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教研室 张 峰. 镇痛解热抗炎 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甾体类抗炎药) 抗炎药.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1 第十九章 镇痛药 ( analgesics ). 2 概述 疼痛 镇痛药定义 与局麻药、全麻药的区别 作用 意识 其他感觉及运动 局麻药 局部 清楚 减弱 全麻药 吸收 丧失 丧失 镇痛药 吸收 清楚 不影响.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镇静催眠药 ( Sedative-Hypnotic Drugs )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张艳美.
镇痛药 analgesics 主要作用于 C.N.S ,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 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可改善情绪。特点是镇痛作用强大,反复用易 成瘾,又称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 主要作用于 C.N.S ,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 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念 二、作用机理 三、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正确使用药物.
镇痛药 Analges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教务科/药理教研室 张 庆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hypnotics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七章 镇 痛 药.
第二十章 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 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三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三章 解热镇痛抗炎和痛风药 ⑴ 概述 ⑵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3)抗痛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复 习 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机制?.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帕金森病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医护学院药理教研室 秦韻.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复 习 癫痫持续状态选药? 癫痫大发作选药? 癫痫小发作首选? 癫痫小发作最有效的是? 即有抗癫痫又可治疗神经痛的是?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咳药.
镇痛药.
第八章 镇静催眠药 ⑴苯二氮卓类 ⑵巴比妥类 ⑶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学习目标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九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1.
炎症.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第六章 中枢系统药物.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19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一. 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与抗惊厥药 Sedative-Hypnotic Drugs
糖尿病流行病学.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 Drugs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 Central stimulants 提高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 大脑皮层 咖啡因 延脑呼吸中枢 尼克刹米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的概念 理想的镇静催眠药 常用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BDZs)
第12章 镇 静 催 眠 药 Sedative-hypnotics.
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药.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镇痛药 Analgesics --直接阻断痛觉传导的药物.
第十五章 镇痛药 1. 定义:是作用于CNS,通过激动阿片受体,选择性抑制痛觉,消除或缓解疼痛的药物。
第二十一章 镇 痛 药 analgesics.
第十六章 镇痛药 Narcotic Analgesics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十一章 镇痛药 刘丹花.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16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兼有抗炎作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兼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少数药物如扑热息痛只有解热、镇痛作用,而无抗炎之作用。
第11章 镇静催眠药 主讲教师:裘军.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教学目的:掌握苯二氮卓类药物、巴比妥类及常见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了解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与作用机制。掌握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了解吲哚美辛、布洛芬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课时数:6 课时。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的概念 理想的镇静催眠药 常用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BDZs)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选择性抑制,能够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 苯二氮卓类(BDZs) 巴比妥类 其它 理想的催眠药应能依需要纠正各种类型的失眠(难入睡、易醒、早醒等),引起完全类似于生理性的睡眠。

一、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 Bz,BDz,BDZs) [构效关系]

[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完全; 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且与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 3)经肝药酶代谢后可生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4)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灭活,经肾脏排出。

地西泮 Diazepam(安定Valium) [药理作用] 1. 抗焦虑作用 地西泮 Diazepam(安定Valium) BDz 边缘系统神经元活动   抗焦虑 焦虑 (常用药物:地西泮、氯氮卓)

 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嗜睡,运动失调等不 良反应轻 2. 镇静催眠作用 BDz BDz 边缘系统神经元活动  刺激激活脑干网状结构 大脑皮层兴奋  催眠 失眠   优点: 安全范围大  无肝药酶诱导作用  较小影响 REM 时相,停药后反跳现象轻  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嗜睡,运动失调等不 良反应轻

 促进中枢GABA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功能 3. 抗惊厥、抗癫痫  抑制大脑皮层、丘脑、边缘系统中病灶的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组织扩散 4.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5. 暂时性记忆缺失

[临床应用] 抗焦虑作用 镇静催眠药 抗惊厥抗癫痫 中枢神经肌松药 地西泮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小于镇静量既可发挥抗焦虑效果,消除患者的紧张、激动、恐惧、焦虑和不安,以及因焦虑而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和失眠。 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可用于麻醉前给药,可缓解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增加安全性。 临床上用于治疗破伤风、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特别是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有显著效果。 临床上用于大脑麻痹患者、脑血管意外和脊髓损伤引起的肌肉僵直,也可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等所致的肌肉痉挛。

