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解读 主讲:隋长海 鹤岗市第一中学体育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解读 主讲:隋长海 鹤岗市第一中学体育中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解读 主讲:隋长海 鹤岗市第一中学体育中心

2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FIBA篮球竞赛规则的主要精神,规则执行中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篮球运动竞赛裁判法

3

4 前言     篮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深入的发展。为使该项运动永远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并在持续的发展中得到统一和规范,国际篮联近年来不断地对规则进行了修改。2004年6月12日,国际篮联中央局会议又通过了对2004年规则的修改部分,并决定9月1日起在全世界正式执行。     新的规则已经由中国篮球协会翻译和审定。今后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及各类篮球裁判员晋级考试均按本规则执行。现代篮球,必须要有现代篮球裁判员。随着篮球运动的迅速发展,比赛的速度加快,对抗程度加强,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因此对篮球裁判员的要求了越来越高,他必须跑得快、看得清、立判果断、手势清楚,判断正确,裁判员在场上是执法官,他的一举一动、一声宣判,直接影响到比赛能否顺利进行,任何不规范或戏剧性的或表演性的动作都有损裁判员的执法形象,因此,一定要加强篮球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现代篮球裁判员。 篮球裁判员也是所有竞赛项目里最有激情,最能体现出自我风貌,风采的一项运动.篮球裁判也会赋予你越来越多的自信,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富.从一点认识到一个面.从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祝大家在这个选修课里学到真正的知识,早日成为国家一级裁判员.

5 一、比赛、球场与器材 规则之一 篮球比赛定义
1、篮球比赛——每场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每队的目标是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队获得控制球或得分。 2、本方/对方——被某队进攻的球篮是对方的球篮,由某队防守的球篮是本方的球篮。 3、球的运动——球可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但要受到规则有关条款的限制。 4、比赛的胜者——在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将是比赛的胜者。

6 规则之二 比赛场地和线条尺寸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应是一块长方形、平坦且无障碍物的坚实平面(图1)。
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比赛以及所有新建的比赛场地,其尺寸应是长28米、宽15米. 15m 28m 15cm 3.6m 5.8 m 球队席区域 球 队 席 2m 记录台 5m 6.25m 国际篮联的适当部门,如地区委员会或国家联合会,有权批准最小尺寸为长26米、宽14米的现有比赛场地。 图1 国际篮联正式比赛所用场地

7

8 记录台器材

9

10 规则之二 比赛场地和线条尺寸 天花板与照明 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的高度应至少是7米。
比赛地面要被均匀和充分地照亮。照明设备的安置不得妨碍队员和裁判员的视觉(比赛场地上的照明不得少于1500勒克斯)。 线 条 所有的线条应用相同的颜色(最好白色)画出,宽5厘米并清晰可见。 ① 端线和边线 ② 中线 ③ 罚球线、限制区和罚球区 ④ 中圈 ⑤ 3分投篮区域 ⑥ 球队席区域

11 罚球线、限制区和罚球区 罚球线:应画成与每条端线平行,从端线内沿到它的最外沿应有5.80米,其长度为3.60米。它的中点应落在连接两条端线中点的假想线上。 限制区:是在球场上标出的地面区域,它由端线、罚球线和两条起自端线(画线的外沿距离端线中点3米)终于罚球线外沿的线所限定。除端线外,这些线都是限制区的一部分。可以在限制区里面着色,但必须与中圈内的颜色相同。 □罚球区: 90° 6.00m 5.80m 175cm 85cm 1.2m 中立区域 10cm 1.80m 图二 罚球区平面图

12 3分投篮区域 某队的3分投篮区域是指除对方球篮附近被下述条件限制出的区域之外的整个赛场地区。这些条件包括:
从端线引出两条平行线,分别距对方球篮的中心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6.25米。该交点距端线内沿中点的距离为1.575米。 3分线不是3分投篮区域的部分 比赛方向 3分投篮区域 2分投篮区域 对方的球篮 以上述规定的同一点为圆心,画半径为6.25米(量到圆弧外沿)的半圆与两平行线相交。 图三 两分/三分投篮区域

13 球队席区域应标在记录台同侧的场外,并按下述要求:
每个区域分别由一条从端线向外延伸至少长2米的线和另一条离中线5米且与边线成直角并至少长2米的线所限定。 15m 28m 15cm 3.6m 5.8 m 球队席区域 球 队 席 2m 记 录 台 5m 6.25m 图一国际正是比赛场地

14 规则之三 ------- 器 材 1、篮板和篮板支撑 ①篮板要用整块适宜的透明材料(最好具有适当韧度的安全玻璃)建造。
②篮板的尺寸应是横宽l.80米,竖高l.05米。 ③篮板上的所有线条应按下述要求画出:△如果篮板是透明的,用白色。△在所有其它的情况中用黑色。△宽度5厘米。 ④篮板的前面须平整且按下图(图5)所示标出: ⑤篮板上的包扎物应按下图(图6)所示: 15cm 1.05 m 1.80 m 59 cm 45 cm 圈顶水平面 图5 正规的篮板标置 2 cm 5cn 2 cn A 截面 35 cm 图6篮板包扎

15 篮板和篮板支撑 篮板要按下述要求牢固地安置(图七): 在球场两端,与地面成直角,平行于端线。
篮板前面的中央垂直线延伸至地面,与地面的接触点落在与端线成直角的假想线上,此点距离端线内沿中点1.2米。 最小30cm 最大50cm 比赛和24秒记时钟 2.90 m 3.05 m 包扎物至少5cm 1.20m 至少2.00m 包扎物 至少2.10 m 图七正规的篮球支架 最小40cm 最大45cm 45cm 1.05 m 15cm

