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adaptation and injury of the cell and tissus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adaptation and injury of the cell and tissus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adaptation and injury of the cell and tissuse
概述: 细胞 (自身调节)内环境恒定 刺激因子 机体 形态变化适应性反应 变性或亚致死性 组织 细胞和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 细胞死亡 性质 刺激 持续时间 刺激因子所引起的损伤取决于 强度 细胞和组织的种类

2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一、萎缩 atrophy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可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胸腺、生殖系统随年龄增长萎缩 生理性 老年性萎缩 全身性 营养不良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 局部性(AS 脑萎缩) 病理性 废用性萎缩 去神经性萎缩(小儿麻痹症) 内分泌性萎缩

3 心脏萎缩(血管蛇行状)

4 心肌萎缩(HE及EM)

5 脑萎缩(82Y,男性)

6 左侧下肢萎缩(脊髓灰质炎患者)

7 萎缩的病变和结局 电镜 细胞器 自噬小体 残留体 光镜 实质细胞小、少。核浓缩,间质细胞 心、肝细胞内,脂褐素(lipofuscin)
电镜 细胞器 自噬小体 残留体 光镜 实质细胞小、少。核浓缩,间质细胞 心、肝细胞内,脂褐素(lipofuscin) 肉眼 缩小 重量 质地较坚韧,边缘变锐, 色泽变深,褐色萎缩(brown atrophy) 转归 ) 可复性 轻 2)萎缩的细胞消失 重

8 二、肥大 hypertrophy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 分类:生理性肥大 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 一肾摘除另一肾肥大
分类:生理性肥大 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 一肾摘除另一肾肥大 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大 内分泌性肥大 妊娠子宫雌激素作用下

9 妊娠子宫肥大

10 三、增生 hyperplasia 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分类: 生理性增生:青春期乳腺增生 妊娠期子宫增生
病理性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 雌激素增多 乳腺增生

11 乳腺小叶增生

12 过再生性增生:慢性、反复性组织损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子宫颈糜烂 子宫颈癌 慢性肝炎 肝癌

13 四、化生 metaplasia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性质相似的另一种分化的成熟的细胞
未分化多潜能细胞: 储备细胞 (reserive cell) 干细胞 (stem cell) 原始间叶细胞

14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15 骨化性肌炎

16 环境改变的适应 吸烟 慢性支气管炎——鳞化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 骨骼肌反复外伤后——骨化 (骑士的缝匠肌)
吸烟 慢性支气管炎——鳞化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 骨骼肌反复外伤后——骨化 (骑士的缝匠肌) 骨化性肌炎,是由新生的结缔组织细胞转化为 骨母细胞的结果

17 细胞、组织的损伤 原因 1、缺氧(hypoxia) 大脑 8’——10’ 肝 30’——35’ 肾 60’——180’ 肺 60’
神经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 大脑 ’——10’ 肝 ’——35’ 肾 ’——180’ 肺 ’

18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 4、生物因素 机械性 高 细菌 化学物质缺乏 温度 病毒 营养物质过多、过少 低 霉菌 气压 毒物 寄生虫
2、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机械性 温度 气压 电离辐射 电流 细菌 病毒 霉菌 寄生虫 化学物质缺乏 营养物质过多、过少 毒物 自由基

19 6、遗传变异、衰老、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
5、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红斑性狼疮 免疫性疾病 肾小球肾炎 6、遗传变异、衰老、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

20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类型 (形态学变化) 1.细胞水肿或称水变性(hydropic ~) 发生在实质细胞,如:肾、肝、心肌细胞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类型 (形态学变化) (一)变性(degeneration)和物质沉积 在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 质显著增多 ,是物质代谢障碍的一类表现。 1.细胞水肿或称水变性(hydropic ~) 发生在实质细胞,如:肾、肝、心肌细胞 原因、机制:缺氧、缺血、感染和中毒 细胞膜钠泵功能受损 →细胞内水分增多 细胞膜直接受损

21 细胞水肿的形态变化 细胞变得透明、淡染、胞核肿大 染色变淡 重度的细胞水肿 称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细胞体积 胞浆内水分 电镜下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甚至崩解 细胞变得透明、淡染、胞核肿大 染色变淡 重度的细胞水肿 称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22 正常肾 肾水变性

