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词义和语用 【课程内容】 5.1 词汇和词义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3 句义 5.4 语用 【重点、难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词义和语用 【课程内容】 5.1 词汇和词义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3 句义 5.4 语用 【重点、难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词义和语用 【课程内容】 5.1 词汇和词义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3 句义 5.4 语用 【重点、难点】
掌握:词义的聚合与组合,句义的学习。 理解: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点 ,语用。 了解:词语在思想表达中的灵活运用。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 5.1词汇和词义 5.1.1词和词汇 一种语言的词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词汇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部分。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语言词汇中除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3 5.1词汇和词义 5.1.2词的词汇意义 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词义包括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而形成的词义,称为词的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词义的附加色彩是指在形成理性意义时附带上的人们的主观态度,这类色彩不是因人而异的个人现象,而是大家都这么使用的社会现象。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4 5.1词汇和词义 5.1.3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词义的概括性有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 概括,同时也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以一个名称,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在词义的概括中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这在复合词所表示的意义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其次,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他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值得注意的还有词义的中心地带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很大差异,这是学习第二语言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不要把概括的词义和词在运用时说话人的主观性混为一谈。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5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2.1 一词多义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在语言中表现为单义词,后者表现为多义词。 一个词在刚产生时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意义叫做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本义可能逐步退居次要地位,某一个派生意义占据中心的地位,称作中心意义。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6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是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转喻建立在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混淆,因为上下文使其中的一个意义显示出来,排除其他的意义. 同义词的意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同音词是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无关,而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7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2.2 同义关系 在语言使用中,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近的词,我们称为同义词。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绝大多数同义词都是意义基本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可以表现为词义所概括反映的侧面和重点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又往往影响到搭配的习惯;或者在词义的附加色彩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往往影响到运用的范围。 同义词中还可以有不同的风格色彩。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话题需要使用不同风格色彩的词语。通常的口语和书面语有不同的风格。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8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2.3 反义关系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应。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2.3 反义关系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应。 反义词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方面,一个词往往同时有好几个反义词。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9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词义所概括的现实现象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同义是重叠关系,反义是对立关系。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另一方面同义词中也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 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些“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0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2.4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层次性的,语言中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上位义相当于逻辑上的种概念,下位义相当于逻辑上的属概念。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要和词义表达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开来;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还要和词义表达的团体和成员的关系或单位和部门的关系区分开来。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1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 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成果。但这些认识成果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成系统的,词义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各种有相互联系的词义关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词的概念意义有某种相同的语义特征。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就叫做语义场。同一语义场的词义相互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体现了词义的结构系统性。 由于抽取的共同的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语义场研究反映出词义的系统性和词义关系的复杂性。语义场的分类研究以及语义特征的提取不仅涉及词义和现实现象的联系和对现实的类分,也涉及词义在句义中的作用。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2 5.3 句义 5.3.1 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方面的限制。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是多方面的。像“月亮吃月饼”、“苹果玩猴子”、“花儿嗅路”之类的词语搭配,虽然符合抽象的语法规则,但不符合语义组合的条件,因为现实世界中的“月亮”、“苹果”、“花儿”根本不可能发出“吃”、“玩”、“嗅”这样的动作。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3 5.3 句义 可见,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要受到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现实现象中不存在的关系,表达这些现象的词语也不可能搭配使用,除非是童话或幻想小说。 词语的搭配虽然要符合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但是语言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语言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北京话和上海话都有“吃”这个词,北京话中“吃”的对象只限于固体食物,而上海话中的“吃”的对象除了固体食物以外,还包括流体食物、液体食物、甚至还有气体。上海话中的“吃”在语义系列中所占的位置宽于北京话的“吃”。所以,处于同一语义系列中的成员,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由此可见,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还要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4 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惯用法”。例如汉语的“空虚”与实力相配,“空洞”和内容相配等。
