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險性新生兒的護理 萬芳醫院 新生兒加護病房 戴仲宜
高危險性新生兒的定義 n n 指初生嬰兒由於周產期的某些因素,在 適應子宮外環境時有特殊事件發生,顯 示出其適應的困難或危機時稱之。 周產期 (perinatal period): 懷孕第 28 周至 出生 28 天內
危險因子 高危險妊娠 – – 母親慢性病 – – 血型不合 – – 暴露於慢性或有毒感染之環境中 – – 創傷 – – 雙胞胎 – – 懷孕胎次 – – 父母年齡 – – 社經因素 – – 家族性
危險因子 n n 分娩時之合併症 – – 生產過程延長、難產 – – 產程中嬰兒受傷或窒息 – – 藥物或麻醉藥給予 – – 剖腹產合併症 n n 先天性畸形 n n 社會心理危險因素
高危險性新生兒的分類 依外觀大小分類 – –ELBW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 –VLBW (very low birth weight) – –LBW (low birth weight) – –AGA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 –SGA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 –LGA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高危險性新生兒的分類 依妊娠週數分類 – – 早產兒 ( pre-term infant) – – 足月兒 ( full-term infant) – – 過熟兒 ( post-term infant)
高危險性新生兒之評估 體溫的評估 – – 體溫恆定失常 – – 中性環境溫度 (neutral thermal environment) – – 嬰兒保溫的方式 – – 加熱處理台 – – 保溫箱
中性環境溫度 (neutral thermal environment) 指在一定範圍的環境溫度內,身體可以消耗最 少的氧氣行代謝作用來維持溫度的恒定,在此 適當地環境溫度和溼度下,可降低氧氣消耗量 、減少二氧化碳的生成,減低新陳代謝率,避 免缺氧和酸中毒,提高新生兒的存活率(鐘、 黃, 民 86 )。 最宜環境溫度和妊娠週數、出生體重、出生年 齡及氧氣供應有關(黃, 民 84 )體重越輕所需 環境溫度越高,隨年齡增加環境溫度逐漸降低 。
高危險性新生兒之評估 體液與電解質的評估 – – 體液容積缺失 – – 體表面積大. 角質層薄 – – 水份攝取 : – – 高血鉀 – – 低血糖 – – 低血鈣
高危險性新生兒之評估 營養的評估 – – 營養狀況改變 : 少於身體需要 – –110~120 kcal/kg/day – – 體重的減輕 : 生理性脫水 (10~20%) – – 母乳 VS 配方奶 – –Oral feeding VS NG feeding – –TP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 –Bolus VS continuously – –RI?
早產兒 低效性呼吸型態 - 肺透明膜症 高危險性感染 - 皮膚護理 體溫恆定失常 - 棕色脂肪 體液容積缺失 -BSA.IWL 營養狀況改變 : 少於身體需要 高危險性損傷 - 腦部. 眼睛. 神經系統 混亂性嬰兒行為 - 視覺. 聽覺. 觸覺. 擺位 發展性照顧
光線控制
擺位
袋鼠式護理
高膽紅素血症 高危險性損傷 製造. 處理. 排泄 生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 核黃疸 (Kernicterus) G-6-P-D 照光 VS 換血
呼吸窘迫症候群 n 氣體交換障礙 n 新生兒暫時性呼吸過速 Transient tachypnea of newborn – 又稱溼肺 – 出生後 24 小時內出現 n 胎便吸入症候群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 合併症 :pneumothorax.PPHN
呼吸窘迫症候群 n 肺透明膜症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Surfacant 缺乏 –CPAP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 –IMV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tion) –HFO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結論 n 周產期的預防醫學 n 高危險性妊娠的母體轉診 n 出院後的追蹤管理 n 早期療育的及早介入
謝謝聆聽 !!
目前進度 3/6 已送院內 IRB 快審,約 10 個工作天可 通過 預試問卷發出耕莘護專四年級、北醫護 理系三年級 已連絡全部共 12 所學校,待公文及 IRB 通 過後即寄送 預計四月中旬以後開始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