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 一 ) 毛细血管采血 ( 二 ) 静脉采血 ( 三 ) 常用抗凝剂 1. 肝素 2. 柠檬酸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Advertisements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南方医院血液科 李小芳 出血性疾病 概述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白血病 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出血性疾病概论. 目 录 定义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分类 诊断 治疗 定 义 由于止血机制(包括血 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 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称 为出血性疾病。
血液内科 罗冰 Mobile Tel: 贫 血 概 述. 红细胞数 Red blood cell count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最低值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一. 概述 ( 一 ) 血液的组成 血浆 0.55 有形成分 0.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blood ) 血液 血浆(细胞间质)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酶 血浆蛋白、脂滴、酶 无机盐、激素等.
血液检查 ( 下 ). 二. 白细胞计数和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起源、发育阶段 干细胞 祖细胞 前体细胞 成熟细胞.
1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续 薇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四、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Ht,HCT 或packed cell volume, PCV)
小儿血液特点 与贫血.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贫血的实验诊断 安徽省立医院 检验科 贺学姣.
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检测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容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一)毛细血管采血 (二)静脉采血 (三)常用抗凝剂 1.肝素 2.柠檬酸钠.
第二篇 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 第五章 贫血概述.
第二章 贫血的概述.
血液检验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李海亮.
实验诊断.
骨髓细胞学检查.
血液一般检测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陶丽菊 副教授.
实验诊断学 laboratory diagnostics.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检查、血红蛋白测定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贫血总论(Anemia).
AML康复联盟 白血病课堂: 白血病基础知识.
红细胞平均指数 P32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三章 血液(Blood) 体液 体内的液体。(占体重60%)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7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肺结核.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江阴市长寿中学 徐利国 0709.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血栓与止血检测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流动的组织 血液.
贫血概述.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五章 血液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血液凝固 第五节 免疫系统 第六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 × 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临床检验基础与输血教研室.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概述 组员:成璐 王薇茜 钟思思 许恒 吴依兰 谢元鸿.
第三章 血液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任何器官缺血都可造成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许多疾病会导致血液成分或性质改变,又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具有运输、缓冲、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参与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第一章 血细胞比容测定、平均值计算 魏彦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检验教研室.
《诊断学》 项目四:实验诊断结果判读 子项目1. 血液检验.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项目八 其它贫血检查.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临床 血液实验诊断 黄伏生.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贫血概述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贫 血 ANEMIAS.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 一 ) 毛细血管采血 ( 二 ) 静脉采血 ( 三 ) 常用抗凝剂 1. 肝素 2. 柠檬酸钠

第二节 血细胞检查 一. 白细胞检查 ( 一 ) 白细胞计数 [ 参考值 ] 成人 (4~10)×109/L (4000~10000/μl) ( 二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二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参考值 ] 显微镜分类法 血液分析法 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 (Neg) 50%~70% 37%~80% (2~7)×10 9 /L 淋巴细胞 (L) 20%~40% 20%~40% (0.8~4)×10 9 /L 嗜酸性粒细胞 (E) 0.5%~5% 2%~7% (0.05~0.5)×10 9 /L 嗜碱性粒细胞 (B) 0%~1% 0%~2.5% (0~0.1)×10 9 /L 单核细胞 (M) 3%~8% 0%~12% (0.12~0.8)×10 9 /L

( 三 )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1. 中性粒细胞增减的临床意义 2. 淋巴细胞增减的临床意义 3. 嗜酸性粒细胞增减的临床意义 4.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意义 5. 单核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 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妊 娠、分娩、产伤、剧烈运动、严寒、 酷暑等。

(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病理性增多 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如金黄色葡 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严重组织损伤如大面积烧伤、较大手术 后、机械损伤、心肌梗死等时,可见白 细胞增多。 内脏如肝、脾、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 等,白细胞可迅速增高达 20×10 9 /L 。

急性中毒如化学药物、安眠药、有机磷 等中毒; 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等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见白细胞 增多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一般 <100×10 9 /L ,分类以原幼粒细胞为主

( 2 )中性粒细胞减少 见于某些感染如病毒感染等。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脾功能亢进。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应用化疗药物、氯霉 素、有机磷农药等。

淋巴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 1 )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可达 50% 以 上,持续到 6~7 岁。儿童 高于成人。

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 症可引起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性增多

某些感染如百日咳、风疹、流行性腮腺 炎、结核病恢复期等 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 淋巴肉瘤等,可引起淋巴细胞数绝对性 增多。

( 2 )淋巴细胞减少 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粒细胞增多 引起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长期接触放射线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 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 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风疹、食物过敏 等。 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 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Psoriasis Psoriasis

( 2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皮质 功能亢进。 急性发热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较大 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 四 ) 外周血细胞的形态改变及 核象变化 1.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Page96) 2. 其它细胞

