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工商企业经营 定量分析内容辅导.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工商企业经营 定量分析内容辅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工商企业经营 定量分析内容辅导

2 陈华明

3 目 录 第三章定量分析主要内容…………………4 第六章定量分析主要内容………………84 经营管理定量分析内容复习……………124
目 录 第三章定量分析主要内容…………………4 一、量本利分析—单品种生产的量本利分析……………5 二、量本利分析—多品种生产的量本利分析…………36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68 四、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73 第六章定量分析主要内容………………84 一、简单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85 二、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97 经营管理定量分析内容复习……………124

4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 第三章 定量分析主要内容

5 一、量本利分析——单品种生产的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 ─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 是指以数学的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又被称为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又有单一品种生产的盈亏平衡分析法与多品种生产的盈亏平衡分析法。

6 { >0 盈利 =0 保本(盈亏平衡) <0 亏损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 单价× 数量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数
>0 盈利 =0 保本(盈亏平衡) <0 亏损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 单价× 数量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7 { >0 盈利 =0 保本(盈亏平衡) <0 亏损 入 收 销售 润 利 -成本= 单价× 数量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0 盈利 =0 保本(盈亏平衡) <0 亏损 销售 -成本= 单价× 数量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8 单价×数量- 成本 =利润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9 单价×数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

10 单价×数量-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

11 单价×数量-固定成本- 单价×数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数量           =利润 变动成本 =利润 ∴ 单价×数量-单位变动成本×数量             =固定成本+利润 数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12 固定成本+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如果:利润=0 即盈亏平衡 盈亏平衡数量= 于是: 数量= 则: 固定成本

13 F Q0 = P -v 设:产量为Q,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Q0 固定成本为F 单价为P 单位变动成本为v,则上式即为:
这就是盈亏平衡产量的计算公式。

14 Q0 = F P -v 可知道: F = Q0×(P -v) 而根据

15 上式中,P-v为每单位产品销售单价扣除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而
Q0 = F P -v 其实就是计算需要多少单位的“余额”可以收回固定成本。而如果固定成本已经收回,即已经生产了Q0个产品,则每多生产1个该产品,即可增加一个单位“余额” 的利润。所以这个“余额”就是“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又称为“边际贡献”,可以用m表示。即: m = P-v

16 我们不妨用一个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那么,Q0有何意义?

17 收入 成本 产量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18 收入 成本 产量 总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19 销售收入 收入 成本 产量 盈利区 总成本 变动成本 亏损区 Qo 固定成本

20 企业安全经营率: L= Q-Q0 Q ×100% 或: L= S-S0 S ×100%

21 从而可概括为: L= X-X0 X ×100%

22 然后根据教材第三章表格,判断其经营安全状况。
表3-1判断经营安全率的指标 经营安全率 30% 以上 25% ~30% 15% ~25% 10% ~15% 以下 经营状态 安全 较安全 不太好 要警惕 危险

23 例一:某企业生产A产品,其市场销售价格为50元/件,固定费用为50000元,产品单位变动费用为25元/件,该企业实际生产量为2800件,要求计算:
⑴企业盈亏平衡时产量? ⑵企业安全经营率,并说明该企业经营安全状态?

24 解: Q0= F P-v = 50000 50-25 =2000(件) L= Q-Q0 Q ×100% 2800-2000 2800 =29% 答:该企业该产品的盈亏平衡时产量为2000件,企业经营处于较安全状态。

25 例二:如果已知盈亏平衡销售规模为2000件,企业经营安全率为50%,试计算企业的实际销售量。
解: L= Q-Q0 Q ×100% = Q-2000 =50% ∴Q=4000(件) 答:企业实际生产量为4000件。

26 设销售收入为S,盈亏平衡销售收入即为: S0=P×Q0 则: Q0×P = F P-v ×P ∴S0= P = v 1- S0=

27 P-v P v 1- 上述公式中, 表示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在单价中的比重,故称为边际收益率。 即: m P

28 如果进行利润预测: P利=S–vQ–F =PQ–vQ–F =(P–v)Q–F ∵F=Q0×(P–v) 所以: P利=(P–v)(Q–Q0)

29 例三:某企业生产A产品,其市场销售价格为50元/件,固定费用为50000元,产品单位变动费用为25元/件,要求计算:
⑴企业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 ⑵若该企业销售量为6000件时,实现利润是多少?

30 解: ⑴同例一,Q0=2000(件) S0=P×Q0=50×2000=100000(元) 或: S0= F v P 1- = 50000 25 50 =100000(元)

31 ⑵P利=(P–v)Q–F =(50–25)×6000–50000 =100000(元) 答:(略)

32 练习1: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全年的固定费用为800万元,产品单价600元/件。去年全年该产品的产值1800万元,亏损50万元。 ⑴问,企业应生产多少才能保本?

33 ⑵今年该企业该产品原有订单安排生产4万件,可盈利多少?经营安全状况如何?后来有外商甲愿意每件出价500元订购1万件,另一外商乙愿意每件出价450元订购3万件,但由于该企业的生产能力只有6万件,如要接受乙的订单还必须另外投资增加200万元固定费用。问:甲、乙两外商的订单能否接受?应接受哪一个?

