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热 fever 体温升高 调节性体温升高 被动性体温升高 中暑、鱼鳞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体温调节中枢损伤 发热 过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产 后 出 血产 后 出 血 林建华. 定义: 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 500ml 其中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和产后 2 小时内.
Advertisements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酒店绩效考核攻略 一 业务流程再造 管理环节突破 利润急速倍增 专为您企业量身裁衣服务 突破导师 : 周忠亭副教授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 中心特聘餐饮讲师 北洋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北大时代光华高级讲师 中国十大餐饮管理讲师 中华酒店管理专家教授 教育部首批中国餐饮经理人 师资成员.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行政部 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 一方面通过招聘管理、劳动合同管理、 入离职管理等,确保各项人事管理工作 的合法性、规范性.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加强 企业文化的贯彻和渗透,提升员工的凝 聚力和归属感,提升员工的敬业度。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 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经别结于咽,贯舌本。 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第四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病历书写 中山医院呼吸科 张 新. 定 义 病历是临床医生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实验 室和其他检查获得的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整理, 按照规定的格式而写成的;是关于病人发病情况, 病情发展变化,转归和诊疗情况的系统记录。 病历是临床医生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实验 室和其他检查获得的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整理,
第十二章 病历书写与要求 病历病历 医务人员在医疗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 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 病历书写 通过诊法、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 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行为。 病历意义 A 诊疗等的源文件; B 复 / 转 / 会诊,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医疗保险等的资料和依据;
配樂:夢的序曲 ( 鋼琴 ) 雁蕩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湯,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始於 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雁蕩山來晚了一步,未能在 “ 五岳 ” 中占得一席之地。 沒有金碧輝煌的涂飾,村野之山的雁蕩倒因此多了份瀟灑風神。
炎症细胞因子与兔创伤性颅脑损 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所在院系:临床医学院 项目成员:吴祖创 吴龙 陈晓武 指导教师:吴明灿.
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大小的测量. 目的要求 1.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方法; 2. 认识红细胞及各种白细胞的典型形态; 3. 掌握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1. 法律學系助教群: 大學部助教 徐碧霜 行政助教 葉靜芳 研究所助教 阮博謙 台中 法政學院 1. 台北 法商學院 民國 50 年 中興大學合併法商學院法律系 民國 89 年 法商學院改制為台北大學.
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网下发行电子化方案 初步询价及累计投标询价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部.
发 热 Fever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郑青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 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闽医堂 名流之家 三 伏 灸 传承 传统 传神 传播 闽医堂名流之家推拿中心.
第七章 体温调节 学习要求 1. 掌握体温的概念;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中枢。 2. 熟悉人体体温 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 3
第一节 职业基础知识 第二节 社会需要剖析 第三节 用人单位认知
第六章 发 热.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思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刘国珍 教授.
中小学教育网课程推荐网络课程 小学:剑桥少儿英语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强化提高班 人大附中同步课程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103年度學生健康檢查.
第五章 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 第二节 女子的体育卫生 第三节 中年人的体育卫生 第四节 老年人的体育卫生.
风湿科疑难病例讨论.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助理教授 王國安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节 运动的神经控制 [复习思考题] 神经组织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⑴利尿药; ⑵脱水药。.
《疯 娘》 --100个人看后99个人会落泪的故事 图文:网络
发 热 fever 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心衰 (heart failure).
股票市場技術面概念介紹 斗六高中 馬明宏.
发 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系.
2015届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介绍.
发 热 Fever.
第二章 血液循环.
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奶牛精料喂量与发病 肖定汉 北京奶牛中心 一、饲料在瘤胃的变化 p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热 Fever.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焦點1 神經元與神經衝動.
06学年度工作意见 2006年8月30日.
安徽地税金三电子税务局 系统培训 2015年12月.
动画分镜头技巧 梁思平.
研究發展處 業務簡報 報 告 人: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張明旭 研發長 中華民國105年4月14日.
小儿高热惊厥.
2012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发 热 Fever.
第22章 汽车制动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3.掌握气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发现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问题:大家都知道,子弹的飞行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名法国飞行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为什么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执行《劳动合同法》中 应当注意的十大问题.
國文報告 儒家生死文化討論 不死鳥 組員 972BP001 彭科強 972BP008 王薪榕 972BP025 彭裕宗
温故知新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哪些? 2、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第三部分 动作与技能实验 实验一 反应时实验 实验二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 实验三 敲击速度实验 实验四 动作稳定性实验 实验五 手指灵活性实验
第20章 平喘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教研室 赵鹏飞.
生物技术实验—凝集反应 免疫学教研室 刘平.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彼得后书 第一章:真认识 第二章:假师傅 第三章:真盼望.
第一章复习 1、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常见聚合物的习惯命名 2、聚合反应 重点掌握按聚合机理的分类: 连锁聚合 逐步聚合 3、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4、聚合物微结构(链结构)的概念.
第十二章 棒状杆菌属 主要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溶血棒状杆菌、J-K群棒状杆菌。其中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
保险法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宫明霞 赵云凤 许金哲 陈莹 胡睿轩.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发热 fever or pyrexia.
台灣房價指數 台灣房屋 中央大學 2011年7月29日.
彼得後書 第一章:真認識 第二章:假師傅 第三章:真盼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发 热 fever

