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 武正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七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识记 复述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简述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和乳管内 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复述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Advertisements

1 嗜酸性腺瘤( Oxyphilic adenoma ). 2 基底细胞腺瘤( basal cell adenoma ) 多见于男性老年人,主要发生在腮腺.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Carcinoma of endometrium)  发病率为一或二位  >95% 为腺癌  多发生在老年妇女.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不同化疗续贯方式对 N3 期鼻咽 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许婷婷. 研究目的 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 III 、 IVa-b 期)鼻 咽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 N3 患者经同期放化疗后仍有更高的局部区 域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预后差 这部分患者仅仅采用同期放化疗的治疗强 度是否足够?
喉良性肿瘤 喉乳头状瘤 最常见的喉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病因是 HPV 病毒 乳头状瘤可能在青春期退行.
刘立祥. 乳房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健美标志之 一,带给自然、人类以美丽。 多事之丘 乳房既是女性的骄傲,也是女性的烦恼 傲人的乳房增添女性的迷人气息,但是乳房疾病高发 又日渐成为女性健康困扰。 乳房的健康不仅关系到女性的美丽和生命,还影响她 们的爱情和家庭。 现代女性必须掌握乳房保健的健康知识,让健康的乳.
乳 腺 增 生 症 乳腺炎性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刘小蕉. 乳腺增生症 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a) 乳房疾病中最常见 b) 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 c) 卵巢功能失调,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d) 疾病具有自限性.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修改:张绘宇.
乳腺疾病简介 谭顺莲.
第十二章第二节 乳房癌病人的护理.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 赵红梅.
环境与肺癌 姜林甫.
乳腺囊性增生症 赤峰市医院 肿瘤外二科.
乳腺纤维瘤 (一)、疾病介绍 (二)、发病原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鉴别 (五)、疾病治疗 (六)、疾病预防.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和新进展.
乳 腺 疾 病 ——基础知识.
乳房疾病 PRODUCE BY: 陈伟国 乳房的解剖和生理 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乳腺良性疾病 乳房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第08节 甲状腺与乳腺疾病 一、甲状腺疾病.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乳腺疾病—红颜杀手 湖南邵阳市中心医院外五科.
乳腺外科诊治新进展 乳腺专科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二、乳房囊性增生病病人的护理 三、乳房纤维腺瘤病人的护理 四、乳房癌病人的护理.
健康热线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术前护理评估 中国医科大学 孙田杰教授.
乳房疾病 解剖.
乳腺癌
乳腺癌的 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Changzheng Med. Oncol.
乳房疾病.
局部解剖学  四肢局部解剖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戴 景 兴.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 腺 癌.
男性乳腺癌.
乳腺超声诊断(1) 袁 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超声科.
子宫内膜癌.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中国北方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 术后性功能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即女阴 后述.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特殊类型乳腺癌的诊治.
WHO(2003)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 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乳 腺 疾 病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外科 汤绍涛.
甲 状 腺 癌 Thyroid Carcinoma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锦 THANK YOU.
第十章 淋巴系统 The Lymphatic System.
乳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海安县人民医院 陆松华.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乳房疾病 武正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解剖概要 1.乳腺组织。 2.乳腺后脂肪组织,分隔乳腺与胸肌筋膜。 3.包绕乳腺的皮下脂肪层将乳腺与皮肤分隔。 1.乳腺组织。  2.乳腺后脂肪组织,分隔乳腺与胸肌筋膜。  3.包绕乳腺的皮下脂肪层将乳腺与皮肤分隔。  4.固定乳腺和皮肤组织的叶间纤维间隔(Cooper氏韧带)。 5.位于深筋膜下的脂肪和胸肌层,乳腺导管起于乳腺周围部分,然后逐渐膨大伸向乳头,当输乳管进入乳头之前,扩大形成壶腹。

解剖概要

淋巴引流 不同部位淋巴回流方向不同 胸大肌外侧缘--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乳房上部--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内侧--经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经两侧乳房间皮下的一些交通淋巴管,一侧淋巴液可流向对侧 乳房深部淋巴网可与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相通,从而可使乳房深部的淋巴液引流向肝脏

二、乳房检查 临检时应在光线明亮处,嘱病人坐位端正,解开上衣,双臂下垂,使双侧乳房充分显露,以便对比观察 望诊:外形,乳头,皮肤 触诊:体位,顺序 肿块 腋窝淋巴结 特殊检查 钼靶X线摄影和干(硒)板静电摄影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乳腺导管造影 超声检查