16 篮板和篮板支撑 篮板支撑应按下述要求(图7):
篮板支撑构架(包括包扎物)的前面应距端线外沿至少2米。构架与背景相比应颜色鲜明,以便它对队员是清晰可见的。 篮板支撑应与地板固结致使它不能移动。 篮板后的任何篮板支撑应在其下表面给予包扎,从板面起包扎距离为 1.20米。包扎物的最小厚度应为5厘米,并且密度应和在篮板上包扎物的相同。 所有篮板支撑构架必须有一个在面向球场的表面上被完全包扎的基座,其包扎高度从地面起最少2.l5米。包扎物的最小厚度应为10厘米。 包扎物应被制造成可防止肢体部位被夹住。

17 2、篮 圈 球篮应由篮圈和篮网组成。 ① 篮圈应按下列要求制造:: 材料应是实心钢材,内径45厘米,漆成橙色。
2、篮 圈 45cm 15cm 最小1.6厘米 最大2.0厘米 球篮应由篮圈和篮网组成。 ① 篮圈应按下列要求制造:: 材料应是实心钢材,内径45厘米,漆成橙色。 圈材直径最小是1.6厘米,最大 为 2.0厘米,在其下沿设有为系篮网的附加系统,以防止手指被夹住。 篮网应系在每一篮圈的12个(围绕篮圈)等距离的位置上,连接篮网的器件不应有任何尖棱或容得手指进入的空隙。 篮圈应固定在支撑篮板的构架上,这样,任何作用在篮圈上的力不能被传递到篮板上。因此,在篮圈、固结件和篮板(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之间不应有直接的接触。然而,空隙要足够的小,以防止手指进入。

18 每一篮圈的顶沿应位于水平,距地面3.05米,与篮板的两条竖边等距离。
从篮板面到篮圈内沿的最近点是15厘米。 可以使用抗压篮圈。 45cm 15cm 最小1.6厘米 最大2.0厘米

19 ③ 篮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篮网应是白色的细绳悬挂在篮圈上,并制作成当球穿过球篮时有短暂的停留。网长不短于40厘米,不长于45厘米。
45cm 15cm 最小1.6厘米 最大2.0厘米 ——球被篮网托住或回弹出篮网。 篮网的上半部应是半硬的,以防止: 为系在篮圈上,每一篮网要有12个小环。 篮网应是白色的细绳悬挂在篮圈上,并制作成当球穿过球篮时有短暂的停留。网长不短于40厘米,不长于45厘米。 ——篮网反弹上去穿过篮圈可能形成障物。 ③ 篮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12个小环 40cm到45cm

20 3、篮 球 ①球应是圆形的,为认可的单纯的橙色并带有8瓣按惯例成型的镶片和黑色的接缝。 ②外壳应是皮革,合成皮革,橡胶或合成物质制成。
3、篮 球 ①球应是圆形的,为认可的单纯的橙色并带有8瓣按惯例成型的镶片和黑色的接缝。 ②外壳应是皮革,合成皮革,橡胶或合成物质制成。 从1.80m高度下落 ③充气后使球从大约l.80米的高度(从球的底部量起)落到球场的地面上,反弹起来的高度在1.20米至1.40米之间(从球的顶部量起)。 ④球的接缝的宽度不得超过0.635厘米。 反弹高度1.2m—1.4m

21 ⑤ 球的圆周不得小于74.9厘米,不得大于78厘米(7号)。重量不得少于567克,不得多于650克。
⑥ 主队应提供至少两个按照上述规格的并使用过的球。主裁判员是确定球是否合乎标准的唯一鉴定人。如果经鉴定,两球均不适宜作为比赛用球,主裁判员可以选择客队提供的球或从两队做赛前准备活动的用球中选择一个。

22 篮球世锦赛用球

23 4、专用器材 主队应提供下列专用器材供裁判员及记录台人员使用:
① 比赛计时钟 ② 24秒钟装置 ③两个信号 ④ 记录板 ⑤ 记录表 ⑥队员犯规标志牌 ⑦ 全队犯规标志 ⑧交替拥有指示器箭号 ⑨ 比赛用球 ⑩暂停计时用秒表 ① 比赛计时钟和计秒: a.比赛计时钟为比赛的各节计时和在比赛各节间的休息时使用,并且放置在让与比赛有关的包括观众在内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的地方。 b.应使用一个适宜的可见装置(不是比赛计时钟)或计秒表作为暂停计时。

24 c.如果主比赛计时钟放置在比赛场地中央的上方,那么在比赛场地两端足够高的地方各设一个同步的副比赛计时钟,要让与比赛有关的包括观众在内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每一个副比赛计时钟应指示剩余的比赛时间。
② 24秒钟装置 a. 24秒钟装置要有一个控制单元去操纵该装置以及符合下述规格的显示单元: 数字倒计数型,用秒指示时间。 两队都不控制球时,装置上不显示。 具有能停止并在重新开始时能继续倒计时的能力。 b. 显示单元应按以下方式设置:

25 两个显示单元应分别架设在每块篮板的上方且位于篮板后面。距离在30至50厘米之间(图6和图9-A),或
4个显示单元应分别设置在球场4个角落的地面上,在每条端线的后面2处(图9—B),或 两个显示单元设置在地面上,处于斜对角位置。记录台左侧的显示单元应设置在到那里最近的角落。两个单元均应在每条端线后2米并距边线延长部分2米(图9-C)。 B C 记 录 台 2 m A 图9 24秒钟装置显示单元的设置