34 ⑶外商乙了解到厂方的生产能力后,表示愿意减少其订购量,订购2万件,这样企业可以不必另外增加固定成本。此时,企业应该接受外商甲和乙哪一个订单?*

35 单品种量本利分析复习 Q0= F P-v L= X-X0 X ×100% S0= F v P 1- P利=(P–v)Q–F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 单价×数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数量=利润 Q0= F P-v L= X-X0 X ×100% S0= F v P 1- P利=(P–v)Q–F

36 二、量本利分析——多品种生产的量本利分析
多种经营条件下的量、本、利方法,首先必须掌握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的关系。下面结合实例,系统地介绍多品种经营条件下的量、本、利分析方法。

37 前面说过: P-v P 表示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在单价中的比重,称为边际收益率。如果以m’表示边际收益率,则: P-v P = m m’=

38 而如果某类产品总共销售了Q个产品,则m’也表示是Q个产品的总边际收益与Q个产品的销售额即销售收入的比。设Q个产品的总边际收益为M,则:
S S= m’ M=Sm’ 对于多品种量本利分析,必须掌握与熟悉上列公式。

39 例:某企业从事ABCDEF多种产品的生产。已知该企业的固定费用为12000元。现给出该企业各产品的销售量、销售价、单位产品边际贡献。试计算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规模。(单位:元)
价格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A 100 50 30 B 60 C 80 44 D 24 E 40 10 F 27

40 产品 销售量 价格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A 100 50 30 B 60 C 80 44 D 24 E 40 10 F 27
解:1、计算各产品的销售额: Sa=5000;Sb=6000;Sc=8000 Sd=6000;Se=4000;Sf=6000 2、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m’a=60%;m’b=50%;m’c=55%; m’d=40%;m’e=25%;m’f=45%

41 3、按照边际贡献率的高低,依次排列并计算有关参数。 排列时要依据边际收益率由高到低的原则。表格的项目依照如下格式: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42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A 0.6 5000 3000 -9000 C 0.55 8000 13000 4400 7400 -4600 B 0.5 6000 10400 F 0.45 2700 13100 D 0.4 31000 2400 15500 3500 E 0.25 4000 35000 1000 16500 4500 19000 25000 -1600 1100 企业盈亏平衡时,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等于固定费用。如果企业只经营ACB三产品时,企业亏损。如果企业经营ACB和其他产品,企业就会盈利。很显然,企业的盈亏平衡销售规模在19000和25000之间。

43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A 0.6 5000 3000 -9000 C 0.55 8000 13000 4400 7400 -4600 B 0.5 6000 19000 10400 -1600 F 0.45 25000 2700 13100 1100 D 0.4 31000 2400 15500 3500 E 0.25 4000 35000 1000 16500 4500 企业盈亏平衡时,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等于固定费用。如果企业只经营ACB三产品时,企业亏损。如果企业经营ACB和其他产品,企业就会盈利。很显然,企业的盈亏平衡销售规模在19000和25000之间。

44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A 0.6 5000 3000 -9000 C 0.55 8000 13000 4400 7400 -4600 B 0.5 6000 19000 10400 -1600 F 0.45 25000 2700 13100 1100 D 0.4 31000 2400 15500 3500 E 0.25 4000 35000 1000 16500 4500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①在19000的基础上,加上三产品亏损额1600对应的销售额,亏损部分从F产品中补充;②在25000的基础上,减去F产品带来的1100盈利所对应的销售额,盈利部分也从F产品中抠出。

45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A 0.6 5000 3000 -9000 C 0.55 8000 13000 4400 7400 -4600 B 0.5 6000 19000 10400 -1600 F 0.45 25000 2700 13100 1100 D 0.4 31000 2400 15500 3500 E 0.25 4000 35000 1000 16500 4500 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规模S0为: ①19000+ 1600 mf 45% =19000+ = (元)

46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A 0.6 5000 3000 -9000 C 0.55 8000 13000 4400 7400 -4600 B 0.5 6000 19000 10400 -1600 F 0.45 25000 2700 13100 1100 D 0.4 31000 2400 15500 3500 E 0.25 4000 35000 1000 16500 4500 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规模S0为: ②25000- 1100 mf 45% =25000- = (元)

47 答: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规模为 元。

48 由上述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多品种量本利分析的题目的解答,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⑴计算各个产品边际收益率; ⑵根据边际收益率高低列表计算ΣS、ΣM及ΣM-F ⑶根据ΣM-F的计算结果求盈亏平衡销售规模S0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或减少步骤。

49 例题: 1、一企业从事ABCDEF六种产品的生产,已知该企业的固定费用为2000万元,各产品的销售额与边际贡献如下(单位:万元),试计算该企业的盈亏平衡销售规模。 产品 销售额 边际贡献 A 1000 450 B 1200 300 C 1500 D 550 E 1600 800 F 2000 700

50 解:计算边际贡献率: m’a=45%;m’b=25%;m’c=20%; m’d=55%;m’e=50%;m’f=35% 列表计算ΣS、ΣM及ΣM-F: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51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生产DEA三产品,亏损200万元;生产DEAF,盈利500万元。要盈亏平衡,企业边际贡献应正好等于固定费用。即DEA外,再生产产生200万元边际贡献的F产品。 3600+ 200 m’f 35% =3600+ = (万元)

52 答: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规模为 万元。

53 思考:上题中,如果要求盈利300万元,销售规模应是多少?
解:观察上面表格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54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要盈300万元,企业应在亏损20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00万元的边际贡献。即: 3600+ 300−(−200) m’f 500 35% =3600+ = (万元)

