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胡娟 ( ) 胡娟 ( )
2 Chapter 1 引言 参考书籍 考核方式 目录 什么是管理
3 参考书籍 海峰,《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7 月 (美)罗纳德.H. 巴罗著,王晓东译,《企业物流管理 — 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2 月 (美)唐纳德.J. 鲍尔索克斯著,林国龙译,《物流管理 — 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年 3 月 Bowersox. Donald J.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考核方式 研讨、案例分析、作业、回答问题和平时考勤等占30% 研讨:小组为单位,讲授专题(PPT)(30分) 作业:开放性题目(统一的练习本)(20分) 案例分析:小组为单位(PPT)(30分) 回答问题:争取每人回答1-2个问题(机动) 考勤:以随机点名为主(20分) 期末闭卷、笔试占70%
5 目录 Section 1 Found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 物流管理基础 Section 2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国内外物流业现状 Section 3 Special Theme/ 专题
6 What’s Management ?
7 管理学的经典定义 “ 管理即制定决策 ” — 赫伯特 · A · 西蒙( Herbet Simon ) “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和控制。 ” — 亨利 · 法约尔( Henri Fayol) “ 本书目的是阐明经营理论和管 理科学的基础知识 ” —— 哈罗德 · 孔茨等《管理 学》 (H.koontz) 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 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 素。 ” —— 罗纳德 · 科斯 ( R. Coase)
8 归纳 管理是一个组织内部使用行政命令机 制配置组织有限资源获得最佳配置效 率以达成组织目标这一类活动的总称
9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方式 方法的学科。是管理类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学科。 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为: 组织本身包括组织的动力学机制、组织的构造及运行 等。 组织内依靠行政机制运作的各种管理方式方法。(包 括对资源配置的整体性系统方法和针对局部问题的各 种职能性方法)
10 管理学的特征 社会需求大,实践性强,要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面广,面对所有组织 多学科支撑与融合 年轻
11 管理学 支撑 :数学 经济学 心理学 社会学 交叉: 管理与信息学 管理信息学科 融合: 管理与经济学 企业经济、管理经济 学科 管理与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组织行 为学科等 管理哲学、管理文化、管理技术等等。
12 学好管理学的要求 广博 融会贯通 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13 Section 1 Found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troduction/ 绪论 Logistics Strategy/ 物流战略 Customer Service/ 顾客服务 Systematic Elements of Logistics/ 物流系统要素 Transportation/ 运输 Storing/ 存储 Handing/ 搬运 packaging/ 包装 Systematic Design of Logistics/ 物流系统设计 Operation of Logistics System/ 物流系统运作
14 Chapter 2 Introduction Concept and Six Factors of Logistics Logistics’ Classification “Source of Third Profit ” Position and Effect of Logistics Basic Function of Logistics Logistics and Logistics System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Proc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15 About logistics—— 雪灾中方便面的价格
16 About logistics—— 雪灾中旅客的滞留
17 About logistics—— Olympic
18 What is logistics?
19 Transportation ? Warehouse ?
Concept of Logistics ( 1 )物流的基本涵义 物流一词源于国外,目前国内外的定义很多,但其中最基 本的定义是:物流是指物质实体 ( 物品 --article) 从供应者 ( supplier )向需要者 (demander) 的物理性移动 (physical move) ,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 包括 : 运输( transportation )、储存( storing )、装卸 (loading and unloading) 、包装 (packaging) 、流通加工 (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配送( distribution )及物流 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物流是商 品流通的一个方面。 2.1Concept and Five Factors of Logistics
21 物流概念中的 “ 物 ” 广义的 “ 物 ” ,指的是一切有 经济意义的物品( article ); 狭义的 “ 物 ” 在实际物流工作 中具体的 “ 物 ” ; 物流概念中的 “ 流 ” ,指的是 物品( article )的走向移动, 既包含其空间位移,又包括其 时间延续。 这里指的 “ 流 ” 是一种经济活动
22 ( 2 ) Concept of Logistics 2001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 物流术语》 中物流( Logistics )定义: 物流 ——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 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 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 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 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年美国物流协会最新定义: 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 imple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 effective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 servic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to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 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的, 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 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24 ( 3 ) Logistics and 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 即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与上述活动相关 的物流信息活动,其中主要是储存、运输即储运活动。国 外的物流与中国的储运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活动内容更广泛 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 物流是个现代的概念
Six factors of logistics 物流包括许多具体活动,人们进行物流活动的方式 多种多样,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什么样的具体物流 活动,都需要具备以下六个最基本的要素,即 流体:物流活动流动的物体也称物品 载体:运载物体或物品的运输工具 流向:物体或物品从什么地方流向什么地方 流量:流动的物体或物品的数量 流速:一项物流活动的时间要求 流程:物流活动的路径和距离
26 物流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速、流量和流程六要素之间 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如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 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和流量,载体对流向 和流量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 属性均会产生影响。因此,进行物流活动要注意处理好六 要素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使物流成本提高、服务降低、 效益低下、效率下降。 物流六要素横跨整个供应链,存在于原材料采购、制造。 销售、消费、废弃物回收等任何类型的物流环节中,也存 在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 种物流活动中,存在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各种运输系统中。不管是什么层 次、类型、规模、环节、行业中存在的物流系统,都存在 以上六个要素,可以从六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 六要素之间的联系
27 (1)流通活动: 如图所示,流通活动包括购、销、运、存、包装、装卸、加 工和信息。其中,购、销以及商流信息活动属于商流活动, 而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和物流信息活动属于物流 活动,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共同构成流通信息流活动。这样, 流通活动就是由商流活动、物流活动和信息流活动构成的。 商流、物流与信息流 流通活动 购 销 信息 运输 储存 包装 装卸 加工 商流活动 物流活动 信息流活动
28 商流 是物资在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 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 有权的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 及商情信息活动。通过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 有权效用。 物流 是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资物质 实体的流动。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 储存,流通加工,回收和信息等诸项活动。通过物流活 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 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2) 物流和商流
29 联 系 都属于流通领域,是 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 形式,在功能上互相 补充。通常是先发生 商流后发生物流,在 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 物流; 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 者,有相同的出发点 和归宿点; 区 别 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 物资的物质实体的流动, 商流是物资的社会实体的 流动; 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资 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 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 资的所有权效用。 物流和商流又是相互独立 的,发生的先后和路径都 可能互不相同
30 总之,物流和商流是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既分 工又合作、既独立又统一,二者和谐地共处于流通 过程之中,互补地共同完成流通的功能。 物流和商流的联系与区别
31 信息流 信息:由文字、语言、图表、电讯等表示的情报资料, 即信息。 信息流:信息的产生、制作、加工、储存和传递。 信息的作用: 反映作用: 服务作用: 指导作用: 控制作用:
32 按物品运动方式分 按地域范围分类 按研究对象分类 根据物流服务的承担者划分 2.2 Logistics’ Classification
33 按物品运动方式分 流通业物流 — 流通业物流是为了克服产品生产点与消费点 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间隔而产生的一种物品运动方式。 制造业物流 — 制造业物流是为了将各种物料、零件、配件 等物品从原始形态转成特定的产品形态而产生的一种物品 运动方式。包括: 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s) 供应(采购)物流( supply logistics ) 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s ) 回收物流( returned logistics ) 废弃物流( waste logistics )
34 按地域范围分类 区域物流 国内物流 国际物流 按物流服务承担者划分 生产企业物流 批发、零售企业物流 第三方物流 储运企业物流 按研究对象分类 宏观物流 微观物流
“ 第三利润源泉 ” “ 第一利润源泉 ” :物质资源的节约 “ 第二利润源泉 ” :劳动消耗的降低 “ 第三利润源泉 ” :物流成本的降低
“ 第三利润源泉 ” 随着生产领域利润源泉 ” 的日益枯竭,人们开始将探寻的 目光,投向流通领域。 商流,或简单地称为销售过程,除了按照利润分配规律获 得销售利润之外,一般不会创造新的价值。对于生产者来 说,更不会将对利润的追求转向这一领域。然而,正是在 这一领域内,深埋着一个巨大的 “ 利润源泉 ”—— 物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物流,因其贯穿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所以,合理、高 效的物流能够通过对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协调与完善带 来巨大的利润。
37 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布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 化配置。 有效地使用社会流通设施设备,节约社会财富。 减少流通环节,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简化信息流通渠道,增强社会物质财富的可调 节性。 在具体的生产、流通物资上的节约。 物流利润来源物流利润来源
38 宝洁公司曾经这样描述从物流管理中获得的收益: 顾客仓库中的库存量从 19 天降至 6 天。年库存周转次数 从 19 次增加到 60 次 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车辆利用率提高 了 4 %一 12 % 存货可获性从 96.4 %增加到 99.2 %。 客户订货数量增加了 30 % 市场份额增长了 4 % 退货率降低了 60 % 货物残损率减少 20 %一 40 % CASE
第三利润源泉的理论最初认识是基 于两个前提条件: 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一个独立运行的, 有本身目标,本身的管理,因而能对其进行独立的总体的判 断; 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营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 素,而是单独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 “ 利润中心 ” 型的独 立系统。
物流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基于两个 自身能力: 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重要 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通过物流 合理化、现代化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支持保障营销和采 购等活动。所以,物流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 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 “ 降低成本的宝库 ” 等说法正 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成本和利润是相关的,物流作为 主体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 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 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仅在干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 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 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物流的服务 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41 物流的地位 流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生产和 消费之间搭起了一座通畅的桥,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 用。 生产→流通→消费 物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处于中介地位。 2.4 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42 物流的作用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流通在规模、结构和速度上与生 产、分配及消费相适应,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基本前 提。流通,通过调整价格、增减储备、投放与回笼货币, 对国民经济的循环运行进行必要的调节,从而对宏观经 济失衡起着润滑和缓冲的作用社会经济体系各部门之间 的分工协作,也必须依赖于流通这一纽带,在其产品交 换过程中,强化相互间的经济联系。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服务商流 保障生产 方便生活
43 物流构成 信息流动 实物流动 物流 基础 设施 建设 运输运输 储存储存 装卸搬运装卸搬运 包装包装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 配送配送 建立 物流 信息 设施 物流信 息收集 、加工 和传输 图:物流的基本功能 2.5 物流的基本功能
