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数理逻辑 课程X.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数理逻辑 课程X."—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数理逻辑 课程X

2 第10章 关 系 关系是在集合上定义的一个常用的概念.例如,在自然数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小于关系,在命题公式之间可以定义等价关系和永真蕴涵关系,在集合A的各子集之间可以定义相等关系和包含关系.此外,在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选课关系,在课程表上反映了课程、班级、教师、教室、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关系就是联系,也就是映射.在数据库的一种重要类型关系数据库中保存了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就是按照本章所定义的关系设计的.

3 10.1 二元关系 10.1.1 二元关系的定义 定义10.1.1 对集合A和B,A×B的任一子集称为A到B的一个二元关系,一般记作R.若<x,y>∈R,可记作xRy;若<x,y>R,可记作x y.在A=B时,A×A的任一子集称为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二元关系可简称关系. 从形式上说,二元关系是笛卡儿积的子集,换句话说,它是有序对的集合.从语义上说,二元关系是集合A和B元素之间的联系.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联系.

4 例1 设A={0,1},B={a,b}.则 Rl={<0,a>}, R2={<0,a>,<0,b>,<l,a>} 是A到B的两个二元关系. R3={<O,1>,<1,0>} R4={<0,1>,<0,0>,<1,0>} 是A上的两个二元关系.

5 例2 设X={1,2,3},定义X上的关系Dx和Lx为
Dx={<x,y>|x∈X∧y∈X∧x整除y} Lx={<x,y>|x∈X∧y∈X∧x≤y} 于是,Dx是 Dx={<1,1>,<2,2>,<3,3>,<1,2>,<1,3>}. Lx关系是 Lx={<1,1>,<2,2>,<3,3>,<1,2>,<1,3>,<2,3>}.

6 例3 对任意的集合A,在P(A)上的包含关系R1和真包含关系R2定义为
R1={<x,y>|x∈P(A)∧y∈P(A)∧xy} R2={<x,y>|x∈P(A)^y∈P(A)^xy}

7 若A={},则P(A)={,{}},P(A)上的R1和R2是

8 二元关系是二元组的集合.推广这个概念,可以用n元组的集合定义n元关系.
定义10.1.2 若n∈N且n>1,A1,A2,…,An是n个集合,则A1×A2×…×An的任一子集称为从A1到An上的一个n元关系.

9 10.1.2 特殊的关系 下面定义三个A上的特殊的关系. 定义10.1.3 对任意的集合A. (1)A上的恒等关系IA定义为
特殊的关系 下面定义三个A上的特殊的关系. 定义10.1.3 对任意的集合A. (1)A上的恒等关系IA定义为 IA={<x,x>|x∈A}, (2)A上的全域关系(全关系)EA定义为 EA={<x,y>|x∈A^y∈A}, (3) 是A上的空关系.

10 例4 设A=<a,b>,则 IA={<a,a>,<b,b>}, EA={<a,a>,<a,b>,<b,a>,<b,b>}.

11 10.1.3 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10.1. 4 对A到B的一个关系R,可以定义 (1)R的定义域dom(R)为
10.1.3 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10.1. 4 对A到B的一个关系R,可以定义 (1)R的定义域dom(R)为 dom(R)={x|(y)(<x,y>∈R)}, (2)R的值域ran(R)为 ran(R)={y|(x)(<x,y>∈R)}, (3)R的域fld(R)为 fld(R)=dom(R)U ran(R),

12 例5 设A={a,b,c},B={b,c,d},A到B的关系R={<a,b>,<b,c>,<b,d>},则
dom(R)={a,b}, ran(R)={b,c,d}, fld(R)={a,b,c,d}.

13 定理10.1.1 对A到B的关系R如果<x,y>∈R,则x∈UUR,y∈UUR
证明 已知<x,y>∈R,即{{x},{x,y}}∈R.因{x,y}是R的元素的元素,故{x,y}∈U R.因x和y是UR的元素的元素,故x∈UUR,y∈UUR. 定理10.1.2 对A到B的关系R,则 fld(R)=UU R,

14 证明 对任意的x,若x∈fld(R),则x∈dom(R)或x∈ran(R).则存在y,使<x,y>∈R或<y,x>∈R.这时都有x∈UUR.
对任意的t,若t∈UUR.因为R的元素的形式是{{x},{x,y}},所以必存在u,使{{t},{t,u}}∈R 或{{u},{u,t}}∈R.也就是t∈fld(R).

15 10.2 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描述关系的方法有三种: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关系的定义使用了集合表达式,这一节介绍后两种方法,对有限集合上的关系,采用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方法,不仅使分析更加方便,而且有利于使用计算机处理,

16 10.2.1 关系矩阵 定义10.2.1 设集合X={xl,x2,…,xm},Y={yl,y2,…,yn},
10.2.1 关系矩阵 定义10.2.1 设集合X={xl,x2,…,xm},Y={yl,y2,…,yn}, (1)若R是X到Y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是m×n矩阵(m行,n列的矩阵)

17 (2)若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是m×m方阵(m行、m列的矩阵)

18 A到B的关系R是A×B的子集,A×B有m×n个有序对.矩阵M(R)有m行(行为横向)、n列(列为竖向),共有m×n个元素.因此,M(R)的每个元素恰好对应A×B的一个有序对.用M(R)中元素rij的值表示有序对<xi,yj>是否在R中,因为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情况,所以rij只取值0和1是合理的.

19

20 在矩阵右方和下方标注了X和Y的元素,标注表明,x1对应第1行,x2对应第2行,y1对应第1列,依此类推.因此,第1行第3列交点的r13=1表示<x1,y3>∈R,而第3行第1列的r31=0表示<x3,y1>  R.在使用关系矩阵时,集合X和Y中的元素分别进行了排序.这时就不必在矩阵上标注这些元素,而且也不难确定一个矩阵元素对应的有序对

21 例2 设A={1,2,3,4},A上的大于关系>定义为>={<2,l>,<3,1>,<4,1>,<3,2>,<4,2>,<4,3>}.则关系>的关系矩阵是

22 10.2.2 关系 定义10.2.2 设集合X={x1,x2,…,xm},Y={y1,y2,…yn}.
10.2.2 关系 定义10.2.2 设集合X={x1,x2,…,xm},Y={y1,y2,…yn}. (1)若只是X到Y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图是一个有向图G(R)=<V,E>,它的顶点集是V=X∪Y,边集是E,从xi到yj的有向边eij∈E,当且仅当<xi,yj>∈R. (2)若R是X上的一个关系,则R的关系图是一个有向图G(R)=<V.E>,它的顶点集是V=X,边集是E,从xi到xj的有向边eij∈E当且仅当<xi,xj>∈R. 关系图十一条有向边eij对应R中的一个有序对<xi,xj>,二者一一对应.图形表示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23 例3 对例1中的X到Y的关系R,关系图G(R)如图10.2.1所示.在XY时.为了图示清楚,通常把定义域的元素x1,x2等画在一边,把值域中的元素y1,y2画在另一边.