5.3 句义 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惯用法”。例如汉语的“空虚”与实力相配,“空洞”和内容相配等。 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 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词义的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现实现象变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这番手续,词才能成为认识现实现象的一种工具,用来指称某类现象中的任何个别的、特殊的现象。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讨论句子的意义结构。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5 5.3 句义 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 句子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层次加以研究。句子具有句法结构,跟句法结构相应的另一个分析层次是语义结构。语义结构是依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的映像关系得出的。虽然人类经验古往今来变动不居,但是说每种语言的人们,却把外部世界“场景”千变万化的现象或事件分析为“物体”和“动程”之间的一些有限关系类型。 对于句子语义结构的研究,一般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6 5.3 句义 (1)位于“谓词——体词”语义关系中的名词性成分称之为“语义角色”,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5.3 句义 (1)位于“谓词——体词”语义关系中的名词性成分称之为“语义角色”,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不同的语义角色可能需要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比如不少动作需要发出者是有生命力的。 (3)不用语义场角色与句子的句法结构有关联。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7 5.3 句义 5.3.3 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5.3 句义 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具体的句子表达的都是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的映像和交际要求。句子与说话时空的关联,由句子中跟“说话者-说话地-说话时”相关的某些语义范畴及其表达来实现。 “人称”是与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时”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指示”是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者的主观态度”的范畴。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8 5.3 句义 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含、预设关系 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的反映现实世界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做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语义学关心句子的真值,但不是要把每个句子都拿到真实世界中去检验,而是要发现语义逻辑联系的句子、短语、词汇的真值是否存在可推导的关系。 句子真值的蕴含关系就是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却不成立,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与句义蕴含关系这一相关性是普遍适用的。 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预设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共享的知识背景。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19 5.4 语用 5.4.1 语境与语境义 语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
语境与语境义 语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 (2)话语语境,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者后面的话语。 (3)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 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不再是孤立的语言单位,它是话语中的一个片段,反映的是与语境、特别是说话者相关的特定人类经验的信息。反过来说,由于这些特定信息中包含有与物理语境、话语语境和共同背景知识语境相关的因素,因此理解这些特定信息也就需要这些语境支持。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0 5.4 语用 话题和说明 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在符合语法规则、语义规则的前提下,还必须符合语篇组织的需要,符合在特定语境中最有效的交流信息的需要。这就涉及话题、说明和预设、焦点这两对概念。 话题和说明的定义与话题的有定性: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说明。 不同的语言中,话题的句法表现不一样,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一种是用句子特定的位置来标记,汉语中,如果使用正常语调和一般句式,则从句首开始往后看的第一个担任语义角色的成分是话题。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1 5.4 语用 话题的意义:话题是句子所传达的信息所关涉的实体,选择不同的句子成分做话题则所传达的信息也不同。
话题的关联与篇章: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而这一选择跟说话者对整篇话语的信息组织结构有关。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联系,组成“话题链”。一个篇章有一个共同额篇章话题,使得篇章中的各个语段凝聚为整体;各个段落和段落中句子的话题,使得篇章的组织有了层次和结构。 施事只体现句法成分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一动程关系的对应关系,主语是单纯的语法范畴,在不少语言中由专门的格助词或名词的格变化标识出来。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2 5.4 语用 话题和主语的区别: 主语与谓语动词有直接密切的关系,由担任施事、受事等中心语义角色承当;而话题则可以由担任外围语义角色的成分(时间、方向、工具)承当,还可以与动词完全没有关系。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3 5.4 语用 焦点和预设 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焦点是句子中说话者所认为的受话者所不知道的信息,那么,与之相辅相成,它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相关。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就是“预设”。 焦点可以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专门的句法虚化成分来表示。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4 5.4 语用 5.4.4 “言内意外”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但语言表达思想的功能也有其局限性。因为语言是通过概括的一般的东西,有时很难用它把特殊的、具体的东西的复杂性一一穷尽地表述出来。这样就会在所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一些空白,需要听话人凭自已的经验去体会、补充。于是,在语言交际中就出现了“言不尽意”“言内意外”等现象。 这种现象作为语言运用的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部好的小说,一首好诗,往往在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尽的意蕴,为读者留下广阔的审美空间。比如,唐代杜牧的一首《秋夕》诗,就足以说明什么是“言内意外”: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5 5.4 语用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这首诗是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寂生活和凄凉心情。这里我们仅分析第二句。从表层视之,这句诗很简单:描述宫女正用小扇子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但从深层省视,在这个“言内”至少蕴含着三层“意外”:第一、本当出没于荒郊野外的流萤飞舞于宫院,说明宫女生活之凄凉。第二、借扑萤来消遣时光,可见其孤寂与无聊。第三、罗扇本为炎夏取凉之物,秋天当搁置不用,故于古诗中常用以喻弃妇,这里正象征宫女被遗弃的凄苦命运。此皆“言内”之“意外”,十分含蓄,耐人寻味。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6 5.4 语用 言语行为 “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或行为者自身产生某种效力的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言语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事、物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 言语行为可分为三个环节: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言语行为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很多时候,言语行为就是指言外行为。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阐述、命令、请求、询问、感谢、道歉、祝愿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都是通过不同的句型结合说话时的语境体现出来的、一般语言中由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等句型,表达的是说话者的语气,从言语行为的角度来看,表现了最基本的言语行为类型。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7 5.4 语用 直接言语行为通常为字面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间接言语行为是非字面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这两方面的意义都是听话者所能把握的,但后者为言语的真正目的。 间接言语行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符合会话中的礼貌原则,使说话者语气更委婉,从而维系听话者和说话者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存在离不开说话者的运用。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28 思考与练习 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各具有哪些特点? 2、词义有哪几个重要的特性?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词义的模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既然词义具有模糊性,我们为什么又能利用它来表达思想感情达到交际的目的呢? 4、举例说明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5、词义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6、举例解释下列术语:理性意义、本义、派生义、中心意义 语言学概要 Linguistics outline


Download ppt "第五章 词义和语用 【课程内容】 5.1 词汇和词义 5.2 词义的各种关系 5.3 句义 5.4 语用 【重点、难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