26 ③ 信 号 至少要有两种独立的声响信号。能发出显然不同的和非常响亮的声响:
一种是为计时员和记录员所用。对于计时员,该信号在指示一节或决胜期比赛时间终了时应自动地发出声响。对于记录员和计时员,当已请求了暂停、替换等,暂停开始后过去了50秒钟或有可纠正的失误的情况要引起裁判员的注意,在适当时候要手动操纵信号发出声响。 一种是为24秒钟计时员所用,在指示24秒钟周期结束时应自动地发出声响。

27 ④ 记录板 记录板应让与比赛有关的包括观众在内的每一个人清楚地看到。记录板至少应显示:*比赛时间。*比分。*现时的节数。*要登记的暂停次数。 两块大记录板(图11),球场每端各一块。放置在比赛场地中央上方的记录板(呈立方体) 09 :52 1 0 2 1 0 0 4 5 6 12 11 20 2 8 17 4 MEIER.J. 5 JONES.M. 6 SMITH.E. 7 FRANK.Y. 8 NANCE.L. 9 KINGH.J. 10 JKHGM.k. 11 RUSHG.S. 13JIMINE.M. 14SANCH.E. 15MANOS.K. 4 HUE.S. 6 HASSA.Y. 7 MOUSA.M 9 CHEN.Z. 10 WANG.L. 11 LEE.B. 12 KIM.T. 13 HUBER.R. 14 DAVID.M. 15 16 9 21 图11 国际篮联主要正式比赛所用的记录板

28 二 比赛通则 比赛开始、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 比赛开始: △在第一节的开始,采用中圈跳球,当球在跳球中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
二 比赛通则 比赛开始、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 比赛开始: △在第一节的开始,采用中圈跳球,当球在跳球中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 △在所有其它节的开始,当球在掷球入界中触及一名场上队员或被场上队员合法触及时。 比赛时间 △比赛应4节组成,每节10钟。 △在第1节和第2节(上半时)之间,在第3节和第4节(下半时)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比赛休息期间。 △半时的比赛休息期间应为15分钟。

29 比赛开始、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 比分相等和决胜期 △在第4节比赛时间终了时比分相等,为了打破
平局,需要一个或多个5分钟的决胜期来继续比 赛。 △在所有的决胜期,球队应向第4节中相同的球 篮继续比赛。每一决胜期的任何时间准予一次要 登记的暂停。全队犯规次数是第4节的继续。

30 典型规则之七 球的状态(活球、死球) 球的状态:比赛中球可以是活球或死球。 球成活球: △跳球中,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击时。
△罚球中,罚球队员可以处理球时。 △掷球入界时,掷球入界队员可以处理球时。 球成死球: △任何投篮或罚球中篮时。 △球是活球,裁判员鸣哨时。 △在一次罚球中球明显不会进入球篮,且该次罚球后接着有:

31 典型规则之七 球的状态(活球、死球) ——另一(多次)罚球时。 ——进一步的罚则(罚球和/或掷球入界)时。 △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以结束每节时。
△某队控制球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 △投篮中飞行的球在下述情况后被任一队的队员触及时: ——裁判员鸣哨。 ——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以结束每节。 ——24秒钟装置信号响。

32 典型规则之七 球的状态(活球、死球) 下列情况,球不成死球如中篮算得分: △投篮的球在飞行,并且: ——裁判员鸣哨。
——比赛计时钟信号响以结束每节。 ——24秒钟装置信号响。 △罚球的球在飞行,裁判员因除罚球队员之外的任何改正违犯而鸣哨时。 △对方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并控制着球时,一名队员对任何对方队员犯规,,并且他以连续运动完成犯规发生前已开始的投篮。

33 典型规则之八 —— 要登记的暂停 定 义:球队的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请求中断比赛即是要登记的暂停。 A.每次要登记的暂停应持续1分钟。
典型规则之八 —— 要登记的暂停 定  义:球队的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请求中断比赛即是要登记的暂停。 规 定: A.每次要登记的暂停应持续1分钟。 B.一次暂停机会开始,当: △球成死球且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 犯规或违例已结束了和记录台的联系时。 △如果投篮得分时,对于非得分队。

34 典型规则之八 要登记的暂停 暂停程序: A. 只有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有权请求要登记的暂停。他应与记录员建立视觉或亲自到记录员处清楚
地要求暂停,并用手做出适当的常规手势。 B. 一旦暂停机会开始,记录员应通过发出他的信号,向裁判员指明提出了要登记的暂停请求。 C. 当裁判员鸣哨并给出暂停信号时,暂停开始。 D. 当在判员鸣哨并招呼球队回到球场上时,暂停结束。

35 典型规则之八 要登记的暂停 C. 一次暂停机会结束: 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队员可以处理球时。 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D. 在第一半时任何时间每队可准予2次要登记的暂 停;第二半时节任何时间可准予3次要登记的暂停, 每一决胜期的任何时间可准予1次要登记的暂停。 E. 未用完的次要登记的暂停不得遗留给下一个半 时或决胜期。

36 典型规则之八 要登记的暂停 规 定: F. 除了对方队员投篮得分并且没有宣判犯规后准予的暂停外,应给首先提出暂停的教练员的队登记暂停。
规 定: F. 除了对方队员投篮得分并且没有宣判犯规后准予的暂停外,应给首先提出暂停的教练员的队登记暂停。 G. 一次要登记的暂停只可在记录员发出该次暂停请求的信号之前被撤销。 H. 在暂停期间,队员们可以离开比赛场地并坐在球队席上,被允许在球队席内的人员可以进入球场,只要他们留在他们球队席的附近。

