名称仍然是“酸素”。而台语受到台湾日治时期的影响,也以“酸素”之日语发音称呼氧气。   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就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这“氧气”。

6 3.在气割与气焊中的作用及要求 本身不燃烧,起助燃作用。 氧气的纯度对气焊与气割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氧气本身的消耗有直接影响。气割与气焊对氧气的要求是传度越高越好。 分两大类: 一级纯度氧气(含氧量不低于99.2%) 二级纯度氧气(含氧量不低于98.5%)

7 4.注意事项 (1)注意区分钢瓶颜色 (2)不可使氧气瓶瓶阀、氧气减压阀、焊炬、割矩氧气胶管沾染上油脂。

8 (3)氧气瓶在使用时,应直立放置,安放稳固,防止倾倒。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卧放,但瓶头一定要垫高,并防止滚动。
(4)氧气瓶在开启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出气口的侧面,先拧开瓶阀吹掉出气口内的杂质,再与氧气减压阀连接。开启和关闭氧气瓶阀时不能用力过猛。 (5)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至少要保留 MPa,以便于充氧时便于鉴别其体性质及吹除瓶阀内的杂质,还可以防止使用中可燃气体倒流或空气进入瓶内。 (6)夏季露天操作时,氧气瓶应该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冬天瓶阀结冰时用40度左右热水融化结冰。

9 二、乙炔 乙炔,俗称风煤、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1.物理性质 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

10 2.化学性质 化学式C2H2。乙炔分子量 26.4 ,气体比重 0.91 Kg/m3), 火焰温度 3150 ℃, 热值12800 (千卡/m3) 在氧气中燃烧速度 7.5 ,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 、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2CH≡CH+5O2 →4CO2+2H2O

11 3.生产 碳化钙,即电石,无机化合物。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碳化钙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产生乙炔气。也用于有机合成、氧炔焊接等。 CaC2+2H2O==Ca(OH)2+C2H2↑

12 注意事项 (1)乙炔与铜或者银长期接触后,就会生成乙炔铜或者乙炔银,这些是一种爆炸性很强的化合物。它们只要剧烈震动或者加热到 ℃就会引起爆炸。 凡是与乙炔接触的器具设备禁止使用含铜超过70%的铜合金制造。 乙炔和氯,次氯酸眼反应会发生燃烧和爆炸,所以乙炔燃烧时,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

13 (2)乙炔瓶在放置时只能直立放置,不能横放。否则会把瓶内的丙酮流出,甚至会通过减压阀流入乙炔胶管和焊炬中,产生燃烧和爆炸。
(3)乙炔瓶应该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以免填料下沉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储存量甚至造成乙炔瓶爆炸。 (4)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30-40℃,温度过高会降低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使瓶内压力急剧升高。(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为15℃时,23L乙炔/1L丙酮;30℃时,可溶解16L乙炔;40℃时,可溶解13L乙炔) (5)工作时,乙炔的压力不能超过0.15MPa,输出流量不能超过 m³/h (6)乙炔减压阀与乙炔瓶连接必须可靠,严禁漏气时使用。 (7)乙炔瓶内的乙炔不能全部用完,当高压表读数为零,低压表读数为 MPa时,应立即关闭瓶阀。

14 三、液化石油气 1.主要成分 炼厂气、天然气中的轻质烃类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在加压 MPa条件下,可凝成液体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2.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引燃温度(℃): 426~537 ℃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但是比乙炔要安全得多。

15 液化石油气的火焰温度比乙炔温度低,在氧气中燃烧的温度为2800-2850 ℃;
液化石油气在氧气中的燃,烧速度低,是乙炔的三分之一,其完全燃烧所需氧气比乙炔所需氧气量大。 3.使用液化石油气优缺点 缺点:耗氧量大,产生温度低,预热时间长。 优点:价格低廉,比乙炔安全,焊接质量容易保证,割口光洁,不渗碳,质量好。在切割多层叠板时,切割速度比使用乙炔快20%~30%。液化石油气体燃烧的火焰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钢材的切割外,还用于焊接有色金属。国外还有采用乙炔与液化石油气体混合,作为焊接气源。

16

17 液化气割嘴是梅花型,价格也比较便宜,一般五金店都可以买到。而氧气的那种是配合乙炔用的,一般是同心圆。
乙炔割嘴

18 其他气体火焰 氢与氧混合燃烧形成的火焰,称为氢氧焰。氢氧焰是最早的气焊利用的气体火焰,由于其燃烧温度低(温度可达2770℃),且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未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主要用于铅的焊接及水下火焰切割等。

19 二、气体火焰的种类与性质 1.氧——乙炔焰 其火焰外形、构造、火焰的化学性质和火焰的温度的分布与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比大小有关系。
乙炔(C2H2)在氧气(O2)中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乙炔在加热作用下被分解为碳(C)和氢(H2),接着碳和混合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形成第一阶段的燃烧;随后在第二阶段的燃烧是依靠空气中的氧进行的,这时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与氧发生反应分别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上述的反应释放出热量,即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20 氧—乙炔火焰根据氧和乙炔混合比的不同,可分为中性焰、碳化焰和氧化焰三种类型