55 继续思考:上题中,如果要求盈利550万元,则销售规模应是多少?
解:观察上面表格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56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要盈利550万元,企业应在盈利50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0万元的边际贡献。即: 5600+ 550−500 m’b 50 25% =5600+ =5800(万元)

57 2、一企业从事ABCDEF六产品的生产,已知该企业的销售额为3000万元时,该企业盈利530万元。现给出各产品的销售额与边际贡献,试计算该企业的盈亏平衡销售规模。(单位:万元)
1000 450 B 1200 300 C 1500 D 550 E 1600 800 F 2000 700

58 解:计算边际贡献率: m’ a=45%; m’ b=25%; m’ c=20%; m’ d=55%; m’ e=50%; m’ f=35% 列表计算ΣS、ΣM: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59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企业销售额为3000万元时,企业对应的边际贡献等于: 1350+(3000-2600)×45%=1530 按题意,企业这时盈利530万元,所以 1530-F= ∴F=1000

60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再在上表右侧,计算ΣM-F

61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1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8300 3100 2100 再在上表右侧,计算ΣM-F

62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1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8300 3100 2100 =1900 S0=1000+ 450 m’e =1000+ 50% (万元) 答: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规模为1900万元。

63 3、某企业从事ABCDE五种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固定费用及有关数据如下。试计算该企业盈利最大时的销售额。(单位:元)
边际贡献 固定费用 A 1000 300 ΣS>3000,F1=2000 ΣS≤3000,F2=1200 B 600 C 500 D 400 E 450

64 答:当企业生产BCE三产品时,企业的盈利额最高,达350。这时,企业的销售额为3000。
解:计算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再列表: m’ a=30%; m’ b=60%; m’ c=50%; m’ d=40%; m’ e=45%;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1 ΣM-F2 B 0.6 1000 600 -1400 -600 C 0.5 2000 500 1100 -900 -100 E 0.45 3000 450 1550 -450 350 D 0.4 4000 400 1950 -50 A 0.3 5000 300 2250 250 答:当企业生产BCE三产品时,企业的盈利额最高,达350。这时,企业的销售额为3000。

65 练习题2:某企业从事ABCDEF多种产品的生产。已知该企业的固定费用为12000元。企业各产品的销售量、销售价、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如下(单位:元)。计算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价格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A 100 60 36 B 50 25 C 33 D 24 E 40 10 F 27

66 练习题3:一企业从事ABCDEF六产品的生产,已知该企业的销售额为5000万元时,企业盈利290万元。各产品的销售额与边际贡献如下(单位:万元)。
试计算:⑴该企业的盈亏平衡销售规模⑵盈利300万元时候的销售额。* 产品 销售额 边际贡献 A 1000 450 B 1200 300 C 1500 D 550 E 1600 800 F 2000 700

67 练习题4:某企业从事ABCDEF多种产品的生产。已知销售额小于等于25000元时,固定费用为12000元。大于25000元时,固定费用为16000元。各产品的销售量、销售价、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如下(单位:元)。试计算该企业盈利最大时的销售额。* 产品 销售量 价格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A 100 50 30 B 60 C 80 44 D 24 E 40 10 F 27

68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1、乐观法(大中取大法) 2、悲观法(小中取大法)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4、折衷法 5、等概率法

69 例:某企业为实现其某一决策目标,提出四种经营方案,并有四种自然状态与相应的损益值,有关资料如下表,要求运用非确定型决策方法中的乐观法与悲观法分别作出最优经营方案的选择。
效果 状态 自然状态 Q1 Q2 Q3 Q4 I 2 1 4 8 II -1 3 6 III 5 IV -2

70 1、乐观法 所以选择方案I。 自然状态 最大值 Q1 Q2 Q3 Q4 I 2 1 4 8 II -1 3 6 III 5 IV -2 状态
效果 状态 自然状态 最大值 Q1 Q2 Q3 Q4 I 2 1 4 8 II -1 3 6 III 5 IV -2 所以选择方案I。

71 2、悲观法 所以选择方案III。 自然状态 最小值 Q1 Q2 Q3 Q4 I 2 1 4 8 II -1 3 6 III 5 IV -2
效果 状态 自然状态 最小值 Q1 Q2 Q3 Q4 I 2 1 4 8 II -1 3 6 III 5 IV -2 所以选择方案III。

72 3、后悔值法 所以选择方案I。 自然状态 最大 后悔值 Q1 Q2 Q3 Q4 I 2(2) 1(3) 4(1) 8(0) 3 II
效果 状态 自然状态 最大 后悔值 Q1 Q2 Q3 Q4 I 2(2) 1(3) 4(1) 8(0) 3 II -1(5) 3(2) 6(2) 5 III 3(1) 4(0) 5(0) 2(6) 6 IV -2(6) 所以选择方案I。

73 四、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依题意作图:决策树要素有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结果点△。 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效益值与净收益值。 决策选优并剪枝。 要注意:画图从左到右,计算从右到左。

74 例题1:某企业打算开设一个门市部销售企业产品。门市部地点有两处供选择:在甲地开设门市部需要投资100万元,今后,销路好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不好每年亏损5万元。甲地销路好的概率为0.6。在乙地开设门市部需要投资60万元,今后,销路好每年可获利20万元,销路不好每年获利5万元。乙地销路好的概率为0.7。两地建立门市部经营时间均为10年。试为该企业抉择。