物流与物流系统的区别 物流是按用户需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转移到需要地的过 程,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配送、信息处理、包装、流 通加工等活动。 物流系统视物流活动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一端联着生 产,另一端联着消费者(或生产性消费),同时,它又使原 材料或成品、半成品进入另一个生产领域成为再生产物资, 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形成了一个供、产、运、销相互 联系的动态物流系统。 在这个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包含着复杂的彼此渗透、互为 因果的联系,系统内外、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有机地交织在 一起。 2.6 Logistics and Logistics System
45 必须运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从系统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出 发,全面地协调内部结构、运动规律、交叉效益,以及它 们相互结合的内在关系与相互促进的动力和条件。 现代经济不只是生产,还有与生产相联系的流通、分配和 消费,它是一个多部门、多领域的联合整体。研究物流也 必须考虑生产、消费的统一性。只有将它们视为一个整 体 — 系统一来综合研究,才能发挥其综合效益。
46 输送、装卸、 保管、流通 加工、包装 等功能 力求省力化 效率化 订货、发 货、在库、 出货管理等 功能 力求完成 全过程信息 活动 信息子系统 作业子系统 物流系统
47 服务目标 快速及时 成本节约 物流系统的目标
48 顾客 实物 配送 制造 支持 购买 获取 供应商 存货流 信息流 2.7 物流过程一体化
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社会物 质实体流动的一般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 科学方法,对物流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和控制的活动过程。物流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实 现物流活动的优化与协调,以降低物流成本,提 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满足顾客的需求。 用系统论的观点,物流管理是对物流企业的物流 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及对物流系统运作进行的管 理。 2.8 物流管理的概念、目标、内容
物流管理的内容 主要包括:对物流活动诸环节的管理,如网 络设置、运输、库存和包装等环节的管理; 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如人、财、物和 信息等要素的管理;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如物流活动 的计划、质量、技术等职能的管理。
51 配送网络的设置(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figuration ) 生产计划 (Production Planning) 库存控制 (Inventory Control) 交叉转运 (Cross Docking) 库存与运输整合 (Integration of Inventory and transportation) 车队管理 (Vehicle Fleet Management) 运送路线 (Truck Routing) 包装问题 (Packing Problems) 限时发送 (Delivery Time-windows) 上门收货与递送 (Pickup and Delivery Systems) 物流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
物流管理的目标 物流管理的目标在目的上表现为: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效 果化,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顾客服务完成商品实体从供 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 在原则上具体表现为 6R ,即: 合适的质量( Right Quality ) 合适的数量( Right Quantity ) 合适的时间( Right Time ) 合适的地点( Right Place ) 合适的印象( Right-Impression ) 合适的价格( Right Price )
53 用一句话来说: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物流企业在合适的时间、合 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服务、质量和价格向顾客提 供合适数量的物品。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 向顾客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 —— 服务对象。物流(服务) 市场的需求分析(物流服务的产品数量要求) 以何种方式服务顾客 —— 物流系统设计(仓库选址、分布 与容量,运输能力的大小、方式、工具;搬运设备;分检、 流通加工、包装) 如何适时、适量适当成本、适当质量向适当地点的顾客提 供物流服务 —— 物流系统运作(物流路线、计划、调度、 控制、客户服务)
55 Chapter 3 : Logistics Strategy/ 物流战略 Concept of Logistics Strategy Strategic Goals Logistics Decision
Concept of Logistics Strategy 物流企业战略 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 企业物流战略 物流战略是指根据企业客户的需求,对企业物流系统进 行全局性、一体化的设计和良好的实施 物流战略和企业其他职能战略(营销、财务)通过有机 结合,共同支持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保证企业总体战 略逐步实施。
Strategic Goals 降低成本 减少投资改善服务 123
58 降低成本: 一家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减少投资: 企业在筹建物流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资产回报率 改进服务: 企业物流系统旨在满足客户的需求
59 物流战略制定需遵守的原则 总成本最小原则 个性化和多样化原则 延迟战略 集并战略
60 总成本最小 物流的各项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悖反规律,就需要用到 总成本要小原则,即要平衡各项活动使得整体达到最优。 个性化和多样化 客户个性化原则: 不同的客户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 类的客户提供不同水平的物流服务水平 产品多样化原则: 企业应针对不同的产品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库存水平
61 延迟战略 延迟是一种减少预测风险的高明策略。它是指在保证生产 和物流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传 统的物流管理往往是依靠预测来决定库存的大小,生产需 要提前进行以保证一定的库存量。如果需求变得完全确定, 则产品的制造可以推迟到最后进行。延迟可分为生产延迟 和物流延迟两种。 生产延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能够使产品具有特 性的工序往后推,最好能推到接到订单之后,这样就可以 解决大规模生产与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消除不确定性 所带来风险,同时还能够降低物流成本。这一战略经常与 标准化战略共同实施。
62 集并战略 集并战略是指为了达到运输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 济效应是指随着运输规模的增大,单位产品的运 输成本逐渐下降),企业将分散的货物集中起来, 实现集中运送。 例如,企业在实施采购过程中,往往会在某一地 区设置一个集配库,将该地区及其附近的供应物 资先储存在集配库内,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 再组织将这批采购物资运往企业的生产基地。
Logistics Decisions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运作(实施)决策
战略决策 目标、服务对象、水平和竞争重点的确定。 物流市场分析 确定战略目标 确定服务对象 确定服务水平 确定竞争重点
65 物流企业需要从客户类型上进行定位。 从全球的角度,没有一家物流公司能 够在多个地区成为多种行业的物流提 供商 物流企业也应该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 基础上,找准自身的服务内容和服务 对象,然后寻求进一步的发展。 确定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对象
66 企业在确定了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之后,企 业应该针对不同的客户确定不同的物流服务 水平。 物流服务水平可以具体到订单履行率、订单 履行周期、配送时间、配送次数、存货可得 性等物流服务指标。 物流服务的竞争重点
67 物流企业竞争重点的确定 时间 质量 成本 服务
68 时间 物流活动通过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以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时间观念对于物流战略设计的重要性。 同时,物流系统的成本和服务质量都跟时间因素有密切关 系。缩短货物的在库时间则会降低库存成本,运用同样的 运输工具使时间减少,则成本往往也会降低;如果顾客的 定货提前期缩短,则会提高顾客满意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企业可以通过先进快速的信息传递获得需求信息,并进行 准时化生产,以达到降低库存的目的
69 物流质量管理是指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科学的管理 方法和手段,对物流过程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划、实施、 控制,使物流质量不断得以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物流质量主要包括: 物品质量:物品质量是指物品在储运过程中,对物品质量的 保证,避免破损。 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质量指用户对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满意 程度。 工作质量:物流工作质量是指物流服务各步骤、各环节、各 岗位具体的工作质量。 系统质量:物流的目标是要实现物流系统整体目标最优,而 不是系统内部要素目标最优,因此,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 观点和方法,针对物流系统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 质 量
70 成本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进行采购、销售、生产等与物流相 关活动的成本总和。 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仓储成本,批量 成本,缺货损失,订单和信息处理成本,采购成本,其他 管理费用。
71 当顾客下订单(要 货)时,物流企业 所拥有库存的能力 (库存物品的数 量)。 存货可得性反映了 周转库存和安全库 存的控制水平。 常用缺货率、供应 比例二个指标进行 衡量 存货可得性 由速度、一致性、灵活性、 故障与修复来衡量 速度是指从顾客提出供货 要求开始到货物抵达要求 的地点的这段时间。 一致性代表物流服务水平 的一致。 灵活性即柔性,指处理特 殊服务的能力。 故障与修复是指故障发生 时的应急能力。 是指物流企业所 提供物流服务的 可靠程度, 服务的可靠性与 物流服务质量密 切相关。 它通常可用服务 水平,交货水平, 商品完好率等指 标来进行衡量。 物流任务的完成 服务的可靠性 服务
72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比较 可形成优势的项目上 产品(服务)的保护性上 制造业的产品可申请相关专利进行保护,而服务业的知识 产权不易保护,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产品(服务)的标准上 制造业的产品通常会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生产,而服务 业却很少有严格的标准用来遵照执行。 如何确定竞争的重点
73 服务 时间 服务 质量 服务 成本 服务 水平 服务 柔性 服务领域物流优势 马士基 * * 国际航运资本、网络 UPS **** 国内、国际邮 件、包裹 资本、网络 联邦快递 **** 国内、国际邮 件快递 资本、网络 日本运通 *** 国际航运资本、网络 沃尔玛 **** 商业零售资本、网络 中远集团 *** 国内、国际运 输 资本、网络 中外运 **** 国内、国际运 输 资本、网络 广州宝供 ** 第三方物流网络、信息 海尔物流 *** 集团内物流及 第三方物流 网络、品牌
74 关键问题是: 根据市场、顾客对服务的要求,挖掘服务 的内容,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务。在次基 础上,改善服务、降低成本,寻求、培养 并形成在某些竞争要素上竞争的优势 。
战术决策(物流系统的设计) 战术决策是指企业进行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的目标要以满足物流战略目 标为前提,同时以便于形成竞争优势。
76 物流系统的设计需要决策的问题主要有: 物流服务设施决策 — 仓库或设施的数量、规模、选址、 分布。 库存决策 — 库存水平、库存控制的方法。 运输决策 — 运输批量、运输方式、运输线路。 问:仓库规模的设计以什么为基准?
运作(实施)决策 运作(实施)决策 —— 采用何种服务运作方式、计划、调 度、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实现物流战略目标。 定单处理流程 库存控制水平 运输决策 信息系统建设
78 订单处理流程 订单处理流程包括客户发出订单、审核订单、履行订 单这三个部分。 企业可以借助强大的信息系统,采取更为科学的订单 处理方法(如并行处理),以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缩 短订单处理的时间。
79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 测、计划和招待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 控制,重点在于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 库存控制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客户服务水平,即在正确的 时间和地点,将正确的商品送至正确的客户手中;另一个 则是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
80 库存控制的总目标 在合理的库存成本范围内达到满意的客户服务水平。为了 达到这个目标,应尽量使库存水平在两者间寻求平衡。因 此,库存控制人员必须做出两项基本决策:订货时间和订 货批量。通过合理决策,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 系统的效率,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81 运输决策 运输决策企业对运输方式、运输路线等实行计划、调度以 及控制的过程。企业应遵循运输的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原 则,合理采用运输方案、科学安排行车路线,在保证客户 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降低运输成本。
82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是现 代物流的中心环节,企业必须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来提高 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最终达到物流、信息流、资金 流的统一。
83 4 顾客服务 /Customer Service 顾客服务概述 物流基本顾客服务 物流客户服务的实施 创造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 如何保证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
84 case X公司是一家百年的pizza店,其pizza享誉全球,拥有良 好的配送体系和顾客服务。其承诺的给客户提供冒着热 气的pizza的外卖政策更是大受顾客欢迎。但是,有一天, x公司的一家分店经理却遇到了难题。一位顾客在圣诞节 前夕订了一个pizza,但是当他们的送货员在送货途中, 却发现大雪挡住了去路,唯一的办法就是动用直升机, 才能将pizza送到客户手中,请问,送还是不送?为什么?
顾客服务概述 顾客服务的基本含义 顾客服务要素 战略性顾客服务 顾客服务是导致物流成本的重要基础
86 顾客服务( Customer Service )是指企业为促进其产品销 售或服务的利用,发生在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活动。 这一定义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都具有普遍性。我们可 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顾客服务: 顾客服务是一项工作 顾客服务是一整套业绩评价 顾客服务是一种观念 顾客服务的基本含义
87 顾客服务是一项工作 顾客服务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所进行的一项特殊工作。 订单处理 技术培训 零配件供应 处理退货及投诉 产品咨询等都是典型的顾客服务活动。
88 顾客服务是一整套业绩评价 顾客服务包括一系列业绩评价, 产品可得性评价,包括存货的百分比、准确满足订 货的百分比、送达产品达到销售状态(无货损)的 百分比等; 订货周期和可靠性评价,包括从客户订货到送货的 时间、转运时间(从仓库到客户的时间)、订货准 备时间(仓库收到订单到发货的时间间隔)、在规 定时间内发货的百分比、仓库在X天内将订货送达 客户的百分比等; 服务系统的灵活性评价,包括最低订货数量、特快 发货或延迟发货的可能性、订货的方便和灵活性等。
89 顾客服务是一种观念 顾客服务是企业对客户的一种承诺,是企业战略的一个主 要组成部分,它与当今企业高度重视的质量管理是完全一 致的,也需要引起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企业不能将顾客 服务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活动或是一套业绩评价,而 应将顾客服务思想渗透到整个企业,使它的各项活动制度 化。
顾客服务要素 从服务技术质量的角度 拥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备 货保证) 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 递商品(输送保证) 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 质保证) 服务功能质量的角度 物流服务人员的形 象 服务人员对待客户 的态度等。
91 物流客户服务项目和内容 物流服务物流服务 输送保证 品质保证 备货保证在库服务率 订货截止日期 进货周期 订货单位 订货频率 时间制定 紧急出货 物理损伤 保管中损坏 运输中损坏 错误输送 数量差错
战略性顾客服务 随着物流概念的成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顾客服务已经成 为企业物流系统,甚至整个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是增强 企业产品的差异性、提高产品及服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企业物流中的顾客服务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提高销售收入 提高客户满意程度 留住客户
93 提高销售收入 顾客服务通常是企业物流的重要要素,它直接关系到 企业的市场营销。通过物流活动提供时间与空间效用 来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物流功能的产出或最终产品。 无论是面向生产的物流,还是面向市场的物流,其最 终产品都是提供某种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 世界上竞争模仿日益增加,服务是产生差异性的主要 手段。