21 ( 1)中性焰 这是氧与乙炔体积的比值(O2/C2H2)为1.1~1.2的混合气燃烧形成的气体火焰,中性焰在第一燃烧阶段既无过剩的氧又无游离的碳。当氧与丙烷容积的比值(O2/C3H8)为3.5时,也可得到中性焰。中性焰有三个显著区别的区域,分别为焰芯、内焰和外焰。 a.焰芯 中性焰的焰芯呈尖锥形,色白而明亮,轮廓清楚。焰芯由氧气和乙炔组成,焰芯外表分布有一层由乙炔分解所生成的碳素微粒,由于炽热的碳粒发出明亮的白光,因而有明亮而清楚的轮廓。 在焰芯内部进行着第一阶段的燃烧。焰芯虽然很亮,但温度较低(800~1200℃),这是由于乙炔分解而吸收了部分热量的缘故。 b.内焰 内焰主要由乙炔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即来自焰芯的碳和氢气与氧气燃烧的生成物一氧化碳和氢气所组成。内焰位于碳素微粒层外面,呈蓝白色,有深蓝色线条。内焰处在焰芯前2~4mm部位,燃烧量激烈,温度最高,可达3100~3150℃。气焊时,一般就利用这个温度区域进行焊接,因而称为焊接区。 由于内焰中的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能起还原作用,所以焊接碳钢时都在内焰进行,将工件的焊接部位放在距焰芯尖端2~4mm处。内焰中的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占60%~66%,氢气的含量占30%~34%,由于对许多金属的氧化物具有还原作用,所以焊接区又称为还原区。  c.外焰 处在内焰的外部,外焰的颜色从里向外由淡紫色变为橙黄色。在外焰,来自内焰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与空气中的氧充分燃烧,即进行第二阶段的燃烧。外焰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外焰温度为1200~2500℃。由于二气化碳(CO2)和水(H2O)在高温时容易分解,所以外焰具有氧化性。

22   中性焰应用最广泛,一般用于焊接碳钢、紫铜和低合金钢等。
  中性焰的温度是沿着火焰轴线而变化的,如图2—3所示。中性焰温度最高处在距离焰芯末端2~4mm的内焰的范围内,此处温度可达3150℃,离此处越远,火焰温度越低。 火焰在横断面上的温度是不同的,断面中心温度最高,越向边缘,温度就越低。   由于中性焰的焰芯和外焰温度较低,而且内焰具有还原性,内焰不但温度最高还可以改善焊缝金属的性能,所以,采用中性焰焊接切割大多数的金属及其合金时,都利用内焰。

23

24 (2)碳化焰 碳化焰是氧与乙炔的体积的比值(O2/C2H2)小于1.1时的混合气燃烧形成的气体火焰,因为乙炔有过剩量,所以燃烧不完全。碳化焰中含有游离碳,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和一定的渗碳作用。   碳化焰可分为焰芯、内焰和外焰三部分,如图。碳化焰的整个火焰比中性焰长而柔软,而且随着乙炔的供给量增多,碳化焰也就变得越长、越柔软,其挺直度就越差。当乙炔的过剩量很大时,由于缺乏使乙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火焰开始冒黑烟。   碳化焰的焰芯较长,呈蓝白色,由一氧化碳(CO)、氢气(H2)和碳素微粒组成。碳化焰的外焰特别长,呈橘红色,由水蒸汽、二氧化碳、氧气、氢气和碳素微粒组成。

25 碳化焰焰心较长,呈蓝白色。内焰呈淡蓝色,它的长度与碳化焰内乙炔的含量有关,乙炔过剩量较多时,则内焰就较长;乙炔过剩量较少时,内焰就短小。外焰带有橘红色,除了由水蒸气,二氧化碳,氧及氮组成外,还有部分碳素微粒。碳化焰三层火焰之间没有明显轮廓。

26   碳化焰的温度为2700~3000℃。由于在碳化焰中有过剩的乙炔,它可以分解为氢气和碳,在焊接碳钢时,火焰中游离状态的碳会渗到熔池中去,增高焊缝的含碳量,使焊缝金属的强度提高而使其塑性降低。此外,过多的氢会进入熔池,促使焊缝产生气孔和裂纹。因而碳化焰不能用于焊接低碳钢及低合金钢。但轻微的碳化焰应用较广,可用于焊接高碳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铝和铝合金等材料。

27 (3)氧化焰   氧化焰是氧与乙炔的体积的比值(O2/C2H2)大子1.2时的混合气燃烧形成的气体火焰,氧化焰中有过剩的氧,在尖形焰芯外面形成了一个有氧化性的富氧区,其构造和形状如图2—2(c)所示。   氧化焰由于火焰中含氧较多,氧化反应剧烈,使焰芯、内焰、外焰都缩短,内焰很短,几乎看不到。氧化焰的焰芯呈淡紫蓝色,轮廓不明显;外焰呈蓝色,火焰挺直,燃烧时发出急剧的“嘶嘶”声。氧化焰的长度取决于氧气的压力和火焰中氧气的比例,氧气的比例越大,则整个火焰就越短,噪声也就越大。   氧化焰的温度可达3100~3400℃。由于氧气的供应量较多,使整个火焰具有氧化性。如果焊接一般碳钢时,采用氧化焰就会造成熔化金属的氧化和合金元素的烧损,使焊缝金属氧化物和气孔增多并增强熔池的沸腾现象,从而较大地降低焊接质量。所以,一般材料的焊接,绝不能采用氧化焰。但在焊接黄铜和锡青铜时,利用轻微的氧化焰的氧化性,生成的氧化物薄膜覆盖在熔池表面,可以阻止锌、锡的蒸发。由于氧化焰的温度很高,在火焰加热时为了提高效率,常使用氧化焰。气割时,通常使用氧化焰。