37 典型规则之八 要登记的暂停 4. 暂停限制 A.由一个犯规罚则带来的罚球或多次罚球之间或 之后不允许要登记的暂停,直到已出现一个比赛
的钟表运行片段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 例 外: 在多次罚球之间宣判了犯规。这种情况下,多 次罚球应完成,在新的犯规罚则执行前准予暂停。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 前宣判了一起犯规。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新的犯 规罚则之成准予暂停。

38 典型规则之八 要登记的暂停 4. 暂停限制 A.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违例,在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掷球入界之前准予暂停。 B. 在第4节的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在一次投篮成功后比赛计时钟停止时,得分的球队不应被准予一次要登记的暂停,除非裁判员已中断了比赛。 C. 没有用过的暂停不可带入下一节或决胜期内。

39 典型规则之九 替 换 定 义:替补队员请求中断比赛是替换 规 定: 1.在替换机会期间球队可以替换队员。 2.一次替换机会开始与结束:
替 换 定 义:替补队员请求中断比赛是替换 规 定: 1.在替换机会期间球队可以替换队员。 2.一次替换机会开始与结束: △一次替换机会开始: A. 球成死球且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报 告犯规或违例已结束了和记录台的联系时。 C.在第4节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 内,投篮得分时,对于非得分队。

40 规 定 △一次替换机会结束: A. 第1次或仅有的一次的罚球队员可处理球 时。 B.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典型规则之八 替 换 规 定 △一次替换机会结束: A. 第1次或仅有的一次的罚球队员可处理球 时。 B.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

41 替 换 典型规则之八 规 定 3.队员已成为替补队员和替换的队员成为队员,分 别不能重新进入比赛或离开比赛,直到一个比赛
替 换 规 定 3.队员已成为替补队员和替换的队员成为队员,分 别不能重新进入比赛或离开比赛,直到一个比赛 的钟表运行片段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 △ 例 外: A. 某队已被减缩到少于5名队员。 B. 涉及到纠正失误的队员已被合法地替换后坐在 球队席上。 C.受伤、接受治疗的队员或正在流血的队员在暂 停期间恢复了。

42 替 换 典型规则之八 替换限制: 1.由一个犯规罚则带来的罚球或多次罚球之间或 之后,直到已出现一个比赛的钟表运行片段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
替 换 替换限制: 1.由一个犯规罚则带来的罚球或多次罚球之间或 之后,直到已出现一个比赛的钟表运行片段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 例 外: A.在多次罚球之间宣判了犯规。这种情况下,多次罚球应完成,在新的犯规罚则执行前允许替换。 B.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犯规。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新的犯规罚则之前允许替换。

43 典型规则之八 替换限制 C.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违例,在执行掷球入界之前允许替换。 2.在第4节的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在一次投篮成功后比赛计时钟停止时,不准予得分队替换,除非裁判员已中断了比赛或非得分队已被准予了替换。

44 替 换 典型规则之八 罚球队员可以替换: 罚球的队员被替换,只要: A.在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替换机会结束之前请求了替换。
替 换 罚球队员可以替换: 罚球的队员被替换,只要: A.在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替换机会结束之前请求了替换。 B.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球成死球。 罚球队员必须被替换: A.他受伤了。 B.他已发生第5次犯规。 C.他已被取消比赛资格。

45 三、违例 一、违例及其罚则 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裁判员判定违例基本原则 1.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2.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 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3.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 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 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46 违例判罚罚则: 发生违例的队失去球权,由对方在最靠近违例的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如果球进入球篮但投中无效,随之而来的掷界外球应在罚球线延长线界外处。 裁判员宣判程序: 鸣笛并做停表手势 违例手势 新的进攻方向。

47 二、几种典型违例 1. 非法运球(两次运球) 运球定义: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技术。
运球结束:当队员双手同时触及球或允许球在一手或双手中停留时即运球结束。 漏 接 球:队员偶然地失掉球,随后在场上恢复控制活球,被认为是漏接球。 规 定:在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他在球场上已失去了对活球的控制以后,由于:△投篮 △被对方队员触及 △传球或漏接,然后触及了另一队员或被另一队员触及。

48 典型规则之二 球回后场 定 义:某队前场控制球活球,该队的队员
定  义:某队前场控制球活球,该队的队员 不得使球回后场。如果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前场接触了球而使球进入后场,该队的队员在后场又首先接触了球,既为球回后场违例。(球回后场由追踪裁判判罚) 必备条件 :A、控制球队在前场控球(控球队才能出现球回后场);B、必须是控制球队使球从前场进入后场;C、必须是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触球。

49 典型规则之二 球回后场 球回后场违例的几种情况: A.队员从前场跳起,在空中直接从中圈跳球中获得控制球,并一脚或双脚落回后场;
B.队员在前场跳起于空中获球后落在后场; C.队员从后场起跳,在空中接住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时(后落在前、后场); D.队员骑跨中线,静立或跳起时接前场来球时; E.队员骑跨中线运球或同队队员骑跨中线相互传球时; F.队员骑跨中线或有一脚踩在中线上静立时接后场同伴传来球后,抬起在前场的脚时。

50 典型规则之二 球回后场 下列情况符合规则精神: A. 被防守队员断回后场的球,可以被双方任一球队重新获得;
B. 运球队员在中线附近由后场向前场做后转身运球,即使身体接触了前场地面但球运在后场地面上,继续向前运球; C. 在前场投篮出手后球弹回后场;D.某队前场 封堵或封堵对方球,球碰到封堵、封堵者手、身体弹回后场,在后场先拿到球。