94 提高客户满意程度 顾客服务是由企业向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人提供的一 系列活动。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角度看一切产品, 对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说,应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即: 核心含义 — 运输、储存、时间 形式含义 — 服务的印象 延伸含义 — 增值服务
95 留住客户 保留客户和公司利润率之间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这是 因为保留住客户可以保留业务;摊销在客户中销售、广 告和开办成本较低;为老客户的服务成本较少;满意的 客户会提供中介;满意的客户会愿意支付溢价工。 企业需要记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对服务提供者感 到不满的客户将被竞争对手获得。 因此留住客户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物流领域的高水 平的顾客服务能够吸引客户并留住客户,因为对于客户 来说,频繁地改变供应来源会增加其物流成本及风险性。
顾客服务是导致物流成本的重要基础 顾客服务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 物流经理需要在顾客服务水平、总物流成本 及厂商的总利润之间进行权衡 。
基本顾客服务 物流顾客服务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基本服务): 可得性 物流任务的完成(物流作业绩效) 可靠性 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企业状况对这三个服务属 性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普遍的结论是, 这三方面的服务属性都重要,然而对于给定的服务, 其重要性的程度或多或少取决于具体的营销情况。
顾客服务的实施 明确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对象 确定物流服务内 容确定物流服务内 容 服 务 流 程 运 作 模 式 服 务 制 度 的 制 定 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的设计 物流客户服务评价物流客户服务评价 客户满意度的评价客户满意度的评价
99 明确服务对象 企业应该在SWOT(优势、劣势、 机会、威胁)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明确服 务的对象或客户。 根据服务对象物流需求的特点, 确定物流服务的内容。物流服 务主要包括单一的运输、仓储、 配送服务以及一体化的物流服 务等等。 确定物流服务内容
100 确定物流服务流程及运作模式 在实施1、2步的工作之后,企业应针对不同客户确定物流 服务的作业或业务流程。 所谓流程,是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一个清晰、优化的业务流程既可以帮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 效率,又可以帮企业节省运作的成本。 在确定服务流程之后,企业就应当设计具体的运作模式来 完成相应的物流服务。
101 组织结构的设计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级各类职务职位的权责范围、联 系方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整体框架,是组织得以持续运转, 完成经营管理任务的体制基础。 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推动物流一体化的运作,是实现物 流服务目标的基础。以前,物流部门在企业内部仅仅是一 个职能或成本中心,各个部门之间的物流活动缺乏有效的 衔接,导致了较大的浪费,物流的战略作用也未能得到充 分的体现。因此企业需要转变观念,将物流部门作为一个 “ 利润中心 ” 来进行经营管理,这样既能充分降低物流成 本,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102 物流服务制度的制定 服务人员管理制度 服务人员管理制度,即有关服务员工的选拔、培训、奖励、 晋升方面的制度。 人力资源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宝贵财富。科学合理的管理 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促使员工更有激情地投 入到为客户的服务工作中。 规范服务内容,建立物流作业标准,指导员工具体工作
103 物流客户服务评价 高质量的物流客户服务可以有效地提升客户价值、增加客 户的满意程度,是巩固原有顾客和开发新客户的基础。客 户服务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决定了作为服务对象的客户 总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到服务过程当中,这就增大了客户服 务评价的难度。
104 客户满意度的评价 客户满意度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客户 满意度这个评价指标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 通过客户满意度来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目前 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有美国用户满意指数( ACSI )等。客 户满意度是一个概括的指标,虽然采用问卷调查、回访、 座谈等方法可以获得客户满意与否的相关信息,但是它在 绩效评价当中的可操作性较差,不容易把握。在物流客户 服务评价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交这一指标分解为众多的分 指标,同时结合企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形象、声誉、客 户忠诚度等指标,力争能够从不同侧面,全面、真实地反 映客户的满意程度。
105 客户满意度的评价 物流客户服务的组成要素按阶段可以分为 交易前因素评价指标包括库存可得率、目标交付时间、信 息能力。 交易中要素评价指标包括下订单方便性、订单满足率、订 货周期的一致性、订货周期时间、订单处理正确率、订单 跟踪、灵活性、货损率。 交易后要素评价指标包括票据的及时性、退货或调换率、 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处理时间。
106 客户满意度的评价 企业在进行物流客户服务的评价时应当结合本身的特点, 不断地完善上述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找到与目标水 平的差距,通过采取必要的纠正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客 户服务质量,提高达到客户满意度,努力培养客户的忠诚 度。
创造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 创造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提供增值服务。增值 服务观念与基本服务能力中所涉及到的物流完成有着 重要的区别。 增值服务系指独特的或特别的活动,增值服务的最终 结果,独特地创造了顾客定制的服务,以支持顾客的 产品营销战略。用独特的方法提供专门化服务的这种 能力,是厂商增值主要途径。
108 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基本服 务是厂商据以建立其最基本业务关系的顾客服务方案, 所有的顾客在特定的层次上予以同等对待、以全面保 持其忠诚。物流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的最高水 准则是零缺陷。向首选顾客做出的零缺陷订货的承诺 是厂商获得并保持其作为首选供应商地位的一种方式; 增值服务则表现为零缺陷承诺的各种独特的或特别的 活动的可选方案,作为厂商与顾客休戚与共的一种方 式。
109 增值服务的主要领域: 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 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 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 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
如何保证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 确定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项目与内容
确定物流服务水平 弄清都有哪些服务项目。 通过问卷调查、专访和座谈,收集有关物流服务的信 息。了解顾客提出的服务要素是否重要,他们是否满 意,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优势等等。 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归纳成为不同的类型。由于顾 客特点不同,需要也不同,进行分类时以什么样的特 点作基准,十分重要。因此,首先要找出那些影响核 心服务的特点,并要考虑能否做得到,而且还必须考 虑对本公司效益的贡献程度,以及顾客的潜在能力等 企业经济原则。 分析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分析对各个不同的服务项 目是否满意。
112 分析与相互竞争的其他公司相比本公司的情况如何。 了解本公司和竞争对手在物流需要上的满意程度一般 称为基准点分析。所谓基准点分析,就是把本公司产 品、服务以及这些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供给活动与 最强的竞争对手或一流公司的活动与成绩连续地进行 比较评估。 按顾客的类型确定物流服务形式。首先应依据顾客的 不同类型,制订基本方针。在制订方针对首先要对那 些重要的顾客,重点地给与照顾,同时要作盈亏分析。 还不要忘记分析在物流服务水平变更时成本会发生什 么样的变化。 建立物流机制,即为实现上述整套物流服务项目的机 制。 对物流机制进行追踪调查。定期检查已实施的物流服 务的效果。
113 项目 内容 储货库存服务率 全品种可以立即交货 B级C级商品不能立即交货 接受订货截止时 间 接受订货截止时间(前一天几点,前两天几点,当天几 点) 截止后延长时间 交货日期 当天 第二天午前,第二天,第三天 第三天以上 订货单位 散货 打 箱、盒 拖盘 卡车 交货额度 1日1次,1日两次以上 1周1次,1周2-3次 指定时间 指定时间 指时间带(午前、午后) 紧急发货 保持物流质量 保管、运送过程中的品质劣化,物理性损伤 配送错误,数量错误,品质错误 提供信息 交货期的回答 库存及断档信息 重新进货 到货日期,运送过程中商品信息、追踪信息 进货条件 免检 车上交货、仓库交货 定价、价格标签 包装 物流服务项目与内容
确定服务水平要注意的问题 不应当站在供给的一方考虑物流服务水平。而应把握顾客 们的要求,观念应由卖方转换为买方。 由于顾客的不同物流服务也有所不同。有的应该得到优先 照顾,因此应首先确定核心服务。 物流服务应与顾客的特点、层次相符。 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时,应考虑如何创造自己的特色,以便 超过竞争对手,也就是说要采取相对的物流服务的观点。 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时,应按经济原则办事。 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要进行评估和改 进。
115 总之,要按以下的流程图依次进行如下活动: “ 了解物 流服务现状 ” 、 “ 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估 ” 、 “ 确定物流 服务形式 ” 、 “ 重新构筑物流体系 ” 、 “ 定期征求客户 意见 ” 等工作。 了解物流 服务现状 对物流 服务 重新评估 拟定服 务内容 重新构筑 物流系统 定期对 满意度进 行评估 图 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流程
116 如上所述,物流服务作为竞争手段,首先必须超出同 行业的其它公司。不应是防御型的物流服务,即不能 只是与别的公司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应是进攻型的 物流服务,即超过其它公司水平的物流服务。 特别是在商品大体相同没有太大差别的行业,如百货、 零售业,物流服务作为竞争条件占有很大的是份量。 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把物流服务作为销售竞 争的手段,其竞争条件非常重要,这个条件就是要超 过同行业的其它公司的物流服务。当然是要以低成本 连续提供这样的服务。
117 企业要想确立一种物流服务水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 注意以下各点: 明确物流服务战略及物流服务总体水平。 针对不同的顾客或不同的商品要采取不同的物流服务策 略。企业应把物流服务当作是有限的经营资源,在决定 分配时,要调查顾客的需求;根据对公司销售贡献的大 小将顾客分成不同层次,按顾客的不同层次,决定不同 的服务和不同的服务水平。在这里,将物流作为销售战 略的一环来考虑是关键(如下表)。
118 商店顾客数 对本公司 的贡献程度 多 少 本公司产品的 销售额(大) 积极支援维持现状 本公司产品的 销售额(小) 专卖 店 积极支援维持现状 非专 卖 店 次积极消极支援
119 物流部门应定期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估。检查销售部门或 顾客有没有索赔,有没有误配、晚配、事故。破损等等。 通过征求顾客意见等办法了解服务水平是否已经达到标 准,成本的合理化达到何种程度,是否有更合理的办法 等等。 物流服务水平依据市场形势、竞争对手情况、商品特性 和季节等时时刻刻都有变化。物流部门应有掌握这种变 化的情报系统。据说在美国物流服务包括在对顾客的服 务之中,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部门和系统十分完备,日本 现在也已具备条件建立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向顾客提供 满意的物流服务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体制。 接受顾客对于物流的要求,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也要从 盈亏的角度考虑是否合算。
120 5 Systematic Elements of Logistics / 物流系统要素 流动要素 资源要素 网络要素 功能要素
流动要素 国内外都有学者将物流作为一种 “ 流 ” 来进行研究, 而物理学上关于流体的力学特征是有完善的理论的, 可惜,进行这种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因此这种研究并 不完整和深入。物流也是一种流,似乎它应该服从一 些流体力学定律,但自然流体和经济流体的差别很大, 流体流动所受的影响因素大不一样,流体力学上的基 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可以借鉴,而其基本定律就不一定 适合物流了。
流动要素 从 “ 流 ” 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流业务可以分解为 六个要素的结合,即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速和流 程,这种分类抽象掉了物流的具体特征,比如不管是什么 流体、载体,也不管是由什么机构组织物流,都可以按照 这五个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归纳,这样有助于把握物流的 一般性质,从而可以研究出优化这种 “ 一般物流 ” 的方法 和技术。
123 物流的六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需要进行以物流系统 为一个整体进行总体集成和优化,任何一个要素的目 标由物流系统整体来确定,要素达到的目标互相配合, 使整体目标最优,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整体集成和优 化。所谓整体集成和优化就是不从要素本身而从系统 整体出发来确定要素的目标,这样有的要素自身的目 标就要服从于其他要素的目标;但最终系统的总目标 是最优的。 关于物流六要素,第一章已经进行了分析,在此不再 赘述。 5.1 流动要素
资源要素 物流活动中的资源的种类很多,如果不考虑物流活动 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可以将其需要的资源分为 人、财、物等,但是企业关注的还是物流系统需要的 物流资源,因此要从物流系统特性的角度来考虑所需 要的特定资源,尤其是要从设施设备和功能要素及流 动要素的角度来分析物流系统的资源。唐纳德 · 鲍尔索 克斯在《物流管理 —— 供应链过程一体化》中对物流 资源的讨论也是从物流系统的功能角度进行的。物流 系统每一个功能要素所包括的设施设备都很多,下面 就其主要部分进行归纳:
运输资源 运输资源是最为重要的物流资源。 从流动要素的角度分析,运输资源就是物流的载体,有 两类: 运输基础设施:它们固定在某个地点或者线路上, 比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 运行设备:它们是独立的设备,以基础设施为运行 条件并与之相配套,有的固定在一个地点或者区域,
126 运输网络布局是一种重要的物流资源。公路、铁路、 航空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应该考虑如何覆盖国土,增加 覆盖密度,不同运输方式的网络布局可以有两种方案: 单独成网 建设集成的基础设施网络
127 单独成网单独成网 为了进行商业运营,每种运输方式都要去 占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省会以及重要城 市的运输市场,建设连接全国经济发达地 区、省会以及重要城市的运输网络。 导致各种基础设施的重复配置,从而导致 在有效物流资源上的互相竞争
128
129
130
131
132 集成基础设施网络集成基础设施网络 从建立中国的综合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的角度 出发,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铁路、公 路、航空等的不同战略分工,使它们的干线网互 相错开、互相衔接而不是重叠,再建设一些铁路、 公路、航空互相连接的枢纽站或者枢纽航空港, 通过铁路、公路支线运输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 各种运输方式才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结果是,在不扩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情况下, 使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覆盖更大的国土面积。这种 规划需要超越部门利益,需要从国家利益而不是 铁路、公路或者民航的部门利益的角度
储存资源 储存资源也是物流系统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商品库存 虽然是生产出来的财富,但是在它完成 “ 惊险的跳跃 ” 之前它并不是真正的财富,或许只是风险和坏账,它 是储存资源中最让经营者没有拥有感的一类资源。这 里我们要分析的不是这类资源,而是为了储存这些商 品而建立的仓库等设施,即物流载体中仓储载体部分。
134 仓储载体分为两类: 基础设施:一个物流系统通常需要的仓储基础设施包 括:仓库、货场、站台、堆场等 利用基础设施进行具体储存运作的设备:仓库中的货 架、托盘、叉车、分拣机、巷道机等则是以这些基础 设施为基础进行具体仓储业务运作的设备。 储存资源
网络要素 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 点点 线线 网络
点 在物流过程中供流动的商品储存、停留以便进行相关后 续物流作业的场所称为点,如工厂、商店、仓库、配送 中心。车站、码头等,也称结点,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 较集中的地方。根据点所具备的功能可以将点分为下面 三类: 单一功能点 复合功能点 枢纽点
137 单一功能点 这类点的主要特点是: 只具有某一种功能,或者以某种功能为主,比如专 门进行储存、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单一作业, 或者以其中一项为主,以其他功能为辅; 需要的基础设施比较单一和简单,但规模不一定小; 在物流过程中处于起点或者终点。工厂的原材料仓 库、不具备商品发运条件的储备型仓库,仅承担货 物中转、拼箱、组配的铁路站台、仅供停泊船只的 码头等就是这样的点。
138 单一功能点 这类点的业务比较单一,比较适合进行专业化经营。 但是从物流系统的角度来看,必须将许多单一功能集 成起来才能完成所有的物流业务,因此,如何将各个 行使单一功能的不同的点集成起来,由谁来集成以及 如何集成,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39 复合功能点 这类点的特点是: 具有两种以上主要物流功能; 具备配套的基础设施; 一般处于物流过程的中间; 这类点多以周转型仓库、港口、车站、集装箱堆场等形式 存在;。 规模可能较小,比如商店后面的一个小周转仓,在那里要 储存商品、处理退货、粘贴商品条形码、重新包装商品、 从那里向购买大宗商品的顾客发货等等;
