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北伐 北伐的背景 軍閥各據一方 袁世凱死後,軍閥割據混戰,國家四分五裂。 1926 年,兩系三派形成鼎足之勢,役此對立。 兩系三派軍閥 直系吳佩孚 佔據華中 直系孫傳芳 盤踞東南 奉系張作霖 割據東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Advertisements

國父孫中山先生 ( )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 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 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 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 目的,必須喚起民眾, 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 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 孫中山《遺囑》 ( 1925 年 3 月 11 日)☆
學習重點: 1.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和形 式如何? 2. 北伐的經過如何? 3. 國民黨內部及其與共產黨的 關係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4. 國共分裂後共產黨採取甚 麼策略應付國民黨?
1 第二章 第二節 聯俄容共的政策 時代背景 原由及考量 與反對及埋疑慮 影響與矛盾. 2 前言 國民黨的躍動貫穿了一部 中國現代史,國共之爭, 支配了現代中國人的命運 ……
1920 陳獨秀等人於上海籌組中國共產黨 1921 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1923 孫中山開始聯俄容共,重組國民黨 1924 創立黃埔軍校 1925 孫中山逝世 1926 蔣介石北伐 1927 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
國際教育合作處 報告人 : 林子立 日期 :2 月 24 日. 申請資格:  大學部及研究所在學學生,交換前在本校修業至少滿一年。  勞作教育成績平均需達 70 分以上。  交換期間需具有本校學籍,陸生不得申請。  標有*之姊妹校,只有中華民國籍學生得申請。  其他限制: (1) 北京語言大學僅研究所學生可申請。
第1章第1節 民國建立與 軍閥政治.
毛澤東時代的 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四章 第六章 第六章 中共的崛起與發展 History 第一節 國共合作與對抗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第五課.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分題二 中國的現代化與轉變 第 3 章 早期的現代化努力 專題 1:南京政府推行 現代化的努力.
年度經營報告 企業概述 經營理念 品牌介紹 經營分析 未來展望 SECTION 1 SECTION 2 SECTION 3
民初政局 共和制下的集權嘗試.
第一篇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章 戰後復員與國共內戰.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浪花淘盡英雄 Art整理 music.
102年第三季工作坊- 大陸展業之現況及未來展望
探析台灣地區醫師繼續教育提供者之意見與態度
分題三 日本及東南亞的轉變與發展 第 6 章 東南亞的轉變 東南亞獨立運動的主要模式.

國共內戰.
冷戰的發展 歐洲 亞洲 後史太林時代 中美蘇關係緩和 冷戰結束 以後.
主題:「抗日戰爭前後」的歷史人物與社會面貌 國共內戰時期( )的服飾、 政治、經濟、社會民生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革命與建國 第二節 新文化與新思潮 第三節 從中原到臺灣.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學習重點: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及華北 中國全面抗日 抗戰勝利後中國的國際關係
第一章 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4至1927年) 第二章 國共十年武裝對立     (1927至1937年) 第三章 國共第二次合作     (1937至1945年)
課 題 八 戰後國共關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認識國共政治協商的概況 2)認識國共內戰的概略經過及結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第六章 共產中國與兩岸關係 第一節 共 產 革 命.
譚老師同意上載於本中心網頁內,供同工使用,特此鳴謝。
社會主義的發展 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的改革 烏托邦的社會主義 激進的馬克思主義 代表 主張 著作 主張 行動 《共產黨宣言》
資料一:下表為民國2年國會大選結果(單位:席次)(註)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歷史報告---袁世凱and軍閥 組別:第二組 組長:6 柳品妤 組員:7徐緯寧 11張雅晴 12楊賢英 13詹于萱.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學習重點: 為何會發生「二次革命」? 袁世凱怎樣逐步擴權稱帝? 為何會出現張勳復辟? 軍閥割據混戰的概況如何? 五四運動是在怎樣的背景下
第1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中國國民黨黨歌 課題二 國共分合 國共第一次合作 國共分裂與十年對立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探索中國史》5 乙部 課題二 國共分合.
第十三章 從中原到臺灣 第一節 革命之再起與國民政府 第二節 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
民國初年的政局 (二)張勳復辟 與 軍閥混戰 中 三 級 22 中 史 科.
/ 1 UNIT ONE HOW DO YOU GO THERE? A Let’s learn 城关镇中心小学 赵紫洁.
[童軍之父] 貝登堡 你認識這位領袖嗎 ?.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文化传播网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Speaker: Andrew Weissman August 5, 2010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中華民國的建立 曾淑真 作.
美國文化萬花筒 (上) 李建平 地理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0-29,2012.
2013清華EMBA/MBA校友會鐵人二項接力賽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二項分配-Binomial 伯努利試驗(Bernoulli Trial) 每一次試驗皆僅有兩種可能結果,不是成功(S),就是失敗(F)。
     中共政治 潘兆民  東海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P106.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论文题目写在这里 题目太长分两行写也可以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老师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內容重點 大躍進運動前的中國 大躍進運動 三面紅旗 毛澤東《十年總結》 文革前的政治形勢.
管理學作業 Ethics dilemma-SeaWorld trainer killed by killer whale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國民革命軍北伐

