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胆石病的基本认识 周玉坤 上海解放军第455医院 肝胆外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胆石病的基本认识 周玉坤 上海解放军第455医院 肝胆外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胆石病的基本认识 周玉坤 上海解放军第455医院 肝胆外科
胆石病的基本认识 周玉坤 上海解放军第455医院 肝胆外科

2 科室介绍 解放军第455医院肝胆外科是上海市胆道外科重点学科。 学科拥有高职称专家8名,博士及硕士学历6名。
学科拥有两个病区,100张病床,年开展手术2000多例。 学科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开展复杂肝胆管结石手术、开展肝脏肿瘤、胰腺肿瘤及胆道肿瘤手术。 开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手术。

3 胆石病的流行病学 我国成年人胆石病的发病率约占8%。
其中80%为胆囊结石,9.8%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6.1%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4.1%为肝内胆管结石。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年龄的增长,胆囊结石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4 胆石分类

5 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胆道系统具有分泌、贮存、浓缩与 输送胆汁的功能,对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胆汁的分泌成分和功能:成人每
日由分泌胆汁约800~1200ml。胆汁主 要由肝细胞分泌,胆汁中97%是水,其 他成分主要有胆汁酸与胆盐、胆固醇、 胆色素、脂肪酸等。

6 胆汁主要生理功能: ①乳化脂肪,促使脂肪、胆固醇和 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②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 和内毒素形成的作用;
③刺激肠蠕动; ④中和胃酸等。

7 胆囊、胆管的生理功能 胆囊的生理功能: (1)浓缩储存胆汁 (2)排出胆汁 (3)分泌功能 胆管的主要生理功能:
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毛细胆管在调节胆汁流量和成分方面起关键作用。

8 特殊检查

9 1.超声检查 B型超声(B超)检查图像清晰, 分辨率高,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 经济而准确的检查方法,现已用作诊断 胆道疾病的首选方法。

10 慢 性 胆 囊 炎

11 胆 囊 内 结 石

12 胆总管 结 石

13 2.放射学检查 (1)腹部平片 (2)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4)CT、MRI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 (5)术中及术后胆管造影

14 腹 部 平 片

15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16 CT

17 CT

18 MRCP

19 术后胆管造影

20 术后胆管造影

21 3.胆道镜检查 (1)术中胆道镜检查 (2)术后胆道镜检查

22 二、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 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 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 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 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 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

23 (一)临床表现 有症状型胆囊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 为; (1)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大多数病人仅在进食后,特别是进 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 痛不适、饱胀、伴暖气、呃逆等,常被 误诊为“胃病”。

24 (2)典型表现:胆绞痛 当饱食、进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 或睡眠时体位改变,结石移位并嵌顿于 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胆汁受阻 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发生绞 痛。 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 发性,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恶 心、呕吐。

25 (3)Mirizzi综合征: 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相颈部 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 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 炎及梗阻性黄疸,称Mirizzi综合征。解 剖学变异,尤其是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 是发生本病的重要条件。

26 Mirizzi综合征

27 (4)胆囊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但未合并感染 时,胆囊中的胆色素被胆囊粘膜吸收, 并分泌粘液性物质而致胆囊积液。胆囊 积存的液体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28 (5)其他: ①小的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并停 留于胆总管内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 ②进入胆总管的结石可通过Oddi括 约肌引起损伤嵌顿于壶腹部引起胰腺炎 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29 ③因结石压迫可致胆囊十二指肠 瘘,结石可经胆囊排至小肠引起肠梗 阻,称胆石性肠梗阻; ④结石及炎症的反复刺激可诱发 胆囊癌变。

30 (二)诊断 临床病史和体检可为诊断提供有 益线索,但确诊需依靠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即可确诊, 正确诊断率在96%以上,是首选方法。 CT、MRI虽也可显示胆囊结石, 但价格昂贵,不宜常规采用。

31 (三)治疗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 法,效果确切。 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 结石,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认为 不需立即行胆囊切除,只需观察和随诊, 但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32 ①结石直径超过2~3cm ,癌变危险较高; ②合并胆囊息肉样病变不能排除癌变者; ③合并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控制时; ④合并胆囊萎缩,钙化或瓷化胆囊; ⑤工作环境特殊者,如飞行员、海员、野外 工作者。

33 胆石病的微创手术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3.保胆取石术 4.纤维胆道镜技术 5.纤维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

34 对于年老,有严重心血管疾患等不 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可考虑溶石疗法。 鹅脱氧胆酸和熊脱氧胆酸(优思氟)对胆固醇结石有一定效果,但此药物有肝毒性,反应大.服药时长,价格昂贵,且停药后结石易复发,目前尚无理想溶石药物。