75 好0.6 40×10=400 220 1 2 -100 甲地 不好0.4 120 (-5)×10=-50 -60 乙地 好0.7 155 20×10=200 不好0.3 5×10=50 计算: ①400×0.6+(-50)×0.4=220 220-100=120(万元) ②200×0.7+50×0.3=155 155-60=95(万元) ∵120>95 ∴选择方案甲

76 答:选择方案甲,净收益为120万元。

77 例题2:某地区为满足市场对啤酒的需求,拟规划新建啤酒厂扩大啤酒生产能力。根据市场调查,制定了两个备选方案:

78 第一方案,投资3000万元新建大厂。据估计,今后如果销路好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如销路不好,每年可亏损200万元。大厂的服务期限为10年。
第二方案,先行投资1400万元建小厂,3年后如果销路好再考虑是否需要追加投资2000万元扩建为大厂。估计,销路好小厂每年可获利400万元,销路不好小厂每年仍可获利300万元。扩建后的大厂估计每年可获利950万元。扩建后大厂的服务期限为7年。 据预测,今后10年当地市场销路好的概率为0.7。请为该企业决策。

79 1000×10=10000 好0.7 -3000 建大厂 1 2 3 4 (-200)×10=-2000 不好0.3 6650 1.0 950×7=6650 I II -2000 4650 -1400 建小厂 好0.7 不扩 2800 400×7=2800 1.0 300×10=3000 不好0.3 计算: ③:1.0×6650=6650 6650-2000=4650(万元) ④:1.0×2800=2800 2800-0=2800(万元)

80 1000×10=10000 好0.7 6400 -3000 建大厂 1 2 3 4 (-200)×10=-2000 不好0.3 3595 6650 1.0 950×7=6650 I II -2000 4650 -1400 建小厂 好0.7 4995 不扩 2800 400×7=2800 1.0 300×10=3000 不好0.3 计算: ②:0.7×(400×3+4650)+0.3×3000=4995 4995-1400=3595(万元) ①:0.7×10000+0.3×(-2000)=6400 6400-3000=3400(万元)

81 ∵3595>3400 ∴选择先建小厂,三年后销路好再扩建为大厂的方案。 答:该厂应选择先建小厂,三年后销路好再扩建为大厂的方案,期望收益为3595万元。

82 练习题5: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现在有两个可行性方案:
I.开发新产品A,需要追加投资180万元,经营期限为5年。此间,产品销路好每年可获利170万元;销路一般可获利90万元;销路差可获利-60万元。三种情况的概率分别为30%、50%、20%。

83 II.开发新产品B,需要追加投资60万元,经营期限为4年。此间,产品销路好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一般可获利50万元;销路差可获利20万元。三种情况的概率分别为60%、30%、10%。
试用决策树对方案进行选优。*

84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 第六章 定量分析主要内容

85 一、简单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设: 每次订货批量为Q; 每次订货费用为K; 货物单位购买价格为P; 每年订货次数为N; 某货物每年订货需要量为R; 单位货物年平均储存费用为H; 每次订货之间的间隔时间为T;

86 可以知道,全年的订货成本为: R Q ×K N×K= 而全年的平均库存量应是: Q 2

87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88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89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0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1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2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3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4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5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6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7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8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99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0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1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2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3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4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5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6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107 时间 库存 1 2 最高储存量

108 时间 库存 最高储存量(采购批量) 1 2 平均储存量 ×

109 于是,全年的库存成本为: Q 2 ×H 总成本即为: Q 2 ×H R ×K +

110 费用 采购的批量(Q) 总成本 全年订购成本 全年库存成本 ×

111 于是,全年的库存成本为: Q 2 ×H 总成本即为: Q 2 ×H R ×K +

112 Q 2 ×H R ×K + = Q 2 ×H R ×K + ( )2 Q 2 ×H R ×K ( )2+4 RK H

113 Q 2 ×H R ×K ( )2+4 RK H 当: Q 2 ×H R ×K = 上式有最小值: 时, 4 RK H 2RKH

114 而由 Q 2 ×H R ×K = 即可得: 2RK H Q*=

115 同时 T= 365 N N= R Q 2 ×H ×K + 全年总费用= 而按经济批量订购,全年的储存费与全年的订购费应该相等。

116 例题:某企业每年需要某种物质8000吨,每次订购需要订购费300元。每吨物质单价600元,年储存费率5%。求采购经济批量、每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的时间间隔、全年的储存费用、全年的订货费用。

117 2RK H Q*= = 2×8000×300 600×5% =400(吨) R Q 8000 400 ① 360 20 =18(天) ②
解: 2RK H Q*= = 2×8000×300 600×5% =400(吨) N= R Q 8000 400 =20(次) T= 360 20 =18(天)

118 全年储存费用= Q 2 ×H = 400 ×600×5% =6000(元) 全年订货费用= RQ ×K 8000 400 = ×300=6000(元)

119 答:该企业该类物资的订货经济批量为400吨。全年订购20次。订货间隔时间为18天。全年订购费用、全年储存费用均为6000元。

120 练习题6:某制造公司全年需用某种材料96吨,该材料的单位购买价格为40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50元,单位材料年平均储存成本为6元,要求计算该材料:
⑴经济批量? ⑵每年订货次数? ⑶每次订货之间的间隔时间?*

121 二、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 生产物流的时间组织,是指一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单位、各道工序之间在时间上的衔接方式。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决定了整批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时间长短。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把每道工序上加工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工序的单件工序时间,简称为单件时间。以ti表示。