24 例4 对例2中的A上的关系>,关系图G(>)如图10.2.2所示.对A上的关系.关系图中一般小区分定义域和值域,每个顶点既可以发出有向边,又可以收到有向边.

25 例5 对A={a,b,c}上的关系 R={<a,a>,<a,b>,<b,b>,<b,c>},关系图G(R)如图10.2.3所示.图中从a到a的有向边eaa表示<a,a>∈R,这类有向边称为自圈.

26 10.3 关系的逆、合成、限制和象 一个关系的逆是另一个关系,两个关系的合成是第三个关系.求关系的逆与合成都是构造新关系的方法,也都是关系的运算.

27 10.3.1 定义 定义10.3.1 对X到Y的关系R,Y到Z的关系S,定义 (1)R的逆R-1为Y到X的关系
10.3.1 定义 定义10.3.1 对X到Y的关系R,Y到Z的关系S,定义 (1)R的逆R-1为Y到X的关系 R-1={<x,y>|<y,x>∈R}, (2)R与S的合成SR为X到Z的关系 SR={<x,y>|(z)(<x,z>∈R^ <z,y>∈S)}. 此外,对任意的集合A,还可定义

28 (4)A在R下的象R[A]为集合 R[A]={y|(x)(x∈A^<x,y>∈R)}.

29 对R的每个有序对<x,y>,把两个元颠倒得到有序对<y,x>,这些<y,x>的集合就是R-1.把R的关系图中每个有向边的方向颠倒就得到R-1的关系图.
如果在关系R和S中各有一个有序对,使<x,z>∈R且<z,y>∈S,则<x,y>是关系SR的元素.而且,SR包含全部这样的有序对.关系的合成如图10.3.1所示.因为<5,6>∈R且<6,7>∈S,故<5,7>∈SR.虽有<1,2>∈R,但不存在y使<2,y>∈S,故没有y使<1,y>∈SR也没有x使<x,4>∈SR.

30

31 注意,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合成为SR,而不写成RS(注:有的书写为RS.)SR是X到Z的关系.为了求SR,应把R中每个有序对与S中每个有序对一一配合,以此确定SR的每个有序对.
R A是关系R的子集,其中每个有序对<x,y>满足x∈A.可以说R A是A到Y的关系.也可以说是X到Y的关系.当dom(R)  A时,R A=R.R[A]是一个集合,它实质上是只R A的值域.

32 例1 设集合A上的关系R为 A={a,{a},{{a}}}, R={<a,{a}>,<{a},{{a}}>}.

33 例2 设集合N上的关系R和S为 R={<1,2>,<1,3>,<2,3>,<3,4>}, S={<3,4>,<4,5>,<5,4>}. 则 R-1={<2,1>,<3,1>,<3,2>,<4,3>}, SR={<1,4>,<2,4>,<3,5>}, RS=.

34 10.3.2 SR的关系矩阵 R-1的关系矩阵M(R-1)就是R的关系矩阵的转置矩阵.也就是说,把M(R)中每一对rij和rji(i≠j)互换就得到M(R-1),下面介绍求SR的关系矩阵的方法. 如果A是有限集合,|A|=n.关系R和S都是A上的关系,R和S的关系矩阵M(R)=(rij)和M(S)=(sij)都是nXn的方阵.于是SR的关系矩阵 M(SR)=(wij),可以用下述的矩阵逻辑乘法计算(类似于矩阵乘法).可以写为 M(SR)=M(R)M(S),

35 其中 wij=∨k=1~n(rik∧skj).这是由M(S)和M(R)的元素计算M(S,R)的元素wij的方法.式中的^和V分别为在集合{0,1}上的运算.
^是逻辑乘,1^1=l,而0^1=1^0=0^0=0(它对应合取词). V是逻辑和,0V 0=0,1V0=0V1=1V1=1(它对应析取词).

36 例3 设集合A={1,2,3,4},A上的关系 R={<1,2>,<3,4>,<2,2>}, S={<4,2>,<2,4>,<3,1>,<1,3>}.则

37

38 10.3.3 性质 定理10.3.1 对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则 (1)dom(R-1)=ran(R),
10.3.3 性质 定理 对X到Y的关系R和Y到Z的关系S,则 (1)dom(R-1)=ran(R), (2)ran(R-1)=dom(R), (3)(R-1)-1=R, (4)(SR)-1=R-1S-1, 证明 (1)对任意的x,有 x∈dom(R-1)(y)(<x,y>∈R-1) (y)(<y,x>∈R)x∈ran(R), 所以,dom(R-1)=ran(R). (2)类似于(1).

39

40 定理10.3.2 对X到y的关系Q,Y到Z的关系S,Z到W的关系R,则
关系的合成是关系的运算.定理表明,这个运算满足结合律.但是它不满足交换律,—般SRRS.

41 定理10.3.3 对X到Y的关系R2和R3,Y到Z的关系R1,有
(1)R1(R2UR3)=R1R2UR1R3, (2)R1(R2∩R3)R1R2∩R1R3 , 对X到Y的关系R3,Y到Z的关系R1、R2,有 (3)(R1UR2) R3=R1R3UR2R3, (4)(R1∩R2) R3  R1R3∩R2R3, (注意,规定关系合成符优先于集合运算符.) 证明 P167.

42 定理 对X到Y的关系R集合A,B,有 (1)R[AUB]=R[A]UR[B], (2)R[UA]=U{R[B] | B ∈A}, (3)R[A∩B]  R[A] ∩ R[B], (4)R[∩A]  ∩{R[B] | B ∈A },A =/= ø (5)R[A]-R[B]  R[A-B] 证明 只证(2),(3)其他留作思考题,

43

44

45 例4 设整数集合Z上的关系R为 R={<x,y>|x∈Z^y∈Z^y=x2},集合A={1,2},B={O,一l,一2}. 于是,R[A]={1,4},R[B]={0,1,4}.R[A]∩R[B]={1,4}.但是,A∩B是,R[A∩B]=. 此外,A一B={1,2},R[A一B]={1,4}.但是R[A]一R[B]=.

46 10.4关系的性质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关系,有必要深入研究关系的性质.对A上的关系来说,主要的性质有:自反性、非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这一节定义这些性质,并给出若干结论.

47 10.4.1 定义 定义10.4.1 对A上的关系R,若对任意的x∈A都有xRx,则称R为A上自反的关系,若对任意的x∈A都有 ,则称R为A上非自反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自反的(x)(x∈A→xRx), R是A上非自反的(x)(x∈A→ ),

48 例1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和全关系EA都是自反的.
在集合B={x|x∈N^x≠0}上的整除关系DB和小于等于关系LB都是自反的. 在集合A的幂集P(A)上的包含关系兰和相等关系=都是自反的,这些关系都不是非自反的.

