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 徐金才 校址:江苏省扬州市百祥路 148 号 邮编: 电话: 学校网址: : 道德课堂:本真教育的追寻与探索 —— 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与实践
一、教育哲学 二、课程结构 三、教学模式 四、活动掠影
考察中外教育史,可以说教育家都具备以下三 个主要特质: 有以教育哲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 能创立以课程教学结构为载体的教育模式 有持之以恒深入独到的原创性教育研究 ◆ 丰硕的成果和深远的影响
一、教育哲学 ●合目的: —— 功利性目的:应试、升学 —— 本真性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 课程规律 —— 教学规律 —— 认知规律 —— 成长规律 …… ●合规律: 符合目的 符合规律
●合道德: —— 是闪耀人性光辉的教育 —— 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 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 —— 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 的教育 符合道德 “ 合道德 ” 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崇高追求。
“ 合道德 ” 的教育不是不要文化成绩,也不是不要升 学率,而是要用道德的方式在高度重视并有效促进 “ 人 ” 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好的 文化成绩、高的升学率、优的升学率。因此,教师的 教育教学过程和学校的管理过程应该有 “ 德性 ” ,学生的 学习过程和校园生活应该有 “ 尊严 ” 。
校训
语出《易经》 “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 一 句。 “ 蓄德 ” 意指大蓄万物美德的海量,日新其德的 毅力,健而不躁、学而不止、蓄而不息的精神; “ 蓄德 ” 是一种恢宏的气度,丰实的内涵,笃实的行 为。 “ 蓄德 ” 揭示我校根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为道 德之教育。 蓄德
语出《离骚》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 能 ” 一句。 “ 修能 ” 包含思考力、学习力、发掘力、创 新力。 “ 修能 ” 既指修炼才能,又谓发掘潜能。持之 以恒的修习激发内在的潜能,潜能的发掘复促进自 身修养之日益精进。 “ 修能 ” 注重知识能力,更重过 程方法。 “ 修能 ” 揭示我校独特的办学追求:教育应 为成功之教育。 修能
语出《尚书》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一 句。 “ 日新 ” 即谓永不间断地发展与成才。日新是 对学校事业日新月异的期许,是对全体师生的生 无所息的鞭策。既指学校物化环境的一日千里, 又指学校理念精神的创新发展。 “ 日新 ” 所揭示的 正是我校永盛不衰的生命质态,又是我校办学的 永远诉求:教育应为创新之教育。 日新
“ 德 ” 与 “ 能 ” 构成了邗江中学育人的核心目标,但 “ 德 ” 与 “ 能 ” 又是在 “ 新 ” 的期许中; “ 蓄 ” 与 “ 修 ” 与 “ 日 ” 表达了一种 发展的动态与过程,展示着永远向前的姿势。这三个关 键词都出自我国古代经典文献,透着厚厚的文化底气, 体现了中国教育的品格、品质与风格。
校风: 教风: 学风: 唯实创新 精进恢弘 乐学致用 活学致远 盛德有范 有教无类
课程:应该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 教学:应该是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过程。 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的有机整体。 二、课程结构 教室课堂 校园课堂 社区课堂 道德课堂
1 、教室课堂 (1) 文化科目课程系列 ● 语文、数学、英语 ● 物理、历史 ● 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 技能科目课程系列 ● 体育、艺术、技术、心理健康
2 、校园课堂 (1) 校本课程系列 自然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 人文科学类 (2) 学生社团系列 学术类 科技类 艺术类 健身类 生活类 (3) 特长生培养系列 学科竞赛类 升学准备类 兴趣爱好类 (4) 主题教育活动系列 “ 光荣与梦想 ” 开学典礼 “ 荣誉与责任 ” 毕业典礼 “ 成人与成功 ” 十八岁仪式 “ 十大杰出学生 ” 评选 ……
3 、社区课堂 (1) 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系列 走出去 请进来 网络化 (2) 专题研究性学习系列 活动在假日 社区为单位 聚合用课题
三、教学模式 1 、教学改革: “ 教学重心前置 ” 教学重心前置是一种主体性教学模式,是对过去课堂 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一次重大变革。究其实质,就是我 校一直提倡的 “ 读、思、议、论 ” 的课堂模式的发展,是把 “ 读 ”“ 思 ” 这两个环节前移了,在课堂上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 “ 议 ”“ 论 ” ,在 “ 议 ” 中合作、交流、练习、巩固,在 “ 论 ” 中延 伸、拓展、提升、创新。 (1) 如何认识
①导学案 “ 导 ” 什么 ●落实基础知识 ●思考重点、难点内容 ●寻找关联的知识与现象 ●关注知识的综合应用 —— 填写、解答到位 —— 写出思路、困惑 —— 列出异、同及逻辑联系 —— 思考分析、解决办法 —— 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2) 如何实施
②课堂中该 “ 做 ” 什么 ●选择解决知识问题 —— 突出知识 “ 核 ” —— 易混、易错的知识 ●深入讨论重点、难点问题 —— 同时出现几个思考题(几个训练题) —— 同一思考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同题分解成几问) —— 学生根据规定和自己的学力动脑、动手 ●围绕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学习进行恰当的内容拓展和思维发 散引导 ●必要的尝试、巩固、拓展训练(也是教学目标达成和学习效 果的初步检测) —— 时间主要花在哪里?
③课后该 “ 做 ” 什么? 整理 反思 训练 (建构) (纠错) (迁移)
2 、课堂模式 读—思—议—论读—思—议—论 (1) 学校层面 (2) 学科层面 ①符合本学科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②体现我校 “ 读 — 思 — 议 — 论 ” 的基本模式要求 ③展现我校本学科课堂教学的独特风格 ④抓住 “ 自学生疑 — 讨论释疑 — 应用巩固 — 拓展迁移 ” 四个环节和 “ 思维训练 ” 一个中心
语文:预读 — 研读 — 延读 历史:了解 — 理解 — 见解 数学:情景生疑 — 自主探究 — 互动释疑 — 应用拓展 生物:情景 — 问题 — 探究 — 应用 音乐:激趣 — 体验 — 品鉴 — 表现 心理:感知 — 分享 — 感悟
以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激励和引领学生有效利用网 络、报刊、影视等学习资源 建立机制调动教师建设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库的积 极性、创造性 在推动学习资源多元的情况下,防止各自为阵、 资源泛滥,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保证网络学习资源的知识产权和使用网络的安全 3 、教学资源
四、活动掠影
欢迎探讨交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