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心率控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河南省急危重症诊疗中心 河南省心律失常房颤介入诊疗中心 姚 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新进展 北冶卫生院 张富强. 快速性心律失常 指心室率 >100 次 / 分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常见的有: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房颤、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扑动、 室性颤动等 。
Advertisements

降低死亡率的新策略: MERIT - HF MERIT-HF 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控释剂的随机干预 临床试验 1.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病 岳阳医院心内科 符德玉.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是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 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 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鞍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心脏病的分类  先天性  获得性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高血压病  心脏瓣膜病  心肌疾病.
第 19 章 抗心律失常药. 要点 1 .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2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冠心病ICD治疗1例.
高血压治疗策略的改变 Dr Sunita Dodani Family Medicine Department
急性心力衰竭 仁济医院心内科 马珺.
主要内容 心力衰竭 一、慢性心力衰竭 二、急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
卢才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律失常 主讲人:周栋.
Department Cardiology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beats)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不齐,窦停 冲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急诊心电图适应症和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 心电图室 寇锋军
心律失常的治疗与护理.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章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继文.
心律失常.
时刻警惕的疾病——心房纤颤 毓璜顶医院心内科 李建平 博士 主任医师.
心律失常的护理 临床教研室 罗惠媛.
急性心律失常 相关指南与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急诊科.
第五节 心律失常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 吴旻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张爱东.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变迁与进展 赵玉生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2009 北京.
心 律 失 常 的 治 疗 心血管内科 梁长清 BaoanHospital.
心房颤动使用抗凝治疗时如何 平衡抗栓效果和出血的风险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心房颤动的 治疗进展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心内科 夏岳.
内 科 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内科教研室.
心 悸 《急诊医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第二部分:心电图.
周 蕾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控制心率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靶点 周 蕾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 华西医院心脏内科 曾鉴.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柯萍 张澍 陈新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临床试验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山东省立医院 朱兴雷 心脏房室颤动的胺碘酮治疗作用.
起搏器感知异常心电图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志毅.
房颤射频消融: 为谁/为何? Etienne Aliot 法国南希大学.
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治疗 覃 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快速心律失常治疗进展.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s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李淑梅.
老年人房颤治疗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袁洪.
心房颤动 武汉科技大学武钢总医院内科教室 邓建丽.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 新疆 医 科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 红.
甲状腺激素.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不齐,窦停 冲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标准 (结合医保) 主讲人:肖泽钊.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LOGO 第二十一章 抗慢性心功 能不全药.
急诊科 快速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策略(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动向 河科大一附院心心血管病医院 邢适颖 2010年ESC/EHRA/EACTS欧洲房颤指南 ACCF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房颤的心率控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河南省急危重症诊疗中心 河南省心律失常房颤介入诊疗中心 姚 瑞

房颤 房颤总体发生率 1-2% ,实际发生率更高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房颤与年龄密切相关: 岁 80 岁 随老龄化社会加快,未来 50 年发生率增加 1 倍 房颤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是非房颤病人的 5 倍 20% 脑卒中由房颤诱发 房颤诱发的脑卒中复发率更高

房颤导致的后果  增加住院 增加 2-3 倍住院风险 死亡率 增加 2 倍独立死亡风险,心衰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猝死  血栓栓塞 增加 4-5 倍栓塞风险,微栓塞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致栓状态  血液动力学影响 失去心房收缩,不规律的心室率,心衰,心动过速心肌病  降低生活质量 心肌,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下降

房颤的治疗策略 病因或诱因的去除(治疗房颤相关性疾病)、上游 支流 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心率控制,心律控制(药物或 器械或手术) 预防血栓栓塞(抗栓治疗或封闭左心耳)

房颤治疗的目标  减少栓塞及卒中事件  控制心率,缓解症状  维持正常心律

4060 例房颤患者(至少合并一 项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 维持窦律组 控制心室率组 窦律维持率 60 % 心室率成功控制率 80 % 23.8 % 全因死亡率( P=NS) 21.3 % 7.1 % 缺血性脑卒中率( P=NS) 5.5 %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AFFIRM 研究

