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1 、气虚 [ 概念 ] 指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下 降的病理状态。 降的病理状态。 [ 原因 ] 化生不足 消耗太多 消耗太多 [ 临床表现 ] [ 临床表现 ] 少气乏力、精神萎顿、眩晕、自汗、 易于感冒、面白、舌淡、脉虚等症状。 卫气虚, 脾气虚, 心气虚, 元气虚 气虚与阳虚的区别与联系 气虚与阳虚的区别与联系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 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等病理变化。 2 、气机失调 气机 郁滞 升降 失调 出入 失调 气机失调气机失调 气滞:肝气郁结,肺气郁滞,脾气结滞 气逆:肝气上逆,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气陷:上气不足,脾气下陷 气闭:闭厥(气厥,痛厥,痰厥) 气脱:脱厥(亡阴亡阳)
( 1 )气机郁滞 [ 概念 ] 指气运行不畅,郁滞于局部不得发散, 导致脏腑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 导致脏腑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 “ 气郁 ” :指气郁结不得发散的病理状态。 “ 气郁 ” :指气郁结不得发散的病理状态。 “ 气滞 ” :指气运行不畅而停滞的状态。 “ 气滞 ” :指气运行不畅而停滞的状态。 [ 原因 ] 情志郁结 痰、湿、食、瘀血阻滞气血 痰、湿、食、瘀血阻滞气血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 气虚运行无力 气虚运行无力
[ 临床表现 ] 气机郁滞最常见于肺、肝、脾三脏。 气机郁滞最常见于肺、肝、脾三脏。 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 动无力而滞者。 总的病理特点是:闷、胀、痛。 总的病理特点是:闷、胀、痛。 肺气郁滞:胸闷咳喘 肝气郁滞:两胁胀痛、少腹痛 脾胃郁滞:腹胀痛,纳差,时作时止, 得失气与嗳气则舒。
( 2 )气逆 [ 概念 ] 指气上升太过,下降不及的病理状态。 [ 原因 ] 情志内伤 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 外邪、痰浊 外邪、痰浊 因虚致逆 因虚致逆 [ 临床表现 ] 常见于肺、肝、胃等脏腑。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肝气上逆:轻则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 重则血随气逆,咯血、吐血、昏厥。 重则血随气逆,咯血、吐血、昏厥。
( 3 )气陷 [ 概念 ] 指气上升不及,下降太过的病理状态。 [ 原因 ] 多由气虚发展所致。与脾气虚密切相关 [ 临床表现 ] “ 上气不足 ” :脾气虚损,清气不很上荣养头目, 头目失养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耳鸣、倦怠乏力
“ 中气下陷 ” : 脾气虚,升举无力,内脏 器官维系无力而下垂的病理状态。 器官维系无力而下垂的病理状态。 常见:胃下垂 肾下垂 肾下垂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 脱肛 脱肛
( 4 )气闭 [ 概念 ] 指气出入障碍,主要指气郁太过、上雍 心胸、闭塞清窍、突然昏厥。或邪气闭塞气道 肺气郁闭,呼吸困难的病理状态。 [ 原因 ] 情志抑郁 外邪、痰浊阻滞气机出入 外邪、痰浊阻滞气机出入 [ 临床表现 ] 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四肢逆冷 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唇紫青 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唇紫青 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
( 5 )气脱 [ 概念 ] 指气不能内守,大量外逸,导致全身 气的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 气的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 [ 原因 ] 正不敌邪 慢性消耗 慢性消耗 大吐、下、泻 大吐、下、泻 [ 临床表现 ]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精神萎靡、目闭口 开、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精神萎靡、目闭口 开、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
(二)血失常 1 、血虚(量不足) 2 、血循环运行失常 血瘀血热出血
1 、血虚 [ 概念 ] 指血液不足, 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 以致脏腑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状态。 以致脏腑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状态。 [ 原因 ] 化生不足 消耗太多 消耗太多
[ 临床表现 ] ①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皮肤干燥、毛发 枯槁、爪甲淡白脆薄易裂;(失养) ②视物昏花、手足麻木、运动无力、肢体 屈伸不利;(运动感觉异常) ③心悸、多梦、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甚 则精神恍惚、惊悸不安及痴呆。(心神失养) ④还可见到气虚的临床表现。
2 、血瘀 [ 概念 ] [ 概念 ] 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 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 [ 原因 ] [ 原因 ] 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 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 临床表现 ] 徵积 肌肤甲错 肌肤甲错 血缕(蜘蛛痣) 血缕(蜘蛛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