49 例2 在非空集合A上的空关系ø是非自反的.在集合N上的小于关系<是非自反的.在集合A的幂集P(A)上的真包含关系是非自反的.
这些关系都不是自反的.

50 例3 在集合A={l,2,3}上的关系 R={<1,1>,<2,2>,<3,1>} 不是自反的,也不是非自反的.但是在非空集合A上,不存在一个关系,它是自反的又是非自反的. 如果R是A上自反的,则关系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元素都是1(即rii都是1),关系图G(R)的每个顶点都有自圈.如果R是A上非自反的,则M(R)的主对角线元素都是0,G(R)的每个顶点都没有自圈,

51 定义10.4.2 R为A上的关系,对任意的x,y∈A,若xRy→yRx,则称R为A上对称的关系;若(xRy∧yRx)→(x=y),则称R为A上反对称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对称的(x)(y)((x∈A^y∈A^xRy)→yRx) 只是A上反对称的(x)(y)((x∈A^y∈A^xRy^yRx)→x=y) 反对称性还有另一种等价的定义 R是A上反对称的(x)(y)((x∈A^x∈A^xRy^x≠y)→ ),

52 例4 在非空集合A上的全关系是对称的,不是反对称的,
例5 在B={x|x∈N^x≠0}上的整除关系、小于等于关系、小于关系都是反对称的。且不是对称的. 例6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和空关系都是对称的,也都是反对称的, 例7 在集合A={1,2,3}上的关系 R={<l,2>,<2,1>,<1,3>}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例6和例7说明,对称性和反对称性既可以同叫满足,也可以都不满足.

53 如果R是A上对称的,则M(R)是对称矩阵(对任意的i和j,rij=rji).G(R)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或者没有有向边,或者互有有向边eij和eji(不会只有eij没有eji),如果R是A上反对称的,则M(R)是反对称矩阵(对任意的i≠j,若rij=1则rji=0),G(R)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或者没有有向边,或者仅有一条有向边(不会同时有eij和eji).

54 定义10.4.3 R为A上的关系,对任意的x,y,z∈A,若(xRy^yRz)→xRz,则称R为A上传递的关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R是A上传递的(x)(y)(z) ((x∈A^y∈A^z∈A^xRy^yRz)→xRz)

55 例8 在集合A上的全关系、恒等关系、空关系都是传递的.
在B={x|x∈N^x≠0}上的整除关系、小于等于关系、小于关系都是传递的, 例9 在集合A={1,2,3}上的关系 R={<1,2>,<2,3>} 不是传递的关系.因为<1,2>∈R,<2,3>∈R.但是<1,3>R

56 10.4.2 几个结论 下列结论可以判断一些关系具有某种性质,
10.4.2 几个结论 下列结论可以判断一些关系具有某种性质, 定理 R1,R2是A上自反的关系,则R1-1,R1∩R2,R1UR2也是且上自反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有 x∈A=><x,x>∈Rl^<x,x>∈R2 <x,x>∈R1∩R2 所以,R1∩R2是A上自反的关系. 对R1-1和R1UR2的证明类似.

57 定理10.4.2 R1,R2是A上对称的关系,则R1-1 、R1∩R2、R1UR2也是A上对称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y>,有 <x,y>∈R1UR2<x,y>∈R1V<x,y>∈R2 <y,x>∈R1V<y,x>∈R2<y,x>∈R1UR2 所以,R1UR2是A上对称的关系. 对R1-1和R1∩R2的证明类似.

58 定理10.4,3 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则R1-1 ,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
证明 对任意的<x,y>,<y,z>,有 <x,y>∈ R1-1 ^<y,z>∈ R1-1 <y,x>∈R1^<z,y>∈R1 =><z,x>∈R1<x,z>∈ R1-1 所以, R1-1是A上传递的关系. <x,y>∈R1∩R2^<y,z>∈R1∩R2 <x,y>∈Rl^<x,y>∈R2^<y,z>∈R1^<y,z>∈R2 =><x,z>∈R1^<x,z>∈R2<x,z>∈R1∩R2 所以,R1∩R2是A上传递的关系.

59 注意,R1UR2不一定是传递的. 例10 在A={1,2,3}上的关系R1={<1,2>},R2={<2,3>}都是A上传递的关系.但是, R1UR2={<1,2>,<2,3>}不是A上传递的,

60 定理10.4.4 R1,R2是A上反对称的关系,则R1-1及R1∩R2是A上反对称的关系,
证明 为了证明方便,把反对称性的充要条件等价改写为

61

62 注意,这时R1UR2不一定是反对称的 例11 在A={1,2,3}上的关系R1={<1,2>},R2={<2,1>}都是A上反对称的.但是, R1UR2={<1,2>,<2,1>}不是A上反对称的,

63 定理10.4.5 对A上的关系R,则 (1)R是对称的R=R-1,可得 (2)R是反对称的R∩R-1IA. 证明(1)先设R是对称的,对任意的<x,y>,可得 <x,y>∈R<y,x>∈R<x,y>∈R-1, 所以,R=R-1 再设R=R-1,对任意的<x,y>,可得 <x,y>∈R<x,y>∈R-1<y,x>∈R 所以,x是对称的.

64 (2)先设R是反对称的,对任意的<x,y>,可得
<x,y>∈R∩R-1<x,y>∈R^<x,y>∈R-1 <x,y>∈R^<y,x>∈ R =>x=y=><x,y>∈IA 所以,R∩R-1IA. 再设R∩R-1IA,对任意的<x,y>,可得 <x,y>∈R^<y,x>∈R <x,y>∈R^<x,y>∈R-1 <x,y>∈R∩R-1 =><x,y>IA=>x=y 所以,R是反对称的.

65 10.5 关系的闭包 我们经常希望关系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对于不具有这些性质的关系,可以扩充这个关系为更大的关系(原关系的超集合),使新关系有这些性质.这种作法就是闭包思想.闭包是数学上常用的概念,下面先介绍多个关系的合成,再介绍闭包的定义、性质和构造方法.

66 10.5.1 多个关系的合成 在10.3节介绍了两个关系的合成,下面推广到多个关系的合成.
10.5.1 多个关系的合成 在10.3节介绍了两个关系的合成,下面推广到多个关系的合成. 定义10.5.1 对A上的关系R,n∈N,关系R的n次幂Rn定义如下: (1)R0={<x,x>|x∈A}=IA, (2)Rn+1=RnR (n≥0). 注意,n个关系R的合成简写为Rn,n个集合A的笛卡儿积经常也简写为An。二者的概念不同,却使用了相同的表示.应该注意应用的场合,以免理解错误.

