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浙江省专用 新课标·人教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浙江省专用 新课标·人教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浙江省专用 新课标·人教版

2 课件编辑说明 本课件为基于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使用时欲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3 目 录 浙江省专用 新课标·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光学 电磁波 第49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第50讲 光的波动性 第51讲 电磁波
第十二单元 光学  电磁波 目 录 第49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第50讲 光的波动性 第51讲 电磁波 第52讲 本单元实验 浙江省专用 新课标·人教版

4 第十二单元  光学  电磁波

5 第十二单元 │ 知识系统总览 知识系统总览

6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
第十二单元 │ 课标考纲展示 课标考纲展示 新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要求 说明  (1)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2)了解电磁波的产生,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3)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 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谱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全反射、光导纤维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7 第十二单元 │ 课标考纲展示 新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要求 说明 (4)通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光是电磁波.
 (4)通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光是电磁波.  (5)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7)测定材料的折射率.  (8)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实验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2: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同时练习使用测量头)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等

8 第十二单元 │ 课标考纲展示 新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要求 说明
 (9)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知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的条件.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10)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

9 第十二单元 │ 复习策略指南 复习策略指南 本单元内容是课标高考的选考内容,高考命题主要考查对光速、折射率、光的波动性和电磁波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全反射、折射定律的应用和测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等实验问题.选择题一般是对于基本概念进行考查,与其他知识联系不大,计算题通常将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知识相结合考查.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体育及科技信息是高考命题的趋势,考查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0 第十二单元 │ 复习策略指南 本单元复习时应注重基本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注重用几何知识解决光学问题,建议复习时突破以下重点或难点:
1.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准确地掌握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等波动问题的基本知识. 2.掌握折射定律,正确作出光路图,注意几何知识的应用,运用光路的可逆原理分析光学问题. 3.对电磁波和相对论知识重点应进行定性了解.

11 第十二单元 │ 高考纵览 高考纵览 考点 2009 2010 2011 光的折射、全反射 浙江卷18,广东卷14.(1),海南卷15.(1)
浙江卷23,江苏卷B.(3),海南卷18.(1) 浙江卷17,山东卷37.(2),安徽卷15 光的波动性 上海卷10,福建卷13 上海卷3,江苏卷B.(1)、(2) 浙江卷18,天津卷6 电磁波 北京卷15,四川卷14,天津卷2 上海卷7,课标全国卷14 课标全国卷14

12 第十二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复习单元知识时应强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本单元的概念比较抽象,可以通过直观的例子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重视光的折射、全反射等问题的解题方法的总结,指导学生通过光路图、几何知识结合物理规律解题. 2.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安排6课时:第49讲2课时、第50讲、第51讲、第52讲及单元训练各1课时.

13 第49讲 │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第49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14 第十二单元 │ 编读互动 编读互动 1.本讲重点复习折射率、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临界角、全反射、色散及折射定律、波速与波长的关系等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复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上述基本概念的意义,掌握光的折射、全反射等光学现象的应用,全反射和折射定律是本讲的复习重点.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由于本单元概念较多,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完成课时作业,然后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

15 第十二单元 │ 编读互动 (2)通过例1和变式题复习折射定律的应用及有关计算问题.
(3)通过例2和变式题复习折射率与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折射率的求解方法. (4)通过例3和变式题复习对全反射现象的理解和临界角的求解方法. (5)通过例4和变式题复习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的综合应用和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

16 第49讲 │ 考点自主梳理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定律 斜射 两侧 折射角的正弦

17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8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二 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_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2.物理意义:折射率仅反映介质的光学特性,折射率越________,说明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程度越大,反之偏折程度越小. 3.介质的折射率的大小等于________中的光速与 ________中的光速之比,即n=________,任何介质的折射率总________于1. 折射角的正弦 真空 介质

19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三 全反射 1.全反射的条件:(1)光从光________介质射入光________介质;(2)入射角________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 3.临界角:sinC=________,C为光从透明介质射向真空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 4.应用:全反射棱镜、________. 不小于 光导纤维

20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四 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________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形成由红到紫各色光组成的彩色光谱. 2.规律:由于n红<n紫,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棱镜界面时,红光和紫光的折射角不同,________光偏折的更明显,当它们射到另一个界面时,________光的偏向角最大,________光偏向角最小. 3.光谱: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________排列就是光谱.可见光按波长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红、橙、________、绿、________、靛、紫. 单色光 有序

21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折射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方法概述】
► 探究考向一 折射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方法概述】 1.光线的偏折方向: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入射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随着增大(减小);如果光线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减小).

