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歐陽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歐陽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歐陽脩

2 歐陽脩(1007-1072) 歐陽脩,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生於真宗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卒於神宗 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年66。 諡文忠。 ▲唐宋八大家的諡號: 1.文:韓愈、王安石。 2.文忠:歐陽脩、蘇軾。 3.文定:蘇轍、曾鞏。

3 歐陽「脩」vs 歐陽「修」 歐陽「脩」 歐陽「修」
以往多作「歐陽修」,然古人的「字」與「名」相 關,歐陽脩字永叔,「修」字本義為「裝飾」、 「修飾」,「脩」則為「『長』條形乾肉」,與 「永」字「水流『長』」之意較為符合。 再者,傳世歐陽脩墨跡,署名時多題作「脩」。 歐陽「修」 歐陽脩本名當作「修」。歐陽脩本人則因出於書法 美感的考慮,自己署名習慣寫作「歐陽脩」。

4 貓頭鷹曰:你現在擁有什麼? 六一居士 歐陽脩64歲時取的別號。
「六一」指其晚年生活擁有的六個一:「藏書一 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 「琴一張」、「棋一局」、「常置酒一壺」,再 加上「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 歐陽脩〈六一居士傳〉:「『吾家藏書一萬卷, 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碁 (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 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 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5 父親早逝 父歐陽觀,曾任綿州軍事推官,後任泰州軍事判 官,卒於泰州任上,年59。
母鄭德儀,世為江南望族,頗通詩書。歐陽脩4歲 時,父親病逝。他的母親鄭氏因為家無積蓄,便帶 著兒女前往隨州投靠歐陽脩的叔父歐陽曄。 不久,叔父無法再照顧他們,鄭氏只得替人做針黹 謀生。歐母因家境貧寒,無力送歐陽脩入學,又無 法錢購買書籍、紙筆,乃以蘆荻的莖畫地,教導歐 陽脩讀書識字,歐陽脩天資聰穎,過輒能成誦,從 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刻苦力學。

6 歐陽脩的家族表

7 《瀧(ㄕㄨㄤ)岡阡表》 【歐母畫荻】 ㄡ ㄇㄨˇ ㄏㄨㄚˋ ㄉㄧˊ 以荻草的莖為筆,在地上教其識字。 見《宋史.卷三一九.歐陽脩傳》。
ㄡ ㄇㄨˇ ㄏㄨㄚˋ ㄉㄧˊ 以荻草的莖為筆,在地上教其識字。 見《宋史.卷三一九.歐陽脩傳》。 後多用以稱頌母教。 歐陽脩四歲喪父,家貧,母親鄭氏以荻畫地親 自教讀。 《瀧(ㄕㄨㄤ)岡阡表》

8 刻苦力學,偶得韓文 10歲時,他認識了城南的孩子李堯輔。有一次,他 在李家的破竹簏中,偶然發現韓愈文集殘本。他向 李家的人借讀,李家的人看他小小年紀便如此好 學,就把這部殘破的書卷送給他。歐陽脩得書之 後,苦心鑽研,開始有追隨韓愈的雄心,這也影響 了他一生的寫作方向。 〈記舊本韓文後〉:「得《昌黎先生文集》六卷, 脫落顛倒無次序。因乞李氏以歸,讀之,見其言深 厚而雄博,然予(余)猶少(年少),未能悉究其意, 徒見其浩然無涯若可愛。」

9 初入仕途 17歲開始,歐陽脩展開了求仕之路。 仁宗天聖八年(1030),23歲,中進士。
初時並不順利,一直到仁宗天聖九年(1031),24歲才被任 為西京(洛陽)留守推官。隔年到任,在錢惟演幕下,他與 古文大家尹洙、詩歌大家梅堯臣交遊,彼此切磋,詩文均獲 極大進境,更以文章名冠天下。 景祐元年(1034),歐陽脩任館閣校勘(校勘,負責不同版 本之書籍核對,別其異同,定其正誤),並參與崇文總目編 輯,得以博覽府庫秘藏,學問益加精進。

10 第一次被貶:夷陵縣令 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上「百官圖」向皇 帝揭發宰相呂夷簡植黨營私,反被呂夷簡奏他 「越權言事,離間君臣」,仁宗皇帝竟以「言 事忤大臣」之罪,將范仲淹貶知饒州。 朝臣均為范仲淹伸冤,只有司諫高若訥以為應 當貶黜。歐陽脩以高氏依附權貴,顛倒是非, 便寫〈與高司諫書〉痛責他,結果歐陽脩自己 也因此被貶為夷陵縣令。 《與高司諫書》

