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東西方藝術比較 沈周 達文西 V.S 班級:六年6班 姓名:陳思彤、陳怡蓁 座號:30、3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東西方藝術比較 沈周 達文西 V.S 班級:六年6班 姓名:陳思彤、陳怡蓁 座號:30、3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東西方藝術比較 沈周 達文西 V.S 班級:六年6班 姓名:陳思彤、陳怡蓁 座號:30、31

2 沈周【1427~1590】 沈周號石田,晚號白石翁,明代畫家。不應科舉,長期從事繪畫和詩文創作,沈周擅長畫山水,四十歲前多畫小幅,以後始拓為大幅,筆墨堅實豪放,雖然看起來像是草草點綴,但卻是意味十足,形成一種沉著酣肆的風貌,風格沉看渾厚。亦作細筆,於謹密中仍具渾淪之勢,人稱「細沈」。取 景為江南山川和園林景物,會畫花卉及 鳥獸,擅長用重末淺色,別有風韻;書 法學黃庭堅,詩學白居易、蘇拭、陸游 。名重於明代中葉畫壇。偶爾也會畫人 物畫。後人把他跟文徵明、唐寅、仇英 合稱為「明四家」。他的傳世作品有《 廬山高圖》等。

3 作品分析 《廬山高圖》畫的是廬山的美景。畫 中高聳的山峰層層堆疊,山石直入雲 霄,山勢險峻,有的雄渾壯觀,有的
孤峰凸起,山壁陡峭的根本就無法上 去。山中雲霧繚繞,起伏飄邈,山頂 、山腰則一片綠意盎然,充滿生趣。 山谷間有瀑布急瀉而下,彷彿可以聽 到瀑布沖擊石頭的聲響。本圖景物很 多,但卻安排的有條不紊,主次分明 ,沈周利用瀑布將山上山下連結在一 起,形成一種視覺落差的感覺,是一 幅集整體感、自然美感於一身的畫作。 《廬山高圖》 1467 年 軸‧紙本‧設色,193.8 x 98.1 公分

4 達文西【1452~1519】 是一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項領域博學者,其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而且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並稱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的父母為地主 與農婦,他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文西 城出生與長大。達文西以其畫作寫實性及 具影響力聞名,前者如《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以寫實著稱,後者像《維特 魯威人》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具有超越當 時的廣泛構思,著名的概念性發明比方直 昇機、坦克車、太陽能聚焦使用、計算機 、板塊構造論基本原理、雙層殼等許多構 想。

5 作品分析 《蒙娜麗莎》又做蒙娜麗莎的微笑。這是文藝復興時代畫家一幅油油畫,畫中人是誰今天無法確切考證。這幅畫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樣,被人審查、研究 、演繹或是惡搞。它的擁有者法國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羅浮宮供公眾欣賞。它是直接畫在白楊木上的,此畫面積不大,長77厘米,寬53厘米。這幅半身肖像油畫描繪的是一位表情內斂的、微帶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描寫為「 神秘的笑容」。它也是達文西的代表作 《蒙娜麗莎》1503~1507 油畫,77 × 53 厘米(30 × 21 英寸)

6 心得 我們覺得這次的收穫很多,例如:讓我們認識沈周,了解沈周和達文西的畫風、年代、代表作、長相、基本資料等等,這些都讓我們獲益良多,不但得到這麼多藝術方面的知識,也讓我們的PowerPoint技術更加進步! 資料來源 (1) (2) (3) (4) A4%9A%C2%B7%E8%BE%BE%E8%8A%AC%E5%A5%87


Download ppt "東西方藝術比較 沈周 達文西 V.S 班級:六年6班 姓名:陳思彤、陳怡蓁 座號:30、3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