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法學方法與法律的解釋適用〔壹〕法學方法與法律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法學方法與法律的解釋適用〔壹〕法學方法與法律適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法學方法與法律的解釋適用〔壹〕法學方法與法律適用
專題講座(四) ( ) 王澤鑒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客座教授

2 內容介紹 法學方法與法律的解釋適用〔壹〕:法學方法與法律適用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法律的適用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及功能
(二)德国的法學方法論 、法律的適用 法律適用的基本架構

3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4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及功能 Ⅰ.法學方法論的意義 法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以特定的法秩序為基礎及限界
探究準則性法規範及法適用的問題,發現規範內的一體性及其一貫的意義,針對不同的案件情境,將法律規範加以具體化而為適用 以法官如何獲得正當裁判為中心

5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2)法的實踐(Rechtsverwirklichung) 1)法的獲得(RechtsgeWinnung)
Ⅱ.法學方法論的功能 2)法的實踐(Rechtsverwirklichung) 不是法學的形式邏輯、亦非解題技巧的訓練 方法論是對法學在思考方式詮釋上的自我反省、自我認知 藉著增強的方法意識,對法院裁判從事說明與批評,協助法學達成其實務上的任務 實踐法治國的要求:法律適用的平等性及安定性。

6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Ⅲ.法學的技術性、科學性及藝術性 法學與法律技術 法學與科學:概念、體系、可檢驗性
法學藝術性:法學與法律風格

7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二)德國的法學方法論 Ⅰ.從薩維尼(Saviny)到拉倫茨(Larenz) 二百年發展史的回顧

8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2.拉倫茨: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6 版,1992。陳愛娥譯,商務印書館,2005) (1)Larenz的生平 (2)Larenz的著作及貢獻 (3)其他法學方法論的重要著作 ▶Engisch(恩吉施),Einführung in das Juristische Denken, 法律思維導論,鄭永流譯,法律出版社(2004) ▶Zippelius(齊佩利烏斯), 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 法學方法論,金振豹譯,法律出版社(2009) ▶Ruthers(魏德士), Rechtstheorie, 法理學,丁曉春、吳越譯,法律出版社(2005) (4) 如何研讀及適用法學方法論

9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Ⅱ.德國法學方法論與德國民法的發展 Pandekten法學與德國民法
概念(Begriff)、利益(Interesse)與價值(Wert) 法律拘束與法院造法,法院裁判風格的變遷 德國民法的變動:2002年的債法現代化 (請參閱Wieacker:《近代私法史:以德意志的發展為觀察重點》,陳愛娥、黃建輝譯,五南出版社2004 年版;上海三聯書店2006 年版。)

10 一、法學方法論的意義、功能及發展 Ⅲ.歐洲法學方法論的發展 Ⅳ.兩岸法學方法論的比較研究 實體法的比較研究
各國法律解釋適用方法的比較研究:要了解一個法律、要認識其法律解釋適用的方法 歐洲私法整合與歐洲法學方法論的發展 Ⅳ.兩岸法學方法論的比較研究 台灣的法學方法論 大陸的法學方法論

11 二、法律的適用

12 二、法律的適用 Ⅰ.法律適用的基本架構

13 二、法律的適用 1.法律適用的意義及功能 2.法律適用的步驟 (1)將抽象的法律規範適用于具體案件(問題、糾紛、爭議)
(2)其功能在于作出判決,加以說明(判決理由):法律修辭學、法律論辯、法律證立、論證構造 2.法律適用的步驟 (2)三段論法:法律的演繹推理 A. 大前提:凡人必死 凡人能必不死 B. 小前提:柏拉圖是人 柏拉圖是人 C. 結論: 柏拉圖必死 柏拉圖不死 從規範認定事實 從事實找規範 (1)規範與事實 来回穿梭

14 二、法律的適用 3.法律適用的邏輯與目的 4.法律適用的兩個階段 (1)邏輯:法律適用的形式邏輯 (2)目的:法律政策、評價
(3)邏輯是目的的僕人 邏輯矛盾 (4)法秩序的統一性避免 評價矛盾 4.法律適用的兩個階段 (1)法律解釋 法律漏洞填補 (2)法之續造 法律創造補充 (3)關於法律適用的立法例

15 二、法律的適用

16 二、法律的適用 5.實例解說 (1)房屋二重買賣:甲售A屋給乙,交屋,但未登記。乙出租該屋于丙,丙顧丁看守該屋。其後甲又將該屋出售戊(知情或不知情),并辦理登記。戊得向何人請求返還該屋? 請求權基礎:物權法34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該物。

17 二、法律的適用

18 二、法律的適用 (2)甲擅取乙的馬達裝于己車,擅用丙的油漆修補其車。試說明乙、丙得向甲主張何種權利?

19 19


Download ppt "法學方法與法律的解釋適用〔壹〕法學方法與法律適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