23 肝细胞水变性

24 结局 细胞水肿 为可复性 脂肪变性 严重的水变性 进一步发展 溶解坏死

25 2.脂肪变(fatty change)或 脂肪变性 ( fatty degeneration)
非脂肪细胞 胞浆中出现甘油三酯(中性脂肪)的蓄积, 最常见于 肝,也见于心、肾等。 病理变化 脂滴主要为中性脂肪,也可有磷脂及胆固醇。 肉眼:肿大、灰黄、变软。

26 光镜下:实质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滴,
HE切片中脂肪滴被酒精、二甲苯 溶解呈空泡状。 苏丹Ⅲ或锇酸染色(冰冻切片)呈红染或黑染 脂滴。 电镜下: 内质网中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 称脂质小体(liposome),融合成脂滴。

27 肝脂肪变性

28 肝脂肪变性 肉眼:肝肿大、边缘变钝、色变黄、质软。 镜下:脂肪变性在肝小叶内分布与病因和损害程度有关 肝淤血 小叶中央区 磷中毒 小叶周边区
肝淤血 小叶中央区 磷中毒 小叶周边区 脂肪肝

29 肝脂肪变性 苏丹Ⅲ染色 (A示肝小叶周边 B示肝小叶中央)

30 脂肪肝(肉眼观)

31 心肌脂肪变性 肌原纤维之间出现成串排列的小脂滴 严重贫血时在乳头肌呈现成排黄色条纹 “虎斑心”

32 心肌脂肪浸润 心外膜处增多的脂肪组织沿心肌的 间质向心腔方向伸入,心肌萎缩。

33 肾脂肪变性 肾脂肪变性 肾小管上皮脂肪变性(锇酸染色)

34 原因及发生机制 原因:感染、中毒、缺氧、营养缺乏 机制:干扰破坏脂肪代谢 1,脂肪酸氧化障碍 β -氧化 2,脂蛋白合成障碍 胆碱缺乏
1,脂肪酸氧化障碍 β -氧化 2,脂蛋白合成障碍 胆碱缺乏 3,肝细胞胞浆内脂肪酸 中性脂肪合成

35 结 局 是一种可复性病变 严重脂肪变性 实质细胞坏死 功能受损 肝脂肪变 肝硬变 心肌脂肪变 收缩力 心力衰竭。

36 3.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 hyaline degeneration
细胞内、间质中或细动脉壁出现均质状、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沉积。 类型:

37 (1) 细胞内玻璃样变 蓄积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形成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 肾小球肾炎 细胞内玻璃样小滴变性

38 酒精中毒性肝病 肝细胞胞浆内 Mallory body 浆细胞胞浆中的Russell小体

39 (2) 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 瘢痕组织、AS纤维斑块、纤维化肾小球 肉眼:灰白、半透明、质韧。
镜下:增生的胶原纤维变粗、融合成红染、均质、无结构,失去原有纤维结构

40 机制: 1)胶原蛋白分子间交联增多,糖 蛋白沉积 2)缺氧,炎症致原胶原蛋白变性 成明胶并相互融合

41 (3)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又称细动脉硬化 高血压病 细动脉 血管痉挛 血管内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入内膜下凝固成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细动脉壁增厚,腔窄甚至闭塞。

42 血管壁玻璃样变

43 4 淀粉样变(amyloidosis) 淀粉样物质沉积 细胞外的间质内 小血管壁基底膜处 HE呈淡红色,均质状 沿网状纤维支架分布
淀粉样物质沉积 细胞外的间质内 小血管壁基底膜处 HE呈淡红色,均质状 沿网状纤维支架分布 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 与碘反应呈棕褐色 与淀粉遇碘反应相似 +硫酸呈蓝色 刚果红染成红色

44 肝淀粉样变(肉眼)切面 (下图示Lugol’s溶液染色)

45 淀粉样肾病(刚果红染色)

46 5.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
为结缔组织基质中粘多糖和蛋白质增多所致 病变:间质疏松、多角形星状细胞间充满淡蓝色粘液样基质。 皮肤粘液水肿 (甲状腺机能减退) 风湿病

