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称为治风剂。 概述 · 定义
风有内外之分 外风:为六淫之一 内风:为阳气所化,多呈火热炽盛 或肝阳偏亢 外感风邪,留于头面、肌肉、经络、 筋骨、关节等,其致病偏于肌表 内生风邪,多因内脏病变所致, 主要责之于肝
概述 · 分类 外风 —— 疏散外风剂 内风 —— 平熄内风剂
(1) 辨清外风、内风; (2) 辨清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 ( 风邪多挟寒、热、湿、痰、瘀等邪) (3) 内外风可互相影响或兼夹,当分清主 次; (4) 辛散疏风药多温燥,易伤阴津 概述 · 使用注意
分 述 疏散外风剂 平熄内风剂
分述 · 疏散外风 配伍用药: 以辛散祛风药为主,配合 清热、祛湿、散寒、养血、活血药等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疏散外风 · 川芎茶调散 组成: 川芎 荆芥 白芷 羌活 甘草 细辛 防风 薄荷
疏散外风 · 川芎茶调散 功效: 疏风止痛 主治: 风邪头痛 ( “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 ) 风寒头痛?风热头痛?
疏散外风 · 川芎茶调散 方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析: 汗出而腠理开张之际(如沐浴、酒后等) 风邪乘虚而入; 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风为轻扬之邪, 风邪外袭,先犯头部,即 “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 风邪上扰清空,头部经气不利 —— 头痛(各随其经而为各种头痛),目眩 风邪束表,邪正交争 —— 恶寒发热,苔白脉浮 肺气不宣 —— 鼻塞声重
方解 川芎(君)、白芷、羌活、 荆芥、防风、细辛 —— 祛风(散寒)止痛 薄荷 —— 清利头目,疏风散热 (重用) 清茶 —— 苦寒 上清头目, 制约风药的温燥与升散 甘草 —— 和中调药 疏散外风 · 川芎茶调散
川芎: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 (头顶或两侧) 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 (前额、眉棱骨)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 (枕后牵及项部) 疏散外风 · 川芎茶调散
证治要点: 头痛,鼻塞,脉浮 使用注意: 因气虚, 或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引起的头痛,不宜用 疏散外风 · 川芎茶调散
分 述 疏散外风剂 平熄内风剂
分述 · 平熄内风 配伍用药: 以平肝熄风药为主,配合 清热、化痰、滋阴养血药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平熄内风 · 镇肝熄风汤 功效: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 类中风
平熄内风 · 镇肝熄风汤 主证病机分析: 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气血上逆 风阳上扰 —— 头目眩晕,脑部热痛, 目胀耳鸣,面色如醉 阴虚阳亢,心肝火炽 —— 心中烦热 肝失疏泄,肝病犯胃 —— 噫气 阳亢太过,气血逆乱 —— 轻则肢体不利,口眼歪斜; 重则眩晕颠仆,昏不知人 瘀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 —— 肢体痿废或偏枯
方解 君:怀牛膝 —— 重用, 引血下行,补益肝肾 臣:代赭石、龙骨、牡蛎 —— 镇逆潜阳 佐:玄参、天冬、龟板、白芍 —— 滋阴清热,壮水涵木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 —— 清泄肝热,疏肝理气 佐使:生甘草 —— 和中调药 平熄内风 · 镇肝熄风汤
配伍特点: 急则治标; 重镇与潜降相伍; 标本兼顾; 平肝佐以疏肝 证治要点: 头目眩晕,面色如醉, 脉弦长有力 平熄内风 · 镇肝熄风汤
使用注意: 方中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生用, 意在加强平肝潜阳清热之功; 麦芽生用方有疏肝之效; 热极动风者,不宜用; 金石介类药碍胃,脾胃虚弱者,慎用 平熄内风 · 镇肝熄风汤
【复习思考题】 1. 治风剂分哪几类?各适应于何种病证? 注意哪些事项? 2. 试述川芎茶调散的组成意义及主治病证? 本方以清茶调服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