35 三、肝外胆管结石 (一)概述 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下端;肝内胆管结石可广泛分布于两叶肝内胆管,或局限于某叶胆管,其中以左外叶和右后叶多见。

36 (二)病理 ①胆管梗阻 ②继发感染 ③梗阻并感染 ④胆石嵌顿于胆总管壶腹部时可引起胰腺的急性和(或)慢性炎症,称胆源性胰腺炎。

37 (三)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Charcot三联症, 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1.腹痛 发生在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多为绞 痛,呈阵发性发作,或为持续性疼痛阵 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 心、呕吐。

38 3.黄疸 (四)体格检查: 剑突下和右上腹部可仅有深压痛。 感染严重可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 腹膜刺激征象,并可出现肝区叩痛。胆
2.寒战高热 3.黄疸 (四)体格检查: 剑突下和右上腹部可仅有深压痛。 感染严重可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 腹膜刺激征象,并可出现肝区叩痛。胆 囊可肿大被触及,有触痛。

39 (五)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 清胆红素值及一分钟胆红素比值升高, 血清转氨酶和(或)碱性磷酸酶升高; 尿中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 粪中尿胆原减少。

40 B超检查可发现胆管内结石及胆管扩 张影像。PTC及ERCP可提供结石的部 位、数量、大小,以及胆管梗阻的部位 和程度。 一般首选B超检查,必要时可加行 ERCP或MRCP。 CT一般只在上述检查结果有疑问或 不成功时才考虑使用。

41 胆管结石超声波检查所见

42 (七)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现仍以手术治疗为 主。手术治疗的原则是: ①术中尽可能取尽结石; ②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 病灶; ③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预防胆 石再发。

43 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 2. 胆肠吻合术 常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3. Oddi括约肌成形术; 4. 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44 第四节 胆道感染

45 胆道感染临床常见,按发病部位分 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按发病急缓和病程 经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关系。 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 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 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 和促发因素。

46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 性和(或)细菌性炎症,约95%的病人 合并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 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非结 石性胆囊炎。

47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一)病因: ①胆囊管梗阻 ②细菌感染 (二)病理: 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③坏疽性胆囊炎

48 (三)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作前曾有胆囊疾病的表 现。 急性发作的典型过程表现为突发右 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油腻食 物后,或在夜间发作。疼痛常放射至右 肩部、肩胛部和背部。伴恶心呕吐、厌 食等。

49 (四)体格检查: 右上腹可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 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阳 性。有的病人可扪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 囊。 如胆囊病变发展较慢,大网膜可粘 连包裹胆囊,形成边界不清、固定的压 痛性包块;如病变发展快,胆囊发生坏 死、穿孔,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50 (五)辅助检查: 85%的病人有轻度白细胞升高(1.2~1.5)xl09/L。血清转氨酶升高 AKP升高较常见,1/2病人有血清胆红 素升高,1/3病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 增厚甚至有“双边”征,以及胆囊内结石 光团,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的准 确率为65%~90%。

51 (七)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终治疗是手 术治疗。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应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非手术疗法 1)包括禁食、输液、纠正水、电 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

52 2)全身支持疗法; 3)选用对革兰阴性、阳性细菌及厌 氧菌均有作用的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4)使用维生素K、解痉止痛等对症 处理。

53 2、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的选择:急诊手术: ①发病在48~72小时以内者; ②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恶化者; ③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 (2)手术方法的选择: 方法有胆囊切除术、胆囊造口术和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术

54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有明 显的急性炎症而其内无结石存在。 (一)病因: 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多种因素所 致。本病易发生在严重创伤、烧伤或手 术后;也易在危重病人中发生;长时间 的TPN易并发本病。

55 (二)病理: 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同,但胆囊 坏死相穿孔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本病 的固有特征或延误诊断和治疗有关。

56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 但疼痛等症状体征常为原发疾病、手术 后疼痛或使用镇痛剂所掩盖,因而极易 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

57 凡急危病人,严重创伤、手术后及 较长时间使用TPN的病人,出现右上腹 疼痛,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本病。 若右上腹有压痛及腹膜刺激征,或 扪及肿大胆囊时,有助于早期诊断。 B超、核素肝胆系统扫描及CT检查 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58 (四)治疗: 本病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治疗, 根据病人情况选用胆囊切除或胆囊造口 术。对病情严重难以耐受手术的病人可 采用经皮胆囊穿刺造口引流手术。对于 病情较轻者,可在严密观察下施行积极 的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恶比,及时改 行手术治疗。

