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聖 - 孫武 ●
生平 : 生於春秋末齊國, 自小即 對用兵謀略耳濡目染, 產生興趣, 後因「四族 之亂」, 避居吳國, 鑽研 兵法, 完成不朽的軍事 鉅著「孫子兵法」, 有 「兵學鼻祖」之稱。
生平 : 透過伍子胥的推薦, 孫武乃有機會將所著兵 法呈獻吳王, 吳王閱畢, 雖稱頌不已, 但仍心 存懷疑, 即令孫武以後宮妃女編隊操演。 孫子挑選吳王的宮女、分作兩隊, 以吳王的 兩名寵妃為隊長, 進行操練。
孫武講明紀律, 擊鼓演習, 眾宮女嘩笑不止。 三令五申, 宮女依然不守約束, 孫武說 : 「軍令 不明, 是將領的責任, 軍令申明之後, 依然嘩亂, 就是軍士的罪責。」命令將兩隊長斬首。吳 王見將斬自己的寵妃, 連忙派人勸阻。孫武 「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遂斬兩寵妃, 然後 操練, 全軍肅然整齊。 補充
秦 楚 吳 越 宋 齊 晉 周 魯 衛 許 巴蜀 羌 玁狁 渤海 黃海 中山 莒
伍員與 闔閭 伍員家族在楚國是世卿之家, 父 伍奢及兄伍尚遭楚平王所殺 伍子胥逃離楚國於吳王僚五年 ( 西元前 522 年 ) 到達吳國 提出伐 楚要求, 未果 伍員依附於公子光並為其訪賢延 覽人才
魚腸劍 短匕首 吳王僚喜吃炙魚, 遂推薦刺客專諸到 太湖邊學習炙魚待命行動 吳王僚十二年, 公子光邀宴, 專諸伺機 將魚腸劍藏於魚腹中, 一劍刺入吳王 胸中, 又以刺客 要離 殺死僚兒子慶忌 闔閭自立為王, 伍子胥為最大功臣取 得闔閭信賴
伍員七薦孫子 吳越春秋記載 : 伍員七薦孫子與闔閭 吳楚為世仇, 吳若伐楚需有一位決勝千里 的大軍統帥又需防越國趁隙而入 伍員與孫子共議了三分疲楚消耗戰略 吳王闔閭九年, 楚昭王十年 ( 西元前 506 年 ) 吳軍破楚入郢都, 楚昭王出走 吳軍君臣入郢都九個月, 種種暴行令孫子 痛心,
申包胥乞師救楚 吳入楚國後, 申包胥奔赴秦廷痛哭七天七 夜, 秦哀公受他感動答應出兵救楚. 吳王闔閭以其弟夫概率軍迎戰, 吳軍鬪志 已消磨於擄略之中, 楚人悲憤, 秦人新銳 夫概大敗而退. 吳軍勝利後之驕態及伍員戮墓鞭屍, 孫子 感慨六年精心策劃佈署千里轉戰之攻伐 結果, 于豈好戰哉 ?
「西破強楚, 北威齊晉, 南服越人」 戰略 吳王闔閭 3 年 孫子輔佐吳國制訂
孫子在伍子胥推薦下見吳王, 孫子如何擬訂自身的求職策略? 伍子胥扮演的角色及 其與孫子之關係為何? 問題討論一
一. 知己 二. 知彼 ( 吳王明君. 昏君 ? 企圖心 ?) 三. 知天知地 : 書中舉例以吳. 楚. 越 歷年戰爭為例, 及南方地形說明. 四. 大鳥級人物引薦 ( 流亡人士 )
一. 共同背景 語言相通 二. 自已有力量 三. 取得對方徹底信任. 四. 你的力量不構成威脅 ( 若有須積 極化解 )
孫子為什麼敢下「殺吳王愛 姬」之險棋? 問題討論二
一、測試吳王是 否胸懷千里 二、伍子胥保薦 三、取得軍事自決權 四、讓吳王相信犧牲 付出會有代價的 補充
三. 孫子如何功成身退, 上台轟動、下台優雅 樹立典範?