体温升高 调节性体温升高 被动性体温升高 中暑、鱼鳞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体温调节中枢损伤 发热 过热

妊娠期、剧烈运动、应激 体温升高 发热 过热 (调节性体温升高, 与 SP 相适应) (被动性体温升高, 超过 SP 水平) 生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体温升高 标准:直肠温度超过 C, 口腔温度超过 C , 腋下温度超过 C 。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过热 发热 无致热原 体内因素 周围环境温度过高 有致热原 病因 调定点无变化或损伤 效应器障碍 调定点上移 发病 机制 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 体温可较高,有热限 效应 物理降温对抗致热原 防治 原则

调定点上移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 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 0.5 ℃), 称 为发热。 一、概 念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体内产物 疟原虫疟原虫 疟原虫疟原虫 真菌真菌 真菌真菌 病毒病毒 病毒病毒 螺旋体螺旋体 螺旋体螺旋体 细菌细菌 细菌细菌 类固醇类固醇 类固醇类固醇 Ag Ab Ag Ab 二、病 因 和 发 病 机 制

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致热物质:全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如外毒素 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 致热物质:全菌体、肽聚糖、内毒素 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致热物质:全菌体、肽聚糖、多糖、蛋白质 细菌细菌

发热激活物( ET )和 EP 的种类的比较 ET 内源性致热原( EP ) IL-1 TNF IFN MIP-1 来源 G- 细菌 单核、 M  M  淋巴 单核 成分 磷脂多糖 糖蛋白 蛋白质 糖蛋白 肝素结合 蛋白质 分子量 1000~ ~18 17~25 15~17 ? ( KD ) 耐热性 耐热 不耐热 中度耐热 不耐热 致热 双峰热 双峰热 小:单峰热 单峰热 单峰热 大:双峰热 (剂量依赖) 耐受性 产生 不产生 不产生 产生 不产生

时间(分) 单峰热 双峰热 单峰热: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双峰热:第一峰多由于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 第二峰由于产生另一种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 EP ) 产 EP 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 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主要的 EP 有: IL-1 、 TNF 、 IFN 、 IL-6 主要产 EP 的细胞有:单核巨噬细胞、肿 瘤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体温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视前区 - 下丘脑前部(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 负调节中枢:中杏仁核 (medial amygdaloid nucleus, MAN) 腹中膈( ventral septal area,VSA)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EP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EP 通过终板血管器( OVLT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 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证明一个因子与一个事件属于因果关系, 关键是改变因子的浓度,事件的强度也随 之改变。 以 cAMP 与发热的关系为例说明。 发热时,脑脊液中 cAMP 含量升高。 因果?伴随? AMP cAMP 5AMP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 ① 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 -- 茶碱( theophiline) 能增高脑内 cAMP 含量的同时,增强 EP 的发热效应; ② PDE 激活剂 -- 尼克酸 (nicotinic acid) 则有相反的效应; ③给动物注入二丁酰 cAMP ,动物迅速发热。  cAMP 是 EP 性发热的中枢介质!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正调节介质 PGE Na + /Ca 2+  AVP 负调节介质 NO  -MSH CRH cAMP Lipocortin-1 EP  体温调节中枢  发热中枢介质  SP  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 -MSH :黑素细胞刺激素 AVP :精氨酸加压素 Lipocortin-1 :脂皮质蛋白 -1

