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國文字的演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國文字的演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文字的演進

2 中文字體的演進 甲骨文→金文(鐘鼎文)→孔壁古文(蝌蚪文)及籀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3 甲骨文(殷商) 甲骨文是古人早期刻劃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出現於商代 甲骨文所記的多是祭祀、征戰、田獵、風雨及疾病等事情
當時的人常用龜甲獸骨來占卜吉凶,所以甲骨文又稱卜辭 又因它用契刀刻的,所以又叫契文 字形硬瘦、尖刻、勁直

4 字形硬瘦、尖刻、勁直 甲骨文

5 甲骨文

6 金文(商、周) 金文是周代刻在鐘(樂器)、鼎(禮器)等銅器上的文字,因此又稱鐘鼎文、銘文、彝文
金文跟甲骨文非常接近,只是在寫的方法上變得更圓渾、線條有肥、體勢雍容

7 刻在銅器上的文字。 金文(鐘鼎文) 金文範例

8 金文範例 點畫渾圓

9 蝌蚪文(周、秦) 孔壁古文 漢武帝末年,魯恭王壞孔子宅,由壞壁之中發現古書,有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等,都以古文字書寫。
其文字當時人多不能識,其筆畫尾部纖細,狀似蝌蚪,故稱為蝌蚪文。

10 蝌蚪文 古文以竹筆蘸漆作書,筆畫起筆粗,收筆細,字形宛延,狀如蝌蚪

11 篆書(周、秦) 大篆又叫籀文或石鼓文,字體很像金文,但結構較繁複,筆劃圓勻,字體狹長。
周代後期秦國一帶應用的文字就是大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書同文」,將大篆加以整理和簡化於是形成了小篆,也因此又稱秦篆。 小篆比大篆更加簡省,而且還要求寫法劃一,形成漢字方塊狀的雛型。

12 篆書範例 大篆 石鼓文(局部) 小篆鄧石如作品(局部)

13 小篆 中國人喜歡使用印鑑,最常使用小篆,又稱為「篆刻」。

14 隸書(漢) 為今所用之文字的開端。帶有圖畫性的符號逐漸消失。 楷書、行書、草書皆由漢隸演變而來 相傳為秦程邈所作稱古隸、秦隸
隸書是由篆書簡化的一種書體(由圓變方),此過程稱為「隸變」漢字在此時期經過了相當大的簡化。 字體方扁,直線方折,蠶頭燕尾、飄逸翹起,富動感、藝術性 為今所用之文字的開端。帶有圖畫性的符號逐漸消失。 楷書、行書、草書皆由漢隸演變而來

15 相傳秦程邈所作,身份為隸人,故名隸書。 不再遵守六書原則,為楷書前身。 隸書

16 楷書(東漢以後) 楷書又叫「真書」或「正書」,它改變了隸書的筆勢,又適當地加以簡化而成的。
跟隸書比較,楷書的筆劃平直一些,結構更方正,既沒有隸書那樣費事;又沒有草書那樣難辨。 楷書由漢代末年應用至今。

17 現代官方正式文件都以楷書呈現。 楷書

18 行書 「行書」是楷書的變體,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方不如隸書,圓不如篆書,因寫起來像「人行路」,故稱行書。
它以楷書為基礎,加入一些草書的寫法,既工整也不潦草,所以從魏晉以降就成為了日常應用的字體。 行書寫起來十分方便,寫字速度快。歷代有名的行書作品多,以東晉王羲之所寫「蘭亭集序」為冠。 行書

19

20 草書 為書寫快捷而設計。以東晉王羲之所作最精,奉為法規。 草書共有三種,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是隸書加以變化的
今草是章草的繼續,是楷書的快寫體,從漢代末年流傳至今。 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只是任意刪增筆劃,恣意連寫,興於唐代。 草書

21 章草 章草是隸書加以變化的

22 今草 王羲之喪亂帖

23 狂草 張旭(草書之舞)

24 猜猜我是誰? 楷書 ( 顏真卿) (柳公權)

25 猜猜我是誰? 甲骨文

26 猜猜我是誰? 行書

27 猜猜我是誰? 今草

28 猜猜我是誰? 金文

29 猜猜我是誰? 小篆

30 猜猜我是誰? 金文

31 猜猜我是誰? 草書(今草)

32 猜猜我是誰? 金文

33 書法家小故事:王羲之

34 書法家小故事:王羲之 王羲之錯把墨汁當醋醬
  王羲之年少的時候,為了寫好書法,每天都不停的勤練,每當寫完了字,就在門前的那口水池裡洗毛筆、硯台。時間一久,池水都變成黑的了,因此,當時的人稱那口水池為「墨池」。   有一天,王羲之聚精會神的在練字,都忘了去吃飯,他的妻子郗浚就叫家僮給他端了一盤熱騰騰的饃饃和一碗醋蒜醬。家僮幾次催他趁熱快吃,王羲之都只隨便的應了幾聲:「好啦!就吃!」。頭也不轉的又提起筆來揮灑。家僮沒有辦法,只得去稟告夫人。郗氏在書房前的長廊,看見王羲之手裡拿著一個饃饃往嘴裡送,一口咬下去,又趕緊吐了出來,而且嘴角盡是黑黑的,看見夫人進入書房,才笑問:「這醋蒜味道不對啊!」夫人又急又疼的把他手中的饃饃搶下:「相公!墨汁怎麼可以當醋蒜呢?」 書法家小故事:王羲之

35 書法家小故事:王羲之 王羲之的秘訣——十八口大缸
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書法,學了一段時間,感到每天苦練好辛苦,心想該有一條捷徑才是。   有一天,他走進書房,看見父親在書桌前揮筆,一張又一張的寫,他趁換紙的空檔,小小心心的問:「爸爸,大家都誇您的字寫得好,請問有什麼秘訣?」王羲之看看兒子,心裡想著:「刀子要快多磨礪,學問要深功夫長。」於是他放下紙筆,牽著兒子到後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十八口大缸裡,你只要把這十八口缸裡的水寫完,自然就找到答案啦!」   聰明的王獻之聽了父親這一番話,深深的體會到寫字沒有捷徑,只有勤字。 書法家小故事:王羲之


Download ppt "中國文字的演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