11 縱囚論 景祐四年,《縱囚論》

12 慶曆變法1 慶曆三年,范仲淹提出十項政治改革方案,大 部分得到仁宗採納,如:嚴格官吏選拔之制、 限制官僚子弟做官特權、發展農業生產、加強 對地方長官的選擇、加強軍備、調整官吏的職 田、減輕徭役、樹立朝廷威信等。 新政的頒布施行,妨礙了許多權貴貪官的利 益。於是王拱宸、陳執中等群起反對,誣指范 仲淹、韓琦、富弼等人結成朋黨,欺罔擅權。

13 《朋黨論》 慶曆變法2 慶曆四年,歐陽脩為此寫了《朋黨論》,提出「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力勸仁宗「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
這番話使他得罪不少官員,可說是被遠謫滁洲的前因。新政也在諸多守舊派官僚的激烈反對下,終告失敗。 《朋黨論》

14 第二次被貶:滁州 慶曆五年,歐陽脩外甥女張氏犯法下獄,負責審辦此案的官員因過去曾被歐陽脩彈劾,竟藉機報復,誣指歐陽脩與張氏關係曖昧,並貪取張氏財產,欲以此牽連歐陽脩下獄。事情的起因是:歐陽脩的妹妹嫁給張龜正為續絃,張龜正死後,歐妹便攜張龜正前妻所生之女回到娘家。 張女長大後嫁給歐陽脩的堂姪歐陽晟,婚後竟與奴僕私通,事發之後,張氏懼罪,便在小人慫恿下誣稱曾和舅舅歐陽脩有過私情。雖經朝廷查明純屬誣陷,但歐陽脩仍在一片誹謗聲中,被以用張氏的嫁妝買田置產之罪貶知滁州剌史。

15 歐陽脩的家族表

16 知滁州 慶曆六年,歐陽脩任滁州知州後,以寬大的原則治民,很得愛戴。公務餘暇常與民眾遊覽山水,享受物產豐饒,民力有餘之樂,此時所作《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足見心意。 三年後告別滁州時,父老沿途送行,作別滁州詩:「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絃管作離聲。」

17 《新唐書》 又調知揚州、徙潁州。 其後復重用,任翰林學士,奉命纂修《新唐 書》

18 主持貢舉,改變文風:古文運動 至和元年(1054),歐陽脩48歲回朝。
嘉祐二年(1057),51歲掌管貢舉事宜。一般士子為文,往往走向險澀怪誕的「太學體」。歐陽脩任主考官,凡作新奇怪文的試卷,一概不錄取。凡寫古雅簡淡之古文的,都拔在高榜,蘇軾、蘇轍、曾鞏等,都是他提拔的後進之秀。 那些被黜落的知名之士,大為不滿,怨謗鼓譟之聲四起。歐陽脩朝罷回家時,還收到一封信,打開一看,竟是一篇祭歐陽脩文。然此後五、六年間,文格遂變而為復古。

19 在朝為相,盡忠輔政 歐陽脩回到京師任職後仕途一路平順,嘉祐六 年(1061)官至樞密使及參知政事(相當於副 宰相),主持國家大計。
當時韓琦為相,包拯在樞密,司馬光在諫院, 一時正人君子在朝,同心為政,海內呈現一片 平靜祥和之氣。

20 狸貓換太子 1.王安石 熙寧變法 2.新舊黨爭 3.蘇軾 烏臺詩案

21 宋英宗 vs 曹太后 後來年幼的英宗即位,曹太后垂簾聽政,歐陽 脩更是盡心輔佐。
尤其英宗因為不是曹太后親生,彼此感情不 睦,幾次衝突多靠歐陽脩居中調和。

22 反對王安石新法 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推行熙寧變法,歐 陽脩不予贊同,自恃德高望重,不加實施,宋神 宗和王安石亦聽他、由他。
熙寧三年(1070年),神宗有意再起用歐陽脩, 但王安石反對,歐陽脩自己亦堅決推辭,神宗讓 他改任蔡州知州。 熙寧四年,歐陽脩,以太子少師致仕,告老歸隱 潁州。從此飲酒讀書,逍遙林下。 可惜他這種清閒自得的晚年生活,僅僅過了一年 多,就在熙寧五年閏七月溘然長逝。享年66歲。 太子少師 輔佐太子的「東宮六傅」之一。隋唐以後多用為加官、贈官用的虛銜。 致仕 辭官退休。

23 歐陽脩的文風 歐陽脩以倡導古文自任,反對宋初艱澀、浮靡 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質樸曉暢。又 喜薦舉後進,曾提拔曾鞏、蘇軾、蘇轍等人, 因此被推為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 艱澀、浮靡的文風 當時文壇盛行「太學體」、「西崑體」。太學體風格險怪奇澀,以用字怪奇、含意隱晦為尚。西崑體以應酬唱和為主,講求詞藻華麗,聲律和諧,逐漸走向華而不實。 明道致用 闡明正道,講求實用。也就是將人品與文品合一,並以經世致用為最終目標。

