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液學 小兒部 住院醫師曾敏華. 1. 貧血 血色素正常值 : 新生兒約 13 g/dL 以上,三個月左右進入生理性貧血 : 最低值為 9.5 g/dL 六個月至六歲間,最低值為 10.5 g/dL 七至十二歲之間的最低值為 11.0 g/dL 成人男性最低值為 14.0 g/dL ,成人女性最低值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政策解读 2013 年 2 月. 《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自 200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154 号 《北京市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范围及标准的通知》京劳社医发【 2005 】 62 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办发【
Advertisement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慈濟醫院 家醫科醫師. Lab is Not everything 檢驗值異常 不等於 疾病 檢驗值正常 不等於 健康.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疟疾( malaria) : 人体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常见寄生虫 病。 人体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常见寄生虫 病。 疟原虫 肝细胞发育繁殖 红细胞内寄 生增殖 红细胞周期性大批破坏 发病。 疟原虫 肝细胞发育繁殖 红细胞内寄 生增殖 红细胞周期性大批破坏 发病。 临床特征: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九十九學年度健康宣導 (體檢異常個案追蹤及衛教指導) 主講:健康中心護理師 日期: ~ 尿液檢查異常.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血液和淋巴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Blood and Lymph.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病理生理学系 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高远生.
健康檢查報告數據解讀 漢 銘 醫 院漢 銘 醫 院漢 銘 醫 院漢 銘 醫 院. 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 尿液檢查尿糖( GLU ) 膽紅素 ( BILIRUBIN ) 白血球( WBC ) 尿蛋白( PRO ) 酸鹼值( PH ) 硝酸鹽 ( NITRITE ) 尿潛血反應( OB ) 酮體( KETONE.
身心健康中心 簡介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學務處 身心健康中心 敬製.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器官 心脏 血管 组织 血液 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途径
常見遺傳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小兒醫學遺傳/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楊晨 醫師.
细胞遗传学分析在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遺傳與先天疾病 季瑋珠 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正確的用藥觀念 主 講:林永隆醫師.
[病例1] 患者A,女,38岁,工人,头晕,乏力半年,加重一周,月经量多,否认胃病史。PE: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B100d~Rt:WBC7.0×109/L N72%,RBC4.5×1012/L,HB72g/L,MCV60fl,MCHC32%,PLT109×109/L [病例2] 患者B,男,18岁,学生,乏力,牙龈渗血伴发热一周。既往无特殊病史。PE,T38.5℃,贫血貌,皮肤结膜苍白。胸骨无叩痛,肝脾肋下未及。B100d~Rt,WBC1.2×109/L,N20%,L75%,N0.24×1
铁代谢临床应用.
贫 血 Anemia.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五节 矿物质 1.概念 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中,约20种左右的元素为人体必需,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存在外,其余统称无机盐(矿物质 / 灰分,minerals)
贫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血液常规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丁磊 副教授.
绪 论 一、临床检验基础的现状和特点 古代:感官检查(如:尿液-中世纪) 17世纪:荷兰Leeuwenhoek发明显微镜.
生命科學概論(F) 白血病 第三組 組員名單:洪世烜 4A (組長) 徐德享 4A 黃嘉偉 4A090132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第三章 血 液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 脏和血管内不断地循环流动。 功能?内环境?
实验十一 贫血形态学检查.
血液系统疾病 (Hematological Disease)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
地中海贫血研究近况 右江民族医学院 儿科 潘红飞 教授.
海洋性貧血 主講: 蘇榮茂 醫師 現任: 蘇榮茂婦產科院長 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副理事長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
地中海贫血 Thalassemia 朱易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胎盘早剥 汪希鹏.
兒童疾病預防及照護 -血友病- 學號:497g0106 班級:資工四乙 姓名:李旻蕙.
PBL-血液疾病 (贫血)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血液科 2009年10月.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苏科版八上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姜堰市张甸初中 单春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高診次藥事居家照護 案例報告 陳先生之照護 報告人:OO藥師 服務於:OO藥局 指導藥師:OO 醫院OO藥師 實習於:居家照護個案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blood) 董 俊 长沙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绪 论 一、临床检验基础的现状和特点 古代:感官检查(如:尿液-中世纪) 17世纪:荷兰Leeuwenhoek发明显微镜.
社會科評量命題之考量 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 張再明.
围术期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 郑 宏.
新生入學實驗室檢驗異常項目說明 家庭醫學科 劉鴻昌醫師.
第一章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3) 主讲 魏彦刚 检验教研室.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 免疫调节 高二生物必修三 主讲:张新娟.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Blood and Hematopoiesis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HA) 孙汉英 学时数:2学时.
第一章 血细胞比容测定、平均值计算 魏彦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检验教研室.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两课时).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血液透析之慢性併發症 腎性貧血 台北慈濟醫院 腎臟內科 洪思群醫師
輸 血 醫 學 衛生署台中醫院 血庫負責醫師 石文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小兒血液學 小兒部 住院醫師曾敏華