28 它燃烧后的气体火焰中,仍有部分过剩的氧,在尖形焰心外面形成了一个有氧化性的富氧区。氧化焰也是由焰心、内馅和外馅三部分组成,焰心短而尖,因为焰心外围没有碳粒层,所以颜色较淡,轮廓不太明显,内焰很短,几乎看不到,外焰呈蓝色,火焰挺直,燃烧时发出急剧的“嘶嘶”声。氧化焰的长度取决于氧气的压力和火焰中氧气的比例,氧气的比例越大,则整个火焰就越短,噪声也就越大。氧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3100一3400℃左右。由于氧气的供应量较多,使整个火焰具有氧化性。如果焊接一般碳钢时,采用氧化焰就会造成熔化金属的氧化和合金元素的烧损,使焊缝金属氧化物和气孔增多,并增强熔池的沸腾现象,从而较大地降低焊接质量,所以,一般材料的焊接,绝不能采用氧化焰。但在焊接黄铜和锡青铜时,利用轻微的氧化焰的氧化性,生成的氧化物薄膜覆盖在熔池表面,可以阻止锌、锡的蒸发。气割时,通常使用氧化馅。

29

30 2.氧—液化石油气火焰 (1)相同点:分为氧化焰、中性焰和碳化焰 不同点:内焰颜色不明亮,颜色发蓝,外焰清晰并较长;点燃困难,温度低。 (2)应用:用于气割,并部分取代氧-乙炔焰

31 2-2气焊 1. 了解气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气焊的主要设备 3. 掌握气焊的基本操作 4. 熟悉气焊安全操作技术

32 气焊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初的气焊是使用氢(H2)氧(O2)混合的气体,由于氢、氧燃烧火焰的温度低(2000℃),所以当时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到1895年,发明了电炉制造电石技术,发现乙炔(C2H2)和氧气燃烧。温度可达3200℃。几经改进,于1903年氧—乙炔火焰气焊才用于金属的焊接。从此,气焊在工业生产中逐步被推广应用。 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

33

34

35 一、气焊原理和应用 1.定义:气焊是指利用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通过焊炬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获得所要求的火焰性质的火焰作为热源,熔化被焊金属和填充金属,使其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

36 2.原理: 将焊件的焊接金属加热到熔化状态形成熔池 不断熔化焊丝向熔池中填充 气体火焰覆盖在熔化金属表面起保护作用 熔化金属冷却形成焊缝

37 气焊示意图 乙炔+氧气 焊嘴 焊丝 焊件 熔池 焊缝

38 3.气焊特点和应用 1)火焰对熔池的压力及对焊件的热输入量调节方便,故熔池温度、焊缝形状和尺寸、焊缝背面成形等容易控制。 2)设备简单,移动方便,操作易掌握,但设备占用生产面积较大。 3)焊距尺寸小,使用灵活,由于气焊热源温度较低,加热缓慢,生产率低,热量分散,热影响区大,焊件有较大的变形,接头质量不高。 4)气焊适于各种位置的焊接。适于焊接在3mm以下的低碳钢、高碳钢薄板、铸铁焊补以及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焊接。 在船上无电或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气焊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常用气焊火焰对工件、刀具进行淬火处理,对紫铜皮进行回火处理,并矫直金属材料和净化工件表面等。 此外,由微型氧气瓶和微型熔解乙炔气瓶组成的手提式或肩背式气焊气割装置,在旷野、山顶、高空作业中应用是十分简便的。

39 二、气焊焊接材料 1.焊丝 在气焊过程中,气焊丝的正确选用十分重要,因为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丝的化学成分。一般说来,焊接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所用焊丝的化学成分基本上与被焊金属化学成分相同,有时为了使焊缝有较好的质量,在焊丝中也加入其他合金元素,一般对气焊丝的要求有: (1)焊丝的化学成分应基本与焊件母材的化学成分相匹配,焊缝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 (2)焊丝的熔点应等于或略低于被焊金属的熔点。 (3)焊丝应能保证必要的焊接质量,如不产生气孔、缺陷; (4)焊丝熔化时应平稳,不应有强烈的飞溅或蒸发,焊丝表面应洁净,无油脂、锈蚀和油漆等污物。

40 种类:碳素结构钢焊丝、合金结构钢焊丝、不锈钢焊丝、铜及铜合金焊丝、铝及铝合金焊丝、合金结构钢焊丝。见表2-2及2-3和2-4
气焊铸铁时,由于其中含有较多量的碳和硅,这两种元素在焊接过程中易烧损,故在铸铁气焊丝内碳和硅的含量应适当增加。GB10044-88中规定铸铁气焊丝的型号用字母RZ后加焊丝主要化学元素符号或金属类型代号,后面再加小分类的数字。 字母“R”——表示焊丝; 字母“Z”——表示焊丝用于铸铁焊丝;

41 字母“CH”——表示合金铸铁; 字母“CQ”——表示球墨铸铁。
常用型号有RZC-1、RZC-2、RZCH、RZCQ-1、RZCQ-2等。RZC型用于中小型灰铸铁焊丝;RZCH型用于高强度铸铁或合金铸铁气焊;RZCQ型用于球墨铸铁件气焊。

42

43 2.焊丝熔剂 气焊过程中,被加热后的熔化金属极易与周围空气中氧或火焰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物,使焊缝中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为了防止金属的氧化并消除已经形成的氧化物,在焊接有色金属、铸铁和不锈钢等材料时,必须采用气焊熔剂。 气焊过程中,气焊熔剂是直接加入到熔池内或者抹在焊丝上的,在高温下熔剂熔化与熔池内的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夹杂物相互作用形成熔渣,浮在焊接熔池表面,覆盖着熔化的焊缝金属,从而可以防止熔池金属的氧化,并改善焊缝金属的性能。在气焊时,也可以把需要渗入的合金元素粉末混合在熔剂中加入熔池,达到过渡合金元素的目的。为使气焊熔剂起到应有的作用,

