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动物类中药 药用动物的活性成份有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而专一、毒副作用低等特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Advertisements

维生素 B 维生素 B 族 维生素 B 族有十二种以上,被世界一致 公认的有九种,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 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 补充。 维生素 B 族包括 B 1 、 B 2 、 B 3 (烟酸)、 B 5 (泛酸)、 B 6 、 B 11 (叶酸)、 B 12 (钴胺素)。
性状 鉴别 显微 鉴别 理化 鉴别 采收 加工 化学 成分 含量 测定 返 回返 回返 回返 回 附 Myrha 来源 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干皮部渗 出的油胶树脂 产区 主产于非洲东北部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 拉伯半岛南部及印度等地。从索马里和埃塞俄 比亚进口的没药称天然没药。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护理基本技术 第十二单元 冷热疗技术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Tel :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 Cervidae )动物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 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燥分泌物。 麝香Moschus.
第六章 含动物药、矿物药的 中药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教研室.
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动物的干燥全体:全蝎、水蛭等。 除去内脏的动物体:蛤蚧、蛇类等。 动物体的某一部分 贝壳类:石决明、牡蛎;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药材鉴定 一、珍珠 三、蜂蜜 四、阿胶 二、全蝎 五、牛黄 六、羚羊角 七、鹿茸 八、麝香.
中药鉴定综合技能训练 茎木类和皮类中药 中药教研室.
闽医堂 名流之家 三 伏 灸 传承 传统 传神 传播 闽医堂名流之家推拿中心.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一、性状鉴别 藤类中药外形呈藤本状,多扭曲不直;质坚硬;断面皮部窄,木部宽,木部多可见密布小孔(导管孔),常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髓部明显,有的髓部偏斜或有空洞。 二、显微鉴别 藤类中药除按一般茎类显微鉴别方法进行观察鉴别外,还要注意藤类与一般茎类的不同之处。木质部次生射线形成明显的车辐状纹理(习称“车轮纹”
动物类生药.
动 物 类 中 药.
6. 容积和容积单位.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一节 概述 一、动物类生药的应用与研究概况 我国应用动物类药材有悠久的历史。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蓼 科Polygonaceae.
实验九: 牛黄解毒片的分析.
膳食调查与评价 1.
第 二 十 三 章 开 窍 药 【含义】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闭 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五年義班 第六組 組員:陳沛均.陳宜屏.黃卉郁.萬崇豪.廖弘洋. 羅賢聘
维生素A.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牛 黄 Calculus Bovis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Bovidae)动物牛Bos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第五节 洗胃术.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导尿术.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实验四:显微化学、荧光鉴别及微量升华鉴别方法
中药鉴定综合技能训练 矿物类中药 中药教研室.
第二篇 动物药.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节 维生素C的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实验六: 肌苷的分析.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床上洗头.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四章 动物类中药 药用动物的活性成份有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而专一、毒副作用低等特点。

一、药用动物的历史发展概况 1、动物类中药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甲骨文、蜜蜂、珍珠、牡蛎。 《神农本草经》收载动物药65种,占7.8%; 《本草纲目》收载461种,占24.4%; 《中国药用动物志》收载1564种,涉及到的动物832种。 世界范围已研究和使用的动物超过3000种。而中国已知可供入药的动物已有900余种。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丰富,有待于开发利用。

2、药用动物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 著作; 研究论文; 药用动物品种; 动物药的鉴定方法; 扩大药源,寻找类同品; 药用动物驯化、养殖; 对动物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二、动物类中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 1、动物的干燥全体:如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 2、去内脏的动物体:如蚯蚓、蛤蚧、蕲蛇、金钱白花蛇;

3、动物的某一部分: 角类:如鹿茸、羚羊角、犀角; 鳞甲类:如穿山甲、鳖甲、龟板; 骨类:豹骨、虎骨; 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 脏器类:哈膜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

4、动物的生理产物: 分泌物:麝香、蟾酥、蜂蜡、蜂蜜 排泄物:五灵脂、蚕砂、夜明砂; 其它生理产物:蝉蜕、蛇蜕、蜂房 5、动物的病理产物:珍珠、僵蚕、牛黄、马宝 6、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鹿角胶、鹿角霜、龟胶、阿胶、血余炭等。