22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 3.应用折射定律解题的思路:(1)画出比较准确的光路图,分析边界光线或临界光线,确定入射角及相对应的折射角;(2)利用几何关系和光的折射定律求解;(3)注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3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1 2011·全国课标卷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49-1所示,底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求: 图49-1

24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 (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25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方法点拨】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由M点射向底面AOB经反射通过P点的光线相当于M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Q(Q点为M点经平面镜形成的虚像位置)直射向P点,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题则是同时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

26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7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8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9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0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二 折射率、光速与频率的关系

31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2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注意: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
(3)介质的折射率不但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光的频率有关;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频率越大的光其传播速度越小,折射率越大;可见光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_、绿、蓝、靛、紫,同一透明介质对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折射率依次增大. 2. 光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光速v与波长λ、频率f的关系为v=λf.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改变,光速改变.

33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2 [2011·聊城模拟]如图49-2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棱镜的折射率,ABC表示待测直角棱镜的横截面,棱镜的顶角为α,紧贴直角边AC是一块平面镜.一光线SO射到棱镜的AB面上,适当调整SO的方向,当SO与AB成β角时,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求棱镜的折射率. 图49-2

34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5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点评] 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说明光线SO经棱镜折射后的光线与AC垂直,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沿原路返回.根据几何知识可以确定光射入棱镜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以求出棱镜的折射率.变式题是有关不同频率的光发生折射时偏折不同的问题,说明玻璃对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不同.

36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2011·湖北模拟]△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49-3所示.由此可知(  ) 图49-3 BD

37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A.在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B.在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
D.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小

38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9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三 全反射现象的理解及应用 1.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
► 探究考向三 全反射现象的理解及应用 1.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 2.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往往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增大,反射光的能量增强,折射光的能量减弱,当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减小到零,发生全反射现象,折射光线消失. 3.求解全反射的方法 (1)画出恰好发生反射的光路.

40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利用几何知识分析线、角关系,找出临界角.
(3)以刚好发生全反射的光线为比较对象来判断光路是否发生全反射,从而画出其他光线的光路图. 4.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它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在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在内芯中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使反射光的能量最强,实现远距离传送,因此光信号能携带着数码信息、电视图像、声音等沿着光纤传输到很远的地方,实验光纤通信.

41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3 [2010·山东卷]如图49-4所示,一段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间部分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状,一细束单色光由MN端面的中点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EF上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PQ端面射出. (1)求该玻璃棒的折射率; (2)若将入射光向N端平移,当第一次射到弧面EF上时________(选填“能”、“不能”或“无法确定能否”)发生全反射.

42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49-4

43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44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点评] 光线从MN端面垂直入射,传播方向不变,射到圆弧界面时恰好发生全反射,画出光路图,作出入射点的法线(入射点和圆心所在的直线),从而求出入射角即为临界角.入射光向N端平移,作图后可以看出入射角增大,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变式题是关于不同色光发生全反射的问题.

45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2011·福建卷]如图49-5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 D.增强,红光 C

46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49-5 图49-5

47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48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四 折射定律与全反射综合
► 探究考向四 折射定律与全反射综合 求解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的综合问题时,要抓住折射定律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这两个关键.首先判断光线是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还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如是前者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如是后者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只有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才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再判断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明确是否发生全反射现象.在分析的同时,可画出反射、折射或全反射的光路图,必要时还可应用光路的可逆原理画出光路图,然后结合几何知识进行推断和求解相关问题. 折射率n是讨论折射和全反射问题的重要物理量,是联系各物理量的桥梁,对跟折射率有关的所有关系式应熟练掌握.