44 对气焊熔剂有以下要求: 熔剂应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能迅速溶解某些氧化物和某些高熔点的化合物,生成低熔点和易挥发的化合物;
熔剂在熔化后应粘度小,流动性好,形成熔渣的熔点和密度应比母材和焊丝低,熔渣在焊接过程中浮于熔池表面,而不停留在焊缝金属中; 熔剂应能减少熔化金属的表面张力,使熔化的焊丝与母材更容易熔合; 熔化的熔剂在焊接过程中,不应析出有毒气体,不应对焊接接头有腐蚀等副作用; 焊接后的熔渣容易被清除。 气焊熔剂按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化学反应熔剂和物理溶解熔剂两大类。由于不同的金属在焊接时会出现不同性质的氧化物必须选择相应的熔剂。

45

46 三、气焊设备与工具 气焊设备及工具主要有:氧气瓶、乙炔瓶、液化石油气瓶、减压阀、焊炬以及辅助工具。

47 1.氧气瓶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高压氧气的容器。瓶体漆成天蓝色,并漆有“氧气”黑色字样。氧气瓶容量一般为40L,额定工作压力为15MPa,因此,每瓶可装1个大气压的氧气6000L。 必须正确地保管和使用氧气瓶,否则,有爆炸的危险。禁止将氧气瓶和乙炔瓶以及其他可燃气瓶、易爆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得同车运输。禁止氧气瓶接触油脂,高压氧气与油脂等易燃物接触,会引起自燃。 操作中氧气瓶距离乙炔发生器、明火或热源应大于5m。 气瓶阀是用来开闭氧气的阀门。

48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胶圈、瓶箍、瓶阀和瓶帽五部分组成。瓶体外部装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表面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字样,用以区别其它气瓶。为使氧气瓶平稳直立的放置,制造时把瓶底挤压成凹弧面形状。为了保护瓶阀在运输中免遭撞击,在瓶阀的外面套有瓶帽。氧气瓶在出厂前都要经过严格检验,并需对瓶体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达到工作压力的1.5倍,即: 15MPa×1.5=22.5MPa

49 氧气瓶一般使用三年后应进行复验,复验内容有水压试验和检查瓶壁腐蚀情况。有关气瓶的容积、重量、出厂日期、制造厂名、工作压力,以及复验情况等项说明,都应在钢瓶收口处钢印中反映出来

50 氧气瓶阀 使用氧气时,将手轮逆时针方向旋转,是开启氧气阀门。旋转手轮时,阀杆也随之转动,再通过开关片使活门一起转动,造成活门向上或向下移动。活门向上移动,气门开启,瓶内的氧气从出气口喷出。活门向下压紧时,由于活门内嵌有用尼龙材料制成的气门垫,因此可以使活门密闭。瓶阀活门上下移动的范围为1.5~3mm。

51 瓶阀结构 瓶阀结构主要有阀体、密封垫圈、手轮、压紧螺母、阀杆、开关片、活门及安全装置等组成。除手轮、开并片、密封垫圈外,其余都是由黄铜或青铜压制和机加工而成的。为使瓶口和瓶阀紧密结合,将阀体和氧气瓶口结合的一端,加工成锥形管螺纹,以旋入气瓶口内;阀体的出气口处,加工成定型螺纹,用以连接减压器。阀体的出气口背面,装有安全装置。使用氧气时,将手轮逆时针方向旋转,是开启氧气阀门。旋转手轮时,阀杆也随之转动,再通过开关片使活门一起转动,造成活门向上或向下移动。活门向上移动,气门开启,瓶内的氧气从出气口喷出。活门向下压紧时,由于活门内嵌有用尼龙材料制成的气门垫,因此可以使活门密闭。瓶阀活门上下移动的范围为1.5~3mm。

52 2.乙炔瓶 乙炔气瓶是贮存和运输乙炔气的压力容器,其外形与氧气瓶相似,但比氧气瓶略短(1.12m)、直径略粗(250mm),瓶体表面涂白漆,采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轧制而成的圆柱形无缝瓶体,并印有“乙炔气瓶”、“不可近火”等红色字样。 因乙炔不能用高压压入瓶内贮存,所以乙炔瓶的内部构造较氧气瓶要复杂得多。在瓶体内装有浸满着丙酮的多孔性填料,能使乙炔稳定而安全的储存在瓶内。使用时,溶解在丙酮内的乙炔就分解出来,通过乙炔瓶阀流出。而丙酮仍留在瓶内,以便溶解再次压入乙炔。乙炔瓶阀下面的填料中心部分的长孔内放着石棉,其作用是帮助乙炔从多孔填料中分解出来。

53

54

55 乙炔瓶阀 它主要包括阀体、阀杆、密封垫圈、压紧螺母、活门和过滤件等几部分。乙炔阀门没有手轮,活门开启和关闭是靠方孔套筒扳手完成的。当方形套筒反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阀杆上端的方形头时,活门向上移动是开启阀门,反之则是关闭。乙炔瓶阀体是由低碳钢制成的,阀体下端加工成Φ27.8×14牙/英寸螺纹的锥形尾,以使旋入瓶体上口。由于乙炔瓶阀的出气口处,无螺纹,因此使用减压器时必须带有夹紧装置与瓶阀结合。