122 1、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是指成批物料在上一道工序全部加工完了之后,整批集中运送到下一道工序。 我们以一个例题来加以说明: 设t1、t2、t3、t4依次为8、13、6、9分钟,整批产品数量为4个。试求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

123 1 时间 2 3 4 工序 8×4 13×4 6×4 9×4 T

124 Σ Σ ti ti n T顺= 于是: T=(8×4)+(13×4)+(6×4)+(9×4) =4×(8+13+6+9)
如果该批产品数量即批量为n,各工序的单件时间记为ti,工序数目记为m,则: T顺= ti Σ i=1 m n 其中, ti Σ i=1 m 为各工序单件时间之和。

125 2、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物料在前一道工序加工一个物料后,立即移到下一道工序加工,从而形成了这批物料中每一物料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移动和进行加工。 下面举例说明。(各工序单件时间、产品批量和上题相同)。

126 1 时间 2 3 4 工序 8×4 13×4

127 1 2 3 4 我们引进一个概念:某工序前一个产品完工之后,到下一个产品完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工序的产品间隔时间。 工序 时间 8×4
13×4 6×4+7×3

128 1 时间 2 3 4 工序 8×4 13×4 6×4+7×3 9×4+4×3 ( ) (13×3) T

129 所以: T=(8+13+6+9)+3×13 即: T平= ti Σ i=1 m +(n-1)tL

130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结合平行移动和顺序移动方式,既考虑了相邻工序上加工时间尽量重合,又保持了整批物料在工序上的顺序加工。 下面举例说明(和上题各工序单件加工时间一样)。 我们可以从平行移动方式经过改变得到其移动方式。

131 1 时间 2 3 4 工序 8×4 13×4 6×4 +7×3 9×4 +4×3

132 1 时间 2 3 4 工序 8×4 13×4 6×4 9×4 T

133 1 时间 2 3 4 工序 ti Σ i=1 m n 变为顺序移动: 8×4 13×4 6×4 9×4

134 1 时间 2 3 4 工序 ti Σ i=1 m n -(8×3) 8×4 6×4 9×4 13×4

135 1 时间 2 3 4 工序 ti Σ i=1 m n -(8×3) 8×4 13×4 6×4 9×4

136 1 时间 2 3 4 工序 ti Σ i=1 m n -(8×3) -(6×3) 8×4 13×4 6×4 9×4

137 1 时间 2 3 4 工序 ti Σ i=1 m n -(8×3) -(6×3) 6×4 8×4 13×4 9×4

138 1 时间 2 3 4 工序 ti Σ i=1 m n -(8×3) -(6×3) -(6×3) 9×4 6×4 8×4 13×4

139 Σ Σ Σ ti–(8×3)–(6×3) ti–3×(8+6+6) ti n T平顺= –(6×3) n = 即: n T平顺=
所以: T平顺= ti–(8×3)–(6×3) Σ i=1 m n –(6×3) = ti–3×(8+6+6) Σ i=1 m n 即: T平顺= ti Σ i=1 m n –(n–1) j=1 m-1 min(tj,tj+1)

140 例题一、某种零件加工批量n=4;加工工序数m=4;其工序单位时间t1=10分钟,t2=5分钟,t3=20分钟,t4=15分钟;试计算该批零件在采用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三种不同方式进行加工时各自的加工周期。

141 Σ Σ Σ ti ti ti n T顺= =4×(10+5+20+15)=200(分钟) T平= +(n-1)tL
解: T顺= ti Σ i=1 m n =4×( )=200(分钟) =( )+(4-1)×20 =110(分钟) T平= ti Σ i=1 m +(n-1)tL =200-(4-1)(5+5+15)=125(分钟) T平顺= ti Σ i=1 m n –(n–1) j=1 m-1 min(tj,tj+1)

142 答: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200分钟,平行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110分钟,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125分钟。

143 例题二:上题中如果工序一与工序二的加工顺序对调,则三种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有何不同?

144 Σ ti n T顺= =4×(10+5+20+15)=200(分钟) 解: 从上例
m n =4×( )=200(分钟) 可以看出,将t1与t2对调,并不影响加工周期的计算结果。所以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与前没有不同,仍为200分钟。

145 Σ ti T平= +(n-1)tL =(10+5+20+15)+(4-1)×20 =110(分钟) 而平行移动方式原来的加工周期为:
m +(n-1)tL 如将t1与t2对调,也不影响加工时间周期的计算结果,所以仍为110分钟。

146 Σ Σ ti n T平顺= –(n–1) min(tj,tj+1) =200-(4-1)(5+5+15)=125(分钟)
但是,如果将t1与t2对调,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中其加工时间周期的计算结果就不同: 原来为: =200-(4-1)(5+5+15)=125(分钟) T平顺= ti Σ i=1 m n –(n–1) j=1 m-1 min(tj,tj+1) 对调后 Σ j=1 m-1 min(tj,tj+1) 其数值与前不同 为:( ) 从而其加工时间周期为110分钟

147 练习题7:某种零件加工批量n=4;加工工序数m=6;其工序单位时间t1=8分钟,t2=5分钟,t3=12分钟,t4=15分钟,t5=15分钟,t6=18分钟;计算该批零件在采用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三种不同方式进行加工时各自的加工周期。*

148 计算题复习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

149 一、单品种量本利分析 Q0= F P-v L= X-X0 X ×100% S0= F v P 1- P利=(P–v)Q–F

150 复习题1、某企业生产A产品,其市场销售价格为50元/件,固定成本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5元/件。
若该企业今年销售量为6000件时,实现利润是多少?