51 典型违例之三 球出界与掷界外球违例 球出界定义:当球触及界外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界线上或界线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篮板的支柱或背面时即为球出界。 下列情况为球出界: 1. 在界外的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 2. 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 3. 篮板支撑架、篮板背面或篮板上方和/或篮板后面的任何物体。

52 典型违例之三 —— 掷界外球违例 掷界外球下列情况违例: A.球离手的时间超过5s; B.球离手前或离手时脚踏场地;
典型违例之三 —— 掷界外球违例 掷界外球下列情况违例: A.球离手的时间超过5s; B.球离手前或离手时脚踏场地; C.掷球时,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沿界线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 D.在球触及了另一队员前在场内触及球; E.掷界外球越过篮板传给场上另一队员; F.在球触及场内队员前又出界; G.掷球离手后球停留在篮圈支架上或进入球篮 

53 典型违例之四——时间类的违例 3秒违例:在比赛计时钟已经启动、某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不得停留超过连续3秒钟。
队员在限制区内停留接近3秒时,可允许他向篮下运球投篮。 连续投抢不受3秒规则限制。 队员准备离开限制区时或当处于限制区内的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且球正在离手或已离手时不算3秒违例。

54 典型违例之四——时间类的违例 5秒违例:罚球队员在裁判员递交球后5秒没有 投篮出手;掷界外球的队员在裁判员递交球后或
已将球放在他可处理球的地点后5秒没有将球掷 入场内;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在秒内没有传、 投、滚或运球时。 8秒违例:进攻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 没有在8秒内使球进入前场。 24秒违例: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一个活球 时,该队必须在24秒内完成投篮。必须满足下列 条件才构成一次投篮:

55 定 义:队员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 超出规则范围. 规 定: 在场上接住活球的队员确立中枢脚
典型违例之五 —— 带球走 定  义:队员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 超出规则范围. 规 定: 在场上接住活球的队员确立中枢脚

56 典型违例之五 —— 跳球交替拥有 定 义:交替拥有规则是以掷球入界而不是以跳球来使球进入比赛的方法。 法 则:
典型违例之五 —— 跳球交替拥有 定  义:交替拥有规则是以掷球入界而不是以跳球来使球进入比赛的方法。 法 则: 在第一节开始的跳球后未在场上获得控制活球的队应首先开始交替拥有。 在所有跳球情况中,双方球队将交替在最靠近出现下一次跳球情况的地点掷球入界。 在任一节结束时对下一次交替拥有权的队应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的延长部分以掷球入界开始下一节. 当一名裁判员将球置于掷球入界队员可处理时,交替拥有程序开始。

57 典型违例之五——跳球交替拥有 法 则: 当传出的球触及一名界上队员时;掷球入界队发生违例时或掷球入界中活球停在球篮支架上结束。
法 则: 当传出的球触及一名界上队员时;掷球入界队发生违例时或掷球入界中活球停在球篮支架上结束。 应由指向对方球篮的交替拥有箭号来指明将判给交替拥有掷球入界的队。当交替拥有掷球入界结束时,箭号的方向立即反转。 某队在它交替拥有掷球入界中违例,使该队失掉执行交替拥有掷球入界。交替拥有箭号应立即反转. 在交替拥有掷球入界期间,任一球队犯规,不使掷球入界队失去交替拥有掷球入界。

58 四、犯规及罚则 1.定 义: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身体 接触和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2.犯规种类:侵人犯规;双方犯规;反体育道德
1.定 义: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身体 接触和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2.犯规种类:侵人犯规;双方犯规;反体育道德 的犯规;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技术犯规(队员技术犯规和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 人员的技术犯规);打架。 3.宣判程序:鸣笛并做停表手势~用手势表明犯 规队员的号码、犯规性质及罚则。

59 接 触 典型规则之十 定 义: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10名队员快速移动在一个有限的空 间内,身体接触不可避免。合理的身体接触是符合规则
接 触 定 义: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10名队员快速移动在一个有限的空 间内,身体接触不可避免。合理的身体接触是符合规则 精神的。 确定是否处罚这样的接触的基本原则: A.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B.运用“有利/无利”概念中的一致性;裁判员不应企图 靠不必要地打断比赛的流畅来处罚附带的身体接触,况 且这样的接触没有给有责任的队员利益。也未置他的对 方队员于不利。

60 典型规则之十 接 触 确定是否处罚这样的接触的基本原则: C.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接 触 确定是否处罚这样的接触的基本原则: C.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D.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61 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判罚的一般性原则 1.圆柱体原则 圆柱体原则定义为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队员占据一个假想的圆柱体内的空间。它包括该队员上面的空间,并受下列限定: A. 前面由手的双掌;B. 后面由臀部;C. 两侧由双臂和双腿的外侧。 (双手和双脚可以在躯干前面伸展,其肘部的双臂弯曲不超过双脚的位置,因此两前臂和双手要举起,他的双脚间的距离应与他的高度成比例。)

62 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判罚的一般性原则 2、垂直原则: A. 在篮球场上,每一队员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已经占据的任何场上的位置(圆柱体)。
B. 这个原则保护队员所占据的地面空间和当他在此空间内垂直跳起时的上方空间。 C. 一旦队员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并与已经建立了他自己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队员对此接触负责。

63 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判罚的一般性原则 2、垂直原则:
D .防守队员垂直地离开地面(在他的圆柱体内)或有双手和双臂伸展在上方并在他自己的圆柱体内,则不应判罚。 E .无论是在地面上或在空中的进攻队员不得用下列方式与处于合法防守位正的防守队员发生接触: □用他的手臂为他自己创造额外的空间(清除障碍)。 □在投篮时或刚投篮之后伸展他的双脚或双臂去造成接触。