56 瓶阀下面中心连接一椎形不锈钢网,内装石棉或毛毡,其作用是帮助乙炔从丙酮溶液中分解出来。瓶内的填料要求多孔且轻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硅酸钙。
为使气瓶能平稳直立的放置,在瓶底部装有底座,瓶阀装有瓶帽。为了保证安全使用,在靠近收口处装有易熔塞,一旦气瓶温度达到100℃左右时,易熔塞即熔化,使瓶内气体外逸,起到泄压作用。另外瓶体装有两道防震胶圈。 乙炔气瓶出厂前,需经严格检验,并做水压试验。乙炔气瓶的设计压力为3MPa,试验压力应高出一倍。在靠近瓶口的部位,还应标注出容量、重量、制造年月、最高工作压力、试验压力等内容。使用期间,要求每三年进行一次技术检验,发现有渗漏或填料空洞的现象,应报废或更换。 乙炔瓶的容量为40L,一般乙炔瓶中能溶解6~7kg乙炔。使用乙炔时应控制排放量,否则会连同丙酮一起喷出,造成危险。

57

58 回火保险器(安全瓶) 正常气焊时,火焰在焊炬的焊嘴外面燃烧,但当发生气体供应不足或管路焊嘴阻塞等情况时,火焰会进入喷嘴沿着乙炔管路向里燃烧,这种现象称为回火。如果回火蔓延到乙炔发生器,就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回火保险器就是装在燃料气体系统上的防止向燃气管路或气源回烧的保险装置,一般有水封式与干式两种。 干式回火保险器如图所示,当回火时,高温高压的回火气体从出气口倒流人回火保险器里,活门关闭,爆破橡皮膜泄压后排入大气。

59 乙炔 下端盖 橡皮反向活门 滤清器 橡胶筛板 出气口 防爆橡皮膜 上端盖 干式回火保险器

60 ⑴水封式中压回火保险器  正常工作时,乙炔从底部进气口1进入,顶开止回阀2,经过滤清器6从出气口11进入焊(割)炬。发生回烧时,火焰从出气口11倒灌,顶开橡胶膜10,使燃烧火焰从放气口7逸入空气中,另一方面燃烧火焰压力关闭止回阀2,切割气路,使火焰无法进入乙炔气发生装置。另外,筒体内的水也阴断了火焰的通路,起到保险作用。 ⑵干式回火保险器  正常工作时,乙炔气从底部进气口进入,流入较小的爆炸室,由出气口进入焊(割)炬,发生回烧时,防爆橡胶膜瞬间被冲破,使燃烧气体很快散发到空气中。其主要缺点是发生回烧后不能切割气源。

61 3.液化石油气瓶 液化石油气瓶是储存液化石油气的专用容器。它是焊接钢瓶,其壳体采用气瓶专用焊接钢焊接而成。
按重量分类,气瓶容量有15kg、20kg、30kg、50kg。工业上常采用30kg。 气瓶最大工作压力1.6MPa,水压试验为3MPa如企业用量较大,还可以制造容量为1t、2t或更大的贮气罐。气瓶材质选用16锰钢或优质碳素钢,气瓶通过试验鉴定后,应将制造厂名、编号、重量、容量、制造日期,试验日期、工作压力、试验压力等项内容,固定在气瓶的金属铭牌上,应标有制造厂检验部门的钢印。该种气瓶属焊接气瓶,气瓶外表涂银灰色,并有“液化石油气”红色字样。

62

63

64 液化石油气瓶阀

65 复习 1.气体火焰种类有哪些 2.氧气在气体火焰中作用是什么? 工业用氧气分类。 3.氧气瓶阀为什么不能沾染油脂? 4.乙炔瓶阀为什么不能采用紫铜? 5.乙炔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6.液化石油气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温度是多少 7.氧-乙炔火焰按照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哪三种火焰? 8.什么是气焊。 9.气焊特点是什么?应用在什么场合? 10.气焊丝种类有哪些? 11.气焊熔剂CJ101、CJ201、CJ301、CJ401表示什么含义? 12.氧气瓶、乙炔瓶、液化石油气瓶外观有何特点? 13.氧气瓶、乙炔瓶、液化石油气瓶工作压力分别是多少?

66 本次课内容 1.掌握减压阀工作原理和种类。 2.了解焊炬作用和分类。 3.掌握气焊工艺参数选择。 4.熟悉气焊操作要领。
5.熟记气焊安全操作。

67 4.减压阀 减压阀又称压力调节器,它是将气瓶内压的高压气体降为工作时的低压气体的调节装置。(将氧气的15MPa降为 MPa;将乙炔的1.5MPa降为0.15MPa) (1)分类 按用途分:氧气减压器、乙炔减压器、液化石油气减压器 按构造不同分:单级式、双级式 按工作原理不同分:正作用式、反作用式 最常用的是单级反作用式减压器

68 (2)氧气减压器

69 06讲到此处 松开调压手柄(逆时针方向),活门弹簧闭合活门,高压气体就不能进入低压室,即减压器不工作,从气瓶来的高压气体停留在高压室的区域内,高压表量出高压气体的压力,也是气瓶内气体的压力。拧紧调压手柄(顺时针方向),使调压弹簧压紧低压室内的薄膜,再通过传动件将高压室与低压室通道处的活门顶开,使高压室内的高压气体进入低压室,此时的高压气体进行体积膨胀,气体压力得以降低,低压表可量出低压气体的压力,并使低压气体从出气口通往焊炬。如果低压室气体压力高了,向下的总压力大于调压弹簧向上的力,即压迫薄膜和调压弹簧,使活门开启的程度逐渐减小,直至达到焊炬工作压力时,活门重新关闭;如果低压室的气体压力低了,向上的总压力小于调压弹簧向上的力,此时薄膜上鼓,使活门重新开启,高压气体又进入到低压室,从而增加低压室的气体压力;当活门的开启度恰好使流入低压室的高压气体流量与输出的低压气体流量相等时,即稳定地进行气焊工作。减压器能自动维持低压气体的压力,只要通过调压手柄的旋入程度来调节调压弹簧压力,就能调整气焊所需的低压气体压力。

70 1.氧气减压阀结构是有什么组成的? 2.氧气减压器是如何工作的? 3.氧气减压器如何调整压力?在焊炬压力发生变化时,减压器如何自动调节输出压力值?