节律 VS 室率控制策略 临床试验汇总 AFFIRM PIAF RACE STAF CRRAF J-RHYTH HOT-CAFE AF-CHF 主要发现:  心率控制是一个可以接受 的替代方法,但它不是必 须的替代最初的治疗  在选择的高危 AF 亚组患 者,针对病死率 / 死亡率 来说,心律控制不优于心 室率控制

治疗策略:心律控制 VS 室率控制  策略的选择应个体化  老年人持续性房颤 —— 室率控制是合理的  年轻的症状性房颤 —— 心律控制更佳  导管消融维持窦律可有选择用于 AAD 无效的患者  卒中高危患者无论采用何种策略均需抗凝

2014 年 NICE 房颤指南 目前无证据显示在预防房颤卒中及降低死亡率方面控 制心律治疗优于控制心室率治疗,因此房颤治疗的主 要目的是控制症状 对于大多数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一线治疗策略,除 非是经过临床评估更适合节律控制策略的患者(如新 发房颤,反复发作的阵发房颤和某些可逆原因导致的 房颤 …… )

控制房颤心室率前的临床评估 症状的严重程度 血流动力学状态 是否存在心力衰竭 有无房颤的促发 / 协同因素 目前正服用的药物情况 ……

房颤心室率控制的主要方法 主要药物 β 受体阻断剂 非二氢吡啶类拮抗剂 洋地黄类药物 胺碘酮 消融房室结 + 心脏起搏

房颤心室率控制的标准: RACE II 研究 入选 614 例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的房颤患者,均采用控制心室率治 疗 随机分为心室率宽松控制组(静息心率 <110 次 / 分)和心室率严格 控制组(静息心率 <80 次 / 分,中等度运动心率 <110 次 / 分) 在随访 2-3 年后,心室率宽松控制组的所有患者都达到设计要求的 靶心率,而心室率严格控制组只有三分之一达到靶心率 N ENG J Med Apr 15, 362(15):

主要终点:  心血管死亡  因心衰住院  卒中,外周栓塞, 大出血  晕厥,持续性 VT , 心脏骤停  致命药物不良反应  心动过缓需植入起搏器  室性心律失常需植入 ICD

指南中关于地高辛控制心室率的观点变迁 临床上,地高辛用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的情况极为常见 地高辛对运动心室率控制差,主要用于控制静息心室率 地高辛 +β 阻滞剂曾被认为是房颤 心室率控制的最佳组合 地高辛起效缓慢,需要定期检测血药浓度 新近研究显示,长期应用地高辛的房颤患者死亡率增加 除非对于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不推荐用地高辛

地高辛用于房颤治疗再评价 新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房颤死亡率与地高辛之间的关系 采用 TREAT-AF 研究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筛选 2004 至 2008 年就诊 90 天 内新诊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在 名患者(年龄 72.1±10.3 岁)中,共有 名患者接受地高辛 治疗 地高辛治疗患者的累计死亡率高于非地高辛治疗者,分别为 95/1000 人年 和 67/1000 人年 校正多变量、倾向性匹配甚至校正药物依从性后,地高辛仍与房颤死亡 独立相关。死亡风险不受年龄、性别、心衰、肾功能和联合使用 β 受体阻 断剂、胺碘酮或华法林等影响 JACC 2014;64:660-8

β- 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主 要药物,而地高辛不再做为房颤心室率控制的一线用药,仅推 荐用于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 对于无预激的症状性房颤,可以考虑静脉应用胺碘酮控制房颤 伴快速心室率,特别是在其它药物无效或无法使用时 对于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首要治疗是减少容量负荷,在此基 础上静脉应用小剂量 β 阻滞剂安全有效 对于药物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无效的患者,推荐行房室结消融 + 起搏植入 房颤心室率应以最大限度的缓解病人症状为标准,至于控制的 具体目标(静息心率 <80 次 / 分或者 <110 次 / 分)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