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I) 理論架構 李正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I) 理論架構 李正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I) 理論架構 李正源

2 人際理論 人是在關係中 人際創傷 關係中尋求依附、安全、愛與歸屬的親密 關係中追求獨立、自主的感受 親密 vs. 獨立
心理問題皆肇因於個體在尋求依附的過程中受阻,而產生扭曲的人際因應模式 人際創傷 打毛線 (漏針、尺寸算錯、樣式不對) 撿回來的

3 Bowlby依附理論 定義 依附行為 假設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動物)所形成的情感聯繫的關係 恆河猴的實驗 狼小孩 與世隔絕的Genie
依附品質取決於早期照顧品質(心理) 依附品質是自我感知的基礎(親密關係)

4 Harlow恆河猴實驗

5 Bowlby依附理論 Ainsworth陌生人情境實驗 依附模式
安全依附型(Secure) –高自尊與自我價值、信任他人、高自我表露、能忍受與重要他人的分離並發展自我 焦慮依附型(Anxious)—低自尊與自我價值、缺乏安全感、懷疑忠誠、控制對方、無法忍受與重要他人的分離 逃避依附型(Avoidant)--低自尊與自我價值、不信任他人、壓抑依賴的渴望、態度漠然、避免深刻的關係 矛盾依附型(ambivalent)—低自尊與自我價值、不信任他人、對是否依附產矛盾情感、情緒不易安撫

6 客體關係 根植於依附理論 何謂客體 治療是不斷在關係上詢問: 個案想要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安全?被照顧?)
個案對自己有何預期? (被批評?被贊同?) 個案與他人關係中的自我經驗為何? (我是不好的?) 不斷發生的情感反應為何? (羞愧感?) 個案的人際策略因應,呈現的關係問題,核心信念為何? (順從?逃避?控制?) 人際組型想要引起我什麼反應? (拒絕? 同情? 憤怒?)

7 家庭系統理論 系統的人際關係歷程 從系統理解治療的進程 當個案開始改變,對系統的衝擊為何?

8 人際歷程取向 三個核心假設 問題的本質是人際的 (問題是如何來的?)
分離自主 vs. 依附親密 過於疏離 or 過於黏密 家庭經驗是最初的,而且是我們與他人最重要的情感學習來源 (問題是如何發展的?) 情感學習的來源 治療關係是幫助個案問題解決的最重要管道 (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新的關係模式:矯正性情感經驗

9 治療師的準備 我的依附類型 我的人際創傷 關係的敏感度 願意在關係中承擔 模糊 憤怒 讚賞

10 下次預告 人際歷程取向概念化


Download ppt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I) 理論架構 李正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