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軍事戰史 概說 東吳大學 中校教官 張彥之
2
題綱 對史學的認識 歷史思想的相對性 戰爭史學 戰史的定義及範疇 戰史的研究方法與重點 研究戰史之目的及效果
3
十七世紀衣索比人繪的「將耶穌從十字架上移下」,其結構乃是依當時衣索比亞人的習慣。
~湯恩比.歷史研究
4
印度孟格哈爾時代畫家,按照當時歐洲型式所繪的「將耶穌從十字架上移下」,圖中人們一望即知是印度人。
~湯恩比.歷史研究
5
歷史思想的相對性 自我本位 時地本位 人類看見的都須經過他們自身的理解 記錄的也是他們認為重要的
任何社會的任何時代,歷史研究就像其他社會活動一樣,受當時當地的主要趨勢支配
6
因為歷史是具有相對性的 所以,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為了不同的目的,對同一個歷史事件的描述,會依其自身的理解與認同進行闡釋,而呈現截然不同的敘述。 觀歷史,不能盡信歷史;要有獨立客觀的思考與判斷!
7
戰史是… 歷史的一部分 屬於軍事學及歷史學的研究範疇,較偏軍事學 廣義而言,凡以往所曾發生過之一切作戰行為皆謂之
將人類演進過程中,單獨的、典型的、或集體的軍事行為或武力衝突,加以因果之研究及解釋與敘述 有條件的作戰行為的記載,而非凡戰皆為史。 屬於軍事學及歷史學的研究範疇,較偏軍事學 單獨的:個人與個人之間 典型的:具有特殊意義(如坎尼、長平、福島等) 集體的:集團與集團或國與國之間(如一、二戰) 因果研究及解釋與敘述: 指發生原因分析、戰爭過程、戰爭結果,為何勝,為何敗! 有條件的作戰行為: 戰史究的條件為必須對人類演進有影響,對軍事行為有貢獻,對成敗勝負有啟示,對爾後世人有警惕,或對未來建軍備戰有所據者,始具參考研究之價值。
8
1000年前是一家 歷史的自然實驗 毛利人與莫里奧里人 摘自槍砲、病菌、鋼鐵
1835年12月,莫里奧里人居住的查山群島飄起陣陣腥風血雨!500個毛利人帶著槍枝、棍棒、斧頭乘船由紐西蘭而來,俟後又來了400人。毛利人成群結隊走過莫里奧里人的部落,要求他們當自己的奴隸,否則格殺勿論。起初莫里奧里人團結抵抗,偶有勝利。但後來生性和平的莫里奧里人決定不再反擊,想以和平方式與毛利人共享資源。但毛利人已大開殺戒,烹其肉,飲其血,降者則為奴,並以「習俗」為藉口為其行辯解。 強者憑優勢力量征服弱者,歷史上屢見不鮮。 但是,在這場征服的背後,令人心痛的是:毛利人與莫里奧里人,在一千毛前,是同一家人----波里尼亞農民後裔。 同一人種,在約公元一千年左右,分別到了紐西蘭及查山群島。在兩個不同的島上,演化出截然不同的文化…。
9
剛才的故事,是不是戰史呢?
10
廣義而言,凡以往所曾發生過之一切作戰行為皆謂之戰史
毛、莫之間曾經發生過作戰行為,而剛才的敘述包含了時間、地點、原因、結果和影響,因此可算是廣義的戰史
11
但就較精確的定義而言,戰史是… 將人類演進過程中,單獨的、典型的、或集體的軍事行為或武力衝突,加以因果之研究及解釋與敘述。
對人類演進有影響 對軍事行為有貢獻 對成敗勝負有價值 是以,剛才的敘述並未達到軍事研究上戰史的研究精細度
12
戰史的研究方法與重點 研究方法: 歸納法 演繹法 比較法 綜合法 分析法 計量法 研究重點: 為何而戰 如何而戰 結果為何 發現與啟示
13
黃金的印加帝國 位於南美洲秘魯高原上 十五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擁有大量的黃金珍寶引起強權的覬覦
14
卡哈馬卡的衝突 (槍砲、病菌與鋼鐵Pg 76~91)
時間:西元1532年 南美洲印加帝國 vs. 西班牙遠征軍 雙方領袖: 印加帝國-國王阿塔花普拉 西班牙-遠征軍領袖皮薩羅 兵力: 印加帝國-八萬印地安大軍 西班牙遠征軍-168+1人 結果:????? 不到幾分鐘的時間,阿塔(Atahualpa )成為皮(Pizarro )的階下囚。 關了八個月後,皮答應阿塔以贖金作為釋放條件—-在六公尺長、五公尺寬、高約二公尺半的房間內堆滿黃金----人類史上最大的一筆贖金….