三、动物类中药的活性成分: 1、蛋白质: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牛黄中的牛磺酸、人尿中提制的尿激酶、蜂毒中所含的蜂毒素、水蛭素。 2、生物碱类毒素; 3、甾体类; 4、萜类; 5、不饱和脂肪酸。

四、动物类中药的鉴别: 1、来源鉴定: 2、性状鉴定: 蟾酥 牛黄 熊胆仁 麝香仁

3、显微鉴定: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特征。

4、理化鉴别; 5、含量测定:现代色谱和光谱技术的应用。

牛黄 Calculus Bovis 牛属丑,故又称丑宝、丑黄、胆黄、肝黄、管黄、犀黄。 牛黄为传统的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之效,为内服及配制丸散之要药。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本草衍义》曰:“牛黄,亦有骆驼黄,皆西戎所出也。骆驼黄极易得,医家当审别考而用之,为其形相乱也。黄牛黄轻松,自然微香,以此为异。盖又有牦牛黄,坚而不香。”李时珍曰:“牛之黄,牛之病也。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综上所述,古代所言牛黄主要是指黄牛之肝管及胆管、胆囊之结石。 牦,“长毛牛也”,即牦牛类。说明当时己有牦牛黄及骆驼黄等混淆品。

我国目前4500种中成药中,以牛黄配成的中药已达650种左右,例如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清热散、至宝丹和六神丸等。 今市售品有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 牛黄在国际上视为“无价之宝”。

一、来源: 1、天然牛黄: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少数为水牛、牦牛、野牛的干燥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结石和肝管结石),习称“天然牛黄”。 蛋黄 管黄

2、活体植核培育牛黄: 手术育黄; 注射育黄。

3、人工牛黄: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然后将从猪胆或牛胆抽提的各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4、体外培育牛黄:以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复合胆红素钙、胆酸、去氧胆酸等,用人工物理化学方法,在体外所得的牛胆红素钙结石。

二、采收加工: 天然牛黄; 活体植核培育牛黄。

三、性状鉴别:

1、蛋黄:卵形,不规则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四方形。

2、管黄:又称碎片黄、空心黄。 呈管状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不光滑,有裂纹及点状小突起,质松脆,断面中心多空隙而色较深,外周有层纹。

均以完整、表面光泽细腻,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者为佳。 野牛的胆石外形与断面层纹与水、黄牛相同。不同者,外表为乌黑色。

3、吃胆牛黄: 由加工不当,有胆汁渗入而形成的次品牛黄。 外表显暗红棕色,质地较硬,断面似胶状,并显黑色或墨绿色,同心层纹不明显,亦无清香气,味苦。 一般认为质量较次。

4、活体植核培育牛黄: 为不规则的块片或粉末,棕黄色或黄褐色,同心层纹不明显,间有少量灰白色疏松状物或乌黑硬块。 质较硬,气微腥,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 具有“挂甲”特征。

天然牛黄性状鉴别要点: (1)整牛黄:外观自然,黄红色至棕黄色或有“乌金衣”;断面有层层相叠的同心环纹;气清香,嚼之先苦而后甜,有清凉感。 (2)碎牛黄:较大的碎片可见同心层纹,并可分层剥离;质轻松而脆;挂甲。

5、人工牛黄: 为黄色疏松粉末。味苦微甘,气微清香略腥,入口后无清凉感。水溶液亦能“挂甲”。

6、体外培育牛黄:呈球形、类球形,直径0.5-3cm,表面光滑,呈黄红色至棕黄色。体轻,质松脆,断面有同心层纹,气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五、 显微鉴定: 水合氯醛装片,不加热可见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六、化学成份: 1、胆汁色素72-76%,其中主为胆红素及其钙盐。因测定其较易,故常以其含率作为评判牛黄质量好坏的标准。

2、胆汁酸类7-10%,包括胆酸、去氧胆酸、牛磺胆酸盐、甘氨胆酸盐等。 牛黄具有解痉作用。其对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主要由去氧胆酸引起。

3、多肽(SMC) 7% 、胆固醇、多种氨基酸和无机盐等。SMC能引起平滑肌的收缩。

七、伪品: 1、伪制:用黄连、大黄及姜黄粉末,加蛋黄、胆汁等物伪制而成。其外表色浅黄,体较重,无光泽、体较重,断面棕褐色,粗糙、无层纹,无清香气,味苦、入口即化成糊状,嚼之粘牙。加水湿润,涂指甲色易擦掉,无“挂甲”现象。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植物性或动物性组织。