1. 貧血 血色素正常值 : 新生兒約 13 g/dL 以上,三個月左右進入生理性貧血 : 最低值為 9.5 g/dL 六個月至六歲間,最低值為 10.5 g/dL 七至十二歲之間的最低值為 11.0 g/dL 成人男性最低值為 14.0 g/dL ,成人女性最低值為 12.0 g/dL 。

. A. 分類 : 根據體積的太小、正常與太大,可以將之分別稱為 小血球性貧血 (microcytic anemia) 正血球性貧血 (normocytic anemia) 大血球性貧血 (macrocytic anemia)

小血球性貧血 (microcytic anemia) 缺鐵性貧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地中海型貧血 (thalassemia) 鉛中毒 (lead poisoning) 慢性疾病:感染、癌症、發炎、腎臟病 銅缺乏 Sideroblastic anemia ( 某些 )

正血球性貧血 (normocytic anemia) 再生不良性貧血 (aplastic anemia) Pure red cell aplasia 骨髓疾病:白血病、腫瘤、貯積症 (storage disease) 、 osteropetrosis 、 myelofibrosis 失血過多 溶血性貧血 (hemolytic anemia) 紅血球被脾臟功能亢進 (hypersplenism) 等原因破壞

大血球性貧血 (macrocytic anemia) 維生素 B12 缺乏 葉酸 (folic acid) 缺乏 Thiamine 缺乏 其他: oroticaciduria 、 myelodysplasia 、 liver disease 、 hypothyroidism (some) 、 vitamine B6 deficiency (some)

A. 鑑別診斷 病史 Age: 2-3 months: 生理性貧血 :3-6 months: Thalassemia ; 6M- 2 Y/O: IDA 性別 / 種族 : 客家人 : G6PD 食物藥物 : G6PD: 蠶豆, 3-6 月大未補充牛奶 ;:IDA : 藥物 : 溶血性貧血 或 再生不良性貧血 出生 / 家族史 : 新生兒黃疸 : 可能先天溶血疾病, G6PD; :FHx;Thalassemia 感染

A. 鑑別診斷 物理檢查 黃疸 : 溶血性貧血 ; 茶色尿 : 急性溶血 舌炎, 口角炎 : 缺鐵性貧血 出血點, 紫斑 : 骨髓造血不良 肝脾腫大 : 感染, 溶血性貧血, 惡性疾病 心肺窘迫 : 急性貧血 ; 神情自在 : 慢性貧血

A. 鑑別診斷 血液檢查 : MCV, RDW Blood Smear: Anisocytosis, polychromasia, target cell, basophilic stippling, Howell-Jolly body, RBC fragmentation Electrophoresis: Thalassemia other exam.: Reticulocyte 增加 溶血性貧血 Reticulocyte 減少 : 骨髓造血不良 Hepatoglobin 低 : 溶血性貧血 Coombs test(+): 免疫溶血性貧血 血清鐵質, 葉酸, Vit B12, 血紅素電泳

生理性貧血 個論 : a. 正常新生兒 Hgb 及 Hct 比較高, 但出生後 1 週會開始下降 ; 足月兒約在 2-3 月大時最低 (Hgb=10 g/dl); 早產兒約在 1- 2 月大時最低 (Hgb=8 原因 : 紅血球生成素在血中的濃度很低造成的。

b. 缺鐵性貧血 b. 缺鐵性貧血 : 原因 鐵質供應不足 - 攝取不足 - 需要增加 : 早產兒需在 2 月大之前補鐵質, 足月兒需在 4-6 月大之前補充 流失 : 腸胃道, 月經 吸收障礙 : 慢性腹瀉, 腸道吸收障礙, 胃切除,IBD

b. 缺鐵性貧血 症狀 : 蒼白, 舌炎, 指甲變平, 凹陷, 長期會影響幼兒心智障礙 診斷 : 一般可查出原因 ; 若原因不明, 則需查是否有腸胃道潛在出血 Lab: Serum Ferritin<10, TIBC↑, Transferritin Saturation<12-16 治療 :Ferrous sulfate :5-6mg/kg/day  約 7-10 天 Hgb 開 始反應  8 週時 RBC count 正常  應繼續服用 3 個月以 上