三、急性乳腺炎 病因: 乳汁淤积 细菌入侵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治疗 乳房脓肿的不同部位 1. 表浅脓肿 2. 乳晕下脓肿 3. 深部脓肿 4. 乳房后脓肿 脓肿形成前 排出乳汁 抗菌素的使用 局部处理 1. 表浅脓肿  2. 乳晕下脓肿 3. 深部脓肿 4. 乳房后脓肿 脓肿形成前 排出乳汁 抗菌素的使用 局部处理 脓肿形成后 切开引流

乳房脓肿的不同部位 1. 表浅脓肿  2. 乳晕下脓肿 3. 深部脓肿 4. 乳房后脓肿

切开引流示意

四、乳腺囊性增生病 概 述 病因及病理 多发病,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其病理形态多样,命名亦不统一。西方学者多称“纤维囊性乳腺病”;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 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因此,正确的认识概念与处理措施十分重要 。 病因及病理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此外,尚有一种小叶实质增生的类型 。

临床表现 突出的表现有乳房胀痛和乳内肿块。 乳房胀痛。 乳房肿块。 尚有病程长、发展缓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

治疗 自行缓解,对症治疗。 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病人,可以胸罩托起乳房。 口服中药消遥散或5%碘化钾5毫升,均可缓解症状。 随访观察中,一但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

五、乳房肿瘤 1. 乳房纤维腺瘤 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 病因 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有关。 多见于20~25岁性功能旺盛期女性。 妊娠和哺乳期或绝经前期,由于雌激素大量分泌,可使肿瘤迅速生长。 临床表现 无痛性孤立肿块,多在无意中偶然发现。 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极易被推动。 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治疗 虽属良性,但有恶变可能,一经发现,应予手术切除。 并常规送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2 .导管内乳头状瘤 临床表现:乳头溢液 病因 治疗

3. 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在世界上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以西方国家发病率为高。 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人群发病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易感因素 未婚、未育或未哺乳家族史者15倍增高。 高脂饮食和肥胖的妇女,乳癌患病率较高。 妇女胸部多次接受X线透视或摄影。 乳房良性疾病。

分化低的乳癌 特点是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 硬癌:此型最多见,约占总数的2/3。 髓样癌 弥漫性癌(亦称炎性癌) 粘液癌(亦称胶样癌)

分化高的乳癌 临床表现 特点是肿瘤细胞分化高而恶性程度较低 腺癌 导管癌(亦称管内癌) 乳头状癌(亦称乳头状腺癌) 湿疹样癌(亦称Paget氏乳头病) 临床表现 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 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 乳房外形的改变,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方向改变及乳头内陷,“桔皮样”改变等。

乳癌发展至晚期,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此种恶性溃汤易出血,伴有恶臭,经久不愈,边缘外翻似菜花状。癌肿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远处转移:肺、肝、椎骨转移。

乳腺癌橘皮样变

特殊形式乳腺癌 湿疹样乳腺癌 (乳头Paget’s disease) 炎性乳癌 乳房红、肿、增大,无肿块 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性乳癌 乳房红、肿、增大,无肿块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女性乳房肿块应倍加警惕:乳癌在乳房肿块中所占比例很大,加之不少良性肿块也有恶变的可能。 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注意鉴别诊断,如乳腺囊性增生症,肉瘤、结核等。 特殊检查,尤其是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 TNM国际分期法 它是国际抗癌协会提出的,1969年和1972年两次修订。

特殊形式乳腺癌 湿疹样乳腺癌(乳头Paget’s disease)

炎性乳癌 乳房红、肿、增大,无肿块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20世纪50年代,Fisher 提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生活质量,荷瘤生存 治疗

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并不决定于手术方式,而与癌肿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反应。 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抗癌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延长生存期。 近年多采用联合用药,多疗程。 常用的方案有CMF、CAF、CEF等,可降低术后复发率,一般连续应用4~6个疗程。 内分泌治疗 激素的效用与患者的年龄,特别是否已经绝经有很大关系,故所用药物及手段因月经情况而异。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测定,阳性者预后较好,内分泌治疗有效。

绝经前患者的治疗: (1)去势疗法:包括手术去势(卵巢切除)和放射去势(X线照射卵巢);前者用于全身情况较好,急需内分泌治疗生效者,后者用于全身情况差,难于耐受手术者。 (2)激素药物疗法:三苯氧胺,10毫克口服,2次/日。

绝经后(闭经后5年以上)患者的治疗: 放射治疗 通常用于手术后,以防止局部复发。 如手术后证实已有淋巴结转移者适用。 晚期乳腺癌放疗后增加手术机会。 对于孤立性的局部复发病灶,以及乳癌的骨骼转移灶均有一定的姑息性疗效。

其他治疗 免疫治疗 Herceptin 中医 基因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ECT

乳腺癌钼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