67 例1 集合A={a,b,c,d}上的关系R为
R={<a,b>,<b,a>,<b,c>,<c,d>}. 则R0、R1、R2、R3、R4、R5的关系图如下

68 在例1中有一种有意义的现象,R2=R4=R6=…和R3=R5=R7=….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呢?下面考虑这个问题.
定理10.5.1 设A是有限集合,|A|=n,R是A上的关系,则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得Rs=Rt, 证明 对i∈N,Ri都是A上的关系,它们都是P(A×A)的元素.因|A|=n.则|A×A|=n2,|P(A×A)|=2(n2).列出R的各次幂,R1,R2,R3,…,R2n2,….由鹊巢原理,至少有两个幂是相等的,即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Rs=Rt,(注:鸽巢原理是组合学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如果n+1个物体放人n个盒子里,则有一个盒子中有两个物体.)

69 定理10.5.2 设A是有限集合,R是A上的关系,m和n是非零自然数,则
(1)RmRn=Rm+n, (2)(Rm)n=Rmn. 证明 (1)对任意的m,施归纳于n. 当n=1时,RmR1=Rm+1. 假设n=k(k≥1)时结论成立,即有RmRk=Rm+k.令n=k十1,则 RmRk+1=Rm (RkR)=(RmRk)R=Rm+kR =Rm+k+1 结论得证

70 (2)对任意的m,施归纳于n. 当n=1时,(Rm)1=Rm=Rm*1, 假设n=k(k≥1)时有(Rm)k=Rmk,令n=k+1,则 (Rm)k+1=(Rm)k(Rm) =RmkRm=Rmk+m =Rm(k+1) 所以,结论得证,

71 定理10.5.3 设A是有限集合,R是A上的关系,若存在自然数s和t,s<t,使得Rs=Rt,则
(1)Rs+k=Rt+k,其中k为自然数; (2)Rs+kp+i=Rs+i,k和i为自然数,p=t-s, (3)令B={R0,R1,…,Rt-1},则R的各次幂均为B的元素,即对任意的自然数q,有RqB, 证明 (1)Rs+k =RsRk=RtRk=Rt+k,

72 (2)施归纳于k, 当k=0时,Rs+0+i=Rs+i. 假设k=n时有Rs+np+i=Rs+i,其中p=t-s令k=n+1, Rs+(n+1)p+i=Rs+np+p+I =Rs+np+iRp=Rs+iRp =Rs+p+i=Rt+i=Rs+i. 所以,结论得证.

73 (3)若q<t,由B的定义,Rq∈B.
若q≥t,则q-s>0.一定存在自然数k和i,使得q=s+kp+i,其中0≤i≤p-1.于是, Rq=Rs+kp+i=Rs+i.此外,s+i≤s+p-1=t-1.所以,Rq=Rs+t∈B 例2 对例1中的关系R,R2=R4,于是对应的s=2,t=4.B={R0,R1,R2,R3}.R的幂 中不相同的只有以上4种.

74 10.5.2 闭包的定义 设R是A上的关系,有时希望给R增加一些有序对构成新关系R'(显然RR'),使得R'具有自反性或对称性或传递性.但不希望R'太大,希望增加的有序对尽量少.这就是建立R的闭包的基本思想.

75 定义10.5.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有A上另一个关系R',满足:
(2)RR', (3)对A上任何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关系R”,RR”→R’R”,则称关系R’为R的自反(对称,传递)闭包,记作r(R)(s(R),t(R)).

76 这一个定义中定义了三个闭包:自反闭包r(R),对称闭包s(R),传递闭包t(R),直观上说,r(R)是有自反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s(R)是有对称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t(R)是有传递性的R的“最小”超集合.

77 例3 对例1中的关系R,R的r(R),s(R),t(R)的关系图如图10.5.2所示.

78 10.5.3 闭包的性质 定理10.5.4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是自反的r(R)=R, (2)R是对称的s(R)=R,
10.5.3 闭包的性质 定理10.5.4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是自反的r(R)=R, (2)R是对称的s(R)=R, (3)R是传递的t(R)=R. 证明 (1)先设R是自反的.因为RR,且任何包含R的自反关系R”,有RR”.所以,R满足r(R)的定义,r(R)=R. 再设r(R)=R.由r(R)的定义,R是自反的. (2)和(3)的证明类似.

79 定理10.5.5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1,R2,若R1R2,则
(2)s(R1) s(R2), (3)t(R1) t(R2). 证明留作思考题.

80 定理10.5.6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1,R2则 (1)r(R1)Ur(R2)=r(R1UR2), (2)s(R1)Us(R2)=s(R1UR2), (3)t(R1)Ut(R2) t(R1UR2). 证明 (1)因为r(R1)和r(R2)都是A上自反的关系,所以r(R1)Ur(R2)是A上自反的关系.由R1r(R1)和R2r(R2),有R1UR2r(R1)Ur(R2).所以r(R1)Ur(R2)是包含R1UR2的自反关系.

81 由自反闭包定义,r(R1UR2)r(R1)Ur(R2).
因为R1R1UR2,有r(R1)r(R1UR2).类似地r(R2)r(R1UR2),则r(R1)Ur(R2)r(R1UR2). (2)和(3)的证明留作思考题. 注意,定理的结论(3)是包含关系,不是相等关系,下面是真包含的例子,

82 例4 集合A={a,b,c}上的关系R1和R2为,R1={<a,b>},R2={<b,c>}.于是,t(R1)=R1={<a,b>},t(R2)=R2={<b,c>}.则有t(R1)Ut(R2)={<a,b>,<b,c>}.但是R1UR2={<a,b>,<b,c>},t(R1UR2)={<a,b>,<b,c>,<a,c>}.显然t(R1)U t(R2)t(R1UR2).

83 10.5.4 闭包的构造方法 下面介绍如何求出已知关系R的三种闭包. 定理10.5.7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r(R)=RUR0.
10.5.4 闭包的构造方法 下面介绍如何求出已知关系R的三种闭包. 定理10.5.7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r(R)=RUR0. 证明 对任意的x∈A,<x,x>∈R0,于是<x,x>∈RUR0,所以RUR0是A上自反的,显然RRUR0,所以RUR0是包含R的自反关系.对A上任意的自反关系R”,如果RR”,则对任意的<x,y>,若<x,y>∈RUR0,则或者<x,y>∈R,或者<x,y>∈R0,当<x,y>∈R,由RR”有<x,y>∈R”.若<x,y>∈R0,则x=y,由R”的自反性有<x,y>∈R”.两种情况都有<x,y>∈R”.因此,RUR0R”.总之,RUR0满足r(R)的定义,r(R)=RUR0. 由定理可知,很容易构造R的自反闭包,只要把所有的x∈A构成的<x,x>加入R中.

84 定理10.5.8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s(R)=R UR-1, 证明 对任意的<x,y>,可得 <x,y>∈R U R-1 <x,y>∈RV<x,y>∈R-1 <y,x>∈R-1V<y,x>∈R <y,x>∈RUR-1 所以,RUR-1是A上对称关系.显然有RRUR-1.