140 复合功能点 规模也可能较大,比如一年处理80万个TEU的大型集装箱 堆场,除了储存集装箱以外,还有集装箱掏箱、商品检验、 装箱,同时,一般的集装箱堆场都与码头或者港口在一起, 在那里有大规模的集装箱吊车、大型集装箱专用运输车辆 等,再如厂家在销售渠道的末端设立的配送中心或者中转 仓库、一个城市集中设立的物流基地等,在一个点上具有 储存、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 功能中的大部分或者全部,它们都是这种复合功能的点。
141 枢纽点 这类点的特点是: 物流功能齐全; 具备庞大、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附属设施; 庞大的吞吐能力; 对整个物流网络起着决定性和战略性的控制作用,一旦该 点形成,以后很难改变; 一般处于物流过程的中间。比如辐射亚太地区市场的大型 物流中心、辐射全国市场的配送中心、一个城市的物流基 地、全国或区域铁路枢纽、全国或区域公路枢纽、全国或 区域航空枢纽港等就是这样的枢纽点。
142 枢纽点 这类点的设施一般具有公共设施性质,因而必定采用第三 方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经营,它的主要优势是辐射范围大, 通过这个点连接的物流网络非常庞大, 但是这类点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协调和管理问题,信息的沟 通、设施设备的运转效率也是这类点值得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一个物流资源分布高度分散、封闭,物流状况非常落后 的国家,建设连接多种载体的枢纽点对于形成全国统一、 开放和先进的物流网络具有战略意义。
线 连接物流网络中的结点的路线称为线,或者称 为连线。物流网络中的线是通过一定的资源投 入而形成的。
144 线的特点 方向性。一般在同一条路线上有两个方向的物流同时 存在。 有限性。点是靠线连接起来的,一条线总有起点和终 点。 多样性。线是一种抽象的表述,公路、铁路、水路、 航空路线、管道等都是线的具体存在形式。
145 连通性。不同类型的线必须通过载体的转换才能连通, 并且任何不同的线之间都是可以连通的,线间转换一 般在点上进行 选择性。两点间具有多种线路可以选择,既可以在不 同的载体之间进行选择,又可在同一载体的不同路径 具体之间进行选择,物流系统理论要求两点间的物流 流程最短,因此,需要进行路线和载体的规划。 线的特点
146 层次性 物流网络的线包括干线和支线,不同类型的线,比如 铁路和公路,都有自己的干线和支线,各自的干线和 支线又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铁路一级干线、公路二级 干线等。 根据载体类型可以将物流线分成以下五类:铁路线; 公路线;水路线;航空线;管道线。根据线间关系可 以将物流线分为以下两种:干线;支线。根据线上物 流的流向可以将物流线分为:上行线;下行线。 线的特点
147 物流网络不是靠孤立的点或者线组成的,点和线之间 通过有机的联系形成了物流网络,点和钱其实都是孤 立的静止的,但是采用系统的方法将点和线有机地结 合起来以后形成的物流网络则是充满联系的、动态的, 点和线之间的联系也是物流网络的要素之一,这种联 系才是物流网络有血有肉的灵魂。
网络 物流网络的设计需要确定承担物流工作所需的各类 设施的数量和地点。它还必须确定每一种设施怎样 进行存货作业和储备多少存货,以及安排在哪里对 顾客订货进行交付。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一种据 以进行物流作业的结构,于是,这种网络中便融合 进了信息和运输能力,还包括了与订货处理、维持 存货以及材料搬运等有关的具体工作。
网络 网络设计是物流管理部门的一个最基本的责任。典型的物 流设施是制造工厂、仓库、码头之间的作业条件以及零售 商店。确定每一种设施需要多少数量、其地理位置,以及 各自承担的工作等,是网络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 分。在具体的情况下,物流设施作业可以获得有关专业服 务公司的外援。不管是谁承担实际的工作,都必须把所有 的设施看作是企业的物流网络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来进行 管理。
功能要素 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 包装信息
151 Chapter 6 Transportation 运输功能与原理 运输基础结构 运输服务的提供 运输经济和定价活动 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方法
运输功能与原理 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作为消费者, 我们习惯于看到正在转移产品或停放在配送中心处的 卡车和火车。虽然这种经历为了解运输要素提供了良 好的视觉,但它无法提供必要的知识来深刻理解运输 在物流作业中的作用。本节将通过考察运输提供的功 能以及运输作业的主要原理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运输功能 产品转移 产品储存
154 产品转移 无论产品处于哪种形式,是材料、零部件、装配件、在制 品,还是制成品,也不管是在制造过程中将被转移到下一 阶段,还是实际上更接近最终的顾客,运输是必不可少的。 运输的主要功能就是产品在价值链中的来回移动。既然运 输利用的是时间资源、财务资源的和环境资源,那么,只 有当它确实提高产品价值时,该产品的移动才是重要的。
155 产品转移 运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 本,将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规定地点。此外,产品灭失损 坏的费用也必须是最低的;同时,产品转移所采用的方式 必须能满足顾客有关交付履行和装运信息的可得性等方面 的要求。
156 产品储存 对产品进行临时储存是一个不太寻常的运输功能,也即将 运输车辆临时作为相当昂贵的储存设施。然而,如果转移 中的产品需要储存,但在短时间内(例如几天后)又将重 新转移的话,那么,该产品在仓库卸下来和再装上去的成 本也许会超过储存在运输工具中每天支付的费用。 尽管用运输工具储存产品可能是昂贵的,但当需要考虑装 卸成本、储存能力限制,或延长前置时间的能力时,那么 从总成本或完成任务的角度来看往往却是正确的。
运输原理 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 距离经济(economy of distance)
运输原理 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位重量的 运输成本下降。 距离经济的特点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 增加而减少。
159 例如,800公里的一次装运成本要低于400公里的两次 装运(具有相同的重量)。运输的距离经济亦指递减 原理,因为费率或费用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距 离经济的合理性类似于规模经济。尤其是,运输工具 装卸所发生的相对固定的费用必须分摊每单位距离的 变动费用。距离越长,可以使固定费用分摊给更多的 英里,导致每英里支付的总费用更低。 在评估各种运输战略方案或营运业务时,这些原理就 是重点考虑因素。其目的是要使装运的规模和距离最 大化,同时仍要满足顾客的服务期望。
运输基础结构 运输基础结构是由通行权、运输工具,以及在出租或 国内基础上提供运输服务的承运人组织所构成。基础 结构的性质也确定了各种方式的运输系统或多式联运 系统的经济特征和法律特征。运输方式确定了运输的 基本方法或形式。
运输方式的特征 铁路 公路水路 管道 运输方式 航空 五种运输方式 5种基本的运输方式的相对重要性可以按照系统公里 数、交通流量、收入,以及交通成分性质等来衡量。
162 铁路运输 在服务里程方面,铁路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名列榜首。 铁路之所以继续享有城市间的重大运量和收入,主要原因 是它能够远距离运输大批量货物。虽然因广泛的设备、通 行权(铁路必须维持其自己的铁轨)、调车场和端点站等, 使铁路营运的固定成本很高,但是铁路营运的变动成本相 对较低。柴油机替代蒸汽机,降低了铁路运输每吨公里的 变动成本;而电气化设备则使成本有更大的下降潜力,可 以进一步缩减变动成本。 铁路运输的距离通常在 公里范围左右。
163 汽车运输 与铁路运输相比,汽车运输在端点设施方面的固定投 资相对较少,并且机动性、灵活性好,且营运公路由 政府维修保养。尽管牌照费、用户费和通行费等成本 相当可观,但这些费用与全程公路运输的单位数和营 运里程数有关。汽车运输的每公里变动费用是很高的, 因为每一辆拖车或拖挂车都分别需要配置单一的动力 装置和驾驶员。由于驾驶员在安全上有各种规定以及 需要大量的检修工,所以劳动要求也很高。与铁路运 输相比较,汽车承运人最适合于运输小批量短距离的 货物。
164 汽车运输的特点有利于制造和配送交易、短距离高价值 产品;在中间产品和轻工产品的制造方面,汽车运输已 对铁路运输发动了袭击,由于递送的灵活性,他们几乎 可以承揽所有从仓库到零售店的货物运输。公路运输在 维持稳定的市场份额方面有着辉煌的前景。 汽车运输的距离在500公里范围内较为合适,不宜超过 1000公里。 汽车运输
165 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最古老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的主要优点 是能够运输数量极大的货物,它使用两种类型的船舶: 一种是海船,主要用于远洋运输,局限于进出深水港 口;另一种是柴油机拖驳,主要在河道上和运河中营 运,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在固定成本方面,水路运输排在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 之间。尽管水路承运人必须开发和经营其自己的端点 站,但其通行权是由政府开发和维护的,因此与铁路 和公路相比较,其固定成本适中。
166 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其营运范围和运行速度受到限制; 除非其起始地和目的地的运输都接近水道,否则需要铁路 和公路补充运输。 当需要较低的期望运费费率而运输速度则是次要考虑的因 素时,这种运输方式就能在较低的变动成本条件下承运大 批量的货物。
167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国家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所有的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具有独特的性质, 它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为基础运行的,仅受到完全 更换运输商品和管道维修保养的限制。 与其他运输方式不同,它不存在必须回程运输空的 “ 集装 箱 ” 或 “ 运输工具 ” ; 其高额的固定费用产生于通行权、建设控制站的要求以及 泵送能力等。 既然管道运输是非劳动密集型的,那么,管道一旦建设完 毕,其营运变动成本必然很低。 管道运输最明显的缺点是不灵活,在运输商品的范围方面 受到限制:只能运送气体、液体或浆状产品。
168 航空运输 最新的、但利用程度也是最低的运输方式是航空货运, 它的主要优点在于托运货物的运输速度上。通过航空运 输海岸至海岸的货物仅需几个小时,如用其他运输方式 承运则需要几天的时间。 对航空货运具有抑制作用的就是高成本。
169 航空运输 与铁路、水路和管道相比,航空货运的固定成本较低。事 实上,在固定低成本方面,航空货运的排名仅次于公路。 空中航线和飞机场通常是由公共基金来开发和维护的,而 端点站则一般由当地的公众来维护。 航空货运的固定成本与购买飞机有关,也与所需特殊的搬 运系统和货物集装箱有关。另一方面,由于燃料消耗、维 修保养以及飞行人员和地面人员构成的劳动密集程度等, 使航空货运的变动成本极高。
170 航空货运没有特定的商品,它与其他运输方式最大的 区别也许就在于,大多数航空货运是在紧急的情况下, 而不是在日常的基础上处理的。 当证明高成本是划算的情况时,企业们通常会利用定 期的或不定期的航空服务来运输货物。高价值或极易 腐烂的产品最有可能成为正常空运的产品; 而当一种产品的营销期极为有限时,例如节日产品、 高级时装或鲜鱼之类的产品,则航空运输也许是物流 作业唯一最实际的运输方法; 像零部件或消费类的日常物流产品也可能成为航空货 运的候选对象。
171 铁路在设备、端点站、轨道等方面的固定成本高; 变动成本低 公路固定成本高(公路由公众支持更新和提供); 变动成本适中(燃料、维修等) 水路固定成本适中(船舶和设备);变动成本低 (运输大批量吨位的能力) 管道 固定成本最高(通行权、建设、控制站要求 和输送能力);变动成本最低(无任何重大 的劳动成本) 航空固定成本低(飞机、搬运和货物系统);变 动成本高(燃料、劳动、维修保养等) 运输格局
172 营运特征 铁路 公路水路管道航空 速度 可得性 可靠性 能力 频率 合计得分 表6.3 各种运输方式相关的营运特征 注: 得分最低的排名是最好的
运输服务的提供者 运输服务是由各种提供者结合提供的。主要包括: 单一方式经营人 专门化承运人 多式联运经营人
单一方式经营人 是最基本的承运人类型,即仅利用一种运输方式提供服 务的单一方式经营人,这种集中程度使承运人高度专门 化、有足够的能力和高效率。 然而,这种方式对多式联运来说却产生大量的困难,因 为它需要与每个单一的承运人进行洽谈和交易。 航空公司就是单一方式的货运或客运承运人的例子,他 们只提供机场至机场的服务,托运人或旅客须自己前往 机场和离开机场。此外,一系列的单一方式经营需要更 多的管理工作,并因此需要增加成本。
专门化承运人 是指从事专门领域(业务)运输服务的承运人。 它可能要涉及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但是服务的领域 往往是专门的。如邮政。
多式联运经营人 多式联运经营人使用多种运输方式,以期利用各自的 内在经济,在最低的成本条件下提供综合性服务。多 年来人们已作出许多努力,设法把不同的运输方式综 合起来,组成在托运人眼里看来是 “ 一站式 ” 的转移。 随着铁路与公路的结合运输方式的出现,多式联运的 话题开始在50年代期间流行起来,人们愈来愈强烈地 意识到多式联运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提供有效高 效的运输服务。
177 优点 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的多式联运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提 高了运输效率。而且由于中途不需要换装,缩短了运输时 间,降低了破损和偷盗风险。 集中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统一理赔、全程负责、 选择最佳线路组织合理化运输的运输作业方式,提高了运 输管理水平和现有设备利用率。 降低了全程运输的费用,有利于总物流成本的降低。
运输经济和定价活动 运输经济和定价活动与确定运输成本和运输费率的因素和 特征有关。要开发有效的物流战略、成功地洽谈运输协议, 就有必要了解该行业的经济理论。运输经济和定价活动的 讨论涉及到三个主题: 影响运输经济的因素; 影响运输费用分配的成本结构; 承运人据以向顾客实际收取运费而形成的费率结构。
经济因素 运输经济通常受7个因素的影响,尽管这些因素并不是运 费表上的组成部分,但在承运人制订运输费率时,都必须 对每一个因素加以考虑。这7个因素分别为: 距离 装载量 产品密度 积载能力 搬运 责任 市场因素 一般说来,上述的顺序也反映了每一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180 第一,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的, 因为它存在着与距离无关、但与货 物的提取和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 费用有关; 第二,成本曲线是随距离减少而增 长的一个函数,这种特征被称作递 减原则(tapering principle), 即运输距离越长,城市间的运输距 离所占的比例趋于更高,而不是使 市内的英里数更大。 运输距离与运输成本的关系 距离 X y=f(x)y=f(x) 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对劳动、 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 距离
181 距离 承运人可以使用更高的速度,使城市间每英里单位费用相 对较低,并且有更多的距离适用相同的燃料和劳动费用; 而市内运输通常会频繁地停车,因此要增加额外的装卸成 本。
182 图 6.2 距离和运输成本之间的一般关系 图 6.3 重量与运输成本之间的一般关系 Section 2 Found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183 装载量 第二个因素是装载量,它之所以会影响运输成本,是因为与其他许 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 图6.2\6.3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装载量的增加 而减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提取和交付活动的固定费 用以及行政管理费用可以随装载量的增加而被分摊。但是,这种关 系受到运输工具(如卡车)最大尺寸的限制,一旦该车辆满载,对 下一辆车会重复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产生的启示是,小 批量的装载应整合成更大的装载量,以期利用规模经济。 y X y=f(x)y=f(x) 距离
184 产品密度 第三个经济因素是产品密度,它把重量和空间方面的因素 结合起来考虑。这类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运输成本通 常表示为每单位重量所花费的金额,例如每吨金额数。 在重量和空间方面,单独的一辆运输卡车更多的是受到空 间限制,而不是重量限制。即使该产品的重量很轻,车辆 一旦装满,就不可能再增加装运数量。 既然运输车辆实际消耗的劳动成本和燃料成本主要不受重 量的影响,那么,产品密度越高,相对的可以把固定运输 成本分摊到增加的重量上去,使这些产品所承担的每单位 重量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图6.4就是用于说明每单位重 量的运输成本随产品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关系。
185 产品密度 X y=f(x)y=f(x) y
186 积载能力 积载能力这一因素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 (铁路车、拖车或集装箱)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 有些产品具有古怪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超重或超长等特征, 通常不能很好地进行积载,并因此浪费运输工具的空间。 尽管积载能力的性质与产品密度相类似,但很可能存在这 样的情况,即具有相同密度的产品,其积载差异很大。
187 积载能力 一般说来,具有标准矩形的产品要比形状古怪的产品更容 易积载。例如,钢块与钢条具有相同的密度,但由于钢条 的长度和形状,使其积载起来就更困难一些。 积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 相互嵌套、便利积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积载。
188 搬运 卡车、铁路车或船舶等的装卸可能需要特别的搬运设备。 此外,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实际所采用成组方式(例如, 用带子捆起来、装箱或装在托盘上等)也会影响到搬运成 本。
189 责任 责任与产品的6个特征有关,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和 导致索赔事故。因此,对产品具体要考虑的因素是: 易损坏性 财产对货运损害的责任 易腐性 易被偷窃性 易自燃性或自爆性 每磅价值
190 责任 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 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 以通过改善保护性包装,或通过减少货物灭失损坏的可 能性,降低其风险,最终降低运输成本 。
191 市场因素 最后,诸如运输通道流量和通道流量均衡等市场因素也 会影响到运输成本。 运输通道是指起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移动。 通道流量均衡即运输通道两端的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 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 况很少见。
192 市场因素 例如,有许多货物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的,然后装运 到中、西部的消费市场,这样就会产生运往西部的流量要 大于流向东部的流量。此外,这种平衡性也会受到季节性 影响,类似于在销售旺季里运输水果和蔬菜的情况。干是, 这种需求的方向性和季节性会导致运输费率随方向和季节 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物流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这方面的 因素,并且尽可能地增加回程运输。 问?这种不平衡会对运输的费率产生什么影响?