北伐的背景 軍閥各據一方 袁世凱死後,軍閥割據混戰,國家四分五裂。 1926 年,兩系三派形成鼎足之勢,役此對立。 兩系三派軍閥 直系吳佩孚 佔據華中 直系孫傳芳 盤踞東南 奉系張作霖 割據東北

北伐的背景 南北和議失敗 孫中山應北方軍閥之邀,北上討論國是。 段祺瑞缺乏合作誠意,和議受阻。 孫中山病逝北京,南北和議無望。 孫中山遺囑

北伐的背景 南方革命力量增強 廣州軍政府改組為國民 政府,其下成立國民革 命軍。 兩廣統一,奠下北伐基 礎。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

北伐前期的進展 1926 年 6 月,國民政府任命 蔣介石帶領國民革命軍北伐。 革命軍首先進攻湖南、湖北, 打敗吳佩孚,平定兩湖。 革命軍同時東攻江西,擊敗 孫傳芳。 1927 年初,國民政府迅速光 復南京、上海及長江以南各 省。 北伐的經過 北伐前期路線圖

北伐的經過 北伐的中斷 寧漢分裂:國民政府內部意見分岐,對共產黨持 不同態度,造成「寧漢分裂」。北伐事業因而停 頓。 武漢國民政府 以汪精衛為首 繼續與共產黨合作 南京國民政府 以蔣介石為首 實行清黨

北伐的經過 寧漢復合:以汪精衛為 首的武漢政府召開「分 共會議」,正式宣佈與 共產黨決裂,國民政府 復合,定都南京。 汪精衛 ( 右 ) 與國民黨要員合照

北伐後期的概況 再度北伐: 1928 年 1 月,蔣介石復出, 革命軍再度北伐。 聲勢浩大:西北的 馮玉祥和山西的閻 鍚山亦加入北伐, 壯大革命軍聲勢。 北伐的經過 北伐時期的閰錫山 ( 右 ) 、蔣介石 ( 中 ) 、馮玉祥 ( 左 )

北伐後期的概況 東北歸順:革命軍連 挫奉軍,於進攻山東 時遭日軍阻撓,繞道 前進;張作霖退回東 北時遭日人炸死,其 子張學良宣佈服從國 民政府,北伐至此大 功告成。 北伐的經過 北伐後期路線圖

軍閥失去民心,人民渴望統一。 革命軍具聲望,獲得群眾擁護。 革命軍訓練有素,革命精神高昂。 各方軍人支持,北伐軍力量強大。 戰略運用得當,實行逐個擊破。 國共兩黨合作,有助北伐成功。 北伐成功的原因

北伐時期的國共關係 共產黨的發展 武裝起事:國民黨進行清 黨,共產黨遂於 1927 年 8 月 1 日發動南昌起事,國 共關係破裂。 建立根據地:共產黨後來 又在湖南、廣州發動起義, 均告失敗,餘部先後轉往 井岡山、瑞金發展。 南昌起事總指揮部舊址

北伐時期的國共關係 共產黨的發展 增建紅軍:毛澤東、朱 德改行農民路線,共產 黨實力大增,再增建一 支紅軍。 建立蘇區:共產黨放棄 暴動和進攻城市的策略, 而先後在多省建立了六 十多個蘇維埃政府。 共產黨農村根據地分佈圖

國共關係的惡化 國軍五次圍攻共產黨:自 1930 年冬至 1933 年底, 國民政府軍隊先後五次圍攻共產黨。由於實力 懸殊,紅軍又戰略失當,損失極大。 共產黨進行長征: 1934 年 7 月,中共中央決定 分批突圍,幾經艱險,紅軍主力於一年後抵達 陝西北部,是為「二萬五千里長征」。 北伐時期的國共關係

長征中的紅軍隊伍 紅軍長征路線圖

長征的影響 共產黨保存實力:高層領導與核心黨員均安全 抵達延安。 共產黨在內陸擴展:長征途中,共產黨在沿途 地區宣揚共產主義,擴充勢力。 毛澤東地位提升:長征後,毛澤東奠定了在中 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北伐時期的國共關係

你認為二萬五千里長征對中國共產黨最的 影響是甚麼?試抒述你的意見。

思考步驟 1. 在長征前共產黨處於甚麼形勢? 2. 長征對共產黨的實力保存帶來甚麼影響? 3. 長征後共產黨如何發展? 你認為二萬五千里長征對中國共產黨最的影 響是甚麼?試抒述你的意見。

你認為二萬五千里長征對中國共產黨最大 的影響是甚麼?試抒述你的意見。 答案參考 共產黨在內陸擴展,理由如下: 可以在西北山區宣傳共產主義 吸引更多新黨員 保存紅軍主幹,繼續擴充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