85 对A上任意的包含R的对称关系置R”,对任意的<x,y>,若<x,y>RUR-1,则<x,y>∈R或<x,y>∈R-1,当<x,y>∈R,由RR”有<x,y>∈R”.当<x,y>∈R-1,则<y,x>∈R,<y,x>∈R”,因R”是对称的,故<x,y>∈R”.两种情况都有<x,y>∈R ”,则RUR-1R”, 总之,RUR-1满足s(R)的定义,所以s(R)=RUR-1. 由定理可知,很容易构造R的对称闭包,只要对任何<x,y>∈R且<y,x>R把<y,x>加 入R中.

86 定理10.5.9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t(R)=RUR2UR3U….
证明 先证RUR2UR3U…t(R).为此只要证明对任意的n≥1,n∈N.有Rnt(R) 施归纳于n. 当n=1时,R1=Rt(R). 假设n=k时有Rkt(R).令n=k+1,对任意的<x,y>有

87 <x,y>∈Rk+1<x,y>∈RkR
(z)(<x,z>∈R^<z,y>∈Rk) =>(z)(<x,z>∈t(R)^<z,y>∈t(R)) =><x,y>∈t(R) 所以,Rk+1t(R). 由归纳法,对n∈N,n≥1,有Rnt(R). 于是RUR2UR3U…t(R).

88 再证t(R) RUR2UR3U….对任意的<x,y>和<y,z>,可得<x,y>∈RUR1UR2U…^<y,z>∈RUR2U…
(s)(<x,y>∈Rs)^(t)(<y,z>∈Rt) 其中s和t是非零自然数 =>(s)(t)(<x,z>∈Rt。Rs) (s)(t)(<x,z>∈Rt+s) =><x,z>∈R U R2 UR3 U… 所以,RUR2UR3U…是传递的,此外它包含R.所以 t(R) RUR2 UR3 U…, 总之,t(R)=RUR2UR3U….

89 通常简写为 R+=Uk=1~Rk=RU R2UR3U…, 而且 R*=Uk=1~Rk=R0URU R2UR3 U…, 定理10.5.3指出,在R,R2,…中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合成关系.所以在计算t(R)=R+时,可以只用有限个合成关系.

90 定理10.5.10 A为非空有限集合,|A|=n,R是A上的关系,则存在—个正整k≤n,使得t(R)=R+=RUR2U…URk,
证明 设有<x,y>∈R+,则存在整数p>0,使得<x,y>∈Rp,即存在序列x0=x,x1,x2,…,xp-1,xp=y,有<x0,x1>∈R,<x1,x2>∈R,...,<xp-1,xp>∈R.设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的p,有p>n,则p+1个元素x0,x1,x2,…,xp-1,xp都是A中的n个元素,p+1个元素中必有两个相等,即有0≤t<q≤p使xt=xq,因此序列可以去掉中间一段成为<x0,x1>∈R,…,<xt-1,xt>∈R,和<xt,xq+1)∈R,…,<xp-1,xp>∈R两段.第一段有t个有序对,第二段有p-q个有序对.因此,<x0,xp>=<x,y>∈Rk,其中k=t+p-q-p-(q-t)<p.这与p为最小的假设矛盾,故p>n不成立.

91 由此定理可知,这时的R+不妨写成R+=t(R)=RUR2UR3U…URn.
例5 集合A={a,b,c}上的关系R为 R={<a,b>,<b,c>,<c,a>}. 则 r(R)=RUR0 ={<a,b>,<b,c>,<c,a>,<a,a>,<b,b>,<c,c>}. 而 s(R)=RUR-1 ={<a,b>,<b,a>,<b,c>,<c,b>,<c,a>,<a,c>}.

92 t(R)=RUR2UR3 ={<a,b>,<a,c>,<b,c>,<b,a>,<c,a>,<c,b>, <a,a>,<b,b>,<c,c>}.

93 当有限集合A的元素较多时,用矩阵运算求A上的关系R的传递闭包仍很复杂.1962年Warshall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算法,
Warshall算法:(令B[j,i]表示矩阵B第j行第i列的元素) (1)令矩阵B=M(R), (2)令i=1,n=|A|, (3)对1≤j≤n,如果B[j,i]=1,则对1≤k≤n,令 B[j,k]=B[j,k]VB[i,k], (4)i加1, (5)若i≤n,则转到(3),否则停止,且 M(R+)=B.

94 例6 A上的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

95

96 有时希望所求的闭包具有两种或三种性质.应该先作哪种闭包运算呢?下面分析这个问题.
定理10.5.1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若R是自反的,则s(R)和t(R)是自反的, (2)若R是对称的,则r(R)和t(R)是对称的, (3)若R是传递的,则r(R)是传递的. 证明 只证(2),其他留作思考题. (2)先证r(R)是对称的,对任意的x,y∈A,如果x=y,则 <x,y>∈r(R)<y,x>∈r(R),如果x≠y,则 <x,y>∈r(R)<x,y>∈RUR0 =><x,y>∈R (因x≠y) =><y,x>∈R (R是对称的) =><y,x)∈RUR0<y,x>∈r(R). 总之,r(R)是对称的.

97 再证t(R)是对称的.为此先证,若R对称,则对非零自然数n,有Rn是对称的.施归纳于n.
当n=1时,R1=R是对称的. 假设n=k(k≥1)时Rk是对称的.令n=k十1,对任意的<x,y>,可得 <x,y>∈Rk+1<x,y>∈Rk。R (z)(<x,z>∈R^<z,y>∈Rk) =>(z)(<z,x>∈R^<y,z>∈Rk) <y,x>∈R。Rk<y,x>∈Rk+1 则Rk+1是对称的.对非零自然数n,有Rn是对称的. 对任意的<x,y>,可得 <x,y>∈t(R)(n)(<x,y>∈Rn) =>(n)(<y,x>∈Rn)<y,x>∈t(R)所以,t(R)是对称的.

98 定理10.5.1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有 (1)rs(R)=sr(R), (2)rt(R)=tr(R), (3)st(R)=ts(R), 其中rs(R)=r(s(R)),其他类似. 证明 (1)sr(R)=s(RUR0) =(RUR0)U(RUR0)-1 =RUR0UR-1U(R0)-1=RUR-1UR0 =(RUR-1)U(RUR-1)0=rs(R).

99 (2)先证(RUR0)n=R0UR1U…URn,施归纳于n.
当n=1时,(RUR0)1=RUR0 =R0UR1. 假设n=k(k≥1)时有(RUR0)k=R0UR1U…URk,令n=k十1,则有 (RUR0)k+1=(R U R0)ko(RUR0) =(R0UR1U...URk)o(RUR0) =((R0UR1U...URk)oR)U((R0UR1U...URk)oR0) =(R1UR2U...URk+1)U(R0UR1U...URk) =R0UR1U...URk+1. 利用这个结论 tr(R)=t(RU R0) (RU R0)U(R UR0)2U(RUR0)3U... =(R0UR1)U(R0U R1UR2)U... =R0UR1 UR2UR3U…=R0U t(R) =t(R)U(t(R))0=rt(R).