64 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判罚的一般性原则 3. 合法的防守位置: A.双脚以正常跨立姿势着地;面对对手;两臂向 上伸直,两脚间的距离与身高成比例。
B.合法防守位置从地面到天花板垂直地在他(圆 柱体)上方伸展。他可将他的双臂和双手举过头 或垂直跳起,但是他必须在假想的圆柱体内使手 和臂保持垂直的姿势。

65 A.在防守控制(正持着或运着)球队员时,不必须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阻挡/撞人
规则对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的若干规定 1.防守控制球队员和不控制球的队员 A.在防守控制(正持着或运着)球队员时,不必须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阻挡/撞人 B.不控制球的队员和任何防守他的对手必须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66 规则对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的若干规定 2.腾空的队员: A.从场上某处跳起在空中的队员有权不受对方妨碍再落到原地点上。
B.他有权落在场的另一地点,只要落地点和起跳点至落地点之间的直通在起跳时尚未被对方队员占据。 C.队员已跳起在空中后,对方队员不得移动到他的路径上。 D.如果一名队员已跳起并落地,由于动量使其接触了在落地地点外已占据了一个合法防守位置的对方队员,则该起跳队员对此接触负责。 E.移动到腾空队员的身下并造成接触,通常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67 规则对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的若干规定 3.手 测: 4.合法掩护与非法掩护:
3.手 测: 当对手位于某队员的视野之外时,偶尔的用手触及对方队员未必是犯规。(限制移动自由/用力非法伸展 ) 4.合法掩护与非法掩护: 掩 护:试图延误或阻止一名没有球的对方队员到达希望到达的场地位置。 合法掩护:掩护对手的队员在掩护时发生接触是静止的(在他的圆柱体内),两脚着地未移动。 非法掩护:掩护对手的队员在移动中进行掩护并与被掩护的队员发生身体接触。

68 接 触 典 型 规 则之 十 处理身体接触的原则: A.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量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接 触 处理身体接触的原则: A.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量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B.每个队员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C.从背后来的身体接触不是正常的篮球比赛动作.在背后的队员通常要对身体接触负责(背后非法防守)。 D.发生了身体接触由造成身体接触的人负责。 E.根据队员的位置与球的关系去判断身体接触的性质

69 侵人犯规 典型规则之十一 1.定 义: 侵人犯规是队员犯规,含有与对方队员非法的接触,无论球是活球或是死球。 2.侵人犯规 一般形式:
1.定 义: 侵人犯规是队员犯规,含有与对方队员非法的接触,无论球是活球或是死球。 2.侵人犯规 一般形式: A.拉人; B.推人; D.撞人; G.阻挡; C.背后非法防守; E.非法掩护; F.非法用手。 3.罚 则: 在所有的情况中应对违犯者登记一次侵人犯规。此外:还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其它罚则。

70 侵人犯规法则 典型规则之十一 A.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C.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由非犯规的球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犯规的球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时,则应运用第41条(全队犯规:处罚)。 C.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投篮成功,应计得分并判给1次罚球。 □从2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应判给2次罚球,从3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应判给3次罚球。

71 典型规则之十二 双方犯规 1.定 义:双方犯规是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侵人犯规。 2.罚 则:
1.定 义:双方犯规是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侵人犯规。 2.罚 则: 给每一名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 如果某队已控制球或拥有球权,应将球判给该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球人界。 如果在大约同时投篮有效或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得分,应将球判给非得分队从端线掷球人界。 如果任一队都没有控制球也没有控球权,一次跳球情况发生。

72 典型规则之十三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1.定 义: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一名队员不是在规则的精神和意图的范围内合法地试图去直接抢球,发生的接触犯规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2.判罚原则: A.如果一名队员不努力去抢球并发生接触,这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B.如果一名队员在努力去抢球中造成过分的接触(严重犯规),则该接触应被判定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C.如果一名队员正在做合法的努力去抢球(正常的争抢)发生了犯规,这不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73 A.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2次罚球; B.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果中篮得分再加1次罚球;
典型规则之十三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1.罚 则: 给犯规队员记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判给对方被犯规队员罚球。以及随后在中线的球权。 罚球次数应按如下规定: A.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2次罚球; B.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果中篮得分再加1次罚球; C.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并没有中篮得分,按照试图投篮的地点,判给2次或3次罚)。

74 典型规则之十三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1.定 义: 队员、替补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从人员的任何恶劣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一名队员一次恶劣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一名队员被登记了2次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教练员由于自身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结果而被登记2次技术犯规。或由于球队席人员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结果而被登记3次技术犯规时,教练员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75 典型规则之十三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2.罚 则: A. 登记犯规者一次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2.罚 则: A. 登记犯规者一次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B.令他去队员休息室,并在比赛期间流在那里或可以选择离开体育馆。 C.判给对方队罚球(教练员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除外),以及随后在中线的球权。罚球的次数按如下规定执行: ——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2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果中篮得分再加1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并没有中篮得分,按照试图投篮的地点,判给2次或3次罚)。

76 典型规则之十三 技术犯规 1.定 义: 任何故意的或一再的不合作,或不遵守规则精神的行为。 队员技术犯规。
1.定 义: 任何故意的或一再的不合作,或不遵守规则精神的行为。 队员技术犯规。 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 2.罚 则: 由队员技术犯规,记队员一次技术犯规并做全队犯规之一计数;由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应给教练员登记一次技术犯规,并不做全队犯规之一计数。 判给对方队两次罚球,以及随后在中线的球权。