成本结构 运输经济和定价活动的第二个方面与用于分配各种成 本的标准有关,虽然成本分配主要是承运人关心的事, 但由于成本结构影响到运输洽谈的能力,因此在托运 人的眼里也很重要。运输成本通常可以被划分成以下 各种类别。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联合成本 公共成本
194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费用,通常以一种可预 计的、与某种层次的活动直接有关的形式而变化,因此,变 动成本只有在运输工具未投入营运时才有可能避免。除例外 的情况,运输费率至少必须弥补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中包括 与承运人运输每一票发物有关的直接费用,这类费用通常按 照每公里或每单位重量多少成本来衡量。在这类成本构成中 还包括劳动成本、燃料费用和维修保养费用等。一般说来, 如果按每公里计算,整车承运人的成本范围在每辆车每公里 0.75 元至 1.5 元之间。正如任何一本有关经济原理的教课书中 所解释的那样,要求承运人按低于其变动成本来收取运费而 又期望他能维持营运,那是不可能的。
195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虽不发生变化,但又必须得到补偿 的那些费用,哪怕公司关闭了(如休假或罢工)也是如此, 而在这类固定成本中包括承运人那些不受装运量直接影响 的费用。对于运输公司来说,固定成本构成中包括端点站、 通道、信息系统和运输工具等费用。在短期内,与固定资 产有关的费用必须由上述按每票发计算的变动成本的贡献 率( contributions )来弥补;从长期来看,多少可以通过 固定资产的买卖来降低固定成本的负担。但实际上要出售 运输通道或运输技术往往是非常困难的。
196 联合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决定提供某种特定的运输服务而产生的不可避 免的费用。例如,当承运人决定拖一卡车的货物从地点A运往 地点B时,意味着这项决定中已产生了从地点B至地点A的回程 运输的 “ 联合 ” 成本。于是,这种联合成本要么必须由最初 从地点A至地点B的运输弥补,要么必须找一位有回程发的托 运人以得到弥补。联合成本对于运输收费有很大的影响,因 为承运人索要的运价中必须包括隐含的联合成本,它的确定 要考虑托运人有无适当的回程货,或者这种回程运输由原先 的托运人来弥补。
197 公共成本 这类成本是承运人代表所有的托运人或某个分市场的托运 人支付的费用。如过桥、过路费及其他管理费等。
定价策略 通常采用的定价策略有以下几种: 服务成本策略 服务价值策略 组合策略
199 服务成本策略 服务成本策略是一种根据提供这类服务的成本加上毛利润 来确定运输费的。 例如,如果提供某种运输服务的成本是200元,毛利为10%, 那么承运人就将向托运人收取220元的运费。这种服务成 本方法代表了基本的或最低的运输收费,是对低价值货物 或在高度竞争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定价方法。
200 服务价值策略 服务价值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它是根据托运人所感觉 到的服务价值,而不是实际提供这种服务的成本来收取运 费的。 例如,托运人感觉到,运输1000公斤的电子设备要比运输 1000公斤的煤碳更重要或更有价值,因为设备的价值大大 超过了煤碳,因此,托运人有可能愿意为设备多支付些运 输费用。显然,对于高价值货物或竞争状况有所限制时, 承运人趋向于使用服务价值定价。
201 组合策略 这种组合战略是在最低的服务成本与最大的服务价值之间 来确定某种中间水平的运价。大多数运输公司都使用这种 中间值的运价,被视为标准的做法。因此,物流经理必须 要了解运价浮动的范围和可供选择的策略,以便于他们能 够进行恰当的谈判。
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的原则 及时 准确 经济 安全
运输管理的内容 运输计划管理 发运管理 接运管理 中转管理 运输安全管理
组织合理运输 决定合理运输的要素 运输距离 运输环节 运输工具 运输时间 运输费用
205 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 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 直达运输 直拨运输 合装整车运输,也称 “ 零担拼整车中转分运 ” 。
206 Chapter 7 Storing/ 储存 概述 仓库资源的开发 存储(库存)管理
概述 储存的概念 储存的基本功能和目标 储存的地位与作用 储存的分类 仓储服务的类型
208 储存的概念 库存储备 储存 123
209 库存 库存,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止状态的物资 需要注意的是停滞的位置是在仓库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另外停滞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这些原因大致为: 能动的各种形态储备; 被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 完全的积压。
210 储备 储备,物资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物资行动,也是这 种有目的的行动和其对象总体的称谓。 物资储备的目的是保证社会再生产不断地、有效地进行。 物资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动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 中物资的暂时停滞,尤其指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和消费 之间的那种停滞。
211 区别 库存储备 储存 储备和库存的本质区别在于: 储备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行动 及其对象总体,而库存可以是 能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也可 以是被动的各种形态的储备或 者是完全的积压。 储备物资的停滞位置范围远比 库存的广泛的多,一般库存的 物资只是包括停滞在仓库、途 中未到的物资,而储备物资可 以在生产和流通的任何节点上。
212 储存 储存,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 对于任何的社会形态,对于不论是什么原因形成停滞的物 资也不论是什么种类的物资在没有进入生产加工、消费活 动之前或在这些活动结束之后,总是要储存起来的,这就 是储存
储存功能与基本目标 储存的功能 储存的主要任务是保管保养好准备出库或将要配送的商品。 在储存管理中,主要包括: 储位(货位)管理 储存空间的利用 储存设备的配置 库存商品的数量与质量控制
214 储存的功能 不同组织模式的配送中心,其储存功能不完全相同,但从 其实际运作来看,储存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储存衔接生产与需求 储存为生产和消费提供货源保证 储存创造时间效用
215 储存衔接生产与需求 生产的产品总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消费过程,也 就是说生产和消费之间、配送作业进货与出货之间存在着 不均衡、不连续、不同步的现象,为协调和沟通供应与需 求,必须通过储存,此外为满足国家储备以及合理使用资 源的要求,也必须对生产的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储存。通 过储存可以弥合供需时间上的分离,从而衔接并有效地调 节生产与需求。
216 储存为生产和消费提供货源保证 生产和消费的不断进行需要消耗资源,因此必须有一定 的库存作保证,才不至于引起生产、销售以及消费停滞 而带来的各种损失,避免赶工和紧急采购而引起的成本 上升。 当然储存也会消耗一定的管理费用和投资,而且高库存 水准还将大量占用资金,因此,必须通过储存的合理化, 缩短储存时间,降低投入,加速资金周转来节省储存消 耗的费用。
217 储存创造时间效用 商品所处的时间状态不同,其价值实现的大小可能 会有差别,因此,通过储存可以使商品在效用最高 的时间实现其价值或者在效用最高的时间发挥其作 用,从而充分优化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所以,储 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
218 储存保管的基本目标 储存保管的基本目标是: 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 尽可能提高人力资源及设备的利用率; 有效地保护好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维持良好的储存环境; 使所有在储货物处于随存随取状态。
储存的地位与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看,储存是 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 之一 从微观层面上看,即从企 业的角度出发,储存可以 创造 “ 时间效用 ”
储存的分类 生产储备是生产企业为了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保有的物 质储备,这种储备是在于生产领域中,已脱离了流通领域 但尚未投入生产过程。 消费储备是消费者为了保持消费的需求而保有的物质储备, 这种储备是在最终消费领域中,已脱离于流通领域但尚未 进入消费过程。
221 流通储备是社会再生产中为了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而保持在 流通领域中的 “ 物 ” 的暂时停滞。已经完成上一段的生产 过程,进入流通领域但尚未进入再生产或消费领域。 国家储备是国家有关机构代表国家为全国性的特殊原因所 建立的物质储备。这种储备主要是保持在国家专门设立的 机构中,也有的保持在流通领域或生产领域。
仓储服务的类型 整合 配送分类 生产支持
223 整合 装运整合( consolidation )是仓储的一个经济利益,通过 这种安排,整合仓库接收来自一系列制造工厂指定送往某 一特定顾客的材料,然后把它们整合成单一的一票装运, 其好处是有可能实现最低的运输费率,并减少在某一顾客 的收货站台处发生拥塞,该仓库可以把从制造商到仓库的 内向转移和从仓库到顾客的外向转移都整合成更大的装运。
224 工厂A 整合仓库A 整合 顾客 工厂B 工厂C 图 整合过程
225 配送分类 提供配送分类( assortment )服务的仓库可以为制造商、 批发商或零售商所利用,按照对顾客订货的预期,对产品 进行组合储备。 这种配送分类可以代表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多种产品,或者 由顾客指定的各种配送分类。 在第一种情况下,例如,一位运动服批发商会储备来自若 干服装供应商的产品,以便于向顾客提供各种类型的服装。 在第二种情况下,批发商会创建一套特定的队服,其中包 括衬衫、裤子和鞋。
226 公司(工厂)A 配送中心 顾客 A 顾客 B 顾客 C 公司(工厂)B 公司(工厂)C
227 生产支持 制造经济会证明具体的零部件对长时间生产的重要意 义,而生产支持( production support )仓库则可以向 装配工厂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由于较长的 前置时间,或使用过程中的重大变化,所以对向外界 采购的项目进行安全储备是完全必要的。对此,大多 数总成本解决方案都建议,经营一个生产支持仓库, 以经济而又适时的方式,向装配厂供应或 “ 喂给 ” 加 工材料、零部件和装配件。
228 卖方 C 卖方 B 卖方 A 制造仓库制造仓库 装配厂
仓库资源的开发 仓储可选方案 仓储战略
仓储可选方案 私有仓库公共仓库 合同仓库 123
231 私有仓库通常由同一家企业拥有和管理,并且它拥有 在该仓库设施内进行搬运和储存的商品; 公共仓库则相反,它与一家独立经营的企业一样,根 据固定费用或变动费用来提供一定范围的服务,例如 储存、搬运和运输。公共仓库的经营人一般向所有的 客户提供相对标准的服务; 合同仓储则是从公共仓库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分市场, 提供私有仓库和公共仓库两个方面的好处。 合同仓储是 “ 一种长期互惠的协议,排他性地向一个客户提 供特别定制的仓储和物流服务,供方和客户分担与经营有关 的风险。 ” 合同仓储经营人与公共仓库经营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因服务关 系所延伸的时间结构、定制的服务、排他性以及风险共担等。
232 私有仓库 私有仓库由拥有产品的厂商经营,该厂商也许拥有实 际的仓库设施,也许该仓库设施是租来的。要决定究 竟采用哪一种战略才最适合于单一的厂商,实质上已 变成一种财务决策。在现实中,要寻找一家完全适合 厂商要求的出租仓库,往往是不可能的。例如,需要 一家可以进行大量材料搬运活动的仓库,但是,现有 的或可供出租的仓库设施也许并没有经过充分的设计。 一般说来,一家高效率的仓库应该围饶着材料搬运系 统进行设计,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存产品的流程效 率。
233 私有仓库可以获得的主要利益包括:控制、灵活性、成 本以及其他一些无形的利益。私有仓库之所以能够提供 更多的控制,是因为该企业对所有的活动拥有绝对的决 策权,并在仓库设施中享有优先权。这种控制使厂商能 够把仓库经营活动与厂商内部的其他物流过程结合在一 起。 私有仓库一般能够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因为企业可以对 其作业政策和作业程序进行调整,以满足企业独特的需 要。一般说来,拥有非常专业化顾客或产品的厂商,常 常被激发起开发其自己的仓库设施。 私有仓库
234 私有仓库 私有仓库通常被认为比公共仓库的成本要低,因为私有设 施的成本中不增加毛利,因此,私有仓库的固定成本和变 动成本构成都比较低。然而,这种想当然的利益有可能产 生误导,因为公共仓库往往更有效率,或者有可能按照更 低的工资等级来经营。显然,在作出有关仓库战略的决策 之前,重要的是要展开对有关仓库成本的精确估算。
235 公共仓库 公共仓库被广泛地用于物流系统,无论是短期的还是 长期的,几乎任何一种仓储服务的组合都能与仓库经 营人商定。如今,公共仓库的分类已经有了发展。现 根据所承担的专业化经营范围,公共仓库一般可以被 分类为:(l)日用商品(2)冷藏货;(3)特殊商品; (4)保税商品;(5)家庭用品和家具。 由于储存产品和储存环境上的特征,各种类型的仓库 主要区别于材料搬运和储存技术上的差异。
236 公共仓库还能够提供财务上的灵活性以及规模经济利 益,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作业上和管理上的专门 知识,因为仓库经营是它们的主业。这意味着公共仓 库经营人了解仓库经营中的内在风硷,有利用各种市 场营销机会的动机。 从财务角度来看,与私人经营的仓库设施相比较,公 共仓库还可能具有较低的变动成本,而这种较低的变 动成本也许产生于较低的工资等级、较高的生产率, 或者规模经济。 公共仓库还可以提供另一种类型的灵活性,即它可以 轻易地改变地点、规模和设施的数目,使厂商能够迅 速地对供应商、顾客和季节性需求作出反应。而私有 仓库相对比较固定,难以变化,因为仓库大楼要么必 须建造,要么必须卖掉。
237 公共仓库向客户收取基本的搬运费和储存费。在提供 搬运服务的情况下,公共仓库是按照实际搬运的件数 或重量来收费的;对于储存来说,则是按照该月份期 间所储存的件数或重量来收费的。当然,这种收费一 般超过私有仓库的成本,但其前提是,私有仓库存在 充足的产品流量。可是,当私有仓库设施不可能存在 规模经济时,公共仓库则可能是一种低成本的可选方 案。 公共仓库
238 合同仓库 合同仓库把私有仓库和公共仓库最佳的特征结合在 一起。尽管仓库设施仍然需要最低限度的固定资产 进行维持,但由于双方存在长期的关系和共担的风 险,可以使合同仓库的成本低于典型的公共仓库的 仓储。与此同时,合同仓库的经营还能提供专家意 见、灵活性以及与一系列顾客分享管理、劳动、设 备和信息资源等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对于合同仓库 的经营人来说,尽管在经营诸如杂货产品之类的同 行业内与一系列客户分享资源是很普通的事,但是 对于那些直接的竞争对手来说,彼此间想要分享资 源却不是一件普通的事。
239 合同仓库 合同仓库的经营人还把其提供服务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其 他物流活动,例如运输、存货控制、订货处理、顾客服 务,以及退货处理等。合同仓库能够为那些寄希望于制 造业和市场营销的企业承担全部的物流责任。
仓储战略 许多厂商是结合使用私有仓库、公共仓库和合同仓库来进 行储存活动的。 私有仓库和合同仓库可以被用来满足企业年度的基本需求, 而公共仓库则可被用来应付旺季之需。在其他情况下,中 央仓库可以是私有设施;市场销售或现场仓库可以使用公 共仓库设施;而合同设施则可同时用于上述两种情况。
241 通常说来,仓库全年都处于满仓的可能性极小。 尽管按照一般的计划原则,仓库的设计旨在满仓 利用,但事实上全年满仓利用的时间在75%-85 %之间。因此,在15%~25%的时间里,那些旨 在满足高峰时所需的仓库空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 用。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采取的更有效办法 是建私人仓库,以满足75%的需求,而用公共仓 库来应付高峰期的需要。图7.4就说明了这种概念。
242 公共仓库 存货 私有仓库 图 7.4 私有仓库与公共仓库的结合