c. 海洋性貧血 原因 : α:Chr. 16 一段基因缺失 ;β: Chr.11 定點基因突變 α-thalassemia: α-chain 合成不足 *Silent carrier *α1 thalassemia trait *HbH(β4): 中重度有時需輸血 *Hydrops fetalis [Bart ’ s(γ4)]: 死胎或出生不久死亡

c. 海洋性貧血 β-thalassemia: β-chain 合成不足 β2 thalassemia trait β thalassemia intermedia: 中度有時需輸血 β thalassemia major / Cooley ’ s anemia: 定時需輸血, 常造 成骨 骼變形 治療 : * 定期輸血 : 高量輸血, 維持 Hgb>10; 每 3-4 週輸 1 次血 (15cc/kg) * 排鐵劑 : 時機 : Ferritin>500ng/mL,40-50mg/kg SC qd * 5 days one week. *BMT, Gene therapy 預防 : 產婦 MCV<80  父親 check MCV<80  產檢 : 羊水 (8-12 wk) 或 絨毛膜 (16-18 wk) 檢查

d. 溶血性貧血 原因 : 紅血球細胞膜缺陷 * 先天 : 遺傳性球狀 (Osmotic Fragility test)/ 橢圓形紅血球症 * 後天免疫毒物 : 尿毒 紅血球代謝缺陷 : G6PD: 抗瘧藥, 磺胺劑,NSAID,Nitrofuran 血紅素缺陷 ; Hg S, Hg C,thalassemia 免疫溶血性貧血

免疫溶血性貧血 : 輸血引起 藥物引起 自體免疫性 : 誘發自體抗體原因不明, 小兒最常見為 URI 後引起  Coomb test Dx. 陣發性夜間色素尿症 :

年輕人反覆發生血管內溶血及血紅素尿 常合併腹痛, 背痛, 肌肉酸痛可進一步造成 pancytopenia, 可能演變成 Aplastic anemia DDx:Leukemia 嚴重併發症為靜脈血栓 Dx: Ham test& Sugar water test Tx: Prednisolone, Danazol, BMT; 補鐵 劑可能誘發溶血

e. 巨芽細胞性貧血 葉酸缺乏 : Dx: serum Folic acid level Vit.B12 缺乏 : 貧血, 舌炎, 神經, 皮膚 Dx: Vit.B12 level, Schilling test.

Questions 海洋性型貧血最正確的診斷方法 絨毛膜之 DNA 分析 (CVS) 10-12wk 作 Hb Bart ’ s polypeptide chain gamma 4 台灣型 α 與 β 型 Thalassemia Carrier rate 5% vs 1%

Questions Hemolytic anemia Reticulocyte increasing LDH increasing Bilirubin increasing Hepatoglobin decreasing

2. 白血球異常 a. 白血球數目異常 白血球增多 : 生理性, 感染, 代謝, 藥物, 結締組織疾病, 血液 疾病, 惡性疾病 白血球減少 :Neutropenia<1500;(infant<1000) *Immune neutropenia: -3M-2y/o, Neutrophil<500, 其它正常 ; Antineutrophil Ab -Benign course, self-limit before 4 y/o *Kostmann ’ s syndrome: *Cyclic neutropenia

b. 白血球功能異常 吞噬功能異常中性球單核球 免疫功能異常 : T cell & Bcell

3. 組織球症候群 - 因單核球 - 吞噬系統細胞增生所引起的疾病稱之 Writing Groupp of histocyte Socidty 分類 I. LCH II. Langerhans cell 外的其他組織球增生所引起疾病 ; 1. Hemophagocyto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 — infection-associated 2. Familial erythr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III. 1. Malignant Histocytosis 2.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a. 組織球增生症 (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 Involvng bone (osteolytic lesion) Skin: seborrheatic dermatitis Central DI Dx:Skin histocytotis study:, Extensive case: C/T

b. 感染相關的血球吞噬症候群 因感染引發體內強力免疫力, 使得淋巴組織球增生, 吞噬 細胞增多 ; 而吞噬紅血球, 白血球, 血小板 高燒, 皮疹, 淋巴腺腫大, 肝 / 脾腫大, 肝功能異常, 凝血異常 Tx: 保守治療, Steroid, IVIG, Surgery, C/T

4. 出血傾向 血管, 凝血異常, 血小板三者任一有異常均 會有出血傾向 血小板異常 : 出血點, 紫斑, 瘀血. 凝血異常 : 關節血腫 可以 PLT, PT/PTT, Bleeding Time 來 DDx.