2、假代。用骆驼黄、熊胆黄、猪黄、人黄替代。 骆驼黄:驼科动物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Linnaeus)的胆囊结石,个大,质粗糙,无光泽、微臭,味不苦而咸,本品有微毒。 熊胆黄: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tanus G.Cuvier)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胆囊结石。无明显层纹,也不具牛胆气味。

猪黄:猪科动物猪的胆囊、胆管及肝管的干燥结石。 呈卵形或球形,大小不一,直径1-4㎝,表面黄白色、灰黄色或红色,光滑或稍粗糙,具龟裂纹。体轻,质较松脆,断面同心层纹厚薄不均,并可见红黄色、黄色及灰白色斑点,有的中心可见草节。 气微腥臭,味微苦,微凉,水湿润不挂甲。

人黄:为人的胆结石。呈类球形或不规则形,一般颗粒较小,直径0 人黄:为人的胆结石。呈类球形或不规则形,一般颗粒较小,直径0.3-1cm,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深褐色,光滑,质硬,断面同心层纹厚薄不均,色泽变化大,略具油性。气微腥,味微苦。

3、掺假。在牛黄中掺杂有淀粉、铁粉、蔗糖。

七、真伪鉴别: (一)经验鉴别: 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经久不褪,习称“挂甲”。并有清凉感透进指头的为正品;

2、取一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真品则分裂,裂片呈明显的层纹,质细密而酥脆,内心有白点和清香气。则为真品,反之为伪品。 3、用针刺入牛黄,出针后不带黄色为正品。 4、用无色透明的水杯,装清水半杯,取牛黄少许投入水中,可见其吸水变湿而不变形;反之,入水即膨胀崩解者为伪品。 牛黄形状差异大,颜色深黄能挂甲,质松易碎显层纹,味苦后甜凉感佳。

(二)显微鉴别: 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镜检,可见不规则团块。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红棕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为绿色。

(三)理化鉴别: 1、取粉末0.1g,加60%醋酸4ml,研磨,滤过,取滤液1ml,加新制的糠醛(新蒸馏至几乎无色)溶液1ml与硫酸溶液10ml,置70℃水浴中加热10min,即显蓝紫色。 2、取粉末适量,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即显污绿色;如加浓硝酸则显红色。

3、取粉末0.1g,加盐酸1 ml及氯仿10 ml,充分振摇,混匀,氯仿层呈黄褐色,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 ml,振摇,即生成黄褐色沉淀,分离除去水层和沉淀,取氯仿层约1 ml,加醋酐1 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

4、加碘液,真品牛黄内不含淀粉,而市售伪品牛黄成型时需加用淀粉,滴加碘液即可辨真假。 5、取粉末少量,加水0.5ml,振摇10min,静置,取上清液3-4滴点于滤纸上,待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灰绿色荧光。

6、TLC检胆酸、去氧胆酸:

供试品 样品粉末的氯仿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溶解。 对照品:胆酸、去氧胆酸的乙醇溶液 薄层板:硅胶G薄层板 展开剂: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 (15:7:5) 显色剂:10%硫酸乙醇溶液,105℃烘约5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麝香Moschus 又名寸香、元寸香、原麝香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晋陶宏景曰:“麝形似獐而小”明代李时珍曰:“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在唐宋时代已盛行用作化妆品及香料。 性温,味辛,有通窍辟秽,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用于热病、惊风、中风、神志昏迷。

一、 来源: 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香囊为位于脐与阴茎之间的特殊分泌腺分泌麝香,射出香气以引诱异性。

二、分布: 麝,俗名“麝鹿”、“獐子”。是一种温带、亚热带及亚寒带的高山动物,为我国特产珍贵中药材。 野生或家养。 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等地。

三、采收加工: (一)野生 冬季及次春猎取,杀麝取香。 1、毛壳麝香 2、麝香仁 (二)人工驯养 活体取香

四、商品规格 毛壳:呈球形或扁圆形,囊壳完整,内有饱满柔软的香仁和粉末。 净香:为去净外壳的净麝香,有颗粒状香仁和粉末

五、性状鉴别:

(一)毛壳麝香: 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约3-7cm,厚约2-4cm ,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中央有一小囊口,囊口表面有皱纹,多不带毛,偶有带毛的也很短,囊口直径3mm左右。 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