100 (3)因为Rs(R),所以t(R) ts(R)和st(R)sts(R).因为ts(R)是对称的,所以
sts(R)=ts(R).因此st(R) ts(R). 由定理可知,若要求出R的自反,对称且传递的闭包,则应先求r(R),再求sr(R),最后求tsr(R).若先求tr(R),再求str(R),则str(R)不一定是传递的.

101 10.6 等价关系和划分 在实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在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在谓词公式之间的等值关系具有类似的性质.它们都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下面把具有这三种性质的关系称为等价关系. 这是一类很重要的关系,可以用集合上的等价关系把该集合划分成等价类,

102 10.6.1 等价关系 定义10.6,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10.6.1 等价关系 定义10.6,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等价关系. 例1 在非空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A和全关系EA都是等价关系,在所有谓词公式的集合上的等值关系也是等价关系.

103 例2 集合A={1,2,…,8}上的关系R={<x,y>|x≡y(mod3)}.其中x≡y(mod3)表示x-y可被3整除,
对任意的x,y,z∈A,x-x可被3整除.若x-y可被3整除,则y-x也可被3整除.若x-y和y-z可被3整除,则x-z=(x-y)+(y-z)可被3整除.所以,R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R是A上的等价关系.

104 R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在图中,A的元素被分成三组,每组中任两个元素之间都有关系,而不同组的元素之间都没有关系.这样的组称为等价类.

105 第9章给出了用平面坐标系中的矩形表示笛卡儿积A×B的图形表示法,显然可以用正方形表示A×A,如图(a)所示.A上的关系是A×A的子集,因此可以用正方形的子集表示.A上的等价关系可以用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和线上的若干正方形表示.如图(b)所示.但是图(c)所表示的关系不是等价关系.它包括了对角线,所以有自反性.它以对角线为对称轴,所以有对称性.但它没有传递性.因为R中的a和b点对应的有序对,经传递得到c点对应的有序对应在R中,但c点不在R中,

106

107 定义10.6.2 只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的x∈A,令[x]R={y|y∈A^xRy},则称集合[x]R为x关于R的等价类,简称x的等价类,也可记作[x]
[1]R={1,4,7}=[4]R=[7]R, [2]R={2,5,8}=[5]R=[8]R, [3]R={3,6}=[6]R. A的8个元素各有一个等价类.各等价类之间,或者相等,或者不相交,而且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是A.

108 定理10.6.1 R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的x,y∈A,成立
(1)[x]R≠ 且[x]RA, (2)若xRy, 则[x]R=[y]R, (3)若x y,则[x]R∩[y]R=, (4)U{[x]R|x∈A}=A. 证明 (1)对任意的x∈A,xRx,则x∈[x]R,因此[x]R≠.由等价类定义,显然[x]RA. (2)对任意的x0∈[x]R,有xRx0,由对称性,有x0Rx.由xRy和传递性,有x0Ry,yRx0, 所以x0∈[y]R.类似可证x0∈[y]R→x0∈[x]R.因此,[x]R=[y]R.

109 (3)假设[x]R∩[y]R≠.则存在x0,使得x0∈[x]R且x0∈[y]R,即xRx0且yRx0,由对称性x0Ry,由传递性xRy.与已知矛盾.
(4)对任意的x∈A,[x]RA.则有U{[x]R|x∈A} A.反之,对任意的x∈A,x∈[x]R,则有x∈U{[x]R|x∈A}.所以,AU{[x]R|x∈A}.因此U{[x]R|x∈A}=A. 由定理可知,对A上的等价关系R,所有等价类的集合具有很好的性质,

110 定义10.6.3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以R的不相交的等价类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的商集,记作A/R,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A/R={y|(x)(x∈A^y=[x]R)}. 例4 对例2中的A和R,商集是 A/R={[1]R,[2]R,[3]R} ={{1,4,7},{2,5,8),{3,6}}.

111 10.6.2 划分 定义10.6.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
10.6.2 划分 定义10.6.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 (3)U=A, (4)(x)(y)((x∈^y∈^x≠y)→x∩y=),则称为A的—个划分,称中的元素为A的划分块. A的一个划分,是A的非空子集的集合(即P(A)且),A的这些子集互不相交,且它们的并集为A.

112 例5 对集合A={a,b,c,d}.则 1={{a},{b,c},{d}}和 2={{a,b,c,d}}都是A的划分.{a},{b,c},{d}为1的划分块. 但是3={{a,b},{c},{a,d}} 和 4={{a,b,d}} 都不是A的划分.

113 定理10.6.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R,A的商集A/R就是A的划分,它称为由等价关系R诱导出来的A的划分,记作R.
证明可以由定义10.6.3、定义10.6.4和定理10.6.1直接得到. 上面说明,由A上的等价关系R可以诱导出A的一个划分.下面考虑,由A的一个划分如何诱导出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114 定理10.6.3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划分,,令A上的关系R为
R={<x,y>|(z)(z∈^x∈z^y∈z)} 则置R为A上的等价关系,它称为划分诱导出的A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留作思考题.

115 定理10.6.4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划分和A上的等价关系R,诱导R当且仅当R诱导,
证明 先证必要性.若诱导R,且R诱导’.对任意的x∈A,设x在的划分块B中,也在’的划分块B‘中.对任意的y∈A,有y∈BxRy(x∈B且诱导R) [x]R=[y]R(R为等价关系)y∈B'(x∈B'且R诱导') 所以,B=B'.由x的任意性,='. 再证充分性.若R诱导,且诱导R'.对任意的x,y∈A,可得xRy[x]R=[y]Rx∈[x]R^y∈[x]R x和y在x的同一划分块中xR'y 所以,R=R'. 由定理可知,集合A的划分和A上的等价关系可以建立一一对应.

116 例6 在集合A={1,2,3}上求出尽可能多的等价关系.先求A的所有划分,如图所示,

117 于是可得到5个等价关系. R1={<1,2>,<2,1>,<1,3>,<3,1>,<2,3>,<3,2>,<1,1>,<2,2>,<3,3>}, R2={<2,3>,<3,2>,<1,1>,<2,2>,<3,3>}, R3={<1,3>,<3,1>,<1,1>,<2,2>,<3,3>}, R4={<1,2>,<2,1>,<1,1>,<2,2>,<3,3>}, R5={<1,1>,<2,2>,<3,3>}.