77 四、篮球竞赛裁判工作法简介 一、裁判员的组成:主裁判员、副裁判员、记录员、助理记录员、24秒计时员各1名。 1. 临场裁判员的名称及分工
△主裁判员 (1)负责检查、核定所有的技术设备; (2)主持中圈跳 球; (3)决定投中是否有效; (4)决定与记录员、计时员 意见不同时的事项; (5)每半时和每次决胜期终了,审 查记录表并有权决定规则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 △负裁判员 协助主裁判员组织比赛并与主裁判员共同履行规则,使 比赛按规则进行。

78 裁判工作法简介 判员的组成及职责 2.比赛过程中篮球裁判员名称: A.前导裁判:比赛中位于进攻队攻势前方,并从该位置观察比赛的裁判员。
B.追踪裁判:位于进攻队后面并从该位置观察比赛的裁判员。 C.执行裁判:死球和执行罚球时,执行跳球或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或掷罚球的裁判员。 D.配合裁判:照顾全场与执行裁判相互配合的裁判员并在跳球后跑到进攻队前方的裁判员。

79 裁判工作法简介 裁判员赛前的准备 1. 比赛开始前1小时到达比赛地点 ;2. 开好准备 会 ;3. 做好准备活动 ;4.赛前要检查技术设备;
5. 确定球篮和球队席 ; 6.主裁判负责挑选比赛用 球 ;7.赛前20分钟进入比赛场地,监督运动员热 身练习 ;8.赛前10分钟裁判员检查记录员是否填 好记录表 ; 9. 赛前5分钟组织运动员入场和开始比赛

80 裁判工作法简介 临场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 1.赛时裁判员的配合 A.比赛开始前3分钟,主裁判员发出信号;
B.赛前1分钟主裁判鸣哨通知队员停止练习并离开比赛场地; C.主裁判确认双方队员做好比赛准备时,与副裁判握手祝愿,持球进入中圈准备跳球; D.跳球前主裁判以握手的方式明确场上的双方队长 E.然后与副裁判用手势联系后进入中圈跳球开始比赛。

81 赛时裁判员配合图

82 裁判工作法简介 跳球前裁判员的分工配合 1.判员的分工与方法
(1)主裁判员首先要询问记录台准备的情况,一旦记录台准备就绪,就要与副裁判员握手祝愿; (2)检查口哨后,持球走入或者跑入场内,面向记录台; (3)鸣哨的同时用手招呼、催促双方队员到中圈就位准备跳球; (4)被指定的主裁判员以握手的方式确认双方场上队长;

83 裁判工作法简介 跳球时裁判员的分工配合 (4) 与副裁判员进行必要的视线联系。副裁判员与记录台联
系,在得到记录台已准备好的手势后,回复主裁判员。此 时副裁判员根据两个跳球队员的身高情况,向中线的左侧 或右侧移动1—2步,为即将能够快速跑到进攻队攻势前面 作好起动跑的准备; (5)主裁判员应答后球进入中圈准备抛球。当确认所有队员 都已处准备跳球状态时,在两名跳球队员之间垂直向上抛 球,嘴里不含哨。(球抛起的高度应超过跳球队员跳起时 手能达到的高度,男队一般为3.5米左右;女队一般为3.2 米左右。)抛球后先原地不动,待双方队员都离开圆圈附 近后,衔哨移至正常位置,成为追踪裁判;

84 裁判工作法简介 跳球时裁判员的分工配合 1.判员的分工与方法
(6)跳球时,副裁判员应站在记录台前靠近边线中点附近的位置,观察并宣判所有队员的违例和犯规。当球被跳球队员合法拍击的瞬间,做开表手势,并向比赛进攻方向的前方移动,担任前导裁判。

85 裁判工作法简介 跳球后裁判员的分工配合 2.中圈跳球后裁判员的移动
主裁判员跳球后成为追踪裁判;副裁判员当球被跳球队员合法拍击的瞬间,做开表手势,并向比赛进攻方向的前方移动,担任前导裁判。 L T U L T U

86 裁判工作法简介 场地责任区域与任划分 1.全场区域前导和追踪裁判区域职责分工
现代的执裁要求两位裁判员工作中相互合作,一位裁判员负责有球区域,另一裁判员负责无球区域。全场采用对角线划分。 T L 全场责任域划分

87 裁判工作法简介 场地责任区域与任划分 2.半场区域职责分工 A.前导裁判员管辖区域 前导裁判负责④区、⑤区 和⑥区的2分区域,另外他
负责端线和其右边的边线。 B.追踪裁判管辖区域 追踪裁判负责①区、②区 ③区、⑤区和 ⑥区3分区, 另外他负责中线和其左边的 2 1 3 4 5 6 (图六) 4 5 6 2 1 3

88 前导裁判员在端线左右移动的范围,左到三分线与端线相交的地方,右到限制区线与端线相交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他没有必要超出这个范围;
裁判工作法简介 场地责任区域与任划分 3.半场区域裁判的移动 前导裁判员在端线左右移动的范围,左到三分线与端线相交的地方,右到限制区线与端线相交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他没有必要超出这个范围; 追踪裁判员要在中线与左边线附近移动 T L

89 裁判工作法简介 裁判移动跑位的基本原则 插进原则 监控原则 追踪裁判员临场移动的重要技术之一 监控的意思是监视和控制。具体地说:就是两个
裁判员在临场中,要把10个队员的一切动作和行 为甚至包括球的飞行都置于他们观察之中。

