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课时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课时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课时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2 典例赏析 例 1 (2011年四川第24题)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3 品质由成本堆积反映了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一定要反映价值,B符合题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一定要在每时每刻都等于价值,A错误;在每个交换点上,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从较长时期看,价格仍等于价值,C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D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解析 【答案】 B

4 典例赏析 例 2 (2011年广东第24题)下图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5 从图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时,价格和需求量都是变小了,说明这个品牌的奶粉遇到消费者一定的抵制。选项D可能性最大。A项中该奶粉生产商供给减少,一般价格是上涨的,不符合图的变化情况。B项中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与之关系也不大。C项中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由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需求量和价格应该都是上升的。 解析 【答案】 D

6 典例赏析 例 3 (2011年江苏第7题)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A.属于公共物品 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7 提供的免费产品和服务已经转嫁到相关商品和服务上了,表面上是免费的,其实是通过其他方式已经付费了。
解析 【答案】 B

8 典例赏析 例 4 (2011年山东第18题)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9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随之降低,需求量增大。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求量增大,二者没有直接关系,①排除;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随之降低,②正确。商品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大,③正确;随着价值量的减小商品价格降低,④正确。 解析 【答案】 D

10 考法指导 计算型选择题 一、题型特点 政治试题中的计算与单纯的数学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学生把握相关学科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常见命题角度多与经济学有关,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大致可归结为两种:第一种是显性计算题,即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常考的知识点有:商品交换价值、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股票价格、储蓄存款(债券)利息、汇率、经济效益、国民收入、个人所得税、银行利润、恩格尔系数。

11 解答显性计算题的关键是记住课本上关于这些知识的相关公式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种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对于隐性计算题,主要是理解其含义,如GNP与GDP、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等。

12 二、解题对策 对这类计算,同学们首先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其次要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遇变不惊。平时学习过程中不妨对一些涉及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分析各类与计算有关的基本原理及解题方法。历年高考中经常考查考生理论掌握情况,大多是一些经济问题,要求考生做到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的统一。有的计算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有的需通过提供的材料推算,有的只需进行读图估算,有的要求是概数,有的则要求是确数,但这些计算都不困难,基本是简单的算术或一些代数,只要认真审题,就不难解答。 

13 三、考题印证 对这类计算,同学们首先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其次要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遇变不惊。平时学习过程中不妨对一些涉及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分析各类与计算有关的基本原理及解题方法。历年高考中经常考查考生理论掌握情况,大多是一些经济问题,要求考生做到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的统一。有的计算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有的需通过提供的材料推算,有的只需进行读图估算,有的要求是概数,有的则要求是确数,但这些计算都不困难,基本是简单的算术或一些代数,只要认真审题,就不难解答。 

14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2题)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15 该行业2011年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1+20%)=110(元);该企业2011年的产量为:10×(1+10%)=11(万);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110=1210(万元)。 解析 【答案】 C


Download ppt "第1课时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