243 结合使用公共仓库的第二种形式产生于市场需要。一 家厂商也许会发现,按照配送流量,私有仓储在某些 特定的地点中是合理的;而在其他市场中,公共仓库 则是最低的成本选择。物流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要确 定哪一种仓库战略的结合,才能最经济。地满足顾客 服务的目标。 一项综合性的仓库战略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第一个问题关系到应该使用多少仓库; 第二个问题关系到应该使用哪些类型的仓库才能满足市场需 要。 对于许多厂商来说,其回答往往是应由顾客和产品来确定某 一种仓库的组合。尤其是,有些顾客群体可以通过私有仓库 得到最佳的服务,而对干其他一些顾客来说,也许公共仓库 显得更恰当些。
存储(库存)管理 库存与库存成本 库存控制技术
245 库存与库存成本 库存的涵义 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库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 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当客户订货后要求收到商 品的时间(交纳周期论配送中心从下单采购商品到运送商 品至客户手中的时间(供应链周期)要短的情况下,为了 填补这个时间差,配送中心就必须预先库存一定数量的该 商品。 。
246 一般来说,配送中心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的要求,保证正 常配送特别是即时配送的需要,就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商 品库存。而库存商品要占用资金、发生库存维持费用,而 且还存在库存积压而产生损失的可能。因此,要视货源及 到货情况、配送性质、经营质量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库 存数量,既要防止缺货、避免库存不足,又要防止库存过 量、避免发生大量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247 库存的分类 促销库存 季节性库存 存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投机库存 安全库存 经常库存 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库存 分类
248 经常库存 指配送中心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为满足日常的需要而建立 的库存。这种库存随着每日的需要不断减少,当库存降低 到某一水平时(如订货点),就要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 这种库存补充是按一定的规则反复地进行; 安全库存 指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突发性大量订货、厂商交 货期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249 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加工过程的库存指处于流通加工状态或因等待加工而处 于暂时储存状态的商品。运输过程的库存指处于运输状 态或为了运输的目的而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 季节性库存 指为了满足特定季节中出现的特定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或指对季节性出产的商品在出产的季节大量收购所建立 的库存
250 促销库存 指为了应付企业的促销活动产生的预期销售增加而建立的 库存 投机库存 避免因商品价格上涨造成损失或为厂从商品价格上涨中获利 而建立的库存 积压库存 指因物品品质变坏不再有效用的库存或因没有市场销路而 卖不出去的商品库存 。
251 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是指维持库存和不维持库存所花费的代 价。库存成本是和库存系统的经营有关的成本, 是输入到任何库存控制模型的基本经济参数,由 以下主要部分组成: 购入成本 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
库存控制技术 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条件下和不确定条件 下的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等数学模型方法,我 们总称为订货点技术。 库存控制的重点在于库存量的控制。有了商品储备 定额,就可以用来控制实际库存量,使仓库商品库 存量保持在最高储备定额与最低储备定额之间。从 储备定额的要素构成分析,影响实际库存量的因素 基本上来自两个方面: 销售的数量和时间; 订货的数量和时间。 仓储供应要确保需求量的满足,所以对商品库存量 只能够从商品订购的数量、时间两方面来制定库存 控制策略。因此订货点技术可分为定量订货法和定 期订货法两种。
库存管理方法 ABC ABC 库存管理法是在 1951 年由美国电器公司应用的。 它是由 ABC 分析法转化而来,用于确定库存管理的重 点,以便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矛盾,这是一种简单有效 的节约资金和费用的科学管理方法。 ABC 分析法源出 于 ABC 曲线分析, ABC 曲线又叫帕累托曲线。
254 将 ABC 分类法引人库存管理就形成了 ABC 库存分类管 理法。由此,可以将库存物资分 A 、 B 、 C 三类。 A 类物资是指品种少、实物量少而价值高的物资,其 成本金额约占 70% ,而实物量不超过 20% 。 C 类物资是指品种多、实物量多而价值低的物资,其 成本金额约占 10 %,而实物量不低于 50 %。 B 类物资介于 A 类、 C 类物资之间。其成本金额约占 20 %,而实物量不超过 30 %。
255 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整个供应链上,产品分销 环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分销与库 存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256 在英国举办的 98 供应链管理专题会议上,一位与会者提 到,在他的欧洲日杂公司,从渔场码头得到原材料,经 过加工、配送到产品的最终销售需要 150 天时间,而产品 加工的整个过程仅仅需要 45 分钟。 以美国食品业的麦片 粥为例,产品从工厂到超级市场,途经一连串各有库房 的批发商、分销商、集运人,居然要走上 104 天。 另有 统计资料表明,在供应链的增值过程中,只有 10% 的活 动时间是产生增值的,其它 90% 的时间都是浪费的。
257 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落后的分销与库存管理方 法。传统上,由于供应链各个环节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 存,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且相互之 间缺乏信息沟通,彼此独占库存信息,因此不可避免地产 生了需求信息的扭曲和时滞,使供应商无法快速准确地满 足用户的需求。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都应该是同 步进行的,而传统的库存和分销管理思想显然无法满足这 一要求。
258 近几年来,在国外,出现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 法 ——VMI ,它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 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了市场变化的要求, 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 “ 供应商管理的库存 ” 。具体来说, VMI 是一种以用户和 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 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 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259 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 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 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 的库存管理思想。目前 VMI 在分销链中的作用十 分重要,因此便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260 VMI 的特点 合作性。 VMI 模式的成功实施,客观上需要供应链上各企 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合作。其中,信任是基础,合 作是保证。 互利性。 VMI 追求双赢的实现,即 VMI 主要考虑的是如何 降低双方的库存成本,而不是考虑如何就双方的成本负担 进行分配的问题。
261 互动性。 VMI 要求企业在合作时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以 实现反应快速化,努力降低因信息不畅而引起的库存费用 过高的状况。 协议性。 VMI 的实施,要求企业在观念上达到目标一致, 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具体的合作事项都通过框架协 议明确规定,以提高操作的可行性。
262 JIT ( just in time ) 准时生产方式( Just In Time 简称 JIT ),是日本丰田汽车 公司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 1973 年以后, 这种方式对丰田公司渡过第一次能源危机起到了突出的作 用,后引起其它国家生产企业的重视,并逐渐在欧洲和美 国的日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中推行开来,现在这一方式与源 自日本的其它生产、流通方式一起被西方企业称为 “ 日本 化模式 ” ,其中,日本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模式对欧美 的物流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 JIT 不仅作为一种生产 方式,也作为一种通用管理模式在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 得到推行。
263 准时生产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为 “ 在需要的时候,按需 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 ,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 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 生产系统。准时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 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 包括 “ 看板 ” 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 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264 JIT 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 和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 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在生产现场 控制技术方面, JIT 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 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即时生产。它将传统生产过程中前 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 “ 看板 ” 向前 道工序取货,看板系统是 JIT 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 但 JIT 不仅仅是看板管理。
265 CASE 上海通用 上海通用三种车型的零部件总量有 5400 多种。这相当于一 个中型超市的单品数。通用的这些零部件来自 180 家供应 商,这也和一个大型卖场的供应商数量相近。我们来看看 通用怎么提高供应链效率、帮助整个供应链降低库存。
266 通用的部分零件是本地供应商所生产的,这些供应商会根 据通用的生产要求,在指定的时间直接送到生产线上。这 样,因为不进入原材料库,所以保持了很低或接近于 “ 零 ” 的库存,省去大量的资金占用。 但供应商并不愿意送那些用量很少的零部件。于是,以前 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要么有自己的运输队,要么找运输公司 把零件送到公司。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什么?
267 有的零件根据体积或数量的不同,并不一定正好能装满一 卡车。但为了节省物流成本,他们经常装满一卡车才给 你 —— 如果装不满,就要等待。这样不仅造成了库存高, 占地面积大,而且也影响了对客户的服务速度。 不同供应商的送货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在信息 交流、运输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 想管好它,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人力资源。 怎样克服上述缺点?
268 所以通用就改变了这种做法,使用了叫做 “ 循环取货 ” 的小技巧:他们聘请一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由他们 来设计配送路线,然后每天早晨依次到不同的供应商 处取货,直到装上所有的材料,再直接送到上海通用。 这样,通过循环取货,通用的零部件运输成本可以下 降 30% 以上。这种做法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 浪费,充分节约运输成本,而且体现了这样的基本理 念:把所有增值空间不大的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他们 会比通用更懂得怎样节省费用
在日本 7-11 刚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是让众多供应商非常 头疼的一个客户,为什么?因为当时 7-11 的确发展很快, 已经达到 100 家以上了,供应商不肯放弃或得罪这样一个 有潜力的零售客户。但问题是, 7-11 在要求厂家直供门店 时,供应商们发现: 7-11 都是便利店,由于定位针对年轻 顾客,即食商品多,因此要求门店存货少。这样,供应商 送货时要面对频繁的送货次数,复杂的送货路线,小批量 的定单,大量的上下搬运作业 —— 没有几个供应商愿意承 担这样的成本。但如果采取大批量小频率送货, 7-11 就要 承担大量库存的风险。
270 于是, 7-11 建议自己的供应商联合起来送货,最初响应的 人很少,但最终人们发现这样的确可以降低大量的成本。 但问题出来了,为了保证 7-11 的低库存,为了能在 7-11 要 货时就能备足各种品类,就要求供应商多准备很多库存, 怎么办? 实际上上海通用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上海通用采取的是 “ 柔性化生产 ” ,即一条生产水线可以生产不同平台多个 型号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对供应商的要求极高,即供应 商必须时常处于 “ 时刻供货 ” 的状态,这样就会给供应商 带来很高的存货成本。
271 但是,供应商一般不愿意独自承担这些成本,就会把部分 成本打在给通用供货的价格中。同时,他们还会把另一部 分成本 “ 赶 ” 到了其上游的供应商那里 —— 于是上游就准 备了更大的库存。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上海通用与供应商时刻保持着信息沟 通。 “ 我们有一年的生产预测,也有半年的生产预测,我 们的生产计划是滚动式的,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一次滚动, 在滚动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我们的产量在做不断的调整。 这个运行机制的核心是要让供应商也看到我们的计划,让 其能根据通用的生产计划安排自己的存货和生产计划,减 少对存货资金的占用。 ” 通用的人如是说。
272 实际上零售商一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 问题就是,零售商 是否还守着以往的旧观念,而不愿意把销售数据和促销计 划提前通知供应商呢? 供应商至少在以下三个降低库存的方面非常需要零售商的 POS数据: 销售预测:这决定了供应商的日常库存; 补货运作:这里终端数据决定了供应商的存货量和补货速度; 促销计划:这决定了供应商的促销库存,以及清理以往快过季的 库存。 你为什么拿不到零售商的POS数据?
