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社会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社会控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社会控制
第十章 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社会控制

2 学习目标 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越轨行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了解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并通过各种关于越轨行为理论的学习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在对越轨行为了解的基础上,对社会控制的涵义、功能、类型、对象及其手段进行掌握和了解。

3 知识点 越轨行为的概念;越轨行为的种类; 越轨行为的功能;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社会控制的涵义;社会控制的类型;
社会控制的特征与功能;社会控制的对象与手段

4 什么是越轨行为? 什么是越轨行为?对社会学家而言,越轨行为这个词并不代表邪恶与堕落。
“越轨”(deviance)是破坏规范或违反群体与社会期望的行为。根据定义,酗酒者、有强迫性倾向的赌徒和精神病患者,都被归类为越轨行为者。上课迟到也被归类为越轨行为,同样地,在正式婚礼中穿着过于随意也是一种越轨行为。 你有可能也是越轨者! 就社会学的定义而言,随着时间的不同,我们都可能是越轨行为者。我们中任何人,都会在特定情景中打破被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

5 第一节 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的概念 一、越轨行为及其种类 越轨行为的种类 二、越轨行为的功能

6 1. 越轨行为的概念 越轨行为,又称违轨行为、异常行为、偏离行为、违规行为等。社会学家对越轨现象的研究可推至迪尔凯姆,他使用了失范(anomie)概念,失范是发生在社会改变或失序时的一种无规范状态,比如经济崩溃时期。在此时期人们变得有攻击性或沮丧,并因而导致暴力犯罪和自杀比率升高。 后来美国社会学家提出“越轨”概念,并进行了多向度的研究。一般地说,越轨就是超出了常规,从统计学角度看,指一种行为的发生频度或多或少地偏离“常态”;从心理或生理学角度看,指一种病态或一种机能障碍。社会学意义上的越轨与所谓统计异常或心理病态不同,界定的难度要大得多。一般地说,越轨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7 理解越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越轨行为的标准是由社会制定的。越轨行为与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起来,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有具体的适应范围。最有地位及权力的个人和团体定义了什么是可接受的以及什么是越轨行为。 三十多年前,人们普遍无视关于烟草危险性的严重健康警告,抽烟仍被视为可接受的行为。部分原因是由于烟草农夫和香烟制造商的权力。经过长期关于公众健康和反癌症的活动,抽烟逐渐变成越轨行为,许多公共场所开始明令禁止人们吸烟。

8 理解越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二,不能笼统地说越轨都是错误的、坏的,一切离经叛道的行为都对社会有害。这是因为有的规范是合理的、进步的,有的规范并不合理、甚至是落后的。如我们通常将富有创造性天才的小说家、艺术家和作曲家的标新立异,未必就是坏的或没有价值的越轨行为。 例子:视觉系

9 奇型怪异的视觉摇滚乐队队员 视觉系摇滚,英文名为Visual Rock。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视觉系摇滚是在时代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听觉上的满足而追求视觉冲击的基础上产生的。视觉系用服饰和化妆来表现音乐,乐队经常染不同的发色,穿不同寻常的服饰。 miyavi,日本著名视觉系摇滚乐队之一SKIN乐队的吉他手,脸上有3个洞(右眉骨,左鼻翼和右下嘴唇),6个耳洞,16个纹身,其中一个纹身是一篇长达331个字的经文。

10 理解越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三,越轨行为并非总是自愿的。如有心理缺陷的人违犯了与社会所认同的最基本规范是由于他们不是“完整”的人。一些学者还发现,许多反社会行为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越轨者缺乏正确行动能力的结果。但如果将“不能遵从”的范围过分扩大,那么作为我们司法制度基础的个人责任概念就会遇到挑战。

11 理解越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四,越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所为。某些类型的越轨行为并不一定是某个人行动的结果,有些可能是团伙,甚至是由公司或政府机构所为。 “它们是犯罪团伙,其中一只是扒手,另一只借表演转移游客的注意力!”