50-100

[作用机制] 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

[不良反应] 嗜睡、乏力、头昏、影响技巧性操作。 毒性很小,过量急性中毒也可引起运动功能的失调,呼吸抑制。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对老年人,应用地西泮期间过量饮酒,也可致死。

BDZ受体阻断剂——氟马西尼(flumazenil) (安易醒) BDZ类药物中毒时的特异解毒药 (竞争性拮抗BDZ激动剂的中枢效应)

二、巴比妥类 barbiturates [构效关系]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巴比妥类在GABAA受体-Cl-通道复合物上有结合位点,结合后促进GABA与受体的结合,通过延长Cl-通道的开放时间来增加Cl-内流。 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谷氨酸受体)。 抑制Ca2+通道。 抑制Na+通道。

1. 抗惊厥(异戊巴比妥) [临床应用] 2. 癫痫持续状态(苯巴比妥、戊巴比妥) 3. 麻醉前给药(苯巴比妥) 4. 偶用 于静脉麻醉(硫喷妥)

2. 后遗作用(宿醉效应 hangover effect) 3. 耐受性 4. 依赖性:习惯(精神)与成瘾(躯体) [不良反应] 1. 抑制呼吸 2. 后遗作用(宿醉效应 hangover effect) 3. 耐受性 4. 依赖性:习惯(精神)与成瘾(躯体) [中毒解救原则] 清除毒物,维持血压、呼吸、体温,碱化尿液,促进药物排泄。

三、其它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顽固性失眠 甲丙氨酯:老年失眠患者 丁螺环酮:5-HT受体亚型抗焦虑剂,疗效与BDZ类相当。(5-HT1 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突触前抑制)。 褪黑素:激素

第二节 麻醉性镇痛药 特点:镇静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镇痛作用大,反复应用易于成瘾。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是机体受到伤害后发出的一种保护反应,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缓解疼痛的药物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药 (成瘾性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成瘾性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吗啡、可待因) 人工合成镇痛药(度冷丁)

《本草纲目》中有关阿片治病的记载:罂粟壳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肠筋骨诸痛。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本草纲目》中有关阿片治病的记载:罂粟壳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肠筋骨诸痛。

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干燥物,含有20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 阿片及其阿片生物碱 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干燥物,含有20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和罂粟碱。 阿片在十六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泻、止咳、解除焦虑和催眠。由于疗效显著,有“天赐良药”的美名。 1803年首先从阿片中提取得到阿片生物碱吗啡纯品。 菲类(吗啡、可待因等) 镇痛作用强 异喹啉类(罂粟碱) 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

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吗啡类制剂大都有严格的构效关系及立体特异性,在脑内微量局部注射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为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所。这些都表明体内可能存在着同阿片类物质有特异性结合的阿片受体。 1971年Goldstein首先用放射受体结合法证明脑内有特异性的阿片结合。1973年三个不同的实验室(Simon,Snyder,Terenius)用高比活性的标记阿片物质各自证明了脑内阿片受体的存在。此后放射受体结合便成为研究阿片受体的重要手段。

研究历史: 1962年 发现吗啡中枢作用部位:第三脑室周围灰质 1971~1973年 发现体内存在阿片受体 1975年 发现哺乳动物脑中存在内源性阿片肽 (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 1992年 开始陆续报道了各种阿片受体的分子克隆 1997年 分离纯化得到了高选择  受体的内源 性配体 endomorphine - 1 endomorphine - 2

阿片受体亚型及效应 亚型 效应 痛 呼吸 心率 血压 瞳孔 精神情绪    — —  欣快、成瘾       镇静 亚型 效应 痛 呼吸 心率 血压 瞳孔 精神情绪    — —  欣快、成瘾       镇静      ? 欣快       幻觉、谵妄       欣快

(一)吗啡 morphine [构效关系] 镇痛环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首关效应灭活多,临床上常用注射给药; 约有1/3的吗啡与血浆蛋白结合; 肝脏代谢,部分与经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另一部分为吗啡-6-单葡萄糖醛酸苷,活性强于吗啡; 肾排泄。