71

72 (3)乙炔减压阀 乙炔减压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和氧气减压器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乙炔减压器和乙炔瓶的连接是用特殊的夹环并借用紧固螺钉加以固定。

73 (4)液化石油气减压器 一般民用的减压器稍加改制就可以用于切割一般后的的钢板。 也可用丙烷减压器

74 丙烷减压器

75

76 减压器的安全使用 (1)在装减压器前应首先检查连接螺丝规格是否相符合,螺纹是否损坏。 (2)严禁氧气减压器与油脂接触,以免发生火灾事故。
(3)安装减压器前应先将气瓶阀连接处的灰尘脏物吹除,然后才能装上减压器。在开启气瓶阀时,操作者不应站在减压器的正面或气瓶阀出口前面。 (4)开启减压器时,应缓慢旋转调压螺丝以防止高压气体突然冲到低压气室,而使弹性薄膜或低压表损坏。 (5)开启减压阀前的高压管路(气瓶或管路阀)时,应缓慢地旋开,在通气后再逐渐扩大,以免发生事故。 (6)减压器停止使用时,必须把调压螺丝旋松,并把减压器内的气体全部放掉,直到低压表的指针指向零值为止。 (7)减压器冻结时,可用热水或蒸汽解冻,不允许用火烤。 (8)减压器必须妥善保存,避免撞击和振动,并不要存放在有腐蚀性介质的场合。 (9)氧、乙炔减压器不得相互换用。 常见故障及处理见p16表2-7

77 5.焊炬 (1)焊炬作用及分类 作用:气焊时用于控制气体混合比、流量及火焰并进行焊接的工具。将可燃气体和氧气按比例混合,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出燃烧,而生成一定能量、成分和性状稳定的火焰。 分类: 按照可燃气与氧气混合的方式不同分为: 射吸式焊炬(低压焊炬)等压式焊炬 按尺寸和重量分为:标准型和轻便型两类 按火焰的数目分为单焰和多焰两类 按可燃气体的种类分为乙炔、氢气、汽油等类 按使用方法分为手用和机械两类   等压式焊炬可燃气体的压力和氧气的压力是相等的,因此称等压式。等压式焊炬的优点是不易发生回火,但等压式焊炬不能用于低压乙炔,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所以目前等压式焊炬很少采用。而射吸式焊炬,乙炔的流动主要依靠射吸作用(即氧气从喷嘴口快速射出,将聚集在喷嘴周围的乙炔吸出,并在混合气管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从焊嘴喷出),所以不论使用低压乙炔或中压乙炔,都能使焊炬正常工作。目前国产的焊炬均为射吸式。

78 焊炬型号表示方法: H X X-X 汉语拼音字母H表示焊炬, 0表示手工,1表示机械 1表示射吸式,2表示等压式 后缀数字表示焊接低碳钢最大厚度,单位为mm H01—6、H01—12、H01—20

79 逆时针方向开启乙炔调节阀时,乙炔聚集在喷嘴的外围,并单独通过射吸式的混合气道由焊嘴喷出,但压力很低。当逆时针旋转氧气调节阀时,调节阀上的阀针就会向后移动,阀针尖端与喷嘴离开,且留有一定间隙,此时氧气即从喷嘴口快速喷出,将聚集在喷嘴周围的低压乙炔吸出,使氧气和乙炔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射吸管,从焊嘴喷出。 射吸式焊枪,是利用喷嘴的射吸作用,使高压氧气与低压乙炔均匀地按一定比例混合,以高速喷出,从而保证了焊枪的正常工作。

80

81 6.其他工辅具 回火防止器:在气焊或气割过程中,发生的气体火焰进入喷嘴内逆向燃烧的现象称为回火(当焊枪或剖枪的焊嘴或割嘴被堵塞,焊嘴或割嘴过热、乙炔压力过低或橡皮管堵塞、焊枪、割枪失修等使燃烧速度大于混合气流出速度、氧气倒流等均可导致回火)。回火时,一旦逆向燃烧的火焰进入乙炔发生器内,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回火防止器的作用是:当焊炬和割炬发生回火时,可以防止火焰倒流进入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或阻止火焰在乙炔管道内燃烧,从而保障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等的安全。乙炔发生器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 气焊作业中使用的辅助工具还有清理焊缝用的工具,如钢丝刷、凿子、手锤、挫刀等。清理焊嘴和割嘴用的工具,如通针、剔刀等;连接和开关气体通路的工具,如克丝钳、活扳手、卡子及铁丝等。气焊工所用的上述工具必须专用和放在专门的工具箱内,不得沾有油污。

82

83 四、气焊工艺参数 1.接头形式 对接接头(气焊主要采用的形式,大于5毫米时开坡口) 角接接头、卷边接头(焊接薄板)
搭接接头、T型接头(很少使用)