二. 红细胞检查及相关参数 ( 一 )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 [ 参考值 ] RBC Hb 成年男性 (4.0~5.5)×10 12 L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 12 L 110~150/L [ 临床意义 ]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增多,见于: 生理性增多: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 儿、新生儿,剧烈体力劳动,骨髓释放 红细胞速度加快等。 病理性增多:如肺气肿、肺心病、发绀 型先心病如法罗氏四联征, 红细胞增多症 等。

2 红细胞减少 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 白含量低于参考值下限。 ( 1 )生理性减少: 如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增加 而造血原料相对不足而致贫血,妊娠 中、后期为适应胎盘循环需要,血浆 容量增加而致血液稀释及造血原料相 对不足而致贫血,某些老年人造血功 能减退而出现贫血等。

( 2 )病理性减少: 见于造血原料 (Fe, 叶酸..) 缺乏、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破坏 及丢失过多等。

贫血的原因 1 造血原料不足, 骨髓功能低下. 2 失血过多, 溶血.

血红蛋白( HGB 或 HB )测定 (一)参考值:男性 120~170g/L 新生 儿 170~200g/L 女性 110~150g/L 儿童 110~155g/L (二)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能更好 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比积( HCT )测定:也叫红细胞比 容、红细胞压积。 (一)参考值:温氏法 男性 0.42~0.49L/L 女性 0.37~0.43L/L

(二)临床意义 1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 缩:如大面积烧伤、频繁呕吐、腹 泻、多汗、多尿等。 2 减低:见于血液稀释及各种原因引 起的贫血、白血病等。

异常红细胞检查 染色血涂片检查 (usu diameter 7.5um) (一)大小异常 1 参考值: 大小较一致,直径为 6~9µm

2 临床意义 大小不一见于各种贫血。 ( 1 )增大:直径 >9µm ,见于巨幼红细胞 贫血、肝脏疾病等。 ( 2 )缩小:直径 <6µm ,见于缺铁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 3 )大小不均:红细胞大小相差 1 倍以上, 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但不见于再生 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计数( BPC 或 Pt 、 PLT ) (一)参考值 ( 100~300 ) ×109/L ( 10 万 ~30 万 /µl )

临床意义 1 生理变化 偏多:可见于少年、高山区居 民、妊娠、饭后、运动时。静脉 血偏高。

2 病理变化 ( 1 )增多 >400×109/L ,见于: 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可一过性增多。 骨髓增生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 骨髓瘤、恶性肿瘤早期、骨折、手 术后等。

( 2 )减少: <50×109/L ( 5 万 /µl )可 使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月经前及月经时(第 3~4 天恢复正常 或稍多)。 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 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放射线损 伤、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等。

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 能亢进、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 体外循环等。

血小板消耗过多: 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感 染如伤寒、黑热病、麻疹、败血 症等 。

第三节 贫血的其它检查( P97 ) 一. 网织红细胞( Reticulocyte, Rtc 或 RC) 计数 [ 参考值 ] 成人 0.5%~1.5% 绝对值 (24~84)×10 9 /L [ 临床意义 ] 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第四节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P98 ) 止血与凝血机理概述 三因素: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一. 血管因素的检查 ( 一 ) 出血时间( CT )测定 [ 参考值 ] Duke 法 1~3min [ 临床意义 ] 1.CT 延长 提示血小板或微血管异常 2.CT 缩短 ( 略)

三. 凝血因子的检查 ( 一 ) 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检查 1. 凝血时间( BT )测定 [ 参考值 ] 玻璃试管法 4~12min; 塑料试管法 10~19min; 玻片法 少用 [ 临床意义 ]. 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 二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测 定 [ 参考值 ] 12-14S [ 临床意义 ] 升高, 提示内源性凝 血系统功能障碍

四. 纤维蛋白质溶解系统的检查 ( 三 ) 纤维蛋白 ( 原 ) 降解产物测定 1.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3P 试验) [ 参考值 ] 正常人为阴性 [ 临床意义 ] DIC 患者 阳性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 ( 一 )ABO 血型系统及亚型 ( 二 )Rh 血型系统 ( 三 ) 交叉配血和输血原则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 一. 红细胞沉降率( ESR )测定( P97) [ 参考值 ] : 男 0~15mm/1h 女 0~20mm/1h [ 临床意义 ] 升高可能提示: 1 病变活动; 2 恶变; 3 器质性; 4 血中带 正电的球蛋白增多等。

第二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 ( P101)

一. 概述 ( 一 ) 标本采集的注意点 ( 二 ) 判断骨髓取材好的标准 ( 三 ) 骨髓象检查的适应证:怀疑或排 出造血系统疾病;找疟原虫或黑热 病原虫等。

常见血液病的血象与骨髓象特征 ( 一 ) 增生性贫血 如缺铁性、出 血或溶血性贫血 ( 二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三 )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血细胞 和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 下 ( 四 ) 白血病 某系的血细胞(主要 是白细胞)恶性增生

(附)红细胞其他参数 (china) 及临床意 义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2 fl MCH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 量) :27~31pg MCHC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 度) :320~360g/L RDW ( 红细胞分布度) :11.6%~14.8% 增高提示红细胞大小悬殊 Bicarbonate: 碳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