15
Atahualpa Inca Emperor & Francisco Pizarro
The 13th & last Inca Emperor
16
卡哈馬卡之役
17
印西之戰,誰勝?
18
阿塔花普拉 在卡哈馬卡被俘 The seizure of Atahualpa at Cajamarca / J.M. Moreau junior, inv. ; P. Duflos Junior, sculp.The seizure of Atahualpa at Cajamarca / J.M. Moreau junior, inv. ; P. Duflos Junior, sculp.
19
15~17世紀的槍枝:火繩槍 Arquebus, (sometimes spelled harquebus or hackbut) The above images is property of J. E. Quest.
20
Japanese arquebus of the Edo era (teppo)
21
研究戰史之目的及效果 目的: 認識戰爭 指導戰爭 管制戰爭 效果: 代用的經驗 統一戰術思想 軍事理論或原則之驗證 啟迪新思想、新理論
22
認識戰爭 對戰爭遂行之認識, 戰爭之性質 應否發動(敵我態勢、時機、勝戰把握) 戰爭勝敗之影響 戰爭力量之建立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戰爭,結果為中國海軍北洋艦隊全軍覆没,朝鮮脫離中國變為日本保護下之獨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俟後,更導致三國(德、俄、法)干涉。俄國更以遼為餌,與中國簽訂同盟秘約,1898年強佔旅順、大連,2年後,更藉口拳亂,佔領東北全境。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對中國積極圖謀,並有欲謀中國必先謀朝鮮。後假東學黨之亂,出兵朝鮮。甲午戰前,更擬訂戰爭構想:「只以一部兵力,在朝鮮境內,吸引中國軍隊。大軍主力行動,預由期先由海軍奇襲,消滅中國海軍,然後逕由海上輸送,至渤海灣登陸,決戰於直隸平原,一舉擊滅清軍其接受城下之盟。」 此種戰爭指導,中國一無所知,盲目發動戰爭…
23
指導戰爭 對戰史之研究,可探求指導戰爭遂行之理論或法則,使從事戰爭者可以構思如何遂行戰爭
戰爭學與其他科學不同者,在於沒有實驗室可供理論實驗… 研究戰史,吸取前人、名將之經驗,成為唯一可以攫取理論之法
24
管制戰爭 將戰爭的遂行控制在較理性的思考中,對其進展、中斷、終止或媾和,作絕對或較為有利之指導,避免瘋狂執行戰爭行為。
「無條件投降」:代價最高的管制行為 二戰,同盟國宣示「無條件投降」政策,造成戰爭拖延超過預期。 1943年7月,義大利強人墨索里尼為其同僚逐出政府時,意大利本可立即退出戰爭,脫離其與德國之同盟關係。但因羅斯福總統於卡薩布蘭卡會議後之記者會突然宣布「無條件投降」政策,而使意大利人打消企求和平之意念,重新與德國合作,增加了同盟國勝戰之障礙。 「無條件投降」,係羅斯福總統由1861~1865年美國內戰中所獲得之靈感。並曾於提出此一建議國說明道:「南北戰爭中,當南軍投降時,南軍指揮官請求准許他的部隊保有他們的馬匹和身邊的武器。格蘭特將軍拒絕其請求,而堅持必須『無條件投降。』」此句口號用於局部作戰地區,也許適當,但用於國際性的大戰,顯屬荒堂且非理性。 參考:中外重要戰史彙編(上冊)
25
明治天皇 日本的明治天皇面對著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西方世界終於下定決心要維持日本與世界同步 開啟了明治時代 (1868-1912)
火器,1543年傳入日本(由葡萄牙冒險家帶著火繩槍搭中國貨船抵達),日本開始自行製造,還作了改良。 1600年,日本槍枝之數量、品質,都是世界第一。 1600年幕府(江戶)時代開始,逐漸控制槍枝的製造與生產,使其逐漸消失。1853年,美國艦隊在培里的指揮下,闖入日本海,以艦砲粉了日本的天險,日本這才恢復生產槍枝。 參考:槍砲、病菌、鋼鐵 明治時代
26
中國的維新變法早日本三十年 可是… 1894年甲午戰爭時 ,卻大敗於日本, 艦隊的經費用… 拿去建頤和園了!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