12 理解越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五,越轨行为是随着社会文化类型的不同而变化的。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跟你打招呼时,伸出舌头与手臂,你的感觉如何?又如果你的女朋友在脖子上戴有一层层的铜圈,为的是要拉长她的脖子, 你会不会觉得他们的行为很怪异?但是如果你住在不丹王国,他们传统打招呼的凡是就是如此,或者,如果你住在泰国北部的凯燕部落(Kayan),那里的女性传统上会戴上12磅重的铜圈,目的是要彰显她们的美丽与族群认同。

13 理解越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越轨行为是社会建构起来的,所以,不同时间与文化下的诠释都可能不同。在一种文化中是越轨行为,在另外一种文化中也许是被称许的。在拉丁美洲、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许多国家中,斗牛是颇受欢迎的运动,但对信奉印度教的人来说,因为牛是神圣的动物。运用社会学从他人和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他人的文化,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越轨行为是社会建构起来的。 斗牛士在西班牙是优雅的贵族,而对于信奉印度教的人来说,他们却是大逆不道者

14 2. 越轨行为的种类 根据越轨所触犯的社会规范的性质 根据越轨行为的主体 根据行为背离的对象和背离的严重程度

15 根据越轨所触犯的社会规范的性质 创造性越轨行为“越”的是那些阻碍和抑制社会进步的“轨”
破坏性越轨行为“越”的则是那些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轨” 中性越轨行为“越”的则是那些与社会发展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社会规范 以标新立异来打破传统审美观的青年人

16 根据越轨行为的主体 个体越轨是指独立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做出的各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群体越轨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或团伙所做出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法人越轨则是指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类社会组织所进行的越轨。如一个公司向某个政府部门的行贿活动 因为分歧而大大出手的台湾议会成员

17 根据行为背离的对象和背离的严重程度 违俗行为是指偏离传统风俗习惯的越轨行为。 违德行为是指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违规行为是指违反组织纪录的行为 违警行为是指违反警察部门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所作出的各种禁止性规定的社会行为 犯罪行为是典型的越轨行为,是指触犯刑律、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并且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18 二、越轨行为的功能 一提到“越轨行为”、“越轨者”,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堕落者、变态者和疯子,看到它对社会所起的负向社会功能。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越轨行为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相反,有些越轨对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正向的社会功能。越轨行为的负向社会功能 越轨行为的正向社会功能

19 越轨行为的负向社会功能 一是破坏社会秩序 二是造成规范权威的跌落 三是导致人们丧失遵从规范的信心
四是越轨行为的预防和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0 破坏社会秩序 越轨行为是直接对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背离,使社会秩序赖以存在的根基遭到破坏。当一个社会存在着大量的越轨行为,且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惩罚,很多人将会丧失对规范倡导的价值观的信任,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大量的人长时间地越轨,越轨逐渐严重地破坏社会运行的机制和对社会价值观的信任时,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社会很可能步入恶性运行。 河回别神巫俗游戏中的书生面具,其表情表示对社会的不满的心态。

21 造成规范权威的跌落 任何社会规范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才能为人们所赞同、遵从,否则就难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有效的指导、约束作用。越轨行为通常是为了谋求个人私利,如果越轨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制止,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就会遭受损失。这一事实将会破坏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和自觉性,特别是如果越轨者从中获得了额外报酬,将打击相信规范并遵守规范人的信心,刺激社会成员去模仿。认为别人能够违背规范而不受惩罚,我也大可不必害怕去违背它。这样,社会规范就变得形同虚设,社会规范的权威性荡然无存。如果你在考试时知道了你的许多同学都在作弊,你可能开始在想为什么要开夜车学习自找苦吃呢?如果你所有的朋友都在纳税上欺骗,你为什么诚实? 别人都作弊,干嘛我不可以?

22 导致人们丧失遵从规范的信心 越轨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表现为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更严重的是对现有生活方式的冲击,使人们相互间的信任遭到破坏。因为社会成员相互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在一个基本假定之上:人们会根据公众所接受的行为规范做出各种举动。一旦某一方或双方违背了这些维护社会关系的规范,这种人际间的信任就会遭到破坏,给双方带来了焦虑与不安,形成了心理上的隔离与恐惧,影响社会成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23 越轨行为的预防和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越轨行为特别是一些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会使社会陷入恶性运行状况之中。 因此要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越轨行为进行预防和治理。进行这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这种巨额投入是无法产生直接的效益的。

24 越轨行为的正向社会功能 一是有助于人们认清和明确社会规范 二是增强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团结 三是越轨行为可以加速社会变迁
四是社会“安全阀”机制的作用