49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B

50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49-6

51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52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2010·全国课标卷]如图49-7所示,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A A

53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49-7

54 第49讲 │ 考向互动探究

55 第50讲 │光的波动性 第50讲 光的波动性

56 第十二单元 │ 编读互动 编读互动 1.本讲复习光的本性的基本概念,要教会学生区分波的干涉和衍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发生干涉和衍射的条件等,通过与机械波对比理解电磁理论,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波的干涉是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和变式题复习双缝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和有关的定量计算; (2)通过例2和变式题复习薄膜干涉的应用; (3)通过例3及变式题复习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的应用. (4)通过例4和例5复习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电磁波的基础知识.

57 第50讲 │ 考点自主梳理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光的干涉
► 知识点一 光的干涉 1.干涉现象: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________,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________,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即亮条纹和暗条纹相间的现象,叫做光的干涉. 2.干涉条件:两束光的频率________、振动情况相同. 3.条纹特点(双缝干涉):明暗相间、互相平行、________的直条纹.单色光发生干涉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发生干涉出现________条纹. 亮条纹 暗条纹 相等 间距相等 彩色

58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二 光的衍射 1.衍射现象: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________直线传播到阴影区域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光的波长________,甚至比光的波长________时,衍射现象明显. 偏离 差不多 还小

59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三 光的偏振 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________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是自然光.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________的方向振动,这种光叫做偏振光. 3.偏振光的形成:(1)让自然光通过________形成偏振光.(2)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________,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 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________波. 一切方向 特定 偏振片 折射 横波

60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四 激光 1.激光的特点: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
► 知识点四 激光 1.激光的特点: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 2.激光的应用:________、医用激光刀、引起核聚变等. 全息照相

61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双缝干涉

62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1 2011·北京卷如图50-1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 图50-1 C

63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C.将绿光换为红光 D.将绿光换为紫光

64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65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点评]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现象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下面的变式则考查明暗条纹条件.

66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如图50-2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当使用波长为6×10-7m的橙色光做实验时,光屏P点及其上方的P1点形成两条相邻的明纹.若使用波长为4×10-7m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时,在P点和P1点形成的明、暗纹情况是(  ) 图50-2 B

67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A.P和P1都是明纹 B.P是明纹,P1是暗纹 C.P是暗纹,P1是明纹 D.P和P1都是暗纹
[解析] 根据形成明、暗条纹条件可知:无论换用哪种波长的色光,因Δs=PS1-PS2=0,故P点总是明纹.橙色光在P1点形成第一级明条纹,有Δs′=P1S2-P1S1=λ橙=6×10-7 m,对紫光来说:Δs′=P1S2-P1S1=1.5λ紫,故P1为暗纹.

68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二 薄膜干涉的理解及应用 1.薄膜干涉
► 探究考向二 薄膜干涉的理解及应用 1.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是入射光经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薄膜的前、后表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等于薄膜厚度的2倍.当路程差等于介质中波长的整数倍时形成明纹,当路程差等于介质中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形成暗纹.薄膜干涉为等厚干涉,薄膜上厚度相等的地方位于同一条纹上. 2.薄膜干涉的应用 (1)检测精密零件的表面是否平整. (2)增透膜:膜的厚度为入射光在介质中波长的1/4,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69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2 [2011·大连模拟]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50-3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0-3 AC 

70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空气劈尖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B.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 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尖端移动 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

71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根据薄膜干涉的产生原理,上述现象是由空气劈尖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而成,当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叠加时,振动加强,形成明纹,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因相干光是反射光,故观察薄膜干涉时,应在入射光的同一侧,故选项D错误;根据条纹的位置与空气膜的厚度是对应的,当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时,同一厚度的空气膜向劈尖尖端移动,故条纹向着劈尖尖端移动,选项C正确.

72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点评] 薄膜干涉为等厚干涉,薄膜上厚度决定明暗条纹的级数.当上面的玻璃板平行上移时,空气膜厚度逐渐增加,空气膜厚度与原来相等的位置的移动方向就是条纹移动的方向.变式题是处理薄膜干涉的定量计算问题.