90 裁判工作法简介 半场区域前导和追踪裁判区域职责分工 A.球在① 区前导和追踪裁判的占位和责任:
△追踪裁判员负责观察球周围的比赛尤其要观察队员运球、投篮或传球以及防守他们的队员。当比赛向前推进时,他要保持在球的左后方站位并距离球大约3—5米。 △前导裁判员他占据的位置必须要使10个队员在他和追踪裁判员之间.主要观察无球区的比赛.他要特别注意任何可能发生的非法掩护。

91 裁判工作法简介 半场区域前导和追踪裁判区域职责分工 B.球在② 区前导和追踪裁判的占位和责任 追踪裁判员负责球周围的 比赛和球靠近的区域的比
赛。即使球进入二分投篮区 他也没有必要跨过三分线。 前导裁判员观察无球区 的比赛,要保持身体正对着 比赛就能预见任何可能发生 的篮下进攻 4 5 6 1 3 2

92 裁判工作法简介 半场区域前导和追踪裁判区域职责分工 C.球在③区前导和追踪裁判的占位和责任
△追踪裁判主要是负责有球区域。当球将进入③区④或区,或投、传、运时,为抢在动作的前面,他必须向他的左侧移动,准备采用插进原则。 △前导裁判员注意无球区。他应始终知道球在哪里,他还要注视低策应区内攻、守队员之间的接触。 4 5 6 1 2 3

93 裁判工作法简介 半场区域前导和追踪裁判区域职责分工 D.球在④区前导和追踪裁判 的占位和责任:
追踪裁判员主要观察无球区的情况和弱侧的低策应区(无球一侧),要特别注意此区可能发生的非法掩护的情况。当球传球、运球或投篮的球,推向球篮或端线时,他要运用插进的原则。 前导裁判员身体正对比赛,并负责球周围的比赛。他向左移动不要越过3分投篮线。 1 2 3 4 5 6

94 裁判工作法简介 半场区域前导和追踪裁判区域职责分工 E.球在 ⑤区前导和追踪裁判的占位和责任
追踪裁判员观察球周围的情况,特别是投篮的情况;观察球的飞行,看球是否中篮;有或无攻、守队员干扰球,尤其要注意那些外围队员,他们可能从不利的位置上,争取获得篮板球的动作。 前导裁判员也要观察球周围的比赛;他应注视所有的投篮或一对一攻守中的防守队员;由于他离比赛最近,对于投篮队员和其防守队员发生的所有接触情况,他是处在作出宣判的最佳位置 4 5 6 1 3 2

95 裁判工作法简介 半场区域前导和追踪裁判区域职责分工 F.球在⑥区前导和追踪裁判的占位和责任
△球在⑥区的2分投篮区域内,追踪裁判员主要负责球,他应特别注意高策应和低策应区。球在⑥的3分投篮区域内,他应注视球和球周围的比赛,特别注意投篮。位置上,争取获得篮板球的动作。 △球在⑥区的2分投篮区,前导裁判员他要移动到能观察球周围比赛的位置,但身体始终要对着比赛。3分投篮区,主要观察无球区域,尤其低策应区。 4 5 6 1 3 2

96 裁判工作法简介 罚球时分工配合 追踪裁判员裁判方法 前导裁判员裁判方法

97 裁判工作法简介 罚球抢板站位方法 罚球球方站②站位区(两人) 被罚方站①~③站位区 罚球区平面图 1.2m 中立区域 85cm 10cm

98 裁判工作法简介 罚球时,裁判员主要职责 执行裁判员主要职责 △检查队员是否按规定在罚球区站位; △进入限制区内用手势向队员表明罚球次数;
△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并退出限制区,然后做出罚球次数的手势; △注视罚球队员; △注视对面沿罚球区站位的队员; △计算罚球队员5秒钟; △观察球的飞行和在篮困 上的球;△确认罚球是否成功。

99 裁判工作法简介 罚球时,裁判员主要职责 配合裁判员主要职责 △注视对面在罚球区站住的队员们; △举起手势指明罚球次数,等执行裁判员将球递交
给罚球队员后,他将此手臂放下; △寻找接触的情况和在球离开罚球队员的手以前, 队员们进入限制区的违例; △每次罚球后拾起球并反弹传给罚球队员; △若执行仅有一次罚球或最末一次罚球时当球离开 罚球队员的手后,他应向左迈出一步,以便占据观 察枪篮板球动作的好位置。

100 在前场端线和罚球线延长线之间的边线界外球两裁判员配合

101 追踪裁判宣判犯规两裁判配合

102 裁判工作法简介 记录员工作方法 1.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⑴记录用具与预填 ⑵暂停的记录方法 ⑶犯规的记录方法 ⑷累计分的记录与统计
⑴记录用具与预填 ⑵暂停的记录方法 ⑶犯规的记录方法 ⑷累计分的记录与统计 2.宣告工作 ⑴暂停时机的把握与信号 ⑵换人时机的把握与信号 3.基层小型篮球比赛的记录工作方法

103 裁决防守阻挡/持球队员撞人的原则 防守队员必须已面对持球队员并双脚着地来建立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防守队员为保持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可保持静立、垂直跳器起、侧移或后移。 在保持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移动中,一脚或双脚可以瞬间离地,只要该移动是侧移或后移的,不朝向持球队员。 接触必须发生在躯干上,在样的情况下,防守队员将被认为是已经先在接触地点了。 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可以在他的圆柱体之内转身、以缓和任何冲撞或避免受伤。

104 圆柱体原则定义为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队员占据一个假想的圆柱体内的空间。它包括该队员上面的空间。

105 姚明技术欣赏“完美的中锋技术”

106 同学们,下次课再见


Download ppt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解读 主讲:隋长海 鹤岗市第一中学体育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