273 IBM商业价值学会的奥尼尔提醒我们,让零售商交出POS数据至少还要 迈过三道 “ 坎 ” 信任 —— 传统上,消费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存在着一种不信任 的关系,贸易伙伴经常为进场费、进货价、结算、补货以及压货 等问题争执。在双方的敌对情绪中,零售商进而会怀疑 “ 供应商 是否会拿着我的数据给我的竞争对手? ” 数据所有权 —— 这直接涉及到某一方想获得数据时,应该付出的 “ 代价 ” 。协作要求公开共享的操作客户数据,然而,大多数公 司将POS数据视为竞争时有用的东西。供应商如果想得到,就必须 拿什么东西来交换!也许宝洁和联合利华能拿出很多让零售商 “ 心仪 ” 的东西(例如帮助零售商作区域零售市场局势调查), 但那些既没有金钱,又没有 “ 技巧 ” 的供应商怎么办呢?
274 数据分析 ——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供应商和零 售商都想当然地以为对方有大量的数据分析报告,但 事实的真相却可以让人大跌眼镜!国内某大型连锁超 市信息总监说: “ 中国零售商不缺POS机,但就是缺对 POS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
275 不要以为精细的数据分析是个企业就能做到,这可是一项非 常繁重的任务 —— 华东区某大型超市尽管建立了商品数据分 析部门,但他们承认:自己80%的时间和精力都被耗在了信息 收集和整理上,只有不到20%是分析!实际正像IBM的奥尼尔 所说: “ 信息的来源各种各样 …… 事实上,许多零售商现在仍使 用过时的数据分析技术。 ” 如果零售商都没有从他们拥有 的数据中受益,供应商还想得到什么? 另外,尽管像联华、华联、华润等超市正在成立专门的组 织处理POS数据,但一位采购经理批评道: “ 懂得怎样要 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供应商希望像宝洁一样,跟我 们进行促销计划的协作,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具体的计 划 —— 你至少应该明确地列出你需要什么数据才行啊! ”
276 Chapter 8 包装、流通加工和装卸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 装卸搬运
包装( packaging ) 包装的定义 包装的分类 包装的功能 包装设计 包装管理
278 包装的定义 我国国际标准《包装流通术语》(GB/T4122.1-1996)对 包装的定义: --- “ 所谓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 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 和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 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
279 包装的分类 按照物流的需要,包装通常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 类。 工业包装又称运输包装或外包装,指为了保护运输和 保管过程中的物品、方便储运和装卸、加速物流各环 节之间交接为目的的包装。 商业包装又称单体包装、销售包装或内包装,是以促 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直接接触商品并根据销售需要随 商品进入零售网点,和消费者或客户直接见面的包装。
280 包装的功能 保护功能 便利功能 标识的信息功能 环保功能
281 保护功能 防止内装物破损变形。即包装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 内装物受装卸、运输、仓储等过程中各种冲击、振动、颠 簸、压缩、摩擦等外力的作用而破损变形。 防止内装物发生化学变化和内装物的渗漏或泄漏。包装制 品必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隔作用。一方面,阻隔水 分、潮气、光线以及流通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侵入,防止 内装物发生受潮、发霉、变质、生锈等化学变化。另一方 面,阻隔内装物的泄漏或渗出,造成其重量或容量损失, 失信于消费者。
282 便利功能 便利运输,包装起来的物品便于装载,运输途中不容易碰 撞、散失和损坏。包装的规格、形状、重量与物品运输关 系密切,包装尺寸与运输车辆、船、飞机等运输工具箱的 吻合性,方便了运输,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便利装卸。物品的包装便于各种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 有利于提高装卸搬运的效率,包装的规格尺寸标准化为集 合包装提供了条件,从而能极大的提高装载效率。 便于储存。包装为仓库的搬运、装卸作业提供了方便;包 装物本身也为物品的保管提供了条件。
283 标识的信息功能 标识指在包装上印刷图文、贴标签、贴条形码等。 通过这些标识,商品的信息(包括制造厂、商品名称、容 器类型、个数、商品代码等)容易被识别,能够方便物流 作业,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包装上的标识能够有效地对包装内产品进行跟踪,有 效控制减少产品损失和失窃情况的发生; 包装上关于物流作业所需注意问题说明的标识使得产品的 作业能够合理化,减少潜在的危险性和由于操作不慎而可 能导致的货损等。
284 环保功能 对于特定的商品,如农药、化工产品、带毒物品以及易燃 商品等,通过适当的密封包装,可以防止造成对人类生存 环境的污染。
285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的基本要点 包装与装卸搬运 包装与保管 包装与运输
286 包装设计的基本要点 保护性,包装是否能够达到货物的保护要求; 装卸性,货物在运输工具上装卸及仓库中取存是否方便; 作业性,对货物的包装作业是否简单容易操作; 便利性,货物开包是否方便,包装物处理是否容易; 标志性,包装物内物品的有关信息(如品名数量质量等) 是否清楚; 经济性,包装费用是否恰当。
287 包装与装卸搬运 包装的结构形式及尺寸规格要便于装卸和搬运操作 包装的结构设计和缓冲材料选择应尽可能保护物品
288 包装与保管 仓储环境对包装的要求 堆码对包装的要求 包装对仓库设备的适应性 包装对现代化仓储管理的适应性
289 包装与运输 包装尺寸模数化 保证合理的强度 运输包装标识规范
290 包装管理 基本概念 包装管理的目标:包装合理化 包装管理活动
291 基本概念 包装管理是为了使包装满足商品在流通领域有效、协调流 转的需要,对包装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其目 标是实现包装的合理化。 从实施包装管理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包装管理和微 观包装管理(工商企业包装管理)。
292 宏观包装管理与微观包装管理 宏观包装管理是相关国际组织、一个国家(地区)、行业管 理部门为了实现本地区包装的合理化,制定有关的方针、政 策、法规和标准,指导和监督其管辖范围内工商企业的包装 管理 。 工商企业包装管理是为了实现本企业包装合理化,由相关职 能部门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
293 包装管理的目标:包装合理化 包装合理化既包括总体的合理化,也包括包装材料、包装 技术(方法)的合理组合及运用。 包装合理化的三要素是: 防止包装不足 防止包装过剩 从物流的角度,用科学的办法确定最优包装
294 防止包装不足 包装不足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包装强度不足,从而使包装防护性不足,造成被包装物的 损失; 包装材料水平不足。由于包装材料选择不当,材料不能很 好的承担运输防护以及促进销售作用; 包装容器的层次以及容积不足。缺少必要层次不足所需体 积造成损失; 包装成本过低。不能保证有效的包装。
295 防止包装过剩 包装过剩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包装物强度设计过高。如包装材料截面积过大,包装方式 大大超过强度要求等使包装防护性过高 包装材料选择不当,选择过高。如可以用纸板却不用而选 用镀锌材料 包装技术过高。包装层次过多,包装体积过大 包装成本过高。
296 从物流的角度,用科学的办法确定最优包装 由于物流诸因素是可变的,因此,包装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确定包装形式,选择包装方法,都要与物流诸要素的变化 相适应。
297 包装管理活动 包装标准化管理 包装质量管理
298 包装标准化管理 包装标准化是指对产品包装的类型、规格、容量、使用的 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的结构造型、印刷标志及产品的盛放、 衬垫、封装方式、名字术语、检验要求等加以统一的规定, 并贯彻实施。其中主要的是统一材料、统一规格、统一容 量、统一标识和统一封装方法。 实现包装标准化,就物流活动而言,对于保护产品质量、 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加速物流活动、促进商品包装的 回收利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99 包装标准 包装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这是包装工业基础性的通用标 准。如包装通用术语、包装的尺寸系列、运输包装件试验 方法等 工农业产品的包装标准。这是指对产品包装的技术要求或 规定。如GB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和GB5892 《对辐射能敏感的光学材料图示标志》 包装工业的产品标准。指包装工业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如《普通货物食品包装纸》、《纸袋纸》、
300 包装质量管理 所谓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 ) 对于包装质量而言,是指满足产品流通条件和市场需要的 程度。包装质量管理就是根据这种需要选用合适的包装材 料、包装技术,保证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包装能够起到保护 商品、促进销售、方便物流等功能。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的功能及其在物流中的地位 流通加工的类型 流通加工合理化
302 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 为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 的包装、分割、计量、分类、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 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是生产活动在流通过程中的延伸,其通过改变和 完善流通物品的原有形态来实现 “ 桥梁和纽带 ” 的作用, 因此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303 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 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 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其差别的主要点为 加工对象的区别 加工程度的区别 价值创造的区别 加工责任人的区别 加工目的的区别
304 加工对象的区别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人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商品而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 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 加工程度的区别 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流通加 工对生产加工只是一种辅助及补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
305 价值创造的区别 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 而流通加工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 提高价值。 加工责任人的区别 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结合流通 的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 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
306 加工目的的区别 商品生产是为交换为消费而生产的,流通加工一个 重要目的,是为了消费(或再生产)所进行的加工, 这一点与商品生产有共同之处。但是流通加工也有 时候是以自身流通为目的,纯粹是为流通创造条件, 这种为流通所进行的加工与直接为消费进行的加工 从目的来讲是区别的,这又是流通加工不同于一般 生产的特殊之处。
307 流通加工的功能及其在物流中的地位 流通加工的功能 促进销售。通过流通加工环节可以使物品更能满足顾 客的需要,特别生产活动难以满足的顾客个性化需要, 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便于其它物流活动,促进物流合理化。流通加工可以 使得物品更加适物流其它环节的作业要求,促使物流 活动的合理化。
308 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利用流通加工环节进行集中下 料,将生产厂直接运来的初级产品,按使用部门的 要求统一进行下料,使原材料得到充分利用。集中 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有很好 的技术经济效果。 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由于建立集中加工点, 可以产生规模效应;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 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设备也得到充分的利用。
309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 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 虽然流通加工在实现时间及场所效用上不能与运输和存储 相比,但这绝不是说流通加工不甚重要,实际上它也是不 可忽视的,它起着补充、完善、提高增强作用的功能要素。 所以,流通加工的地位可以描述为是提高物流水平,从而 提高顾客价值和满意度。
310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 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 流通加工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加工方式,往往以简单加 工解决大问题。实践证明,有的流通加工通过改变包装使 商品档次提升而充分实现其价值,有的流通加工将产品利 用率一下子提高 20-50% ,这是采取一般方法提高生产率 所难以企及的。我国近些年的实践证明,流通加工单就向 流通企业提供利润一点,其成效并不亚于从运输和储存中 挖掘的利润,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
311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 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产业形态。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和运行方面,流通加工是其中一种 重要的加工形态,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民经济 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分工有一定的意义。
312 流通加工的类型 为适应顾客多样化需求进 行的服务性加工. 为弥补生产领域的加工不 足的深加工 以保护产品为主要目的流 通加工 为方便消费、省力的流通 加工 为促进销售而进行的流通 加工 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 流损失的流通加工 使不同运输方式相衔接, 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 为实现配送进行的流通加 工
313 流通加工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 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能够增加产品价值,而 且做到最优的选择。 为避免各种不合理现象,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 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 备等,需要做出正确抉择。
314 流通加工合理化 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 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 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 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 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315 流通加工合理化 加工和配送结合 这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 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 配货之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需 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 生产,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结合在一起。 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 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316 流通加工合理化 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 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 加工和配送的结合,通过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 销售,是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例证。此外, 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 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 进商流的例子。
317 流通加工合理化 加工和配套结合 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 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 进行适当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的 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18 流通加工合理化 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 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考虑 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319 流通加工合理化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 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对 流通加工企业而言,与一般生产企业一个重要不同之处是, 流通加工企业更应树立社会效益为第一观念,只有在补充 完善为己任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 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 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 范畴了
装卸搬运 概述 装卸搬运 “ 活性 ” 理论 装卸搬运合理化
概述 概念 特点 功能 作业内容