47 6.病理性色素沉积 含铁血黄素 胆色素 脂褐素 黑色素 hemosiderin bilirubin lipofuscin melamin
含铁血黄素 胆色素 脂褐素 黑色素 hemosiderin bilirubin lipofuscin melamin 成分 铁蛋白 血红蛋白衍生物 %脂质+蛋白质+其它 二羟吲哚 颜色 金黄、棕黄 黄 黄褐 棕褐、深褐 颗粒 大小不一 小或团块 细 大小形态一 存在c 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枯否细胞,肾小管 附睾上皮细胞 黑色素细胞 上皮 细胞 神经细胞 (组织间质)出血 神经细胞内(核黄疸) 睾丸间质细胞 发生器官 肺、肝、脾、骨髓 肝细胞,肾上腺皮质网 皮肤毛发虹 淋巴结 状带,心肌 膜脉络膜

48 肺巨噬细胞内含铁血黄素

49 肝内含铁血黄素

50 脂褐素沉着

51 7.病理性钙化 pathological calcification
除骨、牙外,组织内有固态的钙盐沉积。 HE 钙盐呈蓝色颗粒 营养不良性 各种变性、坏死或异物的钙盐沉积,如:结核 坏死灶、A粥样硬化、寄生虫卵钙化。 转移性 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致血钙或血磷 钙盐 在正常组织内沉积所致。 常见于: 肠道吸收钙过多:vitD过多症 ,婴儿 骨钙移出过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 髓瘤,骨质严重破坏,大量骨钙入血。 超剂量vit D促进钙从肠吸收

52 肾营养不良性钙化

53 肾干酪样坏死伴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

54 (二)细胞死亡 (cell death ) 是细胞的损伤达到不可逆的阶段,累及胞核,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功能丧失 坏死(necrosis)
凋亡(apoptosis)

55 坏死(necrosis) 活体内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并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
核的改变 核是坏 死的标志 核染色质边集 核固缩 pyknosis 核碎裂 karyorrhexis 核溶解 karyolysis

56 胞膜破裂,红染、颗粒状,溶解、消失 (溶解坏死 lytic necrosis)
胞浆改变: 胞膜破裂,红染、颗粒状,溶解、消失 (溶解坏死 lytic necrosis) 间质 改变: 各种溶解酶 基质溶解,胶原肿胀、崩解、液化 形成 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质

57 染色质边集 Pyknosis

58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59 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 病变:肉 眼:灰白、干燥、坚实,
镜下: 早期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轮廓依然存在。 如:肾凝固性坏死、脾凝固性坏死

60 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 (1)干酪样坏死 (caseous necrosis) 肉眼 白色或微黄 质软 似奶酪 镜下 红染 不见组织轮廓
彻底的凝固性坏死 结核病变 肉眼 白色或微黄 质软 似奶酪 镜下 红染 不见组织轮廓

61 肺结核伴大片干酪样坏死

62 (2)坏疽(Gangrene) 与外界相通组织较大范围坏死 + 腐败菌感染 发生于肢体及内脏 坏死组织被腐败菌分解产生H2S
与外界相通组织较大范围坏死 腐败菌感染 发生于肢体及内脏 坏死组织被腐败菌分解产生H2S 血红蛋白分解的Fe2+相结合 硫化铁(呈黑色) (FeS)

63 坏疽的类型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 部位 四肢 内脏子宫、肺、肠 深肌层开放性创伤 血供 A阻塞,V畅通 A、V受阻 产气(厌氧菌)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 部位 四肢 内脏子宫、肺、肠 深肌层开放性创伤 血供 A阻塞,V畅通 A、V受阻 产气(厌氧菌) 形态 干、固、皱缩 水分多,菌繁殖 蜂窝状、捻发音 特征 黑色、分界清 黑色、无分界 临床 感染轻 全身重,臭味 全身中毒症状重, 表现 感染重、 臭味

64 足干性坏疽

65 肠湿性坏疽

66 大腿气性坏疽

67 2、液化性坏死 (liguefactive necrosis)
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 最常见于蛋白质少、脂质多的脑和脊髓,软化(malacia)。 流行性乙型脑炎

68 流行性乙型脑炎 HE

69 化脓(脓肿) WBC浸润 溶酶体丰富 溶解成脓液
肝脓肿示液化性坏死 阿米巴滋养体 溶蛋白酶 液化坏死

70 脂肪坏死 酶解性脂肪坏死 为液化性坏死 外伤性脂肪坏死 酶解性:急性胰腺炎 自身消化。胰周、腹腔内脂肪组织 被胰脂酶分解。
酶解性:急性胰腺炎 自身消化。胰周、腹腔内脂肪组织 被胰脂酶分解。 外伤性: 乳房外伤 脂肪细胞破裂 脂肪外逸 形 成肿块。镜下为大量吞噬脂滴的巨噬细胞(泡沫 细胞),多核异物巨细胞。 细胞水肿发展而来的溶解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

