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PMD 概 念 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 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 和肌萎缩为特征,可累及肢体和头面部 肌肉,少数可累及心肌。 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肉的 分布、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 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大多有家族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运动神经元病 年, Jean Mactin Charcot 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系统 或某一部分的进行性变性病。病变范围 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皮 质锥体束、皮质延髓束。临床表现为下 运动神经元损害及相应肌群的萎缩、无 力、延髓麻痹和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 损害的特征。感觉系统一般不受侵犯。
福建省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陈洁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遗传病: 一、定义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 二、类型.
疑 难 病 例 讨 论疑 难 病 例 讨 论 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 /5/2016 病 例 特 点病 例 特 点  老年女性,病史 1 年余  发热,最高达 39 摄氏度,夜间为著,乏力、纳差、盗汗  皮疹  四肢近端肌痛、肌无力,肌酶正常,肌电图:四肢近端肌源性损害.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一、首先同学们要熟知书本上所列出的 几种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特点。 典型病例遗传方式遗传特点 白化病 先天性聋哑 常染色体 隐性 ①一般隔代发病;②患者为隐性纯 合体;③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多指 并指 常染色体 显性 ①通常代代有患者;②正常人为隐 性纯合体;③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 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 病已得到控制,但人类的遗传性疾 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 的趋势,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 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aa AA A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是由基因决定的。 3.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基礎動作分析.
肩袖损伤 主讲人:许树柴 副教授.
The Molecular Basis of Muscular Dystrophy
运动神经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MND)
运动神经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MND) 全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史蒂芬·霍金
运动障碍的 定位诊断.
运动神经元病.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遗传性共济失调 神经内科 白燕青.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生化遗传教研室 张 君
乳 腺 癌.
第三节 单基因遗传病 授课人:李强 淮北卫生学校.
第十三章 骨骼肌疾病 Muscular Diseases 新医三附院 神经内一科 姜洪波.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3节 伴性遗传.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第三节 伴性遗传.
神经-肌肉疾病.
第二节、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 乙型血友病 丙型血友病.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欢迎光临指导 奉贤中学  宋洁莲.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二章 临床接诊-患者检查、诊断、治疗计划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Diseases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    
科学家的悲剧 达尔文和表妹爱玛 生育10个子女,3个夭折,3个终生不育。.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医 学 遗 传 学 单 基 因 遗 传 病.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 齐贤学校:邢桂娥.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 湖口國小護理師王麗淑.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基因异常与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遗传教研室 主讲:孙秀菊.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PMD

概 念 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 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 和肌萎缩为特征,可累及肢体和头面部 肌肉,少数可累及心肌。 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肉的 分布、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 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大多有家族史。

病因及发病机制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DMD )基因位点在 Xp ₂₁ 染色体上,该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基 因。 患者因基因缺陷(缺失或突变)而导致肌细胞 内缺少 Dys (抗肌萎缩蛋白),造成功能缺失 而发病。 此类患者无感觉障碍, EMG 无失神经支配表现, 也没有代谢产物异常贮存的证据。

PM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遗传 因素即病理基因所引起的一系列酶及生 化改变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同该病的细胞膜学说, 由于肌细胞遗传性某种代谢缺陷使细胞 膜即肌纤维膜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细胞膜尤其是膜蛋白研究已成为验证 DMD 膜假说的重要手段。

目前对 Dys 研究较多,正常骨骼肌含有足量及 结构正常的 Dys ,而 DMD 型 Dys 几乎缺如,不 足正常人的 3 %; 约 85 % BMD 型主要是分子量的改变,其余 15 % 为蛋白减少。 Dys 与肌纤维糖蛋白结合,成为抗肌萎缩蛋白 结合蛋白,与细胞外基质蛋白发生联结,近来 解释 Dys 减少引起肌无力的机制是与这些联结 失调有关,使肌纤维膜不稳定导致肌纤维坏死。

近来又发现一种 utrophin 蛋白,其序列的 80 %与 Dys 相同,位于第 6 号染色体,正 常者该蛋白位于神经肌接头处,而在本 病则移至细胞膜。

病 理 PMD 的肌肉基本病理改变为肌纤维坏死 和再生,肌膜核内移,出现肌细胞萎缩 与代偿性增大相嵌分布的典型表现,并 随病情进展这种肌细胞大小差异不断增 加。

肥大肌细胞横纹消失,光镜下呈玻璃样 变; 坏死肌细胞出现空泡增多、絮样变性、 颗粒变性和吞噬现象。 肌细胞间质内可见大量脂肪和结缔组织 增生。 肌活检组化检查见 Dys 缺失或异常。