24 歐陽脩的文學成就 古文:八大家之一,文章平易簡潔、委婉流 暢。
詩:一掃西崑體詩風,力求語言的平易疏 暢,發乎自然,使宋詩走上了質樸清新的道 路。 詞:與晏殊並稱「晏歐」,為北宋大家,上 承花間、南唐的遺風,下開蘇軾、秦觀諸 家。 賦:首創散文賦,以〈秋聲賦〉為代表。

25 歐陽脩與古文運動 唐代古文運動於韓、柳去世以後,後繼乏 人。古文衰落,駢文仍占重要地位。
宋初詩文主要繼承了晚唐、五代詞藻典麗而 內容空虛的風氣,「西崑體」盛行。 當時柳開、穆修極力反對,並積極提倡韓 愈、柳宗元的古文,但是未能轉移風氣。 直至歐陽脩等人的長期努力,興起宋代古文 運動的浪潮,方結束了駢文在文壇的地位。

26 古文運動成功因素 歐陽脩豐富而卓越的創作實績,有力衝擊 「時文」,也為其他作家做出榜樣。
傑出的理論建樹:如文道並重;重視作品個 性;重視作家修養等。 崇高的政治地位:其官位由翰林學士到參知 政事,前後十年,在政治上有舉足輕重的地 位。他選拔蘇軾、蘇轍、曾鞏等人,蘇洵、 王安石等人也得其扶掖。這就促進了古文運 動的徹底成功。

27 文章名篇 〈上范司諫書〉 〈與高司諫書〉 〈醉翁亭記〉 〈朋黨論〉 〈秋聲賦〉 范司諫,范鎮也。司諫,官名。
作者通過層層甫鋪排對比,直接戳穿高若訥虛偽、諂媚 的面皮,言辭激烈而理據充足,是書信體議論文的典範 作品。 〈醉翁亭記〉 〈朋黨論〉 〈秋聲賦〉

28 歐陽脩的文風 其文說理流暢,抒情委婉,為唐宋古文八大家 之一。 其詩清新自然, 其詞綺麗婉約。
▲蘇軾贊歐陽脩:「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29 著作 《洛陽牡丹記》:景祐元年(1034年),歐陽修寫成 《洛陽牡丹記》,論述牡丹的品種與培植,與洛陽人賞 花盛況,是現存最早專記花卉的花譜;影響所及,宋代 其他士人亦爭先撰寫花譜 《居士集》:歐陽脩自己編纂文集《居士集》50卷 《歸田錄》記載了許多官員的逸事傳聞,以資談助。筆 記小說。 《六一詩話》:》內容則以軼事及對詩歌的評論為主, 隻言片語,趣味盎然。筆記小說。 《歐陽文忠公集》:後人輯

30 歐陽修的史學成就 《新唐書》:歐陽脩、宋祁撰,二百二 十五卷。全書考古鑑今,指切當時。於 唐代典章制度、禮樂文物,剖析精當。
《新五代史》:宋歐陽脩私修。原名 「五代史記」,為了區別於薛居正的 《舊五代史》,二十四史本因此改稱為 《新五代史記》,簡稱《新五代史》。 全書仿照《春秋》義法,藉五代人物以 分別賢奸,臧否人物。共七十四卷。

31 歐陽脩的軼聞故事1 歐陽脩晚年時,常親自修改訂正自己 的文章,十分勤苦。薛夫人阻止他 道:「何必那麼辛苦,難道還怕先生 責罵嗎?」歐陽脩笑答:「不怕『先 生』責罵,卻怕『後生』笑話啊!」

32 歐陽脩的軼聞故事2 歐陽脩為韓琦作〈晝錦堂記〉,前兩句 是「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韓琦 非常欣賞。過了幾天,歐陽脩令僕人另 送一文更換。韓琦連看了許多遍,大致 和前一篇相同, 只將前兩句換成「仕宦 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這樣的斟 酌計較一再修訂,足可見歐陽脩為文之 用心認真。

33 歐陽脩的軼聞故事3 歐陽脩曾自言,作文有三多──多讀、 多做、多商量。 且自述作文多在三上──馬上、枕上、 廁上。

34 隨堂Q&A 一、歐陽脩以倡導古文為己任,以下何者最有可能是他的 文學主張? (A)模擬舊作、琢字成文 (B)奪胎換骨、點鐵成金 (C)明道致用、質樸曉暢 (D)文辭精美、音律和諧 答:(C)

35 隨堂Q&A 二、歐陽脩的散文、詩、詞各有什麼獨特的風格? 答:散文說理流暢,抒情委婉;詩清新自然;詞綺麗婉 約。 三、歐陽脩的史學成就也很高,以下哪幾本史書是歐陽脩 參與編撰的史學著作? A.新五代史 B.資治通鑑 C.戰國策 D.新唐書 E.三國志 答:A D


Download ppt "歐陽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