59 小结 急性胆囊炎常在进油腻食物后发病临床 表现以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向右肩及右背部 放射及伴恶心呕吐为特点。查体右上腹部有
压痛和肌紧张,Murthy征阳性。超声示胆囊 增大、壁厚,可见胆囊结石影。应与胃十二 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 肝脓肿,结肠肝曲癌或憩室穿孔,以及右侧 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鉴别。原则上应 手术治疗。 小结

60 二、慢性胆囊炎 (一)病因病理: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 果,约70%~95%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由 于炎症、结石等的反复刺激,胆囊壁有不同 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囊壁 增厚,与周围组织粘连。病变严重者,胆囊 壁瘢痕形成,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甚至 胆囊仅有拇指头大小,与肝床紧贴,完全失 去功能。

61 (二)临床表现: 常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 尔后有厌油脂食、腹胀、暖气等消化道 症状,出现右上腹部和肩背部隐痛,但 较少有畏寒、高热和黄疸。体格检查时 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和不适感, urphy征可呈阳性。

6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缩小,胆囊壁 增厚、排空功能减退或消失。 口服胆囊造影表现为胆囊显影淡薄 或不显影,收缩功能减低。如双剂量法 胆囊造影仍不显影,则可明确诊断。 须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鉴别。

63 (四)治疗: 对伴有胆石者均应行胆囊切除术; 对未伴结石、症状较轻、影像学检查显 示胆囊无明显萎缩并具有一定功能者, 手术治疗应慎重,特别是年轻女性病人 可先行消炎利胆及制酸等非手术治疗。

64 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胆管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胆道 系统的急性炎症,大多在胆道梗阻的基 础上发生。如胆道梗阻未能解除,感染 未被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发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严重类 型称为重症胆管炎(ACST)。

65 (一)病因: 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最 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次之为胆道蛔虫 和胆管狭窄,胆管、壶腹部肿瘤,原发 性硬化性胆管炎,胆肠吻合术后,经T 管造影或PTC术后亦可引起。

66 (二)病理: 基本病理改变是胆管完全性梗阻和胆管 内化脓性感染; 梗阻部位可在肝外和(或)肝内胆管。 胆道梗阻后,胆管内压升高,梗阻以上胆管 扩张,管壁增厚,胆管粘膜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粘膜上皮糜烂脱落,形成溃疡。 肝充血肿大,光镜下见肝细胞肿胀、变 性,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胆小管内胆汁淤 积。

67 (三)临床表现: 病人以往多有胆道疾病发作史和胆 道手术史。本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 除具有一般胆道感染的Charcot三联症 (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可出 现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表现,即 Reynolds五联征。

68 起病初期即出现畏寒发热,严重时 明显寒战,体温持续升高,腹痛,绝大 多数病人可出现较明显黄疸; 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神情淡漠 嗜唾、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合并休克时也可表现为躁动、瞻妄 等。

69 病人体温常持续升高达39~40℃或 更高。脉搏快而弱,达120次/分以上; 血压降低。呈急性重病容,神志改变, 可出现皮下淤斑或全身青紫,发绀。 剑突下及右上腹部有不同范围和不 同程度的压痛或腹膜刺激征;可有肝肿 大及肝区叩痛;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70 (四)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多>20x109/L, 中性粒细胞升高,胞浆内可出现中毒颗 粒。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 长、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肾功能受 损,低氧血症,失水、酸中毒、电解质 紊乱较常见。

71 影像学检查以B超最为实用,可在 床旁进行,能及时了解胆道梗阻的部位 和病变性质,以及肝内外胆管扩张等情 况,对诊断很有帮助,病人情况允许, 可行MRCP、CT检查。

72 (五)诊断: 结合临床典型的五联征表现、实验 室及影像检查常可做出诊断。 对于不具备典型五联征者,当其体 温持续在39℃以上,脉搏>120次/分 白细胞>20×109/L,血小板降低时,即 应考虑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73 (六)治疗: 原则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 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 1.非手术治疗 ①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74 ③恢复血容量,改善和保证组织器 官的良好灌流和氧供:包括纠正休克,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必要时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通气功能,纠 正低氧血症等,以改善和维持各主要脏 器功能。 ④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支持治疗 吸氧等,置管减压引流 , PTCD等。

75 2.手术治疗 首要目的在于抢救病人生命,手术 应力求简单、实用、解决问题。通常采 用的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76 谢 谢!!


Download ppt "胆石病的基本认识 周玉坤 上海解放军第455医院 肝胆外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