151 复习题2、某企业生产B产品,其市场销售价格为36元/件,固定成本为4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28元/件,要求计算:
⑴若该企业今年要实现利润200000元时,产量应达到多少? ⑵总成本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152 复习题3:某企业生产A产品,其市场销售价格为3600元/件,固定成本为40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800元/件,该企业若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要求计算:企业经营安全率,并说明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状态。

153 二、多品种量本利分析 ⑴计算各个产品边际收益率; ⑵根据边际收益率高低列表计算ΣS、ΣM及ΣM-F
⑶根据ΣM-F的计算结果求盈亏平衡销售规模S0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或减少步骤。

154 m’= M S M=Sm’ S= m’

155 复习题4、某企业从事ABCDE五大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已知该企业固定费用为800万元,要求计算:(1)盈亏平衡时销售规模
销售额 边际贡献 A 500 300 B 800 400 C 1000 450 D 1200 E 600

156 思考: ⑴上题中,如果固定成本为2000万元,则盈亏平衡的销售规模是多少? ⑵上题中,如果固定成本为400万元,则盈亏平衡的销售规模是多少?

157 复习题5、某企业从事ABCDEF六种产品的生产。已知该企业的销售额为3000万元时,该企业盈利530万元。各产品的销售额与边际贡献如下(单位:万元),试计算该企业的盈亏平衡销售规模与盈利2000万元时的销售规模? 产品 销售额 边际贡献 A 1000 450 B 1200 300 C 1500 D 550 E 1600 800 F 2000 700

158 产品 销售量 价格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A 100 50 30 B 60 C 80 44 D 24 E 40 10 F 27

159 三、决策树 依题意作图:决策树要素有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结果点△。 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效益值与净收益值。
决策选优并剪枝。 要注意:画图从左到右,计算从右到左。

160 复习题7、企业拟开发新产品。现在有三个可行性方案需要决策。
方案一:开发新产品A,需要追加投资120万元,经营期限为5年。此间,产品销路好,可获利100万元;销路一般可获利80万元;销路差可获利10万元。三种情况概率分别为30%、50%、20%。 方案二:开发新产品B,需要追加投资80万元,经营期限为4年。此间,产品

161 销路好,可获利90万元;销路一般可获利50万元;销路差可亏损8万元。三种情况概率分别为60%、30%、10%。
方案三:开发新产品C,需要追加投资50万元,经营期限为4年。此间,产品销路好,可获利60万元;销路一般可获利30万元;销路差可获利10万元。三种情况的概率分别为50%、30%、20%。 试用决策树对方案进行选优。

162 四、经济批量 2RK H Q*= Q 2 ×H R ×K + N= R Q T= 360 N

163 复习题8:某制造公司全年需用某种材料40000千克,该材料的单位购买价格为5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材料年平均储存成本为8元,要求计算该材料:
⑴经济批量? ⑵每年订货次数? ⑶每次订货之间的间隔时间?

164 Σ 五、三种移动方式 ti n T顺= T平= +(n-1)tL T平顺= –(n–1) min(tj,tj+1) m i=1 m-1

165 复习题9:某种零件加工批量n=5;加工工序数m=4;其工序单位时间t1=12分钟,t2=5分钟,t3=15分钟,t4=18分钟;试计算该批零件在采用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三种不同方式进行加工时各自的加工周期。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练习1解: 从题目知道,去年全年的产量为: 1800 600 = 3(万件) 再由: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 可知去年: 1800 – 800 – 变动成本 = – 50 变动成本 = 1050(万元)

173 从而,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v = 1050 3 = 350 (元) 则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为: Q0 = F P – v = 800 600 – 350 = 3.2(万件)

174 今年安排4万件的利润是: P利 = ( P – v ) Q – F = (4 – 3.2)×(600 – 350) = 200(万元)

175 经营安全率: L = X – X0 X ×100% 4 – 3.2 4 = = 20% 经营状况不太好。

176 1×(500 – 350) = 150(万元) 3×(450 – 350) – 200 = 100(万元) 所以,应接受外商甲的订货。
外商甲出价虽低于原来定价, 但是因高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故仍有盈利,盈利为: 1×(500 – 350) = 150(万元) 外商乙出价同样可使企业盈利, 但因需增加200万元固定成本,故盈利水平为: 3×(450 – 350) – 200 = 100(万元) 所以,应接受外商甲的订货。

177 ⑶ 2×(450 – 350) = 200(万元) 自然应选外商乙的订货了。
如果外商乙订购2万件, 则企业生产能力可以承受, 不必增加固定成本。用同样的方法,可知盈利为: 2×(450 – 350) = 200(万元) 自然应选外商乙的订货了。

178 答:盈亏平衡点为3.2万件。今年安排生产4万件的盈利为200万元; 经营安全率为20%,经营状况不太好。 外商甲出价500元订购1万件, 外商乙出价450元时订购3万件时, 应选择外商甲, 可盈利150万元。如外商乙订购2万件, 则应接受乙,可盈利200万元。 ×

179 练习2解: Sd = 6000; Se = 4000; Sf = 6000 产品 S ΣS M ΣM ΣM-F A 0.6 6000
Sa = 6000; Sb = 5000; Sc = 6000 Sd = 6000; Se = 4000; Sf = 6000 m’a= 60%; m’b= 50%; m’c= 55% m’d= 40%; m’e= 25%; m’f = 45% 练习2解: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A 0.6 6000 3600 -8400 C 0.55 12000 3300 6900 -5100 B 0.5 5000 17000 2500 9400 -2600 F 0.45 23000 2700 12100 100 D 0.4 29000 2400 14500 E 0.25 4000 33000 1000 15500 3500