84 板料气焊时的接头形式 棒料气焊时的接头形式 对接接头是气焊采用的主要形式,角接接头,卷边接头只是在焊接薄板时使用;
搭接接头,T型接头很少采用,采用这种接头时会使焊件产生较大变形。 采用对接接头时,板厚超过5mm时,应该开坡口。 板料气焊时的接头形式 棒料气焊时的接头形式

85 2.焊丝 (1)焊丝的型号、牌号 选择时应该根据焊件材料的力学性能或者化学成分,选择相应的焊丝。见p12表2-2 2-3 2-4 2-5
(2)焊丝直径 直径选择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5mm以下板材时,焊丝直径要与焊件厚度相近,一般选用1-3mm焊丝

86 3.气焊熔剂 气焊熔剂要根据焊件的成分和性质而定。 一般碳素结构钢焊接时不需要气焊熔剂; 不锈钢、耐热钢、铸铁、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必须采用焊剂。

87 4.火焰性质及能率 气焊火焰能率只要是根据每小时可燃气体的消耗量(L/h)来决定。 气体的消耗量由焊嘴大小决定,焊嘴号码越大,火焰能率愈大。
焊件较厚,金属材料熔点较高,导热性好的,焊缝是平焊位的,选择较大的火焰能率;反之,焊接薄板或者其他位置焊接时,火焰能率适当减小。

88 火焰性质 中性焰:它广泛用于低碳钢、低合金钢、中碳钢、不锈钢、紫铜、灰铸铁、锡青铜、铝及合金、铅锡、镁合金等的气焊。 气焊一般都可以采用中性焰  碳化焰只使用于高速钢、高碳钢、铸铁焊补、硬质合金堆焊、铬钢等。 氧化焰一般很少采用,仅适用于烧割工件和气焊黄铜、锰黄铜及镀锌铁皮,特别是适合于黄铜类 把点燃的碳化焰,逐渐增加氧气,直到内焰与外焰没有明显的界限为止,即为中性焰。如果再增加氧气或减少乙炔,就能得到氧化焰。

89 5.焊炬的倾斜角度 焊炬倾斜角度主要取决于焊件的厚度和母材的熔点及导热性。
焊件越厚,导热性越差,熔点越高,采用的焊接角度越大,可以使火焰的热量集中

90 气焊时焊嘴倾角的变化 1.焊前预热 2.焊接过程中 3.焊接结束
气焊过程中,焊丝与焊件表面的倾斜角度是30-40°,与焊炬中心线的角度为90-100° 焊前预热45°, 1.焊前预热 2.焊接过程中 3.焊接结束

91 6.焊接方向 a) 左向焊 b) 右向焊 左向焊适用于焊接薄板,右向焊适用于焊接厚度较大的工件
左向焊适用于焊接薄板,右向焊适用于焊接厚度较大的工件 右焊法是焊炬在前,焊丝在后。这种方法是焊接火焰指向已焊好的焊缝,加热集中,熔深较大,火焰对焊缝有保护作用,容易避免气孔和夹渣,但较难掌握。此种方法适用于较厚工件的焊接,而一般厚度较大的工件均采用电弧焊,因此右焊法很少使用。 左焊法是焊丝在前,焊炬在后。这种方法是焊接火焰指向未焊金属,有预热作用,焊接速度较快,可减少熔深和防止烧穿,操作方便、适宜焊接薄板。用左焊法,还可以看清熔池,分清熔池中铁水与氧化铁的界线,因此左焊法在气焊中被普遍采用 a) 左向焊 b) 右向焊

92 7.焊接速度 厚度大、熔点高的焊件,焊接速度要慢些,以免产生未焊透的缺陷; 厚度小、熔点低的焊件,焊接速度要快些,以免少穿和使焊件过热;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焊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93 焊接过程 1.氧-乙炔焰的点燃 根据焊件厚度,选择焊炬的型号和焊嘴,拧紧焊嘴,接好氧气管路,调节好氧气瓶的输出压力,然后打开焊炬的调节旋钮作射吸试验。若射吸试验合格,即接上乙炔管,并调节好乙炔压力。 射吸试验合格后。还应作泄漏试验,检查各调节阀和管接头处有无泄漏,若无泄漏,即可进行点火。 点火时,首先稍微开启氧气调节阀,接着再开启乙炔调节阀,开启程度要更小些,以免乙炔气燃烧不充分而产生黑烟灰。两种气体在焊炬内混合后,从焊嘴喷出,用点火枪即可将混合气点燃。开始点燃时,如果氧气压力过大或乙炔不纯,就会连续发出“叭、叭”的声音或发生不易点燃的现象

94 施焊前的准备 1)在调节氧-乙炔焰的过程中,若发现火焰的形状歪斜或发出“吱、吱”声时,应用通针将焊嘴内的杂质清除干净,直至火焰正常后才可进行焊接。 2)为保证焊接质量,气焊前一般应用砂纸或钢丝刷将焊丝及焊件接头处表面的氧化物、铁锈及油污等脏物清除干净。 3)起焊前,必须对起焊点进行预热。预热时,焊嘴的倾角约为80~90°,并要使火焰在起焊处往复移动,以保证焊接处温度均匀升高。如果两焊件厚度不同,火焰应稍为偏向厚件。只有当起焊处形成白亮而清晰的熔池时,才可进行起焊。

95 为了使被焊的两块金属母材获得正确的位置,常常需要在待施焊的焊缝上,先焊上若干条间距大致相等、长度很短的焊缝,称为定位焊。定位焊缝不宜过长、过宽、过高,特别是较厚的焊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熔深,不然会造成正式焊缝高低不平,宽窄不一和熔合不良等缺陷。 若定位焊时产生焊接缺陷,应及时铲除或修补。对薄板的直缝焊件,定位焊由中间向两端进行,定位焊长度为5~7mm,间距为50~100mm。 对较厚焊件,定位焊应由两端向中间进行,定位焊长度为20~30mm,间距为200~300mm。