71 肠系膜局灶性脂肪坏死伴皂化

72 3 纤维素样坏死 (fibinoid necrosis)
结缔组织,血管壁 主要见于急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高血压等 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肿胀 结构消失 形成细丝、颗粒状、片块状物质 强嗜酸性染色,似纤维素。 纤维素样坏死物可能是崩解的胶原纤维+免疫球蛋白或纤维素

73 心肌间质纤维素样坏死(风湿小体)

74 肾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伴恶性高血压

75 坏死的结局 1、细胞坏死后自溶 → 急性炎症反应 2、溶解吸收 坏死组织本身/中性白细胞 → 溶蛋白酶→ 分解液化
1、细胞坏死后自溶 → 急性炎症反应 2、溶解吸收 坏死组织本身/中性白细胞 → 溶蛋白酶→ 分解液化 →血管/ 淋巴管 吸收 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3、分离排出 不易完全吸收 体表皮肤、粘膜浅表性坏死,分离脱落 → 缺损 → 糜烂 较深的坏死脱落→ 缺损 → 溃疡(ulcer) 窦道 瘘管 肺、肾 → 经 自然管道→ 空洞 4、机化(organization) 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过程最后形成 瘢痕组织 5、包裹钙化 难溶解吸收,又不易完全机化。纤维结缔 组织加以包裹,其中坏死物可钙化。

76 坏死组织液化、溶解(大脑) 胃溃疡病

77 坏死组织包裹和钙化 (肺结核) 肺干酪样坏死伴空洞形成

78 窦道(sinus):坏死形成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
瘘管(fistula):两端开口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

79 后 果: 坏死对机体影响的有关因素: 1、心、脑组织坏死严重 2、坏死细胞数量 3、坏死细胞的再生能力 4、坏死器官的代偿能力

80 影 响: 1、炎症反应 2、免疫反应 3、疾病扩散、传播 4、产生相应症状 5、器官组织功能障碍 6、器官硬化

81 凋亡(apoptosis) 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坏,无自溶,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其发生与基因调节有关。也有人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原因: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引起。 1 、胚胎发育中细胞程序性的自毁 包括移植,器官发 生发育的的退化、变形。 2、成人激素依赖性退化 如月经周期子宫内膜脱落, 哺乳期断奶后乳腺退化。

82 3、自身免疫性疾病 4、肿瘤细胞死亡。 5、某些病毒引起的细胞损伤。肝炎中Councilman小体。 6、如热、低剂量放射、细胞毒性抗癌物损害轻微时。

83 电镜下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1、细胞皱缩 ,质膜完整 2、染色质凝聚(chramation condensation)核固缩、碎裂
3、胞浆浓缩致密、突起、脱落或剩下成深红浓染的圆形小 体称凋亡小体( apoptotic bodies) 4、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被吞噬 肝细胞内Councilman 小体

84 急性病毒性肝炎 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小体

85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 凋 亡 坏 死 诱因 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 病理性刺激 强度↑ 时间↑ 分布 散在,单个 大片、或成群
凋 亡 坏 死 诱因 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 病理性刺激 强度↑ 时间↑ 分布 散在,单个 大片、或成群 细胞 皱缩、裂解、形成凋亡小体 分解、肿胀 细胞膜 完整,保持到最终 早期破坏 细胞器 完整,未见明显变化 早期肿胀 核 核密度增高、断裂 核溶解 炎症反应 无 有 胞质生化改变 无溶酶体升高 溶酶体破裂 核生化改变 DNA梯状电泳图 DNA弥散降解,呈拖形 调控 高度调控 不受调控

86 细胞坏死与凋亡

87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repair of injury
织再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再生(regeneration) 组织损伤后,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 分裂增生修复的过程 完全再生 再生类型:生理性再生 病理性再生(完全再生,不完全再生) 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纤维性修复,瘢痕修复

88 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不稳定细胞 稳定细胞 永久性细胞 Labile cells stable cells permanent cells
不稳定细胞 稳定细胞 永久性细胞 Labile cells stable cells permanent cells 表皮、粘膜上皮 各种腺上皮细胞 神经细胞 间皮、骨髓 (肝、胰、涎腺、内分泌腺) 心肌 淋巴、造血细胞 间叶组织、平滑肌 横纹肌