73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B

74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75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三 光的衍射及偏振现象的应用 【技巧概述】 1.光的干涉与衍射的比较
► 探究考向三 光的衍射及偏振现象的应用 【技巧概述】 1.光的干涉与衍射的比较 (1)光的干涉是在光重叠区域出现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光的衍射是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的干涉产生条件是两束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即必须是相干光源,光的衍射产生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明显衍射的条件). (3)光的双缝干涉图样是中央为明纹,两边等间距分布明暗相间的条纹,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中央为最宽、最亮的明纹,两边不等间距分布明暗相间的条纹.

76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自然光与偏振光的比较 (1)自然光是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偏振光是通过起偏器后的光.
(2)自然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的方向沿各个方向,且沿各个方向光振动的强度相同,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的方向沿特定方向. 3.偏振光的应用:照相机镜头、液晶显示器、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

77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3 如图50-4所示,在挡板上开一个大小可以调节的小圆孔P,用点光源S照射小孔,小孔后面放一个光屏M,点光源和小孔的连线垂直于光屏,并与光屏交于其中心.当小孔的直径从1.0 mm逐渐减小到0.1 m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现象将会是(  ) 图50-4 C

78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A.光屏上始终有一个圆形亮斑,并且其直径逐渐减小 B.光屏上始终有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并且其范围逐渐增大
C.光屏上先是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亮斑,然后是形成范围逐渐增大而亮度逐渐减弱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D.光屏上先是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亮斑,然后是形成范围逐渐减小而亮度逐渐增大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79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本题小孔直径是从1.0 mm逐渐减小到0.1 mm的,所以在开始阶段没有明显的衍射现象,光基本上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在光屏上应该得到和小圆孔相似的圆形亮斑.当孔的直径减小到0.5 mm以下时,将发生较为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随着小孔直径减小,光的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衍射图样的范围越来越大,相邻亮纹和相邻暗纹间的距离也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通过小孔的光能越来越少,所以衍射图样的亮度将变得越来越暗.C选项正确.

80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技巧点拨】 圆孔的直径为1.0 mm时,光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光屏上出现的是圆形光斑,在没有明显衍射的情况下,圆孔减小,光斑随着减小;当圆孔减小到一定程度时,衍射现象比较明显,随着圆孔的减小,中心的圆形光斑开始逐渐增大,出现明显的衍射条纹.

81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2011·天津卷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设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为Δx,若Δx甲>Δx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光能发生偏振现象,乙光则不能发生 B.真空中甲光的波长一定大于乙光的波长 C.甲光的光子能量一定大于乙光的光子能量 D.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甲光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 BD

82 第50讲 │ 考向互动探究

83 第51讲 │电磁波 第51讲 电磁波

84 第十一单元 │ 编读互动 编读互动 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和变式题复习双缝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和有关的定量计算;
(2)通过例2和变式题复习薄膜干涉的应用; (3)通过例3及变式题复习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的应用.

85 第51讲 │ 考点自主梳理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产生________. 电场
► 知识点一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产生________. 2.变化的电场产生________. 3.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________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电场 磁场 相互联系

86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二 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1.电磁波:________由近及远的传播而形成. 电磁场
► 知识点二 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1.电磁波:________由近及远的传播而形成. ______________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成功地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在空间传播________介质; (2)电磁波是________; (3)电磁波传播的是电磁场的________; (4)电磁波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现象. 电磁场 麦克斯韦 不需要 横波 能量

87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三 电磁振荡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________变化的电流.
► 知识点三 电磁振荡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________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是________电路,它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3.电磁振荡:在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________、极板间的________、电路中的________、跟电荷有关的________、与电流有关的磁场都发生________变化的现象. 4.LC振荡电路的周期T=________和频率f=________. 周期性 振荡电流 LC振荡 自感线圈 电容器 电荷量 电压 电流 周期性

88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四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 知识点四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1.电谐振: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__________最强. 2.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__________的过程. 3.解调: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解调是调制的__________. 振荡电流 电谐振  逆过程

