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永遠的馬偕 國語第四課 補充教材
2
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但台灣人一般稱「馬偕博士」或「偕牧師」。
1844年3月21日馬偕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鎮的佐拉村,一個蘇格蘭移民的家庭裏。十歲,是他一生的轉折點,著名的宣教師賓威廉,那年他返回英國休假述職。經過佐拉村時,在當地教會報告他在廈門宣教的情形,當時做為小聽眾的馬偕深受感動,就決定一生也要做個宣教士,向中國傳福音。
3
飄洋過海到臺灣,並非馬偕原先的計劃,不過這一切既成的事,馬偕在其自述的記錄中說:「這好像有無形的繩,引我到這『美麗之島去』。」
馬偕故居
4
馬偕在淡水展開佈道工 作,有次他在一個小丘 上,看見十幾個小孩在 放牛,他一走近他們時, 牧童們都大叫:「外國 鬼,外國鬼!」,揮著 大笠帽在地上跑跳,然後避開。第二天馬偕又去找這些牧童。他們看見馬偕走近時又紛紛逃開,第三天馬偕才有機會開口向他們說話,他力求發音正確,他們驚訝說:「他懂我們的話哩!」這使他們大為高興。馬偕把握時機,即時拿出懷錶,要他們過來看,他們立即把他包圍起來,好奇的摸摸他的手背、鈕扣和衣服:從此牧童與馬偕變成了朋友,牧童們反而每天都期待馬偕來與他們一起玩。馬偕也每天和他們玩五、六個鐘頭,和他們聊天,把新聽到的字句都記下來。
5
淡水雖然是北部最初設立的教會,但 第一所禮拜堂的建立並非淡水,卻是 淡水河對岸的五股坑。一八七四年三 月十五日,有七個人在五股坑受洗成 為該會第一批正式會友,其中之一乃 陳火(陳榮輝),後來成為馬偕最忠誠門徒和親家。除這兩個教會之外,其餘地區也陸續建立:新港(後龍附近平埔教會)、和尚州(蘆州一八七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建)、三重埔(南港)、八里坌(一八七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建)、新店.雞籠(基隆)、大龍峒、後埔仔(新駐)、錫口(松山)、三角湧(三峽)、溪州、枋寮(中和),紅毛港(竹南)、崙仔頂(三角埔)、竹塹、金包里、暖暖、獅潭(苗栗)。
6
馬偕夫人俗名阿蔥,馬 偕訛其音改名「聰明」
馬偕來台的第六年(34歲),在淡水完成他的終身大事,並且娶了本地人,充分表示也對台灣的愛和認同。 馬偕的另一半名叫張聰明(原名阿蔥),是五股坑最初的女信徒陳塔嫂的孫女,幼小時給人做養女。陳塔嫂信主以後非常熱心,特別關心馬偕牧師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特別愛惜自己心愛的孫女,終於以錢贖回她,當她年齡十八歲時,陳塔嫂帶她到偕牧師處,說要將她嫁給偕牧師;一時使偕牧師很驚訝,覺得躊躕難決,經過一段時間考慮後,偕牧師終於同意這門婚事。 馬偕夫人俗名阿蔥,馬 偕訛其音改名「聰明」
7
張聰明女士為馬偕生了二女一男。
8
1880年馬偕在滬尾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除了可以醫治民眾,也有助於他的傳教工作。馬偕常常和助手在路邊幫人拔牙,曾在日記上記載他昨天拔了多少牙,今天又拔了多少牙,終其一生,馬偕總共為台灣人拔了超過兩萬一千顆牙,一手抱聖經一手拿鉗,成為他的標誌。
9
中法戰爭時,法軍進犯北台灣,驚慌的民眾仇視一切外國人及基督教,於是拆毀教會、挖掉基石,然而法軍猛烈轟炸淡水的結果,卻使偕醫館內外都擠滿受傷的士兵,馬偕因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還受到清朝政府的褒獎。之後又創建牛津學堂。二年後的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第一個供女子讀書的女學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不但學費全免,還補助交通費、提供吃住與衣著。但當時的漢人受到傳統禮教的約束,有錢人不希望家中女子拋頭露面;窮苦人家則不知受教育這件事,結果最捧場的卻是馬偕曾去傳教的宜蘭噶瑪蘭族。
10
1900年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回到淡水後因為罹患喉癌導至聲音沙啞,連牛津學堂開學,他都無法教課,後來喉嚨潰爛,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就趁家人和輪流看護的學生不注意,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把學生召集起來,吃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1901年6月2日,受病痛糾纏的馬偕病逝在家中,告別了他的傳教事業。其骨灰葬於今日淡江中學內。為了感念這位為台灣犧牲奉獻的牧師,至今噶瑪蘭族還有姓偕的族人存在。 馬偕與夫人張聰明墓園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