實現理想報負 有賴明君授權 功成名就後 朝中難勉 爭權奪利 且有殺愛姬之怨 為免兔死狗烹之下場 勝利時 該是歸隱時 證明孫子反戰思想
重要戰役
※ 西元前 506 年以三分疲楚的方 式,在柏舉大破楚軍 式,在柏舉大破楚軍 ※吳王夫差揮師北伐,重創齊軍, 並滅鄰近的越國,通過「黃池 並滅鄰近的越國,通過「黃池 會盟」成為中原霸主 會盟」成為中原霸主
著作: 完成了中國最優秀的兵書 「孫子兵法」 - 內容完備,結構嚴謹,各篇既能獨立成章, 相互間又有密切關連
孫子兵法 始計:探討「計畫原則與奇襲」(慎戰) 作戰:探討「動員原則與速戰」(速勝) 謀攻:探討「全勝原則與謀攻」(全勝) 軍形:探討「先勝原則與優勢」(先勝) 兵勢:探討「奇正原則與運動」(奇勝) 虛實:探討「主動原則與虛實」(因勝) 始計:探討「計畫原則與奇襲」(慎戰) 作戰:探討「動員原則與速戰」(速勝) 謀攻:探討「全勝原則與謀攻」(全勝) 軍形:探討「先勝原則與優勢」(先勝) 兵勢:探討「奇正原則與運動」(奇勝) 虛實:探討「主動原則與虛實」(因勝)
孫子兵法 軍爭:探討「機則與會戰」(智勝) 軍爭:探討「機則與會戰」(智勝) 九變:探討「利害原則與地形判斷」(應變) 九變:探討「利害原則與地形判斷」(應變) 行軍:探討「先知原則與特種作戰」(善慮) 行軍:探討「先知原則與特種作戰」(善慮) 地形:探討「先知原則與地形」(將道) 地形:探討「先知原則與地形」(將道) 九地:探討「隔離原則與遠征作戰」(齊一) 九地:探討「隔離原則與遠征作戰」(齊一) 火攻:探討「火攻原則與特殊作戰」(利動) 火攻:探討「火攻原則與特殊作戰」(利動) 用間:探討「情報原則與反間」(先知) 用間:探討「情報原則與反間」(先知) 軍爭:探討「機則與會戰」(智勝) 軍爭:探討「機則與會戰」(智勝) 九變:探討「利害原則與地形判斷」(應變) 九變:探討「利害原則與地形判斷」(應變) 行軍:探討「先知原則與特種作戰」(善慮) 行軍:探討「先知原則與特種作戰」(善慮) 地形:探討「先知原則與地形」(將道) 地形:探討「先知原則與地形」(將道) 九地:探討「隔離原則與遠征作戰」(齊一) 九地:探討「隔離原則與遠征作戰」(齊一) 火攻:探討「火攻原則與特殊作戰」(利動) 火攻:探討「火攻原則與特殊作戰」(利動) 用間:探討「情報原則與反間」(先知) 用間:探討「情報原則與反間」(先知) 一窺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特色 1. 太極的思想1. 太極的思想 全書強調的奇正、虛實、迂 直、 常變、攻守等,看似絕 對相異的 物件,均將其整合 成一體,以達 到 全書強調的奇正、虛實、迂 直、 常變、攻守等,看似絕 對相異的 物件,均將其整合 成一體,以達 到 「形兵之極, 至於無形」 的境界
孫子兵法特色 2. 慎戰的思想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 而致戰」 而致戰」
孫子兵法特色 3. 全爭的思想 「 不戰而屈人之兵」 「兵不鈍而利可全」「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特色 4. 先勝的思想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因戰前已對 ,以待敵之可勝」因戰前已對 敵我狀況瞭如指掌, 敵我狀況瞭如指掌, 自然能避實擊虛,勝券在握 自然能避實擊虛,勝券在握
從第一次波斯灣戰爭 驗證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