89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五 电磁波谱 1.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的________或________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 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电磁波谱为________、________、可见光、________、X射线、γ射线. 2.无线电波:波长大于________(频率小于300 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主要用于通信和广播. 3.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光波,波长比无线电波______,比可见光______,所有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效用是________,可用于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情、预报风暴和寒潮等. 波长 频率 无线电波 红外线 紫外线 2.1 mm 热效应

90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4.可见光:波长在760 nm到400 nm之间.
5.紫外线: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太阳光里有许多紫外线,人体接受适量的紫外线照射,能促进钙的吸收. 6.X射线:X射线能穿透物质,在医学上可以用于人体________,在工业上,可用于检查金属零部件内部的缺陷. 7.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破坏生命物质,在医学上可以摧毁病变细胞治疗癌症,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可用于金属________. 灭菌消毒 透视 探伤

91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应用 1.对电磁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 探究考向一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应用 1.对电磁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1)恒定的磁场周围没有电场产生,同理,恒定的电场周围也没有磁场产生. (2)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①若磁场均匀变化,则产生恒定的电场. ②若磁场不均匀变化,则产生变化的电场. ③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92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①若电场均匀变化,则产生恒定的磁场. ②若电场不均匀变化,则产生变化的磁场.
③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4)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场,就是电磁场. 2.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区别

93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区别 电磁波 机械波 研究对象 电磁现象 力学现象 产生 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产生 由质点(波源)的振动产生
 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产生  由质点(波源)的振动产生 纵、横波 横波 纵波或横波 波速  在真空中等于光速(很大)  在空气中很小(如声波为340 m/s) 介质 需要  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仍可传播)  必须有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 能量传播 电磁能 机械能

94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1 [2010·天津卷]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A
例1 [2010·天津卷]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A

95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对电磁波的理解.由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的理论,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C错,A对.电磁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样,B错.电磁波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错. [点评]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若电场或磁场是不变的,则不会产生电磁波.下列变式题是解决有关电磁波性质和应用的问题.

96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1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在传播过程中传递能量 B.频率与波的传播介质有关
变式题1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传播过程中传递能量 B.频率与波的传播介质有关 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能在真空中传播 B B

97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同时把能量传播出去,选项A正确;电磁波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相同,与介质无关,选项B错误;一切波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选项C正确;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电磁场本身是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D正确;本题应选B.

98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2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恒定的电场能够产生电磁波 D
变式题2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恒定的电场能够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 C.电磁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其波长变长了 D.雷达用的是微波,是由于微波传播的直线性好,有利于测定物体的位置 D

99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恒定的电场不能产生磁场,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A错误;电磁波是横波,选项B错误;电磁波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频率不变,波长变短,选项C错误;微波的频率较大,波长较小,衍射不明显,传播的直线性好,有利于测定物体的位置,选项D正确.

100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二 电磁振荡的规律及应用 1.LC振荡过程中规律的表达
► 探究考向二 电磁振荡的规律及应用 1.LC振荡过程中规律的表达 (1)定性表达.在LC振荡过程中,磁场能及与磁场能相关的物理量(如线圈中电流强度、线圈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等)和电场能及与电场能相关的物理量(如电容器的极板间电压、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极板上电量等)都随时间做周期相同的周期性变化.这两组量中,一组最大时,另一组恰最小;一组增大时,另一组减小.这一特征正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所决定的.

101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定量表达.在LC振荡过程中,尽管磁场能和电场能的变化曲线都比较复杂,但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理量和变化情况却都可以用简单的正(余)弦曲线给出定量表达.以LC振荡过程中线圈L中的振荡电流i(与磁场能相关)和电容器C的极板间交流电压u(与电场能相关)为例,其变化曲线分别如图51-1所示.