血小板異常 血小板數目異常 - 新生兒血小板過低症 - 小兒特發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 血小板功能異常 - 先天性 - 後天性

血小板數目異常 a. 新生兒血小板過低症 : 製造減少, 破壞增加, 脾臟功能亢進 b. 小兒特發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 / ITP ( 發生率 1/10000) 小兒最常見血小板缺乏症, 最常發生於 2-5 歲 典型症狀 : 病毒感染 1-3 週後, 突然發生皮下出血, 紫斑, 瘀 血 檢驗 : CBC-H: PLT↓,Hgb,WBC: normal,,Giant cell Anti-PLT Ab:+ (85%) Bone marrow: smear: Megakaryocyte increase,, shift to left 80-90%: Acute ITP: 半數會在一個月內自然痊癒

b. 小兒特發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症 Chronic ITP (10-20%): Over 6 月血小板仍 < Tx: Conservative treatment 臥床休息, 避免碰撞 (PLT<50000) Steroid: Intravenous for 5 days. IVIG Severe and life-threathening: Spleenectomy with IVIG +PLT transfusion Chronic ITP: Maybe one part of Autoimmune disease  closly follow up.

c. 血小板功能異常 Normal PLT count, but delay Bleeding time 先天性 : 血小板缺乏 醣蛋白 :Bernard-Soulier syndrome, Glanzmann ’ s thrombasthenia 磷酯 :Arachinoid acid 代謝異常 細胞內 α 顆粒 : Dense body: Chediak-Higashi syndrome Lysozyme 後天性 : 肝臟疾病, 尿毒症, 心臟病, 營養不良, 感染, 酸中毒, 照光治療

d. 凝血異常 先天性 : Coagulatory factor, Protein C,S ; Antithrombin III deficiency 後天性 : DIC, Vit. K deficiency, Liver disease..

新生兒凝血因子與成人比較 較成人高者 Plasmin inhibitor 與成人相同濃度者 Fibrinogen, F.V,VIII,XIII,vWF 較成人低者 others

e. 血管異常 Henoch-Scholein purpura 2-7 歲男童較多 皮膚紫斑 ( 下肢, 臀部 ), 關節炎, 腹痛 發併前 2-3 週有 URI S/s., IgA 有關 Tx: Prednisolone 1mg/kg/day for 14 days to prevent renal consequence

5. 骨髓衰竭症候群 骨髓減少製造成熟的紅血球, 顆粒球及血小板到末梢, 可為單一血球或全部減少製造 先天 : Constitutional aplastic anemia(Fanconi ’ s anemia, reticular dysgenesis) 後天 : 溶血性貧血的再生不良性危機 後天性純紅血球再生不良性貧血 後天性再生不良性貧血

骨髓因感染, 藥物或其他物理, 化學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 各系列血球均減少 兒童約 70% 為不明原因引起,, 其它為 Chloramphenicol,BZN, EBV,CMV,HBV. 診斷標準 : 週邊血液 3 項中有 2 項 : Hgb<10/Hct<30%, WBC<3500 / Neutrophil<1500, PLT<50000 骨髓檢查需同時有下列 2 項 : 細胞密度減少 ; 無纖維化或腫瘤

後天性再生不良性貧血 嚴重型定義 : 週邊血液符合 3 項 :Reticulocyte< 1%, Neutrophil<500, PLT<20000 骨髓檢查需同時有下列 2 項 : 細胞密度減少到正常的 25% 或造血細胞佔 30% 以下 治療 : ATG, Methylprednisolone, Cyclosporin,BMT Blood transfusion and support treatment.

6. 輸血 除非急性大量出血否則以成份血代替輸全血 PRBC: (10-15 cc/ kg) -Hgb<8 or Hgb <5 in IDA -Washed RBC: 對白血球及血漿有禁忌 (BMT) PLT: 1 u Single donor=6u random PLT  : 壽命只有 <7 days. FFP: for supplement coagulatory factor :10-20 cc/kg Cryoprecipitate: vWD,Fiberinogen defi., or Hemophilus A

7. 造血系統之細胞素 Epo: 促進紅血球生成與分化 : ug/kg SC tiw : for Premature, Chronic illness, AIDS, C/T,BMT G-CSF: (200 ug/m2/day or 5 ug/kg/day) : 促使體內顆粒球釋放出來, 加速製造 ; 一般在強力 C/T 結束後第 2 天開始打 GM-CSF: 比 G-CSF 對更早期的細胞有增生及促進分化 的 功能, 使用在強力 C/T 後的骨髓抑制或骨髓移 植

