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 传染病报告知识 及注意事项
新传染病防治法对报告病种的 规定 自 200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 乙类和丙类。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对于报告病种的调整 1. 保留现有 35 种法定传染病,增加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乙类 传染病、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总计 38 种。 2. 原丙类的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 病调整为乙类;原乙类的黑热病、流行性 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调整为丙类
调整后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 ( 共 2 种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 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 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 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 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 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 疟疾。 ( 共 25 种 ) 调整后的乙类传染病是指:
调整后的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 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 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 泻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 共 11 种 )
卫生部 37 号令对报告时间的要求 修改后的 37 号令规定 第十八条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 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2 小时内将传染病 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 报告单位应于 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 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于 2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卫生部 37 号令对报告时间的要求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 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 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寄送出 传染病报告卡。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正确理解临床新进展检测项目与现行传 染病诊断标准(国标)中的检测项目。 全国统一标准(国标)是数据可比性的 基础。 传染病诊断标准将会不断被修订。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概要说明,具体诊断请参照诊断标准 GB , 需注意实验室诊断有特定类型检测!!! 病例分类(疑似、临床、实验室、携带 者)是新增加的报告项目,需结合诊断 标准分类,注意有些病种没有临床诊断 一类!有些没有疑似!
主要传染病诊断标准 一、其他感染性腹泻 1 、腹泻 ≥3 次 / 日,大便性状异常; 2 、已除外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 3 、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阳性(从大便中检 出有关病原体或特异性核酸,或者从血 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 临床诊断病例: 1+2 ; 实验室确诊病例: 。
说明: 1 、对于开展了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的 医疗机构,以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为 主; 2 、对于没有开展实验室病原学检测 的医疗机构可根据标准报告临床诊断 病例; 3 、对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病例,门 诊日志上应明确诊断为 “ 感染性腹泻 ” , 而不是肠炎或胃肠炎;
主要传染病诊断标准 二、细菌性痢疾 1 、腹泻 ≥3 次 / 日; 2 、脓血便或黏液便、里急后重、腹痛、 发热等症状中的三项; 3 、大便常规:白细胞或脓细胞 ≥15 个 /HP 或 ++ 及以上和红细胞 ≥10 个 /HP 或 + 及以上; 4 、大便培养:志贺氏菌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 ; 实验室诊断病例: 1+4 。
说明: 1 、临床诊断的病例必须同时具备脓血便 或黏液便、里急后重、腹痛、发热等症 状中的三项和大便镜检红白细胞同时满 足以上要求; 2 、临床医师报卡时必须填写报告卡右侧 的诊断标准,保健科输卡时做好甄别, 及时剔除不符合报告标准的卡片,废卡 保留三年备查。
主要传染病诊断标准 甲肝 疑似病例 有症状,谷丙转氨酶( ALT )明显异常 实验室诊断病例(确诊) 符合疑似病例标准,并且血清抗 HAV - IgM 阳性或抗 HAV - IgG 双份血清呈 4 倍升高者(双份血清 IgG 诊断应在备注 中注明) 注意:只有疑似和实验室诊断,没有临床诊断!!! ALT 不高的不能诊断,无症状不能诊断
主要传染病诊断标准 乙肝 疑似病例 有症状,谷丙转氨酶( ALT )明显异常 实验室诊断病例(确诊) 符合疑似病例标准,并且符合以下二条中一条 1 、病程中 HBsAg 由阳性转为阴性,或 HBsAg 由阳性转 为阴性且出现抗 -HBs 阳转 2 、抗- HBC IgM 滴度高水平,而抗- HBc IgG 阴性或低 水平 注意:没有临床诊断一类!!! ALT 不高不能诊断,按 1 诊 断需在备注中说明。慢性乙肝及携带者不需报告!!
主要传染病诊断标准 梅毒 1 、梅毒报告必须是初诊新发病例,复诊、复发病例 不需报告。在登记本注明 “ 非初发 ” 。 2 、梅毒报告必须是 RPR 与 TPPA 均为阳性。任何一 项阴性或未检测的都不报告。 3 、儿童报告胎传梅毒,必须是其母亲患梅毒,患儿 的 RPR 滴度大于母亲的 4 倍或以上(大于 2 个滴 度),小于 4 倍的可暂时不报告, 3 个月以后复查。 说明 : 临床医师报卡时必须填写报告卡右侧的诊断标准, 保健科输卡时做好鉴别,及时剔除不符合报告标准 的卡片,废卡保留三年备查.
主要传染病诊断标准 淋病 1 、淋病报告必须是初诊新发病例,复诊、复发病 例不报告; 2 、淋病报告必须是有流行病学史 + 临床症状 + 实验 室检查依据。 – 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或培养; – 女性患者、有合并症患者及泌尿生殖器外的 淋病患者应做淋球菌培养; 3 、实验室的诊断依据为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 球菌,不包括细胞外病例;实验室诊断没有弱 阳性报告; 4 、关于 PCR 检测淋病:用 PCR 方法检测淋球菌的 实验室,必须同时开展淋球菌镜检或培养, PCR 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淋病报告的实验室依据。
说明 : 1、临床医师报卡时必须填写报告卡右侧 的诊断标准,并注明检测方法,即培养、 镜检或 PCR ; 2 、实验室登记本和传染病报告卡上要注明 淋球菌是细胞内,还是细胞外; 3、保健科输卡时做好鉴别,及时剔除不 符合报告标准的卡片,废卡保留三年备 查.
报告卡填写注意事项 报卡类别分初次及订正(死亡)报告 14 岁以下儿童填写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非必填。出生日期与年龄选 填其中一项即可。 乙类传染病除菌痢、乙肝、性病外,都 需要个案调查,务必填写工作单位(如 有)和联系电话(特别是麻疹、少见传 染病等)
报告卡填写注意事项 现住址: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省 其他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 6 个选 项是初选病人现住址用。 详细现住地址:乡镇、行政村、门牌号 (自然村)需填写仔细。 职业:学龄前儿童按散居儿童填写。 病例分类:需对照诊断标准(国标)来 确定。注意有些病种病例分类不全。 外地病例可在备注栏中注明。
报告卡填写注意事项 乙肝注意要勾选 “ 急性 ” 发病日期:一般当天发病、当天诊断、 当天报卡的应该较少,特别是肺结核等。 勾选传染病种时注意要勾选最小分类。 菌痢、肝炎、淋病、梅毒注意要填写诊 断依据。
检查中常见问题 漏报:已明确诊断为 “ 肠炎 ”“ 胃肠炎 ”“ 肠胃 炎 ” 均需按其它感染性腹泻报告。诊断为 “ 结膜炎 ” 的,指向不够明确,需注明具体 原因,或者注明 “ 非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
检查中常见问题 填卡错误:缺漏项(性别)、逻辑错误 (填卡日期早于诊断日期)。 诊断类型错误:甲肝、乙肝、淋病报告 为临床诊断,其它感染性腹泻报告为疑 似病例。 双休日填卡录卡迟:安排值班人员,双 休节假日录卡。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