96 气焊操作技术 ⑴ 点火、调节火焰与灭火 点火时,先微开氧气阀门,再开乙炔阀门,随后用明火点燃。  调节火焰 , 先根据焊件材料确定应采用哪种氧乙炔焰,并调整到所需的那种火焰,再根据焊件厚度,调整火焰大小。 灭火时,应先关乙炔,再关氧气。(氧气先来后走) (2)基本焊法 气焊时,一般用左手拿焊丝,右手拿焊炬,两手的动作要协调,沿焊缝向左或向右焊接。 焊接热源从接头右端向左端移动,并指向待焊部分的操作法,称为左焊法,焊嘴轴线的投影应与焊缝重合,与焊缝一般保持30~50°的夹角。左焊法主要适用于焊接厚度3mm以下的薄板和低熔点的金属。这种焊法容易掌握,应用最普遍。 焊接热源从接头左端向右端移动并指向已焊部分的操作法,称之为右焊法。这种焊法适用于焊接厚度较大、熔点较高的焊件。

97 (3)焊丝的填充 起焊时,不但要注意熔池的形成情况,还要将焊丝末端置于外层火焰下进行预热。当熔池形成后,才可将焊丝送人熔池,接着将焊丝迅速提起,同时,火焰向前动,以便形成新的熔池。待新的熔池形成后,再将被火焰预热的焊丝送如入熔池,如此循环,就形成了焊缝。在操作过程中,应掌握好焊炬向前移动的速度,使熔池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保持一致。气焊厚度≤lmm时,可不填充焊丝。 (4)焊嘴倾角的选择 焊接中,要注意掌握好焊嘴与工件的夹角α 。α大,火焰热量散失小,工件加热快,温度高。当焊接厚度大、熔点较高或导热性较好的焊件时,α要大一些。 焊接开始时,为了较快地加热工件和迅速形成熔池,α应大些,可取80~90°;正常焊接时,一般保持在30~50°之间;当焊接结束时,α应适当减小,以便更好地填满弧坑和避免焊穿。

98 (5)焊嘴和焊丝的摆动 焊接中,焊嘴和焊丝应作均匀协调的摆动,才能获得优质、美观的焊缝。焊嘴和焊丝的摆动有三个方向:
①沿焊缝方向作前进运动,不断熔化焊件和焊丝而形成焊缝; ②在垂直于焊缝方向作上下跳动; ③在焊缝宽度方向作横向摆动(或圆圈运动)。

99 焊嘴和焊丝的摆动方法及幅度,与焊件的厚度、材质、空间位置及焊缝尺寸有关。上面三种适用于厚度较大焊件的焊接和堆焊。下面一种适用于薄板的焊接。

100 (5)焊缝的连接 后焊焊缝与先焊焊缝连接时,应用火焰将原熔池周围充分加热,待已凝固的熔池及附近的焊缝金属重新熔化又形成熔池后,方可熔入焊丝。焊接重要焊件时,接头处必须重叠8~10mm。
(6)收尾 焊到焊缝终端时,结束焊接的过程称为收尾。收尾时,由于焊件温度较高,散热条件较差,故应减小焊嘴的倾角和加快焊接速度,并要多加焊丝,以防止熔池面积扩大或产生烧穿。收尾时,还要用温度较低的外焰保护熔池,直至熔池填满,方可使火焰慢慢地离开熔池。总之,气焊收尾的要领是:倾角小,焊速增,送丝快,熔池满。 若出现熔池不清晰且有气泡、火花飞溅加大或熔池内金属沸腾的现象,说明火焰选择不当,此时应及时将火焰调节成中性焰。

101 气焊安全 一、检查气瓶放置位置与固定方式是否安全可靠,气瓶放置的倾斜度不得大于45°,离焊接工作区相对位置,要按规定保持安全距离。气瓶附近严禁有明火。 二、氧气瓶和氧气表严禁接触油脂和撞击。 三、发现减压器有损坏、漏气或其他事故,应立即检修。 四、未经保管人同意,不能随便使用和搬动设备。 五、气瓶氧气不得全部用光,换气前应保留2-4个大气压,以免进灰。 六、乙炔管和氧气管要整齐,使用后要盘好挂起,防止、扎坏,压坏。 七、操作前,按规定要求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手套,防止弧光伤害,防止烫伤。 八、焊接操作时,应有两个工作人员在场,并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九、 接工作间注意经常保持自然通风。 十、 清渣时要小心,严防烫伤脸部和眼睛。 十一、不准焊接残存易爆、易燃物品的容器。 十二、 使用完毕后要关闭气瓶阀门,整理场地,保持整洁。

102 复习与巩固 1.氧气减压器与乙炔减压器有何异同? 2.焊炬怎样分类? 3.焊炬构造包括哪些零件? 4.焊炬牌号H01-6表示什么含义?
5.气焊工艺参数包括哪些? 6.接头形式有哪些? 7.焊丝直径如何选择? 8.哪些金属焊接时必须选用气焊熔剂? 9.焊炬倾斜角度如何选择? 10.什么是左焊法?什么是右焊法?它们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11.焊接速度如何掌握?


Download ppt "第二章气焊与气割 气焊的火焰是用来对焊件和填充金属进行加热、熔化和焊接的热源;气割的火焰是预热的热源;火焰的气流又是熔化金属的保护介质。焊接火焰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