118 10.7 相容关系和覆盖 10.7.1 相容关系 定义10.7.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则称R为A上的相容关系.
10.7 相容关系和覆盖 10.7.1 相容关系 定义10.7.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则称R为A上的相容关系. 例1 且是英文单词的集合 A={cat,teacher,cold,desk,knife,by}, A上的关系R为R={<x,y>|x和y至少有一相同字母},显然,R是自反的、对称的,但不是传递的.因此,R是相容关系.

119 相容关系的关系图中,每个顶点都有自圈,而且若一对顶点间有边则有向边成对出现.因此可以简化关系图,可以不画自圈,并用无向边代替一对来回的有向边.对例1的R,设x1=cat,x2=teacher,x3=cold,x4=desk,x5=knife,x6=by,则关系图可以简化如图

120 定义10.7.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若CA,且C中任意两个元素x和y有xRy,则称C是由相容关系R产生的相容类,简称相容类.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C={x|x∈A^(y)(y∈C→xRy)). 例2 对例1中的相容关系R,相容类有{x1,x2},{x3,x4},{x6},{x2,x4,x5}等,前两个相容类都可以加入其他元素,构成更大的相容类.如{x1,x2}加入x3得到另一相容类{x1,x2,x3}.后两个相容类再加入任何新元素都不是相容类了,这两个相容类称为最大相容类,

121 定义10.7.3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一个相容类若不是任何相容类的真子集,就称为最大相容类,记作CR.
对最大相容类CR有下列性质:(x)(y)((x∈CR^y∈CR)→xRy) 和 (x)(x∈A-CR→(y)(y∈CR^x y)). 在相容关系的简化图中,最大完全多边形是每个顶点与其他所有顶点相连的多边形,这种最大完全多边形的顶点集合,才是最大相容类,此外,一个孤立点的集合也是最大相容类;如果两点连线不是最大完全多边形的边,这两个顶点的集合也是最大相容类,

122 例3 对例1中的相容关系R,最大相容类有 {x1,x2,x3},{x2,x3,x4},{x2,x4,x5}和{x6}; 定理10.7.1 对非空有限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若C是一个相容类,则存在一个最大相容类CR,使CCR. 证明 设A={a1,a2,...,an}.构造相容类的序列C0C1C2…

123 使C0=C,Ci+1=Ci∪{aj},而j是满足ajCi且aj与Cj中各元素有关系R的最小下标,
因为|A|=n,所以至多经过n-|C|步,过程就结束,而且序列中最后一个相容类是CR.结论得证. 对任意的a∈A,有相容类{a}.它必定包含在某个CR中.所以,CR的集合覆盖住A.

124 10.7.2 覆盖 定义10.7.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赡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10.7.2 覆盖 定义10.7.4 对非空集合A,若存在集合赡满足下列条件: (1)(x)(x∈→xA), (2), (3)U=A, 则称为A的一个覆盖,称中的元素为的覆盖块, 一个划分是一个覆盖,但一个覆盖不一定是一个划分.因为划分中各元素不相交,覆盖中各元素可能相交. 定理10.7.2 对非空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最大相容类的集合是A的一个覆盖,称为A的完全覆盖,记作CR(A).而且CR(A)是唯一的. 证明从略.

125 定理10.7.3 对非空集合A的一个覆盖={A1,A2,…,An},由确定的关系R=A1XA1UA2 XA2 U…UAnXAn 是A上的相容关系.
证明从略. 由A上的一个相容关系R,可以确定一个A的完全覆盖CR(A).由A的一个覆盖,也可确定一个A上的相容关系.但是不同的覆盖,可能确定同一个相容关系.

126 例4 集合A={1,2,3,4}的两个覆盖 1={{1,2,3},{3,4}}和2={{1,2},{2,3},{3,1},{3,4}} 可以确定相同的相容关系 R={<1,2>,<2,1>,<1,3>,<3,1>,<2,3>,<3,2>,<3,4>, <4,3>,<1,1),<2,2>,<3,3>,<4,4>},

127 10.8 偏序关系 在实数之间的小于等于关系,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具有类似的性质.它们都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下面把具有这三种性质的关系称为偏序关系.它和等价关系同为很重要的关系.

128 10.8.1 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 定义10.8.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10.8.1 偏序关系和拟序关系 定义10.8.1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偏序关系. 在不会产生误解时,偏序关系R通常记作≤.当xRy时,可记作x≤y,读作x“小于等于”y. 例1 在集合N-{0}上的小于等于关系和整除关系,都是偏序关系.对集合A,在P(A)上的包含关系也是偏序关系,

129 定义10.8.2 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R是非自反的和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拟序关系,
在不会产生误解时,拟序关系R通常记作<,当xRy时,可记作x<y,读作x“小于”y. 例2 在集合N上的小于关系是拟序关系.对集合A,在P(A)上的真包含关系也是拟序关系. 偏序关系又称弱偏序关系,或半序关系,拟序关系又称强偏序关系.

130 定理10.8.1 A为A上的拟序关系,则R是反对称的.
证明 假设R不是反对称的.则存在x∈A,y∈A,x≠y,使<x,y>∈R且<y,x>∈R.由传递性,<x,x>∈R.与非自反性矛盾. 有的书上把反对称性也作为拟序关系定义的—个条件.定理表明,这是不必要的. 定理10.8.2 对A上的拟序关系R,RUR0是A上的偏序关系. 证明从略. 定理10.8.3 对A上的偏序关系R,R-R0是A上的拟序关系, 拟序关系和偏序关系的区别只是自反性.由于它们类似,只要把偏序关系搞清,拟序关系也容易搞清.以下只讨论偏序关系.

131 定义10.8.3 集合A与A上的关系R一起称为一个结构.集合A与A上的偏序关系R一起称为一个偏序结构,或称偏序集,并记作<A,R>.
例3 (N,≤)和<P(A),>都是偏序集.

132 哈斯图 利用偏序关系的良好性质,可以把它的关系图简化为较简单的哈斯图,首先,由于自反性,每个顶点都有自圈,则可不画自圈.其次,由于反对称性,两个顶点之间至多一条有向边,则可约定箭头指向上方或斜上方并适当安排顶点位置,以便用无向边代替有向边.最后,由于传递性,依传递可得到的有向边可以不画.下面定义盖住关系,并给出作图规则,

133 定义10.8.4 对偏序集<A,≤>,如果x,y∈A,x≤y,x≠y,且不存在元素z∈A使得x≤z且z≤y,则称y盖住x.A上的盖住关系corA定义为
covA={<x,y>|x∈A^y∈A^y盖住x}. 例4 集合A={1,2,3,4,6,12}上的整除关系DA是A上的偏序关系.则A上的盖住关系covA为 covA={<l,2>,<1,3>,<2,4>,<2,6>,<3,6>,<4,12>,<6,12>}.