[药理作用和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镇痛、镇静作用 显著减轻或消除各种疼痛,消除因疼痛或其它因素引起的神经紧张、焦虑、烦躁及恐惧等情绪,且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 镇咳作用 可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 心血管系统 可使外周血管扩张,临床上用于心源性哮喘及肺水肿。 平滑肌 吗啡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提高小肠及大肠平滑肌张力甚至痉挛,使推进性蠕动减弱,肠内容物通过延缓,同时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

P物质

生理性镇痛: 疼痛刺激 内阿片肽释放 与阿片受体结合 激活抗痛系统 Ca2+ 镇痛 阿片类 生物碱

[不良反应] 1. 耐受与成瘾( Tolerance and addiction ) 停药 身体依赖 长期用药 耐受 依赖 成瘾 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 加大用药剂量 2. 抑制呼吸 吗啡急性中毒三大特征:昏睡,针尖样瞳孔,潮式呼吸

[禁忌症] 1. 分娩止痛 2. 哺乳期妇女止痛 3. 支气管哮喘 4. 肺心病 5. 颅脑外伤、颅内高压 6. 严重肝功能减退

(二)可待因(Codeine) [体内过程] 脂溶性高于吗啡,易入中枢; [药理作用及应用] 镇痛为吗啡的1/10 镇咳为吗啡的1/4 无明显镇静作用 欣快、成瘾低于吗啡 用于中枢性镇咳

二、 人工合成镇痛药---- 哌替啶(度冷丁) [体内过程] 口服或注射给药均可吸收,但注射吸收迅速、起效快,故临床上常用注射给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主要在肝脏代谢。自肾排出。 [药理作用及应用] 镇痛、成瘾均弱于吗啡,为吗啡代用品;胆绞痛、 肾绞痛需合用解痉药(如阿托品)。 [不良反应] 耐受性和成瘾性较吗啡弱,但也不应连续应用。

三、其它镇痛药 罗通定(延胡索已素) [作用机制] 阻断脑内DA受体 促进脑啡肽、内啡肽释放 [临床应用] 慢性、持续性钝痛和内脏痛。

四、 阿片受体拮抗剂 纳洛酮(naloxone) 纳曲酮(naltrexone) [临床应用] 阿片类过量中毒的抢救

美沙酮 (Methadone) 美沙酮,又作美散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其盐酸盐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形粉末,无嗅、味苦,溶解于水,常见剂型为胶囊,口服使用。

美沙酮有望替代吗啡 镇痛作用相当 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以及对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弱于吗啡。

美沙酮有望替代吗啡 镇痛作用相当 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以及对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弱于吗啡。 优势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 NMDA受体 耐药 美沙酮拮抗 止痛时间长,戒断症状轻 毒性低

戒毒治疗 1960年在美国研究发现该药能控制海洛因的戒断症状,开始用于戒毒治疗。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地区实施美沙酮治疗计划,取得满意的效果,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是亚洲地区较好的戒毒模式。 1993年我国卫生部颁布《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首选美沙酮进行戒毒(脱毒)治疗。

血药浓度高水平维持,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吗啡受体,阻止了“戒断症状” 用量大,再吸海洛因也不产生欣快感,不再产生“求药欲望” 美沙酮维持疗法(MMT) 生理性 心理性 血药浓度高水平维持,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吗啡受体,阻止了“戒断症状” 用量大,再吸海洛因也不产生欣快感,不再产生“求药欲望”

第三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概 念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较强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由于阿司匹林是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药,故也成为“阿司匹林类药物”。

产热 散热 战栗 肌紧张 肌肉运动 内分泌腺活动 基础代谢 糖类 蛋白 脂类 不感蒸发 出汗 皮肤血流 体表面积 换衣着 环境条件 传导、辐射 蒸发 产热、散热平 衡,达到体温 恒定。 调定点学说 下丘脑的体温 调节中枢: 39 35 36 38 37

[作用机理] 热镇痛消炎药可以抑 制中枢神经系统内PG 合成酶,减少PG合成。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 进入 中枢神经系统 前列腺素PG 产生和释放 中性粒细胞或其它细胞 内热原 (可能是 白介素1) 病原体 毒素及其它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 * 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体温调定点的提高,体温升高。 * PG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提高痛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 PG参与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 PGE2 PGF2a