临床表现 1 、假肥大型 由于 Dys 的空间结构变化和功能 丧失的程度不同,又分为两种类型: ( 1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 ) 杜兴肌营养不良症 最常见的 X 性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由 Duchenne ( 1868 )首先描述,发病率约为 1 / 3500 活男婴,无地理或种族间明显差异。

女性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约 50 %发 病,女孩患病者罕见; 有些携带者可有肢体无力、腓肠肌肥大、 血清 CK 增高等临床表现。患儿多呈明确 家族性,另有 1 / 3 患儿由新的基因突变 所致病。

临床表现是: ①患儿均为男性,多在 3 ~ 5 岁发病; 起病隐袭,开始症状多为行走慢,不能 正常跑步,容易跌倒; 肌无力自躯干和四肢近端开始缓慢进展, 下肢重与上肢;

鸭步: 骨盆带肌肉无力,肌张力减低,由于髂 腰肌和股四头肌无力,而登楼及蹲位站 立困难,进而腰椎前凸;因骨盆带肌无 力而行走时向两侧摇摆。

Gower 征(攀登起立征): 由于腹肌和髂腰肌的无力,仰卧站立时, 患儿必须先转为俯卧位,然后以双手支 撑双足背、膝部等处顺次攀附,方能起 立。 此为本病特征性表现。

翼状肩胛: 肩胛带肌同时受累,举臂无力,因前锯 肌斜方肌无力,不能固定肩胛内缘,使 肩胛游离呈翼状支于背部,当双臂前推 时尤为明显。

②四肢近端肌萎缩明显, 90 %患儿双侧 腓肠肌假性肥大,是因萎缩肌纤维周围 均被脂肪和结缔组织充填,故体积增大 而肌力减弱,触之坚硬; 假性肥大也可见于臂肌、三角肌、冈下 肌等; 可见轻度面肌无力,发音、吞咽、眼肌 运动不受累;

脚尖走路而跟腱挛缩, 9 ~ 12 岁患儿不能 行走,要坐轮椅; 多数患儿心肌受累,少数患儿心肌受损 严重可产生充血性心衰; 约 20 岁时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晚期病 情加重需呼吸机支持; 约 1 / 3 患儿智力发育迟缓。

一般无消化道症状,少见的并发症为急 性胃扩张; 患者多在 25 ~ 30 岁以前死于呼吸道感染、 心力衰竭或消耗性疾病;

③本型的病情是 PMD 中最严重的,其严重程度 与患儿家族中遗传代数成反比,即家族中受累 代数越多,病情越轻,最重的是散发病例,预 后不良; ④ EMG 为典型肌原性损害, 血清肌酸磷肌酶( CK )、乳酸脱氢酶 ( LDH )、 GOT 、 GPT 和醛缩酶等可增 高, 尤其是 CK 显著增高,可达正常者的 50 倍以上;

尿中肌酸增加,肌酐减少; 心电图多数异常,表现为 V ₁导联 RS 波幅 增加,左前导联 Q 波深而窄。

( 2 ) Becker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BMD ) 由 Becker ( 1957 )首先报告。 比 DMD 少见,具有 DMD 必有的特征,如 X 连锁遗传、腓肠肌肥大、近端肢体无力、 血清 CK 增高, EMG 和肌肉病理呈肌病表 现。

与 DMD 不同点是发病年龄较晚(常在 12 岁以后),病情进展慢(病程可达 25 年 以上, 20 岁以后仍能行走);多不伴有 心肌受累或仅轻度受累,预后较好,又 称良性型。

2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Landouzy - Dejerine 型 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肌病, 也有极少数散发病例。 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 4q ₃₅。

临床表现 ①发病年龄自儿童期至中年不等,以青春期为 多,儿童偶见,男女均可罹患; ②早期症状为面部表情肌无力和萎缩,如眼睑 闭合无力,吹哨、鼓腮困难; “ 斧头脸 ” ,侵犯面肌出现特殊的肌病面容; 并可逐渐侵犯肩胛带、三角肌、肱二头肌、肱 三头肌和胸大肌的上半部,偶可见三角肌和腓 肠肌的假性肥大;

