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急救处理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主治医师 黄伟平 2013 年 5 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超敏反应. 病 例 某男, 15 岁 主诉:发热,咽痛 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青霉素静脉滴注 处理经过: 青霉素皮试弱阳,被误作阴性处理。在静滴青 霉素约半分钟,患者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随即 抽搐、昏迷,抢救不及而死亡。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30:337-45, 年 休克( shock ) 的急诊救治 休克( shock ) 的急诊救治 教学题目 大 连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二 院 孙 树 杰.
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梁秋女. 概念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 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 群。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 途径等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 处理,常可危及生命。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既罕见又严重的.
第 8 章 拟肾上腺素药. 亦称拟交感胺类药 拟肾上腺药 拟肾上腺药 基本化学结构 儿茶酚胺类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多巴胺 3 , 4 位为 OH 基.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建安.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概念 过敏性休克是由 IgE 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属Ⅰ 型速发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统 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有效血容积不足以维持重要生命器 官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急性的喉头水 肿,气管痉挛,气管卡他样分泌,肺泡内出血,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十三章 Antiallegic XUT School of sciences 抗过敏药概述 用于防治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药物,叫抗过敏药,也 叫抗变态反应药。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有抗阻胺药、钙 剂、拟肾上腺素药、糖皮质激素等。本章介绍抗组胺药 和钙剂。
第七章 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 ( diuretics )又称抗变态反应药, 是指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的药物。 抗组胺药 钙剂 糖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分 类.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孙汶生主编 春 - 朱 1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超 敏 反 应 超 敏 反 应.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张秋萍 第一节 概述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超敏反应的分型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三、发生机制 四、常见疾病 五、防治原则.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低血容量休克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 杨 苹.
荨 麻 疹Urticaria.
腰部劳损.
荨 麻 疹.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年级专业 06护理 实习护士 梁素华 临床指导教师 区敏珊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水 肿.
高血脂 CHENDEFANG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必存在脑出血的应用 医院 忻州市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高旭清 科室: 神经内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组胺与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三十五章 超敏反应 学习目标 1.解释超敏反应的概念 2.叙述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列出各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支气管哮喘.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制作及主讲:林英姿 单 位:海南医学院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Copyright 2009.
过敏性休克的 一般诊治 朱 永 明
第二十六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休克与循环支持 心脏中心 易忠.
休 克 《急 诊 医 学》.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药物 药学院 陈百泉.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安徽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专业基础部 夏西燕.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九、治疗.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过敏性休克急救处理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主治医师 黄伟平 2013 年 5 月

概述  过敏性休克( Anaphylactic shock ) 是一种急性、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症,是由 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相应的过敏物质后,肥 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迅速释放大量的组胺、缓 激肽、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介质,导致全 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有效血容量下降所致

概述  其表现和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 途径有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 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发病机理  由 IgE 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属Ⅰ型快速变态反 应。 IgE 介导的抗原作用于机体的肥大细胞 及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脱颗粒变化,迅速释 放大量的组织胺,导致体循环血管的扩张, 血管的通渗性增加,低血压,血管性水肿, 气管痉挛,皮肤瘙痒及粘液分泌增多

发病机理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就属于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

发病机理 常见过敏原  异种蛋白:内分泌激素(胰岛素、加压素)、酶 (糜蛋白酶、青霉素酶)、花粉浸液(豚草、树)、 食物(蛋清、牛奶、坚果、海产品、巧克力)、抗 血清(抗淋巴细胞血清或丙种球蛋白)、职业性接 触蛋白质(橡胶产品)、蜂类毒素等  多糖类:如葡聚糖铁  常用药物:如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两性霉 素 B 、硝基呋喃妥因)、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 卡因)、维生素(硫胺、叶酸)、诊断性制剂(磺 化 X 线造影剂、磺溴肽)、职业性接触的化学制剂 (乙烯氧化物等)

流行病学  临床最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因素是放射性碘显影剂, β- 内酰胺类 抗菌素以及蜂螫。  表 1. 临床常见致敏因素的过敏发生率及年死亡数 ( 美国, 1984) 过 敏 发 生 率 致敏因素 轻度 休克 年死亡人数 青霉素 0.5%-1% 0.04% 蜂螫 0.5% 0.05% > 100 显影剂 5% 0.1%

病理表现  喉头水肿  肺间质水肿与出血  急性肺淤血与过度充气  内脏充血

临床表现  皮肤粘膜: 皮肤发红,瘙痒,继以荨麻疹,血管 性水肿,喷嚏、水样鼻涕、声哑  呼吸系统: 喉头水肿、痉挛(是早期致死原因) 呼吸困难:非心源性肺水肿 支气管痉挛,肺泡内出血等  循环系统: 休克