香囊的构造分五部分: 1、粗皮(外壳),淡褐色或棕褐色,被毛所披盖; 2、细皮,粗皮内的肌肉层,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 3、内皮,又称云皮,为细皮内包住香囊的一层极薄的酱褐色膜。膜上有许多皱纹,分泌物即从膜上产生,习称“银皮”、“云皮”或“黑衣子”。 4、香仁:包于内皮之内的颗粒状物,习称“当门子”;粉末状物习称“散香”。 毛壳麝香以饱满、皮薄、仁多、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

(二)麝香仁 当门子: 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由于多集中于囊口,习称“当门子”。表面呈紫红色,黄褐色或乌黑色,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

散香: 粉末状者习称散香。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或微带紫色,习称“黄香”,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黄香黑子”:散香呈黄色细粉;当门子外表黑色,剖开黄色称之。 “子眼清楚” “子”指细小均匀的麝香仁,“眼”指麝香仁与麝香仁之间的空隙。香仁油润,颗粒自然疏松,习称“子眼清楚”。

有少量破碎的灰白色内隔膜皮(银皮)、少许细毛;香气浓烈远射,味微辛辣,略带咸。 以当门子多、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佳。 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六、 化学成份: 1、大环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麝香酮(3-甲基-十五环酮 ),为主要活性成分,少量的降麝香酮。现已能人工合成麝香酮。

2、蛋白质和多肽,高分子量的肽类是抗炎的主要成分。1979年我国学者从麝香中分离得分子量为5000-6000的多肽,抗炎活性为氢化可的松的20倍,这种多肽含15种氨基酸,其中主要为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有元C、H、O、N、S、Si、B、Fe、Ag等。

3、11种雄甾烷衍生物。麝香的雄性激素作用是和麝香含有的雄甾烷衍生物成分有密切关系,质量较好的麝香,雄甾烷类衍生物含量在0.5%左右。

4、少量的生物碱类化合物:麝香吡啶(C16H25N)、羟基麝香吡啶A、B等; 5、胆甾醇、脂肪酸、尿囊素和无机盐等。

七、 常用的鉴别方法: 1、冒槽现象: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立即检视,上槽之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称之“冒槽”; 2、取香仁少许放于手掌中,加水润湿,手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结块。整麝香,手捏之有弹性。 3、水溶法:取少许香仁,置于无色玻璃杯内,用开水冲泡或沸后倒进杯内,搅拌,静置,真香微溶于水,水液呈澄明的淡黄色,香气浓而持久。

4、火烧法:取香仁粉末于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5、纸压法:用易吸水的洁净纸一张,取麝香少许置纸上,将纸折合,稍用力挤压,如系真香,则纸上不留水、油迹,纸亦不被染色。如纸上现水迹,则为发水香或没干的麝香;显油迹,则为浸油之麝香;如纸被染色,则为掺伪的麝香。

6、显微鉴别: 麝香的一般掺假原料为动物的肝脏、油脂、血块、蛋黄以及锁阳、儿茶、大黄粉等,其加工方法有在原香中注血、压沙或在香仁中拌入这些经加工处理过的粉末和麝毛,有的用原壳重新缝合或用动物膀胱制成银皮麝香 。

显微特征 取香仁,水合氯醛装片观察,为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不定形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团块中包埋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的结晶;可见空心或实心毛发;淡黄色,边缘不整齐的块状银皮和菌丝。

如有掺假: (1)植物的组织、细胞特征; (2)动物细胞特征,火烧有焦臭味; (3)矿物型:增加灰分含量; (4)树脂类:可增加醇浸出物的含量。

7、质量检查: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 用减压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减少重量不得超过35.0%; 总灰分,按干燥品计算,总灰分不得超过6.5%;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麝香酮(C16H30O)不得少于2.0%。

八、代用品: 1、灵猫香:为灵猫科动物动物大灵猫、小灵猫香囊中的分泌物,雌雄动物均产香。具有与麝香相似的成分和功效。为蜂蜜样的稠厚液,呈白色或黄白色,存放日久则色泽渐变,由黄色最终变成褐色,呈软膏状,具类似麝香气。

2、麝鼠香:田鼠科动物麝鼠雄性香囊中的分泌物,具有与麝香等同的麝香酮、降麝香酮等大环化合物。麝鼠原产北美洲,其香也称“美国麝香”,我国在东北及新疆、浙江、广西等省区均有饲养场,资源丰富,做麝香代用品的开发价值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