89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上皮组织再生 被覆上皮再生 表皮 基底细胞分裂增生 粘膜上皮 储备细胞分裂增生 纤维组织再生
表皮 基底细胞分裂增生 粘膜上皮 储备细胞分裂增生 纤维组织再生 静止的纤维细胞/ 未分化的间叶细胞 →分裂增生→ 纤维母细胞→形成胶原纤维 + 纤维细胞

90 支气管粘膜 上皮组织完全性再生 肾小管上皮 腺泡上皮 肝小叶

91 软骨组织再生 软骨膜增生 → 软骨母细胞 软骨细胞 基质 骨组织再生 骨母细胞增生 骨母细胞 产生基质 → 类骨组织 骨母细胞 + 基质钙化 → 骨组织

92 血管的再生 血管的再生 残端存活的血管内皮 细胞再生 毛细血管。

93 肌组织再生 心肌 由瘢痕修复 横纹肌 肌纤维膜未破坏 →肌细胞核分裂增生 →产生肌浆和肌原纤维 平滑肌 再生功能很弱。

94 神经组织再生 中枢神经 脑脊髓内 神经细胞坏死不能再生 由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修补形成胶质瘢痕。 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 脑脊髓内 神经细胞坏死不能再生 由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修补形成胶质瘢痕。 周围神经 NF受损 → 两断髓鞘和轴索发生华勒变性(wallerion degeneration)即脂肪变性 → 崩解 → 巨噬细胞消除→ 两断端Schwamn细胞增生 → 两端连接成管→ 轴索长入管内增长 → Schwamn细胞产生髓鞘。

95 神经纤维再生

96 创伤性神经瘤 如过多的轴索增生和Schwamn细胞退化、两断端距离又太远或两断端之间有瘢痕,或其它组织阻隔,或者因截肢失去远端使之轴索与增生结缔组织混合在一起为创伤神经瘤。

97 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成分: 成纤维细胞 新生的毛细血管 各类炎症细胞 巨噬C 释放 PDGF FGF TGF β IL-1 TNF 嗜中性粒C、吞噬作用(细菌、组织碎片) 蛋白水解酶分解坏死组织、纤维蛋白 肌成纤维细胞 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似鲜嫩肉芽

98 肉芽组织

99 肉芽组织的功能: 1. 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它异物 2. 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3. 填补伤口及其它组织缺损

100 瘢痕组织(scar tissue) 纤维母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细胞 炎症细胞 瘢痕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 毛细血管 收缩(肌纤维母细胞)
纤维母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细胞 炎症细胞 瘢痕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 毛细血管 收缩(肌纤维母细胞) 缩小 → 变软 胶原可逐渐分解吸收改建 (创口缩小闭合)

101 肉芽组织 瘢痕组织

102 瘢痕疙瘩(keloid) 蟹足肿 瘢痕胶原形成过多,成为隆起硬块。 肥大细胞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使肉芽组织过度生 长,瘢痕体质。

103 创伤愈合 wound healing 创伤愈合基本过程 伤口 出血 、凝血块 伤口缩小 (边缘)上皮长满
伤口 出血 、凝血块 伤口缩小 (边缘)上皮长满 (底部)肉芽组织形成 胶原纤维 瘢痕组织 愈合的方式: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痂下愈合

104 创伤愈合的类型 一期 二期 组织缺损 少 多 坏死 小 大 创缘 整齐、对合 不整齐、哆开 感染 无 有 血凝块 少 多 炎症反应 轻 重
一期 二期 组织缺损 少 多 坏死 小 大 创缘 整齐、对合 不整齐、哆开 感染 无 有 血凝块 少 多 炎症反应 轻 重 肉芽组织 少量 多量 表皮再生时间 短 长 瘢痕 很少 瘢痕大

105 创伤一期愈合 创伤二期愈合

106 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
血液凝固 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二、纤维性骨痂 (2-3W) 骨膜细胞再生 分化为骨母细胞 肉芽组织增生 骨母细胞增生+纤维化 纤维性骨痂 三、骨性骨痂 (4-8w) 骨母细胞 新骨质形成 ↓ 骨基质 骨样组织 ↓ 钙沉着 骨性骨痂(编织骨)

107 血肿形成 纤维骨痂 骨痂改建 骨性骨痂 骨折愈合过程


Download ppt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adaptation and injury of the cell and tissus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