25 有助于人们认清和明确社会规范 越轨的出现对团体或社会具有警示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清楚地了解哪些行为是正常的,为社会规范所倡导、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为社会规范所反对并应受到社会控制和惩罚的,在此过程中社会规范得到了相应的明确。例如看见父母的一方抱怨他方在餐桌上打嗝,小孩学习在用餐时应有的礼仪。同样的情况还有驾驶员受到超速行驶的罚单、商店收银员因为对客人吼叫而被辞退,和大学生迟交作业数周之久而被惩罚。事实上,社会规范只有在存在越轨行为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尤其在新的社会规范形成阶段,越轨行为往往比正常行为更能说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从而促使人们更愿意遵守规范。 环境犯罪

26 环 境 犯 罪 国际上的环境犯罪,如非法倾倒垃圾、偷猎和走私违禁物质等,无论是在活动范围上,还是在造成的后果方面,均呈扩大趋势。 《焦点》(p. A96) 揭露了这些环境犯罪份子以损害社会为代价从环境中榨取利益的做法,并介绍了一些目前采取的制止这些不法之徒的措施。

27 增强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团结 通过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和惩罚可以使社会成员相互认同。当群体发现越轨行为破坏了公共秩序时,他们会采取一些共同的行动来控制和制止越轨现象,社会规范的遵奉者与越轨者之间的界线得以明确,从而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团结。 团结一致

28 越轨行为可以加速社会变迁 虽然大多数越轨行为会对社会运行的某些环节带来破坏性影响,但有些规范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越轨行为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规范中不合理、不完善的方面,从而导致规则的改变,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人们以积极的方式适应社会。如果没有这些积极的越轨行为,社会只是死水一潭。

29 社会“安全阀”机制的作用 越轨行为发生的种类、特点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标明着现时的社会状况,是社会运行的“晴雨表”,可以起到“预警器”的作用。
辽宁省 年青少年犯罪类型百分比分布图

30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一、自然环境论与生物学的解释 二、心理学的解释 三、社会学解释

31 自然环境论与生物学的解释 早期对越轨行为的解释,着重在自然原因或基因因子(比如“月光对自杀的影响”、“不良的血液”或追溯到原始的祖先)。
19世纪时,许多研究开始努力要辩识出导致越轨行为,特别是犯罪行为的生物因素;如意大利军医、犯罪学家龙布罗梭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天生犯罪人论”。 他通过测量和比较一些犯罪人与正常人的头骨发现犯罪人面部特征有“返祖”现象。于是,他认为犯罪人是生理上的退化和生物学上低劣的、野性的遗传造成的。

32 心理学的解释 与生物学解释类似,犯罪心理学理论也在个人身上而不在社会中寻找对越轨的解释。但心理学方法更集中研究人格类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这三者之间应有一个协调、平衡的关系。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是人格中的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本我盲目升华,得不到应有的控制,从而个人发生越轨行为。但是,如果超我过分发展,也会产生社会越轨,因为严重的、无时不在的犯罪感会使一个本来正常的人做出不正常的行为来。

33 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的视角强调对社会环境的分析,即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入手,探讨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主要的学派有: 结构功能理论
亚文化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 冲突理论 标签理论

34 结构功能理论 结构功能理论是把越轨行为视为社会结构控制的失范,持该论点的人认为,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由于文化价值和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就可能失效,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意义的关系,这就是失范状态。失范说明社会控制机制在两个维度上出现问题:集体意识丧失了社会规定性隐而不显;个体意识丧失了自我规定性而使欲望本身凸现出来。 默顿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

35 默顿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 默顿认为越轨行为是制度化手段和文化目标之间发生冲突的结果。制度化手段是指被社会认可为合法的获得文化目标的方式。文化目标是指社会依据它的规范体系认定某些社会事物是值得存在、有价值的东西。社会文化为社会成员提供奋斗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正常途经,但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却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去实现目标的合法途经,社会结构限制了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就会使人产生挫折和紧张。这种挫折和紧张可能会促使人采用越轨方式来实现合法的目标。 遵从指既认同社会文化规定的目标,又遵循社会认可的制度化手段; 创新指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循制度化手段,而用自创的方式获得文化目标; 形式主义指行为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文化目标,而只是盲目遵循制度化手段; 退隐主义指对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都采取否定的态度; 反抗指期望创立新的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来取代现存的目标和手段。 模式图表

36 个人五种适应模式

37 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理论是从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入手寻找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认为越轨行为是从一个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社会文化有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流,即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但与主文化并存于社会,其容易对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 影响,从而形成越轨行为。 涂鸦文化 喜爱纹身文化的女青年