临床表现  消化系统: 腹痛,腹胀,呕吐,腹泻,严重的可出现血性腹泻  中枢神经系统: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继而晕厥,嗜 睡或昏迷,抽搐或肢体强直  眼及鼻腔: 结膜充血,瘙痒。鼻腔粘膜的充血,卡他样分泌,过 敏性鼻炎,鼻部瘙痒  血液系统: 血液浓缩,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

临床表现  过敏性休克可在接触暴露于致敏原后数秒至 数分钟内迅速发生(约 50% ),也可在半小 时后发生(约 10% )。过敏症状出现得越早, 病情越严重  过敏性休克常有 2 个以上的下述器官受累: 皮肤,呼吸系统,心血管及胃肠道系统

诊断 诊断要点: 1. 有致敏原; 2. 起病迅速; 3. 多个系统器官受损:循环系统的实质为有效 的血液循环量下降, 表现为血压下降

休克诊断 诊断标准: 有休克诱因 1 、意识障碍 2 、脉搏 >100 次 / 分或不能触及 3 、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皮肤花斑、粘 膜苍白或发绀;尿量 <0.5ml/ ( kg.h )或无尿 4 、收缩压 <90mmHg 5 、脉压 < 30mmHg 6 、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 30% 以上 两项 壹项

鉴别诊断 1. 迷走血管性晕厥(或称迷走血管性虚脱): 也就是俗称的 “ 晕针 ” 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是病 人有发热、失水或低血糖倾向时。患者常呈面 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继而可昏厥,很易被 误诊为过敏性休克 迷走血管性昏迷可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

鉴别诊断 2. 输液反应: 寒战、发热, WBC 增高 鉴别的要点:有无渗出性体征

鉴别诊断 3.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症: 具有家族史的血管性水肿,不伴有荨麻疹,但胃 肠粘膜常显著水 肿,而出现剧烈的腹痛,并有呼吸道粘膜的水肿 而造成气道梗阻

特异性病因诊断  过敏原检测对预防本症有重要意义  过敏原检测原则: ①在休克解除后 ②在停用抗休克及抗过敏药物后 ③如做皮肤试验,最好先由斑贴、挑刺等试验 开始,严格控制剂量,并准备好必要的抗休克 药物。少数皮试阴性者仍有发生本症可能

救治 (一)一般处理 ①立即脱离或停止进入可疑的过敏物质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或鼻导管给氧,缓 解气道痉挛,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 ③密切监测神志、血压、心率及经皮氧饱和 度等

治疗 (二) 肾上腺素 : --“ 救命针 ” 立即给予 0.1% 肾上腺素 0.3 ~ 0.5ml 立即 皮下或肌肉注射。病情需要可间隔 10 ~ 15 分 钟再注射 2 ~ 3 次 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治疗 (三)糖皮质激素: 如休克持续无好转,应及早静脉滴注地塞 米松 10 ~ 20mg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200 ~ 400mg 或甲基泼尼松龙 120 ~ 240mg 糖皮质激素对速发相反应无明显治疗效果, 但可阻止迟发相过敏反应发生

治疗 (四)抗组胺药物: H 1 受体阻断剂 :苯海拉明 20-40mg (或非那 根 50mg 或扑尔敏 10mg )肌肉注射 H 2 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对肾上腺素、类固醇、输液、和 H 1 阻滞剂不 能控制的休克有效。西咪替丁延长 β 阻滞剂的 代谢,可能会延长使用 β 阻滞剂病人的过敏状 态,应使用西咪替丁以外的 H 2 抗组胺剂治疗 超敏反应

治疗 (五)补充血容量: 液体可选择林格氏液体 500ml 。首剂补液 500ml 可快速滴入,或生理盐水 20ml/Kg, 首 日补液量可达 3000ml 。注意晶体胶体的配 搭 (六)血管活性药物: 对顽固性低血压酌情选用药效持久、副作 用小的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 (间羟胺)。 (七)纠正酸中毒 (八)对症处理

预后  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及时发现休克的早 期症状并进行有效地抢救  接触过敏物质后出现休克症状越迟者,预后 越好。反之越差  有冠心病者易并发心肌梗塞。神经系统症状 明显者可残留脑缺氧后的各种并发症  应警告患者永远不再接触此类过敏原,并将 禁忌药物登记在病历卡首页

小结  迅速识别  积极救治  开始治疗的关键是维持呼吸道通畅和 保持有效血液循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