EP 作用的部位 1. 直接作用于视前区 - 下丘脑前部( POAH )体温调 节中枢的温敏神经元; 2. 作用于下丘脑终板血管区( OVLT )神经元。 EP M M MM POAH 神经元 POAH 神经元 视神经交叉 第三脑室 视上隐窝 OVLT 区 毛细血管

发热激活物 产 EP 细胞 EP POAH , OVLT PGE Na + /Ca ++ cAMP CRH NO SP↑ > 体温 皮肤散热 ↓ 肌肉产热 ↑ 体温 ↑= 升高的 SP AVP Lipocortin-1  -MSH MAN , VSA (-)(-)

发热激活物 产 EP 细胞 EP S POAE,OVLT 外致热原 免疫复合物 PGE ↑ 类固醇 Na + /Ca 2+ ↑ cAMP ↑ CRH, NO ↑ Lipocortin-1 ↑ ( ─ ) ( + ) VSA , MAN α-MSH ↑ AVP ↑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寒战 散热 ↓ 产热 ↑ 体温上升 调定点上移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 直接 OVLT 下丘脑 EP Na+/Ca2+  cAMP PGE “ 调定点 ” 上移 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 骨骼肌寒战 产热  体温升高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外毒素 抗原抗体 复合物 类固醇 致炎物 单核细胞 ① ② ③

热限及其成因 热限 ---- 指 EP 性发热,体温升高到一定的限度后,即 使增加致热原的量,体温也不再升高的现象。 热限的成因 1. 应急性粗调学说:当体温达到 41  C ,此机制启动而 引起散热增加; 2. 内生性解热系统:体内能产生降温或解热物质; 3. 温敏神经元闸门机制:体温升高到一定水平后,热 敏神经元冲动加强,解除散热通道的抑制; 4. 体温正调节受限和负调节加强: 正调节包括 EP 和发热介质,启动发热; 负调节是内生降温物质(内生性致冷原)的作用。

发热的时相: 1 .体温上升期: 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产热  散热,体温上升 2 .高热持续期: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 上保持相对平衡 散热增多、产热减少、 产热  散热,体温回降 3 .体温下降期: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典型的发热过程分为 3 个阶段。 37  C 42  C 体温正常 体温上升期 高热 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 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 鸡皮 ” 恶寒 寒战 高峰期 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 退热期 出汗、皮肤血管扩张 热代谢特点 产热 > 散热 产热 = 散热,高水平调节 产热  散热 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竖毛肌收缩 皮肤温度  ,兴奋皮肤冷觉感 受器 骨骼肌 不自主、节律、周期性收缩 中心体温  上移的 “ 调定点 ” “ 冷反应 ” 冲动停止,血管扩张 “ 调定点 ” 回复至正常,中 心体温 >“ 调定点 ” ,散热反应。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三、 代 谢 与 功 能 的 改 变 糖代谢:糖分解代谢 ↑ ,糖元贮备 ↓ ,乳酸 ↑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 ↑ ,脂肪贮备 ↓ ,消瘦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 ↑ ,负氮平衡 水、盐及维生素代谢 体温每升高 1 ℃,基础代谢率升高 13% 体温上升期:高 Na, 高 Cl 体温下降期:低 Na, 低 Cl ,脱水

(二)生理功能的改变 2. 心血管系统: HR↑ ( T↑1 ℃ → HR↑18 次 /min) Bp: 体温上升期略有升高; 高峰期和退热期轻度下降 1. 中枢神经系统: 烦躁、谵语、幻觉 小 儿高热易出现热惊厥 3. 呼吸系统: 呼吸深快 4. 消化系统: 消化液分泌 ↓ ,酶活性 ↓

1. 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双向影响 2. 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发热疗法治疗肿瘤 3. 急性期反应 (三)防御功能的改变

(一)防治原发病 (二)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三)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1 .体温过高者; 2 .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时; 3 .心肌劳损或心肌梗死病人; 4 .妊娠妇女。 四、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四)解热措施 1 .药物解热 (1) 化学药物:水杨酸盐类。 (2) 类固醇解热药:糖皮质激素。 (3) 清热解毒中草药也有一定解热作 用,可适当选用。 2 .物理降温 冰帽或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