环氧酶 cyclo-oxygenase, COX1——参与调节血管紧张度

[药理作用] 1. 解热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抑制 (环加氧酶) 外致热源(细菌、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内热源(白介素—1) 中枢 抑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 (PGE2)PG合成   (环加氧酶) 抑制 体温调节中枢 氯丙嗪 调定点  产热   散热   体温上升 恢复

2. 镇痛 解热镇痛 抗炎药 痛觉 大脑皮层 丘脑 传入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 致病因素 组织损伤发炎 缓激肽、组织胺等 + 致痛 致敏、致痛 致病因素 组织损伤发炎 缓激肽、组织胺等 + PGE1、E2、F2d 释放

3. 抗炎 解热镇痛 抗炎药 致病因素 组织损伤发炎 缓激肽、组织胺等 + PGE1、E2、F2d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增加 释放 致炎 致炎、致痛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增加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解热镇痛消炎药分为五类: 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 其它有机酸类 COX-2选择性抑制剂

一、水杨酸类 salicylates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应用] 1.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2. 抑制血小板聚集

磷酯 磷酯酶A2 花生四烯酸 大剂量 aspirin 环加氧酶 小剂量 aspirin PGH2 前列环素合成酶 (血管内皮) 血栓素合成酶(血小板) PGI2 TXA2 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 血管扩张 血管收缩

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阿斯匹林 aspirin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吸收(pH值) 代谢(肝脏代谢水杨酸的能力有限) 解热镇痛抗炎 抗风湿作用 预防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 胃肠道反应 凝血障碍 水杨酸反应 过敏反应 瑞氏综合症

二、苯胺类—非那西丁和对乙酰氨基苯酚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口服易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 非那西丁在肝内去乙基,产生对乙酰氨基酚;或去乙酰基,生成对氨基苯乙醚,该物质可进一步转化为羟基化的毒性代谢产物,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主要是作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感冒发热、神经痛,肌肉痛。 非那西丁 乙酰氨基苯酚(扑热息痛)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复方阿斯匹林 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 复方扑尔敏 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扑尔敏 药名 主要成份 复方阿斯匹林 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 复方扑尔敏 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扑尔敏 去痛片 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苯巴比妥 感冒清 扑热息痛、扑尔敏、中药成份 速效伤风胶囊 扑热息痛、扑尔敏、咖啡因、人造牛黄 感冒通 双氯灭痛、扑尔敏、人造牛黄 999感冒灵胶囊 扑热息痛、扑尔敏、咖啡因、中药成份 新速效感冒胶囊 扑热息痛、扑尔敏、咖啡因、人造牛黄、 金刚烷胺 百服宁 对乙酰氨基酚

三、吡唑酮类—保泰松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吸收快而完全;与血浆蛋白结合率98%;停药后三周内,仍可在关节腔中保持较高的浓度。肝脏代谢。 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解热镇痛作用较弱。 毒性较大。

四、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90%;经肝脏代谢;代谢物由尿、胆汁和粪便排除。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90%;经肝脏代谢;代谢物由尿、胆汁和粪便排除。 很强的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 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 抑制造血系统(再障) 过敏反应

丙酸类 强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奈普生、布洛芬、酮布芬等 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不良反应弱

美洛昔康(meloxocam)、塞来昔布(celecoxib) 效价强度:高于奈普生 临床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炎性疼痛 不良反应轻,有待进一步考证。

抗痛风药 抑制尿酸生成 别嘌呤醇 allopurinol 促进尿酸排泄 丙磺酸 probenecid 促进尿酸代谢 尿酸酶 uricase 抑制粒细胞浸润 秋水仙碱 colchicine

思考题: 1. 在临床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中,为什么苯二氮卓类取代了 巴比妥类? 2. 地西泮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分别有哪些? 3. 吗啡与哌替啶药理作用、用途的异同点。 4. 分别指出吗啡、阿司匹林、阿托品用于止痛的适应症及药理学基础。 5. 吗啡、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都能缩小瞳孔,作用机制有何不同? 6. 主要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有那些,各自的作用特点、临床使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7. 总结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作用机理、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8. 指出没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是那一个,为什么?