322 概念 装卸搬运指以改变 “ 物 ” 的存放(支承)状态和空间位置 为主要目的,在同一场所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 仓库范围等),对物料、产成品、零部件或其它物品进行 的搬上、卸下、移动的活动。 改变 “ 物 ” 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即狭义的装卸活动; 改变 “ 物 ” 的空间位置的活动即狭义的搬运活动, 这里的搬运的 “ 运 ” 和运输中的 “ 运 ” 有实质的区别,搬 运是在同一地域的小范围内发生的,而运输则是在较大范 围内发生的。 在实际操作中,装卸与搬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伴随在 一起发生的。习惯上,常以 “ 搬运 ” 或 “ 装卸 ” 来代替装 卸搬运的完整含义。
323 特点 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作业对象复杂。物流过程中的物品种类多样,其 外观、重量、包装等各不相同 装卸搬运作业的重复性与多变性 装卸搬运作业的波动性 装卸搬运还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324 功能 支持、保障功能 装卸搬运的附属性不能理解成被动的,实际上,装卸搬运 对其它活动有一定的决定性。装卸搬运会影响其它物流活 动的质量和速度 衔接性功能 在任何其它物流活动互相过渡时,都是以装卸搬运来衔接 的,因而,装卸搬运往往成为整个物流的 “ 瓶颈 ” ,是物 流各功能之间能否形成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关键,而这 又是一个系统的关键。
325 作业名称作业说明 拆装作业拆装作业 堆装把物品从预先放置的场所移动到卡车等运输工具或仓 库等保管设施的指定场所,按所规定位置和形态码放 拆装堆装的相反作业 堆码将物品整齐、规则地摆放成货垛 拆垛堆码的相反作业 分拣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堆 放 集货按货物的种类或发货对象等,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 品集中起来,以便运输和配送 搬送为了进行上述作业活动而发生的移动作业,包括水平、 垂直、斜向搬送及其组合 移送搬送作业中,设备、距离、成本等方面移动作业比重 比较高的作业 作业内容
326 装卸搬运 “ 活性 ” 理论 装卸搬运活性指的是物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 态的难易程度,如果很容易进行下一步装卸搬运而不需做 过多的准备工作,则活性就较高,反之,则较低。 货物只有处于良好的 “ 搬运状态 ” ,才能节省搬运的时间 和费用,提高物流的效率。评价不同放置状态下货物的装 卸搬运活性的参数称为活性指数。 最基本的活性是水平最低的散放状态的活性,散放在地的 物品要运走,需要经过集中(整理)、搬起、升起、拖运 四次环节,规定其活性指数为零。其它放置状态的物品, 搬运每增加一次必要的操作,其搬运活性指数加上1,活 性水平最高的状态活性指数为4。
327 放置状态作业的种类搬运活 性指数 集中搬起升起拖运 散放在地上要要要要0 一般容器中(包装箱等)否要要要1 等集装化(集装箱等)否否要要2 无动力车(搬运车等)否否否要3 动力车辆或传送带否否否否4 不同放置状态下物品的活性指数如下表
328 装卸搬运合理化 防止无效的装卸搬运 无效的装卸搬运指消耗必要装卸搬运劳动之外的多余劳动。 主要包括:过多的装卸搬运次数;过大的包装装卸;无效 物质的装卸等。 避免无效装卸搬运的措施有:提高装卸搬运纯度,只装卸 搬运必要的物资,这就要求避免过渡包装、除去有些物资 中的杂质;制定合理的装卸搬运方式和路线,减少倒搬的 次数等。
329 装卸搬运合理化 提高装卸搬运活性 对于待运的物品,应使之尽可能处于易于移动的状态。提 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的措施有:尽可能将货物装在容器内 并有垫放物,而不是散于地面;在装上时要考虑便于卸下, 在入库时要考虑出库;创造易于搬运的环境和使用易于搬 运的包装等。
330 装卸搬运合理化 利用重力作用,消除重力影响 装卸时充分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进行有一定落差的装卸, 以节省动力和投资,是合理化装卸的重要方式。如从卡车 卸物时,利用卡车与地面或小搬运车之间的高度差,使用 溜槽、溜板之类的简单工具;装货时采用重力式货架堆货 等;
331 装卸搬运合理化 利用机械,实现 “ 规模装卸 ” 在装卸搬运作业中,同样存在规模效益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次装卸搬运量和连续装卸搬运量要充分发挥机械最优效 率的水平。追求规模化装卸搬运的方法有:通过各种集装 实现间断装卸搬运一次操作;通过散装实现连续装卸等。
332 9 Systematic Design of Logistics /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的内涵与目标 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 物流 ( 企业 ) 系统设计的钥匙 物流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流系统设计的内涵与目标 物流系统设计的内涵 物流系统设计中追求的目标
物流系统设计的内涵 物流系统设计是指经过系统分析,按照物流系统整体最优 的原则,对物流系统内部要素互相冲突或者系统要素之间 互相配合的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确定物流系统硬 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体系的构想,形成物流系统组织设计和 技术方案的过程。 物流系统组织设计是技术设计的前提,它确定了技术设计 的纲领和运作范围。 物流系统设计要以满足物流战略目标为前提,同时以便于 形成竞争优势。
335 物流系统设计的内涵 物流系统的设计需要决策的问题主要有: 物流系统的服务于(区域、企业)经济战略的发展需 要; 物流服务设施决策 — 配送中心等的设施的数量、规模、 选址、分布。 决定物流服务能力主要包括:物流服务设备、设施等。 在保证各功能要素的高效运作,要素之间形成合理协 调的一体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的、高效低成 本的为总体经济效益服务的现代物流系统。
336 物流系统设计中追求的目标 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所倡导的 7R 物流系统的目的: 在恰当的时间( Right Time )、地点 / 场所( Right Place ) 和恰当地条件( Right Condition )下,将恰当的产品或 服务( Right Product or Service )以恰当的方式 ( Right Way )和恰当的成本( Right Cost )提供给恰当 的客户( Right Customer )。这也是物流系统设计时因 追求达到 “7R” 的效果。
物流系统设计中追求的目标 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物流系统设计的目标分类,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目标:服务目标、成本(赢利)目标、投资目标 物流系统目标体系 服务目标成本目标投资目标
338 服务的目标 快速和准时 一致性 灵活性 货物的可得性(库存调节目标)
339 快速和准时 快速和准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更是一个现代目标。在买 方市场的环境下,快速和准时的按交货期将所订货物准确 地交给用户,已是判断整个物流系统运作水平的关键指标, 也是增强企业提供服务的差异性及提高服务竞争优势的重 要因素。
340 一致性 物流系统的所有作业领域都容易遭受潜在的变异,诸如顾 客收到订货的期望时间被延迟、货物到达顾客所在地时发 现已受损,或者把货物交付到不正确的地点为能给顾客提 供最佳的服务 在设计物流系统时,就应积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变异,引 入信息技术,将潜在的变异减少至最低限度,以降低处理 缺货,损伤和丢失等相关运营费用和风险,尽可能地减少 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实现积极的物流控制。
341 灵活性 物流系统的灵活性是物流系统能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服务 能力的体现。 信息技术提升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和准时准地 交付给顾客的能力。 物流作业的重点从根据对下游的预测和对存货储备的预期, 转移到在设计物流系统时提高系统的柔性程度,通过迅速 地对物流功能进行扩充和减少、调整物流路线等运作,以 实时准确地满足顾客多样和多变的需求。
342 货物的可得性 物流系统的缺陷需要存货被减少到其最低可能的水平时才 会显露出来,并且谋求减少存货配置的设想和类似 “ 零库 存 ” 的概念受到广泛的关注, 但保持最低库存的最根本目标是要把存货配置减少到与顾 客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 要实现最低存货的目标,物流系统设计必须控制整个公司 或区域而不仅是每个业务点的资金负担和周转速度。存货 可得性的高周转率,意味着分布在存货上的资金得到了有 效的利用。
343 成本节约目标 节约空间,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的物流机械,以充分利用 空间和面积,缓解城市土地紧缺的问题; 规模适当,物流网点的优化布局,合理的物流设施规模、 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并以此来追求 “ 规模效益 ” ; 合理库存,合理的库存策略,合理控制库存量; 运输时间和成本的节约、
344 投资目标 迈克尔 · 波特指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能相对于其他企 业为顾客创造出价值,这种价值是通过成本或价值的差异 来表现的,因而物流系统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成本优势是以低成本、高生产率经营来获得与竞争对手不 同的顾客价值。对顾客而言,价值可以是低价格,也可以 是与众不同的服务。 价值优势可以形成与竞争对手的价值差异化能力:一个拥 有卓越物流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 得竞争优势,一个物流管理技术娴熟的企业,如果在存货 的可得性、递送的及时性和交付的一贯性等方面领先于同 行业的平均水平,就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供应商和理想的业 务伙伴。
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 一般要素 物质要素环境要素 123
346 物流系统的一般基本要素 劳动者要素。它是所有系统的核心要素和首要要素。劳动 者的高素质和能力,是建立合理化的物流系统并使它有效 运转的根本。 资金要素。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实现交换的物流过程, 实际也是资金运动过程。同时物流服务本身也是需要以货 币为媒介,物流系统建设是资本投入的一大领域,离开资 金这一要素,物流不可能实现。 物的要素。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即各种实 物。
347 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物流设施。它是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包括 物流站、场,物流中心、仓库,物流线路,建筑、公路、 铁路、港口等。 物流装备。它是保证物流系统开动的条件,包括仓库货架、 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 物流工具。它是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条件,包括包装工具 维护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
348 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信息技术及网络。它是掌握和传递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据 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 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组织及管理。它是物流网络的 “ 软件 ” ,起着连结、调运、 运筹、协调、指挥其它各要素以保障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 之作用。
349 物流环境要素 体制、制度。物流系统的体制、制度决定物流系统的结构、 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国家对其控制、指挥,管理方式 以及这个系统地位、范畴,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 法律、规章。物流系统的运行,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或 人的权益问题,法律、规章一方面限制和规范物流系统的 活动,使之与更大系统协调 标准化系统。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物流系统与 其它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联结的重要支撑条件。物流系统没 有完全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必将影响了物流活动 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物流活动的通畅。
物流 ( 企业 ) 系统设计的钥匙 S 服务 (加 工流通包装等 要求) Q 数量--批 量 P 产品--种类 R 流程 流向 从---至 T 时间 (用 户时间要求时 间的流动性)
351 P — 产品 物流服务的流体情况,即,物流产品和种类。原材料(工 业、农业、工业品、成品、半成品)、日用商品、家电。 物流产品及种类对运输方式、储存(仓库)设计有着重要 的影响。 确定: 单(小)品种,大批量物流 多品种,少批量物流 配套成套,物流配送
352 Q— 数量(流量) 年物流量的大小往往决定仓库设计的数量、地点、规模和 类型、搬运设备、入出通道的设计及运输方式的选择。 R— 流程、流向 包括从何处流入,向何处流出的地理位置。影响运输方 式的选择和仓库的网点布局。 包括用户服务的时间要求及供货时间的季节性波动。影 响仓库的网点布局及运输方式的选择。 T— 时间
353 S— 服务 用户对物流服务的其他要求,如分包装、小包装、分类套 装等。对流通加工提出要求,对仓库设计的流通加工作业 区提出要求。 C— 成本 物流成本就是用金额评价物流活动的实际代价。成本是 综合性指标,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
物流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流系 统设计 物流作业系统 物流网络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 选址 设施布局 路线规划 运输、库存、 搬运、包装、 信息处理、 流通加工等
物流网络系统 物流网络就是物流系统的具体存在形式和基础, 物流网络体系的设计应注重选址、设施布局及路 线规划三方面。
356 选址 明确目标 系统分析 确定选址指标 评价选优 预选地方案 实施方案 方案优化 满意通过 不满意 图 选址流程图
357 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 最低成本的原则,比如原料供应成本、劳动力成本、物流 运输、存储成本、设计和建筑的成本、能源和水的供应成 本等。所以应该尽量把地点设在主要原料的供应地,以保 证可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和较高的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运输费用。 交通的便利性 , 需考虑是否接近原材料供应地,是否接 近消费市场,是否靠近大型企业,是否具备完善的道路运 输网络,是否靠近货运枢纽,如临近港口、交通主干道枢 纽、铁路编组站或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等。
358 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 公共设施状况,物流设施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 讯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 且设施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象、地质、水文、地形;经营环境 因素,包括地区经营政策、商品特性、竞争因素、物流需 求概况。
359 配送中心选址需要的数据函数 工厂至配送中心的运输量、交付顾客的运输配送量、配送 中心的库存量、不同配送路线的总量; 工厂至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交付顾客的运输配送费用、 设施建设及运行费用、人事费用、业务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研究以上基础条件之后,形成一个理想的物流配送中心选 址文件,就为物流配送中心的成功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360 选址方法 解析技术:也称为物流地理重心法,它根据距离、重量或 两者的结合,通过在坐标上显示,以物流结点位置为变量, 用代数方法来求解物流结点的坐标。 线性规划:在一些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对许多备选的方案 进行综合性的比较,挑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仿真技术:它通过模拟仿真(如电脑的三维显示技术)在 选扯与设计中的实际条件,来确定物流结点的选址与设计。
物流作业系统 库存系统设计 配送系统设计 流通加工设计
362 库存系统设计 首先确定仓库的服务类型,是属于市场定位型的仓库或是 制造定位型的仓库,由此来决定仓库设计的合适的数量与 地理位置。 在设计库存管理系统时应遵循经济性的原则:通过适量的 库存达到合理的供应,实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即不断的 寻找在满足客户的需要的服务水平上的最低库存量。 根据物品重量、出库频率选定位置,为使物品出入库方便, 将物品面向通道保管,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 率。
363 配送系统设计 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集经营、服务、社会集中库 存、分拣、装卸搬运于一身,是物流进入最终阶段,以配 送、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社会物流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活 动。 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规划配送作业流程,结合考虑配送地 的区位、配送规模、接收对象及作业内容、商品的特性等 条件。
364 流通加工系统设计 又称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活动,不仅存在于社会流通过程, 也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流通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物流过程中 进行的辅助加工活动。 所以该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实际的需求,以合理的成本来弥 补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好地衔接产需,更有效 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求
物流信息系统 完整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366 明确服务目标、对象 P 、 Q 、 R 、 S 、 T 资料准备、物流分类及物流当量分析 确定物流流入点及送达地点的空间位置 理想的物流中心位置的确定(座标分析、重心实验法) 现实约束(地点、面积、交通道路)下,可行的物流中心选点方案 物流、运量、距离、运费分析 确定最佳物流中心地址 配送时间的要求、运输工具、距离、道路条件等约束 9.5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模式
367 仓库网点的布局设计 运输方式 选择与确定 搬运技术 选择与确定 物流加工 选择与确定 仓 库 设 计 系统功能评价经济性 满意 方案确定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