134 对偏序集<A,≤>,A上的盖住关系covA是唯一的.可以用盖住关系画偏序集的哈斯图.作图规则为:
(2)若x≤y且x≠y,则顶点y在顶点x上方, (3)若<x,y>∈covA,则x,y间连无向边,

135 例5 例4中偏序集的哈斯图如图10.8.1. 例6 对A={a,b,c},<P(A),>是偏序集,它的哈斯图如图10.8.2.

136 10.8.3 上确界和下确界 定义10.8.5 对偏序集<A,≤>,且B巨A,进一步
10.8.3 上确界和下确界 定义10.8.5 对偏序集<A,≤>,且B巨A,进一步 (1)若(y)(y∈B^(x)(x∈B→y≤x)),则称y为B的最小元, (2)若(y)(y∈B^(x)(x∈B→x≤y)),则称y为B的最大元, (3)若(y)(y∈B^(x)((x∈B^x≤y)→x=y)),则称y为B的极小元, (4)若(y)(y∈B^(x)((x∈B^y≤x)→x=y)),则称y为B的极大元,

137 例7 在例4的偏序集<A,DA)的哈斯图中.令B1={2,4,6,12},则B1的最大元和极大元是12,最小元和极小元是2,令B2={2,3,4,6},则B2的极大元是4和6,极小元是2和3,没有最大元和最小元. 注意区别最小元与极小元.B的最小元应小于等于B中其他各元.B的极小元应不大于B中其他各元(它小于等于B中一些元,并与B中另一些元无关系),最小元(最大元)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在非空有限集合B中,极小元(极大元)必存在,不一定唯一.

138 定义10.8.6 对偏序集<A,≤>,且B巨A,进一步
(1)若(y)(y∈A^(x)(x∈B→x≤y)),则称y为B的上界, (2)若(y)(y∈A^(x)(x∈B→y≤x)),则称y为B的下界, (3)若集合C={y|y是B的上界},则C的最小元称为B的上确界或最小上界, (4)若集合C={y|y是B的下界},则C的最大元称为B的下确界或最大下界,

139 例8 集合A={2,3,4,6,9,12,18},A上的整除关系DA是偏序关系.偏序集<A,DA>的哈斯图如图所示.

140 B1={2,4}的上界是4和12,上确界是4,下界和下确界是2.B2={4,6,9}没有上下界,没有上下确界.B3={2,3}的上界是6,12,18,上确界是6,没有下界和下确界.
B的上下界和上下确界可能在B中,可能不在B中,但一定在A中.上界(下界)不一定存在,不一定唯一.上确界(下确界)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

141 10.8.4 全序关系和链 定义10.8.7 对偏序集<A,≤>,对任意的x,y∈A,若有x≤y或y≤x,则称x和y是可比的.
10.8.4 全序关系和链 定义10.8.7 对偏序集<A,≤>,对任意的x,y∈A,若有x≤y或y≤x,则称x和y是可比的. 定义10.8.8 对偏序集<A,≤>,如果对任意的x,y∈A,x和y都可比,则称≤为A上的全序关系,或称线序关系,并称<A,≤>为全序集. 例9 N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所以<N,≤>是全序集.N-{0}上的整除关系不是全序关系,对非空集合A,P(A)上的包含关系不是全序关系.

142 定义10.8.9 对偏序集<A,≤>,且BA,进一步
(1)如果对任意的x,y∈B,x和y都是可比的,则称B为A上的链,B中元素个数称为链的长度. (2)如果对任意的x,y∈B,x和y都不是可比的,则称B为A上的反链,B中元素个数称为反链的长度. 例10 对例8中的偏序集.{2,4,12},{3,6,18},{3,9},{18}都是链.{4,6,9},{12,18},{4,9}都是反链. 对全序集<A,≤>,显然A是链.A的任何子集都是链.

143 定理10.8.4 对偏序集<A,≤>,设A中最长链的长度是n,则将A中元素分成不相交的反链,反链个数至少是n.
当n=1时,A本身就是一条反链,定理结论成立,(这时≤是恒等关系)假设对于n=k,结论成立.考虑n=k+1的情况.当A中最长链的长度为k+1时,令M为A中极大元的集合,显然M是一条反链.而且A-M中最长链的长度为k,由归纳假设,可以把A-M分成至少A个不相交的反链,加上反链M,则A可分成至少k十1条反链.

144 这个定理称为偏序集的分解定理,这是组合学三大存在性定理之—,有广泛的应用.
定理10.8.5 对偏序集<A,≤>,若A中元素为mn+1个,则A中或者存在一条长度为,m+1的反链,或者存在一条长度为n+1的链.

145 10.8.5 良序关系 定义10.8.10 对偏序集<A,≤>,如果A的任何非空子集都有最小元,则称≤为良序关系,称<A,≤>为良序集. 例11 <N,≤>是全序集,也是良序集.<Z,≤>是全序集,不是良序集.其中Z是整数集.因为ZZ,但是Z没有最小元.

146 定理10.8.6 一个良序集一定是全序集. 证明 设<A,≤>是良序集.对任意的x,y∈A,可构成{x,y}A,它有最小元.该最小元或为x或为y,则x≤y或y≤x.所以,<A,≤>是全序集.

147 定理10.8.7 一个有限的全序集一定是良序集. 证明 设A={a1,a2,…,an},且<A,≤>是全序集.假设<A,≤>不是良序集,则存在非空子集BA,B中没有最小元.因为B是有限集合,所以存在x,y∈B,使x和y无关系.与全序集矛盾.

148 对一个非良序的集合,可以定义集合上的一个全序关系,使该集合成为良序集.例如,<Z,≤>不是良序集.在Z上定义全序关系R为:对a,b∈Z,若|a|≤|b|,则aRb;若a>0,则-aRa,于是 0R-1,-1R1,1R-2,-2R2,…这样,Z的最小元是0,Z的子集都有最小元,<Z,R>是良序集.这个定义R的过程称为良序化.

149 定理10.8.8(良序定理) 任意的集合都是可以良序化的.
良序定理可以由Zorn引理证明,它们都是选择公理的等价形式.这里不给出证明, 设R是实数集合,≤是R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显然,<R,≤>是全序集,不是良序集.可以在<R,≤>上定义常用的区间.

150 定义10.8.11 在全序集<R,≤>上,对于a,b∈R,a≠b,a≤b,则
(1)[a,b]={x|x∈R^a≤x≤b),称为从a到b的闭区间, (2)(a,b)={x|x∈R^a≤x≤b^x≠a^x≠b),称为从a到b的开区间 (3)[a,b)={x|x∈R^a≤x≤b^x≠b},(a,b]={x|x∈R^a≤x≤b^x≠a}都称为从a到b的半开区间, (4)还可以定义下列区间 (-,a]={x|x∈R^x≤a}, (-,a)={x|x∈R^x≤a^x≠a}, [a,)={x|x∈R^a≤x}, (a,)={x|x∈R^a≤x^x≠a}, (-,)=R.


Download ppt "数理逻辑 课程X."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