腫瘤學 由出生至滿 15 歲止,一個小孩罹患癌症 的機會約為 1: % 為白血病 ( 29%: ALL, 8.6%:AML, 1.3%:CML) 中樞神經瘤佔 16.9% 淋巴瘤佔 7.8% ,神經母細胞瘤佔 5.7% , 生殖細胞瘤 3.8% 。

病因 : 游離輻射, 紫外線輻射, 化學物質、 藥物, 通過胎盤的致癌因子, 病毐, 、 遺傳因素 診斷 : - 病史和體檢: - 三種方式表現其病徵: (1) 腫塊 (2) 腫瘤直 接引起的特殊症狀 (3) 腫瘤引起的一般症 狀

診斷 淋巴腺腫後頸部和鼠蹊部淋巴腺稍腫大, 尤其常見於正常小兒。經兩星期抗菌藥 物治療或觀察也無進展時,應即予切片 檢查。

檢驗工具及其功能 超音波 : 決定骨盆腔、腹腔、腹膜後腫瘤 的位置 ; 惡性淋巴腺腫大特殊的高傳音性 回聲 放射線檢查 : 1. 胸、腹 X 光片 2. 靜脈腎盂造影 (IVP) : 可分辨神經母細胞瘤和 Wilms 氏瘤,這兩種腫 瘤在小兒腹部腫瘤中位居第一、第二多

檢驗工具及其功能 電腦斷層攝影 核磁共振攝影 骨骼 X 光檢查:最常轉移至骨骼的是神經 母細胞瘤、組織球症 X 、橫紋肌肉瘤、視 網膜母細胞瘤骯 同位素掃瞄

白血病及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的特點 : 骨髓為同一型的不成熟白血病細胞,血液中亦常見類似變化 。 慢性白血病的特點 : 雖然不成熟的異常白血球增加,但成熟的各階段白血球亦多 小兒白血病中 97% 為急性。 急性白血病患以貧血、出血傾向、肝脾腫大、 淋巴脾腫大、不明熱、骨痛。慢性白血病以貧 血、肝脾 ( 尤其是脾 ) 腫大。

急性淋巴性白血球 多見於 3~5 歲左右,70% 以上是可治癒的 診斷和治療前評估 血液抹片 : 出現白血病細胞。 骨髓檢查 ( 確定診斷 ) 形態分類 : 分為 L1~3 三型免疫型。 臺灣兒童 ALL 的免疫表型, eraly pre-B 佔 70% , per-B 和 T 均超過 10% , B 只佔 2% , eraly pre-B 和 pre-B 合稱 B-lineage ,又名 B-cell precursor

「分群治療」的原則 根據預後因子。 兒童 ALL(B 細胞的除外 ): 1. 極高危險群 (VHR) 任一即是: 十萬、 T 細胞白血病、 骨髓細胞超過 25% 為淋巴芽球、 t(9 ; 22) 、 t(4 ; 11) 、其他 MML 基因重組。 2. Standard risk :  若 1~2 歲、 7~10 歲,而白血 球數 < 一萬或  2~7 歲而白血球數 < 五萬, 且 無中樞神經白血病者

治療 ( 一 ) 引導緩解 一般需五星期左右, 若骨髓的微量殘存白血病細胞已小 於萬分之一,則預後好。 ( 二 ) 鞏固治療 另種藥物組合來打擊殘餘的白血病細胞。 ( 三 ) 再次引導緩解 治療期間,低危險群為兩週,高危險群為四週,極高 危險群則更長。 ( 四 ) 維護療法

治療 ( 五 ) 中樞神經預防療法 對所有急性白血病病人,至少均須予以預防療法。並 且愈早愈好, 以髓鞘內注射。 初診即有中樞神經白血病, 以髓鞘內注射加上顱部放射。 ( 六 ) 骨髓外復發的治療 須先予再次引導緩解的治療。中樞神經白血病復發, 以 TIT 治療至腦脊髓液持續「緩解」之後,到化學治療 結束前後,予顱部和脊柱放射治療。 睪丸復發在現在的療法下,極少發生,均須在引導緩 解期,同時予兩側睪丸放射治療 24Gy 。化學治療至少 須一年。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 引導緩解第一個週期即達緩解者,或有 t(15 ; 17) 、 inv(16) 、 t(8 ; 21) 、 t(9 ; 11) 者,對化學治療反應好,不考慮骨髓移 植。 其它 : 在第一次緩解後,應考慮異體骨髓 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