102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51-1

103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注意:分析电磁振荡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点(突出能量守恒的观点):
①理想的LC回路中电场能E电和磁场能E磁在转化过程中的总和不变. ②回路中电流越大,L中的磁场能越大(磁通量越大). ③极板上电荷量越大,C中电场能越大(板间场强越大、两板间电压越高、磁通量变化率越大). 2.LC振荡过程的阶段分析和特殊状态

104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如图所示,在0、t2、t4时刻,线圈中振荡电流i为0,磁场能最小,而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恰好达到最大值,电场能最多,在t1、t3时刻则正相反,振荡电流、磁场能均达到最大值,而电压为0,电场能最少.在0→t1和t2→t3阶段,电流增强,磁场能增多,而电压降低,电场能减小,这是电容器放电把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的阶段;在t1→t2和t3→t4阶段,电流减弱,磁场能减小,而电压升高,电场能增多,这是电容器充电把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的阶段.

105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振荡电路的状态 时刻 t=0 t= t=T T

106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 最大 振荡电流i i=0 正向最大 反向最大 I=0 电场能 磁场能

107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2 在如图51-2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当线圈两端M、N间电压为零时,对电路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流最大 B.线圈内磁场能为零 C.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多 D.电容器极板间场强为零 AD

108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09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解析] MN间电压为零,即电容器极板间电压为零,这时极板上无电荷,故板间场强为零,电路中电流强度最大,线圈中磁场能最大. [点评] 在LC振荡电路中,由于线圈有自感作用,且线圈无电阻,它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就不同于一般直流电路,决不能用直流电路的知识来进行研究.对于LC振荡电路中的一般问题,可通过电容器的有关知识和能量转换关系来分析求解.

110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如图51-3所示电路,K先接通a触点,让电容器充电后再接通b触点.设这时可变电容器电容为C,线圈自感系数为L. (1)经过多长时间电容器C上电荷第一次释放完? (2)这段时间内电流如何变化?两端电压如何变化? (3)在振荡过程中将电容器C变小,与振荡有关的物理量中哪些将随之改变?哪些将保持变化?

111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12 第51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13 第52讲 │本单元实验 第52讲 本单元实验

114 第十一单元 │ 编读互动 编读互动 1.测得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的复习重点是插针和作光路图及入射角、折射角的测量,这也是高考实验命题经常考查的考点之一;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的重点是实验装置的调节,条纹间距的测量,要使学生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则,读数是高考实验命题经常考查的考点之一.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和变式题强化对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熟练使用和掌握,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115 第十一单元 │ 编读互动 的各种形成因素和减小误差的一般方法. (3)通过例3和变式题了解与本实验相关的实验拓展与创新.

116 第52讲 │ 考点自主梳理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 知识点一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__________,会用插针法确定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如图52-1所示,当光线AO以一定入射角i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的O′B,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O′和折射角r,再根据n =________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折射率 光路

117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18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实验器材: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数枚,________(或圆规、三角板),________. 4.实验步骤: (1)把白纸铺在________上. (2)在白纸上画一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________.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纸上,并使其长边与aa′________,再用直尺画出玻璃的另一边bb′. (4)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________P1、P2. 量角器 刻度尺 木板 入射光线 重合 大头针

119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5)在玻璃砖bb′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________.再在bb′一侧插上大头针P3、P4,使P3能挡住P1、P2的像,P4能________P1、P2的像及P3. (6)移去玻璃砖,在拔掉P1、P2、P3、P4的同时分别记下它们的________,过P3、P4作直线O′B交bb′于O′.连接OO′,OO′就是玻璃砖内__________的方向.∠AON为入射角,∠O′ON′为折射角. (7)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________,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并把这些数据填入记录表格里. 挡住 挡住 度数 位置 折射光线 度数

120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折射率

121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知识点二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干涉图样 波长 明暗相间

122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相干 干涉图样

123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24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在测定Δx时,在光屏部位使用测量头.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如图52-3甲所示.转动手轮,分划板会左右移动,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纹的________,记下此时手轮上的________.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另一条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和条纹数n.若两次读数________为a,则相邻两条纹间的距离为Δx=________. 中心 读数 之差