180 或: S0 = 23000 – 100 45% = 22777.78(元) 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S0 = 17000 + 2600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A 0.6 6000 3600 -8400 C 0.55 12000 3300 6900 -5100 B 0.5 5000 17000 2500 9400 -2600 F 0.45 23000 2700 12100 100 D 0.4 29000 2400 14500 E 0.25 4000 33000 1000 15500 3500 或: S0 = – 100 45% = (元) 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S0 = 2600 45% = (元)

181 答: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元 。 ×

182 练习3 解: m’a= 45%; m’b= 25%; m’c= 20% m’d= 55%; m’e= 50%; m’f = 35% 产品 m’ S ΣS M ΣM D 0.55 1000 5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83 企业销售额为5000万元时,企业对应的边际贡献等于:
产品 m’ S ΣS M ΣM D 0.55 1000 5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按题意: 2290 – F = 290 ∴ F = 2000(万元) 于是,就可在上面表格中计算ΣM-F 企业销售额为5000万元时,企业对应的边际贡献等于: 1800+(5000 – 3600)×35% =2290(万元)

184 按题意: 2290 – F = 290 ∴ F = 2000(万元) 于是,就可在上面表格中计算ΣM-F 产品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按题意: 2290 – F = 290 ∴ F = 2000(万元) 于是,就可在上面表格中计算ΣM-F

185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1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650 A 0.45 3600 450 1800 -2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1100 ⑴ S0 = 200 35% = (万元) 300 – (–200) 35% ⑵ S300 = = (万元) 答:(略) ×

186 练习4 解: Sd = 6000; Se = 4000; Sf = 6000 Sa = 5000; Sb = 6000; Sc = 8000
m’a= 60%; m’b= 50%; m’c= 55% m’d= 40%; m’e= 25%; m’f = 45%

187 答:企业盈利最大时的销售额:25000元,此时赢利为1100元。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1 ΣM-F2 A 0.6 5000 3000 -9000 -13000 C 0.55 8000 13000 4400 7400 -4600 -8600 B 0.5 6000 19000 10400 -1600 -5600 F 0.45 25000 2700 13100 1100 -2900 D 0.4 31000 2400 15500 -500 E 0.25 4000 35000 1000 16500 500 答:企业盈利最大时的销售额:25000元,此时赢利为1100元。 ×

188 练习5 解: 按题意,作决策树如下: A 好 0.3 △170×5=850 420 一般 0.5 1 △90×5=450 开发A 248
△(-60)×5=-300 248 △170×5=850 好 0.3 △90×5=450 △100×4=400 △50×4=200 一般 0.5 不好 0.2 好 0.6 一般 0.3 不好 0.1 1 2 开发A 开发B -180 -60 420 308 △20×4=80 A

189 ①:0.3×850+0.5×450+0.2×(– 300) = 420 420 – 180 = 240(万元) ②:0.6×400+0.3×200+0.1×80 = 308 308 – 60 = 248(万元) 答:选择开发B产品的方案,可盈利248万元。 ×

190 练习6解: 2RK H Q*= = 2×96×50 6 = 40(吨) N = R Q = 96 40 = 2.4 (次) 间隔时间 = 360 2.4 = 150 (天)

191 答: 经济批量为40吨; 总库存成本为38640元;全年采购2.4次;每次时间间隔为150天。
答: 经济批量为40吨; 总库存成本为38640元;全年采购2.4次;每次时间间隔为150天。 ×

192 Σ Σ t i t i 练习7解: n T顺 = = 4×(8+5+12+15+15+18) = 292 (分钟) T平 =
m n = 4×( ) = 292 (分钟) = ( ) + (4-1)×18 = 127(分钟) T平 = t i Σ i=1 m +(n-1)tL

193 Σ t i n T平顺 = – (n – 1) min(tj , tj+1) = 292-(4-1)(5+5+12+15+15 )
= 136(分钟) T平顺 = t i Σ i=1 m n – (n – 1) j=1 m-1 min(tj , tj+1) 答: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为292分钟;平行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为127分钟;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为136分钟。 ×

194 答:该企业今年销售量为6000件时,实现利润100000元。
复习题1 解: P利 = ( P – v) Q – F = ( 50 – 25)×6000 – 50000 =100000(元) 答:该企业今年销售量为6000件时,实现利润100000元。 ×

195 答:要实现利润200000元时,产量应达到30000件。总成本应控制在880000元。
复习题2 解: P利 = ( P – v) Q – F 200000= ( 36 – 28)× Q – 40000 Q = 30000(件) C = v Q + F =28× = (元) 答:要实现利润200000元时,产量应达到30000件。总成本应控制在880000元。 ×

196 答:企业经营安全率为20%,经营状态不太好。
复习题3 解: P利 = ( P – v) Q – F 100000= ( 3600 – 2800)× Q – Q = 625(件) Q0 = F P -v = 400000 3600 – 2800 = 500(件) L = 625 – 500 Q ×100%= Q – Q0 625 ×100% = 20 % 答:企业经营安全率为20%,经营状态不太好。 ×

