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各论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 急性起,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 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见于链球 菌感染后 。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 急性起,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 要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见于链球 菌感染后 。
二、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1. 病因及发病机理 β 溶血性链球菌 A 族致肾炎菌株感染 PSGN 的抗原来自 β 溶血性链球菌,循环性免疫复合物沉积 于肾小球局部,激活补体,造成肾小球免疫性损伤而发病
2. 病理改变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水肿 高血压 少尿和氮质血症 肾性血尿、血沉 ↑ 、抗 O↑ 、血 C3↓ ( 6-8 周恢复) 4. 诊断及鉴别诊断 5. 治疗 支持、对症治疗 不主张使用激素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 急性或隐匿起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可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肾功能急剧恶化,以少尿性急性肾功能 衰竭最为多见。
1. 病因 ( 1 )原发性 ( 2 )继发性 ( 3 )原发性肾炎的其它类型转化 而来 2. 发病机理 I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 占 20 % II 型:免疫复合物型,占 60 % III 型:血管炎型, ANCA (+), 占 20 %
3. 病理改变 新月体肾炎 IF :I型: IgG 、C 3 在毛细血管 壁呈线沉积,提示 为抗 GBM 抗体致病 II 型: IgG 、 C3 呈颗粒状沿 系膜区和毛细血管 壁沉积,提示为免疫 复合称致病 III 型:阴性 EM : II 型:于系膜区及 GBM 内皮 侧见电子致密物 沉积, I 型、 III 型没有电子 致密物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 LM:≥50% 肾小球具有大新月体或环形新月体。 新月体:肾小囊腔被增生或渗出的细胞成分及纤维素等充填,在 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空心球状或半球状结构。镜下可因切面的不 同,而表现为新月体、环状体和盘状体等形态。依新月体内主要 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细胞性、细胞纤维性和纤维性新月体三 种。 细胞纤维性新月体 细胞性新月体 纤维性新月体
4. 临床表现 4.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急剧减退 5. 诊断 临床根据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只能诊断" RPGN 综合 征",确诊必须依赖肾活检的光镜检查,而肾组织的荧光检查 则是分型的主要依据
6. 治疗 ( 1 ) 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 2 ) 四联疗法: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 药+血小板解聚药 ( 3 )血浆置换: 弃除抗 GBM 抗体、 CIC 弃除炎性介质,如补体、淋巴因子等 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吞噬能力 ( 4 ) 肾脏替代疗法
7. 病程及预后 本病预后不良,尤其是 I 型 自然病程: 90% 半年内进入终未肾衰 经治疗:临床、病理可获缓解,无完 全治愈者。细胞新月体可以 消退,但 GBM 修复困难,沉积 的 IgG 、 C3 很难消失,合并的间质炎细 胞浸润极难消退。
四、慢性肾炎综合征 Chronic lomerulonephritis 是 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临 床特点为病程漫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以蛋白尿、血尿、 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仅 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 ( 疾病不愈直接迁延或临床 痊愈若干时间后重出现 ), 而绝大多数慢性肾炎, 由病理类型决定其病 情必定迁延发展, 起病即属慢性肾炎, 与急性肾炎无关。 原 分为普通型高血压型、 肾病型、 急性发作型。现分型已取消。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 查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 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
饮食 纠正低蛋白血症:目前不主张输注血浆或白蛋 白 利尿剂的使用 用药原则 足量: 1mg/Kg/d 6-8 周或更长时间 慢减: 长期维持: ( 1 )一般治疗 ( 2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激素疗效不佳 ( 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 ) 分析、寻找影响疗效的因素并加以排除 更换激素的种类, 必要时选用激素冲击 并用细胞毒性药物 频繁复发:指六个月内超过两次复发或 12 个月内 3-4 次复发 激素依赖:指激素减量时出现两次复发或治疗结束后一个月 内复发。 激素抵抗:指使用强的松 1mg/kg/d 超过 16 周仍未见效。有学者认 为,强的松 mg/kg/d 超过半年才可认为抵抗。
慢性肾炎的激素治疗方案 膜性肾病 是否该用激素 + 细胞毒类药物正规治疗? 尽量消除尿蛋白,必须谨防药物副作用 力争治疗缓解 膜增生、 FSGS 及重度系膜增生 肾功能不全 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 肾功能正常 积极正规治疗(如四联疗法)。若 无效应及时减撤,谨防药物副作用。
( 3 )免疫抑制剂 一般和激素伍用 使用指征: 激素疗效欠满意,加用以提高疗效 用于减少激素的维持剂量,减轻副作用并避免复发 ( 4 )抗凝疗法 抗凝剂:当血浆 A<20g/L 时,应给予抗凝药,膜性肾病尤其要给 血小板解聚药:潘生丁 mg/d ,疗程 >4 周,低于此剂量无效 ( 5 ) ACEI 、 ARB 的使用:洛汀新、科素亚 ( 6 )中医中药治疗:雷公藤多甙、昆明山海棠
6. 慢性肾炎综合征(要点) ( 1 )蛋白尿为必需 ( 2 )病理改变多样 ( 3 )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减退为主要目的, 故目前认 为应尽量消除蛋白尿 ( 4 )病变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病理类型
五、无症状性血尿和 / 或蛋白尿 Asymptomatic Hematuria and /or Proternuia 又称隐匿性肾炎,是指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 表现为蛋白尿和 / 或血尿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1. 概念
2. 无症状性血尿和 / 或蛋白尿(要点) ( 1 )无肾脏病病史,肾功能基本正常。 ( 2 )无明显症状、体征,仅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和 / 或血尿。 ( 3 )对于无症状性血尿,尿中红细胞多属多形型。应确实排 除非肾小球性血尿和功能性血尿 。
( 6 )治疗 ( 7 )定期随访 ( 8 )勿感冒、劳累;避免接触肾毒性因素 ( 9 )积极寻找并处理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的感染灶 ( 4 )于无症状性蛋白尿,应尽可能弄清尿蛋白的成分,明确属 于肾小球性,并除外功能性蛋白尿和生理性蛋白尿。 ( 5 )病理改变相对较轻,以肾小球轻微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 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多见。单纯血尿者以 IgA 肾病较 常见,其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表现为大量 IgA 沿系膜区沉积。
六、 IgA 肾病 IgA Nephroparhy ( IgAN) 1. 免疫病理学诊断名词 年由 Berger 和 Hinglais 首次提出,故又称 Berger’s 病 3. 主要特点是在肾小球系膜区内有大量的 IgA 沉, 并伴有系膜增生;临床的突出表现为反复发作 性血尿,部分病例可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1) 特征 : IgA 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内沉积 (2) 高发病率:占原发性肾炎的 20 - 30 % (3) 病理类型:以 MsPGN 为主. 至目前为止,尚未有膜性肾病型. IF 以 IgA 为主导 (4) 典型临床表现:感染后 24 - 72 小时出现肉眼血尿。最常见为 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可为胃肠道感染 4. 几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