38 涂鸦文化 涂鸦文化最早是源自于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区,这是纽约最穷的街区,多年的贫穷生活使得黑人青少年极度崇拜金钱,因此他们追求一条迅速致富的捷径。有很多青少年做起了做起贩毒、老鸨等违法的行当。做这些违法的事情很有可能被警察抓住,或被街头小混混盯上。因此这些人纷纷组织起帮会来保护自己。一时间布朗克斯涌现出无数黑社会组织,什么“原始骷髅”、“野蛮浪人”、“标枪队”、“皇家巫师”、“七皇冠”等等,不一而足。当时很多年轻人为了寻找一种归属感而加入到各种帮派中。那段时间整个布朗克斯到处可见涂写得歪歪扭扭的帮派符号,混杂着“厕所文学”似的猥亵图案。 美国报纸形容布朗克斯“就像一个原始人聚居地”。无怪人会把涂鸦和原始人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类最早的文字和绘画就是刻在墙上的,那些壁画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唯一的文明记录。可随着纸张的出现,壁画反倒成了不开化的标志。尤其是当城市出现后,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建筑物光洁的表面,任何图案都成了一种破坏,一种反文明的精神污染。

39 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理论将社会越轨也视作一种文化,认为个体的越轨在于他们遵从的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越轨亚文化。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学会了越轨行为,而有的人没有呢?美国犯罪学家爱德温·萨瑟兰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差异交往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取决于周围人对他的期望,出现越轨行为是因为受与之交往的人的影响。因此,该理论非常关注越轨者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以及交往的频率、时间、强度等变数。潜在越轨者是在与之交往者的越轨压力下成为越轨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0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叶,该理论假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诱惑,通过越轨行为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或快乐,如果没有社会规范的约束和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惩罚,越来越多的人就可能选择通过越轨方式谋求个人利益。

41 社会控制理论 在社会控制理论的假设中,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计算来选择遵从或者越轨;同时它也强调信仰价值观的作用,社会成员违背了社会规范会面临失去自我尊重的威胁,尤其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信仰价值观就以“良心”或“人格”的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2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否认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相同的目标和价值,其基本假设:一是把社会看做多元化的复合体,是一个具有不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群体;另一是认为社会由不同的利益集团构成的,这些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冲突。 冲突论认为越轨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不平等。因此,他们并不重视研究谁违反法律,而是将焦点放在法律秩序本身,关注如何改变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他们提出应改变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平等。

43 标签理论 两个男生团体 越轨身份

44 两个男生团体 “圣徒”和“硬颈”是高中的两个男生团体,他们持续涉及过量饮酒,危险驾驶、旷课、偷窃小物品以及蓄意破坏公物等行为。但这两个团体的结果却不一样。“圣徒”的成员从未被捕过,但“硬颈”的成员经常被警察和小镇居民找麻烦。为什么会有这种对待上的差别?根据社会学家威廉·钱布利斯在两者的高中进行的研究结论显示,社会阶级在这两个团体的歧异命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圣徒”成员非常有效地建立外表的体面。他们来自“好的家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表示进入大学的意愿,学习成绩也不错。人们普遍看待他们的越轨行为只是少数的特殊个案。相反地,“硬颈”没有这种体面的光环,他们在城镇里驾驶破烂的车,学校课业普遍不够理想,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被怀疑的眼光看待。 我们可以用解释越轨行为的一种方法——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来理解这种对待的差异。标签理论也被称为社会反应论(social-reaction approach),它提醒我们,是我们对行为的反应,而不是行为本身决定了越轨行为。

45 越轨身份 标签理论强调越轨行为的相对性,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本质上就是越轨的社会行为,社会中之所以会有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中的群体或权力集团对某些社会成员及其行为贴上越轨的“标签”。 如果越轨者的越轨行为被其他社会成员发现并公之于众,就要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越轨者的处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将把他作为危险分子排斥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他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就会被曲解和类型化,越轨者自己在思想中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在行为、语言和衣着等方面都会带有越轨群体的某些特征),并按这种概念去行动,即自己认定自己是越轨者并按越轨者的方式去行动。

46 第三节 社会控制 一、社会控制的涵义与功能(涵义、类型、度) 二、社会控制的特征与功能 三、社会控制的主客体与手段

47 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或社会组织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以使其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社会控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以确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使之符合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着眼于对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整治,指对社会成员的越轨行为进行预防、限制和惩罚。在社会学研究中,基本上是从狭义上来使用社会控制概念。

