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四第一講:放牛皇帝朱元璋 蔣竹山
朱元璋的形象
史書記載 《明史.太祖本紀》描述朱元璋的長相 : 「姿貌雄杰,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 前四個字雖是溢美之辭,後四個字卻也是隱晦描述朱元璋長得奇怪。
民間形象 民間傳說 如額頭和太陽穴隆起、顴骨突出。 寬闊的下巴要比上顎長出好幾分。 大鼻子、粗眉毛、金魚眼。 滿臉麻子等外貌。 極有可能是實際情況。
正史和民間流傳有朱元璋的十六福畫像。 其中面貌慈祥穿著朝服右上角正楷書金「大明太祖高皇帝」。 當屬正史和宮廷所藏。
另一幅民間流傳頗廣的是身著紅袍、頭扎黑色逍遙巾。 畫像上方是一行隸書「明太祖真像」,此像突出民間傳說的闊長寬廣的大嘴巴子,形容十分夸張。 而其它十四張圖像則均以這張為藍本,極力誇張、丑化朱元璋,有些甚至比例不當地在其臉上畫上斑點,以突出民間傳說的「三十六顆紅麻子」。
真正的朱元璋長相極有可能是面貌一般但有些特征較為獨特。 譬如大嘴巴(現代人也有不少,俗稱「地包天」)等讓人印象深刻。 民間畫像隻不過夸大這一特征而已,就像現代人的漫畫。
史家看法1 《劍橋中國明代史》。 雖然體認民間傳說的「臉面有皺紋而痘點斑斑,顎部突出」。 但也覺得朱元璋「看起來預示將來有不凡的質量」。 其實說朱元璋的氣質神采非同一般。
史家看法2 《劍橋插圖中國史》中,美國學者 (Patricia Buckley Ebrey) 對民間丑化朱元璋的那些畫像表達質疑。 她認為民間流傳的那些畫像是基於畫師的故意丑化,認為「太祖和其它皇帝一樣英俊」。
《朱元璋大傳》寫作背景 作者吳晗 明史專家,該書初稿成書時為1943年,正值國共內爭時期。 生活拮据撰書,批判朱元璋後期誅殺功臣、興文字獄、運用特務,威懾人民,顯露對蔣介石政權的不滿。 受毛澤東影響,專研歷史唯物主義,透過對人物具體敘述,了解所處時代。 多次刪改,1965定稿。
毛澤東影響吳晗治史極大的人物。 《朱元璋大傳》定稿前曾與吳唅有過約談。 毛澤東相當肯定朱元璋為一名從農民起義到建國的行為, 認為其晚年不該被寫得如此不堪,與吳晗含沙射影的初衷,大相逕庭。
儘管最後大幅修改對朱元璋的評價,將其諸多功績一一列舉。 還保留大量朱元璋任意殺戮紀錄──胡惟庸、藍玉等冤案。 「政權的維持建立在流血屠殺、酷刑暴行的基礎上,這個時代,這種政治,確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恐怖政治。」 相當重視史料的分析後得來的評價,此為就事論事的治史道德。
採直線描寫方式,告訴讀者朱元璋如何能在大時代背景下激出波蘭壯舉。 元末政治腐敗、經濟蕭條、戰爭頻繁使得社會動盪不安,種種事件先後,環環緊扣著朱元璋的舉手投足。 從貧窮農家至加入紅軍、組織私家軍隊建國。
保留其稱帝後大量暴力舉止的描述。 宏觀上肯定朱元璋在政治上統一全國。 結束元末二十多年戰亂的局面。 鼓勵農業生產,積極復興戰亂破損的經濟運作、以及整飭貪官污吏,矯正元朝惡劣的政治風氣。 為明初的社會安定局面,奠基後世的社會富庶。
詳細紀錄朱元璋一生。 童年生活的困境,受盡地主剝削。 靠承租零星一塊地作耕已維持生計,若遇到天災荒年,就注定挨餓。 朱元璋從來沒有感受過吃飽飯的經驗。
殺小牛的故事 孩童時有次放牧時,孩子們餓肚子紛紛說著空虛的期望──想嚐嚐肉的滋味,朱元璋便帶頭把雇主的小牛給宰來吃,一群孩子飽餐一頓後,省悟過來,擔不起罪過,亂成一團,這時朱元璋站出來願意承擔所有責任,當然那天晚上,朱元璋挨了一頓毒打。
承擔責任 朱元璋的性格敢作敢當,又很重義氣。 從童年開始就廣積人脈加入紅軍。 又另外召集親朋好友,組織成軍, 個人獨特的性格魅力。
當朱元璋中平定了南北內亂局面,吳晗仍然是以真實的筆法描寫朱元璋。 「大明這一國號出於明教。」 朱元璋自己本身也是攀藉著民間宗教起事。 然而稱帝後,卻下令取締一切邪教,尤其是白蓮社、大明教和彌勒教。
因為朱元璋認為這些邪教使人「大即心惑而喪心喪志,甚至聚集成黨,集黨成禍」。 正因為他也曾藉著宗教力量發跡,相當清楚宗教聚集群眾的力量。 例如「明王出世」、「彌勒降生」等標語對貧農杵在絕望的困境中,具有強烈的煽動性。 朱元璋會反過來否定曾經堅信的宗教,目的是為了維護鞏固王朝的治權,這是無可非議的。
整本書前半多在論功、褒獎朱元璋的有目的行事作風。 後半部筆鋒直轉,將其稱帝後血腥一面,淋漓盡致描繪出來。 朱元璋將擅權枉法的宰相胡惟庸處死,並下令取消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管理國家政事。 從此廢除傳承已久的宰相制度,皇帝成為總覽一切政事的獨裁者。對朱元璋,從政治鬥爭來說是必要的。
但是實際上胡維庸事件造成的連珠罪證多是子虛烏有。 而後朱元璋又以謀反罪誅殺大將藍玉,此案牽涉數萬人,幾乎把明初的功臣都殺光了。
徐達為開國功臣第一,洪武十八年生背疽,據說這病最忌吃蒸鵝。 病重時元璋卻特賜蒸鵝。 徐達流淚當著使臣的面吃下了,不多日就死。 字裏行間,對朱元璋誅殺功臣極為不滿。 此事件對比朱元璋晚年悽涼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