197 复习题4 解: m’a=0.6 m’b=0.5 m’c=0.45 m’d=0.25 m’e=0.75 产品 S ΣS M ΣM ΣM-F E
600 450 -350 A 0.6 500 1100 300 750 -50 B 0.5 800 1900 400 1150 350 C 0.45 1000 2900 1600 D 0.25 1200 4100 ⑴ S0= 50 0.5 = 1200 (万元) ⑵ S1000= 4100- 1100-1000 0.25 = 3700 (万元)

198 答:盈亏平衡销售规模为1200万元,盈利1000万元时候的销售规模是3700万元。
×

199 复习题4-1 解: m’a=0.6 m’b=0.5 m’c=0.45 m’d=0.25 m’e=0.75 产品 S ΣS M ΣM ΣM-F
600 450 -1550 A 0.6 500 1100 300 750 -1250 B 0.5 800 1900 400 1150 - 850 C 0.45 1000 2900 1600 - 400 D 0.25 1200 4100 - 100 答:盈亏平衡销售规模不存在。 ×

200 复习题4-2 解: m’a=0.6 m’b=0.5 m’c=0.45 m’d=0.25 m’e=0.75 产品 S ΣS M ΣM ΣM-F
600 450 50 A 0.6 500 1100 300 750 350 B 0.5 800 1900 400 1150 C 0.45 1000 2900 1600 1200 D 0.25 4100 1500 S0= 600 - 50 0.75 = (万元) 答:盈亏平衡销售规模为533.33万元。

201 重要说明: 我们约定:由于,该题目的盈亏平衡销售规模是在一个产品内部,如果此时我们如同复习题4-1那样,认定在不同类别的产品之间没有盈亏平衡销售规模, 也视为正确。 ×

202 复习题5 解: m’a=0.45 m’b=0.25 m’c=0.2 m’d=0.55 m’e=0.5 m’f =0.35 产品 S ΣS M
1000 5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销售规模为3000万元时的边际收益为: 1350+( )×0.45=1530

203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1500 8300 3100 按题意: 1530-F=530 ∴ F=1000(万元) 在上面的表格中继续计算ΣM-F :

204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1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8300 3100 2100 按题意: 1530-F=530 ∴ F=1000(万元) 在上面的表格中继续计算ΣM-F :

205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 D 0.55 1000 550 -450 E 0.5 1600 2600 800 1350 350 A 0.45 3600 450 1800 F 0.35 2000 5600 700 2500 1500 B 0.25 1200 6800 300 2800 C 0.2 8300 3100 2100 于是: S0=1000+ 450 0.5 =1900(万元) S2000= 2000-1800 0.2 =7800(万元)

206 答:盈亏平衡销售规模为1900万元,盈利2000万元时候的销售规模是7800万元。
×

207 复习题6 解: 计算各产品的销售额: Sd= 6000; Se= 4000; Sf= 6000 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Sa= 5000; Sb= 6000; Sc= 8000; Sd= 6000; Se= 4000; Sf= 6000 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m’a= 60%; m’b= 50%; m’c= 55%; m’d= 40%; m’e= 25%; m’f= 45%

208 答:企业盈利最大时的销售额:25000元,此时赢利为1100元。
产品 m’ S ΣS M ΣM ΣM-F1 ΣM-F2 A 0.6 5000 3000 -9000 -13000 C 0.55 8000 13000 4400 7400 -4600 -8600 B 0.5 6000 19000 10400 -1600 -5600 F 0.45 25000 2700 13100 1100 -2900 D 0.4 31000 2400 15500 -500 E 0.25 4000 35000 1000 16500 500 答:企业盈利最大时的销售额:25000元,此时赢利为1100元。 ×

209 复习题7 解: 100×5=500 10×5=50 60×4=240 好 0.5 10×4=40 一般 0.2 -120 开发A 1 3 -50 开发C 240 360 164 80×5=400 30×4=120 一般 0.3 好 0.3 差 0.2 一般 0.5 90×4=360 好 0.6 (-8)×4=-32 差 0.1 2 272.8 50×4=200 开发B -80 A

210 答:应选择第一方案,开发新产品A,经营期间的期望净收益为240万元。
计算: ① 0.3× × ×50 = 360 360 – 120 = 240 (万元) ② 0.6× ×200 – 0.1×32 = 272.8 272.8 – 80 = (万元) ③ 0.5× × ×40 = 164 164 – 50 = 114 (万元) 答:应选择第一方案,开发新产品A,经营期间的期望净收益为240万元。 ×

211 2RK H Q*= = 2×40000×25 8 = 500(千克) 复习题8解: ⑴ ⑵ N = 40000 500 = 80 (次) ⑶
T = 360 80 = 4.5 (天)

212 答:经济批量为500千克;每年总库存成本为2004000元;全年采购80次;每次采购的时间间隔为4.5天。
×

213 Σ Σ Σ t i t i t i n T顺 = = 5×(12+5+15+18) = 250(分钟) T平 = +(n-1)tL
复习题9 解: T顺 = t i Σ i=1 m n = 5×( ) = 250(分钟) = ( ) + (5-1) ×18 = 122(分钟) T平 = t i Σ i=1 m +(n-1)tL = 250-(5-1)(5+5+15)=150(分钟) T平顺 = t i Σ i=1 m n – (n – 1) j=1 m-1 min(tj , tj+1)

214 答: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250分钟,平行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122分钟,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150分钟。
答: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250分钟,平行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122分钟,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为150分钟。 ×


Download ppt "工商企业经营 定量分析内容辅导."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