48 社会控制的类型 分类标准 根据社会控制方式分 直接控制 间接控制 根据控制的规范形态分 正式控制 非正式控制 根据控制力来源分 外在控制
内在控制 根据控制的作用分 积极控制 消极的控制 根据控制的手段分 软控制 硬控制

49 社会控制的度 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社会控制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常常会涉及价值问题,即什么样的社会控制是合理的,什么程度的社会控制是应该的。要真正给出一个一般性的社会控制的度是很困难的。第一,人们对自由与控制重要性认识不同;第二,利益的复杂性;第三,具体情况的复杂性。 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 控制的力度用来表明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空间的大小。 控制刚度用来表明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 控制网络致密度用来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

50 社会控制的特征 第一,普遍性。社会控制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机制,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历史发展阶段之中。
第二,多向性。社会控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控制是多方面的,包括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强制性。强制性是社会控制的本质特征之一,即使用强制的方式对越轨者严加控制。社会控制超越个人利益,约束个人的社会行为。

51 社会控制的功能 第一,维护社会秩序 第二,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 第三,促进社会发展

52 社会控制的主客体 社会场的控制 控制主体 社会组织的控制 全社会的控制 个人行为 控制客体 组织行为

53 控制手段 风俗习惯 道 德 社会舆论 群体意识 法 律 政 权 纪 律 信仰信念

54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代代相传并自觉遵从的行为方式的总和。风俗习惯所调节和约束的大都是日常生活领域内的行为方式,如衣食住行、婚娶丧葬、待人接物、节日庆典等等。风俗习惯的控制功能是在没有外来强制力量的情况下发生,在人们举手投足中发挥作用,调整着法律和道德无法涉及的社会行为。

55 道 德 道德是以善恶、是非、美丑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有私德、公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等之分。同法律相比,虽然它没有强制性,但调整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不仅涉及社会生活,也涉及私人生活。道德控制是法律控制的必要补充和重要基础。

56 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所发表的议论和意见,它是一种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舆论控制的特点

57 舆论控制的特点 一是大众性。舆论是众多的人参与的一种议论,众说纷纭。经过传播选择,那些反映多数人意愿的议论总会得到附和、支持和传播。
二是阶级性。一定的舆论的产生、形成和传播总是反映了一定阶级、阶层或群体的意愿和利益,因而一定的舆论控制也就反映了明显的阶级性。 三是现实性。社会舆论总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而发,与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由它所实现的社会控制也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四是迅速性。社会舆论能抓住人们的心理,引起普遍的关心,加以传播快、范围广、见效快,因此能够很快地对某种行为起到制约作用。

58 群体意识 对社会群体来说,群体意识是重要的控制手段。群体意识是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总和,它是成员为了维护群体的荣誉和利益对自己行为的考虑。群体意识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化形成的,个人加入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群体会以提供精神寄托、良好的人际关系、安全感、成就条件及荣誉等手段吸引群体成员,从而使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同时,群体成员通过互动而形成规范,群体成员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共同的感情和关于群体的价值,这就是群体意识。

59 纪 律 纪律是社会组织规定其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最常见的行为规范,是机关或团体、组织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成员,使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与道德不同,纪律要求服从并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来推行,对少数违纪者会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

60 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非现实力量或某种价值体系无限信服和崇尚,甘愿受其支配甚至为之献身。信仰信念的典型形式是宗教信仰和主义信仰。
宗教是一种与神或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在当今世界,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三大宗教以及许多规模较小的宗教。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信条、教规和仪式。

61 法 律 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政权强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法令、法案、条例、决议、命令等具体形式。法律是最有效力和最具强制性的控制手段,也集中地反映和代表控制者的意志和愿望。

62 政 权 政权是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行政体系,并凭借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进行社会控制,这些手段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制性和广泛性,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言论和行为都会导致某种方式的惩罚。这种社会控制方式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社会成员:一是积极影响,即运用教育等方式,通过向国民灌输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或价值观念,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国家政权认定的社会规范;二是对不符合政权要求的越轨行为进行制裁、镇压和教育改造等,通过强制手段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 警察局是最典型的运用硬控制来实行社会控制的机构

63 The end Thank you!


Download ppt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社会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