肩胛肌受累可出现翼状肩胛,患者双手平肩推 墙表现明显; 口轮匝肌假性肥大可使口唇显得增厚而微噘, 下肢胫前肌、腓骨肌也常受累而表现远端无力; 一般不伴心肌损害,病变可向躯干和骨盆代蔓 延,病情进展缓慢,一般不影响正常寿命,少 数患者因病情严重而需坐轮椅;

③ EMG 为肌原性损害,肌肉活检表现疾 病特征,但组织学改变较轻; 血清 CK 、 LDH 等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EEG 正常。

3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Erb 型:包含一组肌营养不良症的变异型, 属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散发病例 也不少见。 病变主要累及肢体近端。 通过遗传模式、基因突变位点、受累蛋 白的自然结构等,可将此型与其他类型 肌营养不良症相区别。

临床表现 ①儿童、青少年或成人期发病,多在 10 ~ 20 岁,男女均可患病; ②首发症状常为骨盆带肌肉萎缩 ,腰椎 前凸,上楼困难,步态呈鸭步,下肢近 端无力,上楼即从座位站起困难; 膝腱反射较踝反射消失早; 以后肩胛带肌肉受累萎缩,抬臂困难, 出现翼状肩胛;

头面部肌肉一般不受累,有时可伴腓肠 肌假性肥大; ③病情进展缓慢,平均于发病后, 20 年 左右丧失行动能力; ④ EMG 和肌活检均显示肌原性损害, CK 、 LDH 等,血清肌酶常显著增高,但通常 低于 DMD 型的水平, ECG 正常。

4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 Taylor ( 1915 )首先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也有散发病例。 青年和成年发病,多在 45 岁以后; 首发症状为上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双侧对 称; 逐步出现轻度面肌力弱,咬肌无力和萎缩,吞 咽困难,构音不清; CK 正常或轻度升高。

5 、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 Gower 型) Gower ( 1902 )首先报告,通常 10 ~ 60 岁 之间起病,自肢端开始,主要影响手部 和小腿肌肉,但较少见。

6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 Kiloh - Nevin 型 慢性进行性核性眼肌麻痹 较为罕见,于青壮年起病; 病变主要侵犯眼外肌,易误诊为 MG 。

7 、先天型肌营养不良症 婴儿期起病。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遗传方式,尤其是基因 检测和抗肌萎缩蛋白检测,配合 EMG 、 肌肉病理检查及血清肌酶测定,一般均 能作出明确诊。

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 、少年近端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属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 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肌 萎缩有肌束颤; EMG 为神经原性损害,肌肉病理为群组 性萎缩,符合失神经支配; 基因检测可发现染色体 5p11 - 13 上的 SMN 基因出现缺失、突变或移码等异常。

2 、慢性多发性肌炎 无遗传病史。 病情进展较急性多发性肌炎缓慢; 血清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肌肉病理改 变符合肌炎表现; 激素疗效较好。

治疗及预防 1 、迄今为止尚无特效治疗。 一般支持疗法为主。 避免过劳,防止继发感染。

2 、药物治疗 1 ) ATP 、肌苷、肌生注射液、甘氨酸、 核苷酸、苯丙酸诺龙及中药; 2 )别嘌呤醇:可能由于防止一种供肌肉 收缩的高能化合物分解而缓解病情的进 展。 WBC 〈 3000 则停用; 3 )长期服用小量强的松对延缓病情进展 有一定效果,应注意副作用;

4 )人胚肌细胞注入治疗仅见短期效果; 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PMD 主要预防措施: 检出携带者和产前检查 ( 1 )检出携带者可采取家谱分析: DMD 女性亲属可能是携带者,可分为: ①肯定携带者: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男患 儿的母亲,同时患者的姨表兄弟或舅父 也患有同样病者;

②很可能携带者:有两名以上患者的母亲,但 母系亲属中无先证者; ③可能携带者:散发病例的母亲或患者的同胞 姐妹; 根据 Buyes 对可能携带者的理论估计,一个妇 女生过一个患儿和一个正常男孩者可能性为 50 %;两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儿为 33 %;三个正 常男孩和一个患儿者为 20 %。

( 2 )基因方法可检出 DMD 的病变基因 携带者,对已怀孕者应进行产前基因检 查,如发现胎儿为 DMD 或 BMD ,则应早 期进行人工流产以防止患儿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