125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26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3.实验器材: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光屏),测量头,学生电源、导线、________. 4.实验步骤 (1)安装、调节双缝干涉仪,使各部件水平、________,让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大约在8 cm左右. (2)观察白光的双缝________现象. (3)用单色光入射得到干涉条纹,测出n条亮纹的距离a,得相邻条纹的距离Δx=________. 刻度尺 共轴 干涉

127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4)用米尺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L,利用已知的双缝间距d, 根据公式λ=________计算出波长.
(6)更换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观察干涉条纹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并求出相应的________. 波长 波长

128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注意事项
► 探究考向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注意事项 (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 (2)大头针要插得竖直,且P1与P2、P3与P4之间的间隔要适当大些. (3)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 (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且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129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注意事项
(1)实验时应调整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测量头共轴,单缝和双缝安装时应竖直且相互平行,遮光筒的轴线要与光具座导轨平行;若不共轴或单缝与双缝不平行,则会引起干涉条纹亮度小、不清晰,不便于观察和测量. (2)分划板上的刻线应与干涉条纹的亮(暗)线平行,且分划板的刻度线以条纹中心为准. (3)白光干涉观察到的是彩色条纹,中央明纹的中间部分是白色,边缘是红色.

130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1 [2010·福建卷]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52-4所示.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131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32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点评]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作出光路图后,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注意本题中的θ1、θ2不是入射角和折射角,而是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余角.选用不同宽度的玻璃砖时,尽量选取宽度较大的,因为宽度大的在实验插针和作光路图时产生的误差较小.

133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技巧概述】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误差分析
► 探究考向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技巧概述】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误差分析 (1)用插针法测玻璃的折射率,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对角度的描绘与测量,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较大,测角时,应使入射角稍大些,但不宜过大.

134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35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2 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右侧观察到P1的像和P2的像,当P1的的像恰好被P2的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52-5所示.

136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52-5

137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画出对应的光路; (2)为了测出三棱镜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若以AB作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三棱镜玻璃材料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n=________; (4)若在测量过程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底边仍重合),则以AB作为分界面,三棱镜材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棱镜玻璃材料折射率的真实值.

138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39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40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技巧点拨】 本题中把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换为玻璃三棱镜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原理是相同的,连接P1P2和P3P4延长到玻璃三棱镜的界面,交点即为光线进入三棱镜的入射点和射出三棱镜的出射点,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的线段即为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玻璃砖界面偏离一定的距离,画出相应的光路图,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得出折射率的变化.

141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d=0.4 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0.5 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52-6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由图中所给出,则: 图52-6

142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A=________ mm,xB=________ mm,相邻两条纹间距Δx=________ mm; (2)波长的表达式为λ=________(用Δx、L、d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m;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3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44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三 同类实验拓展与创新 1.利用三棱镜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 探究考向三 同类实验拓展与创新 1.利用三棱镜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在白纸上放好玻璃三棱镜,在三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三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的边界如图52-7所示.

145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52-7

146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47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2.利用圆柱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在白纸上放好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圆柱形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圆柱形玻璃砖的边界如图52-9所示. 图52-9

148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49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例3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52-11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

150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52-11

151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若∠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
(2)图中P3、P4两位置所对应的折射率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 (3)作AO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K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应为______________. 1.73 P4 1

152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153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点评] 本题实验的原理仍然是利用折射现象测定折射率,圆周上的大头针P3正好挡住P1、P2,对应的入射光线为AO,折射光线为OP3.

154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时(如图52-12甲所示),将此明纹记为1,然后再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向右移动,依次经过2、3……明纹,最终与明纹6中心对齐,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明纹1和明纹6对齐时游标卡尺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游标卡尺为10分度),则图乙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_____m,图丙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____m.用刻度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为60.00 cm,由双缝上标示获知双缝间距为0.2 mm,则发生干涉的光波波长为____________m. 1.93×10-2  2.83×10-2  6.00×10-7 

155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图52-12

156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在实验中,若经粗调后透过测量头上的目镜观察,看不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只看到一片亮区,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缝与双缝不平行

157 第52讲 │ 考向互动探究


Download ppt "浙江省专用 新课标·人教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